- 年份
- 2024(6821)
- 2023(9968)
- 2022(9005)
- 2021(8664)
- 2020(7371)
- 2019(17462)
- 2018(17411)
- 2017(33201)
- 2016(18375)
- 2015(20938)
- 2014(20922)
- 2013(20801)
- 2012(18675)
- 2011(16608)
- 2010(16497)
- 2009(15073)
- 2008(14936)
- 2007(13094)
- 2006(11513)
- 2005(10017)
- 学科
- 济(66733)
- 经济(66660)
- 管理(62049)
- 业(55270)
- 企(49205)
- 企业(49205)
- 方法(34145)
- 数学(28614)
- 数学方法(28268)
- 财(20864)
- 农(16723)
- 中国(16100)
- 业经(15675)
- 学(15361)
- 务(15044)
- 财务(14972)
- 财务管理(14944)
- 企业财务(14193)
- 理论(13677)
- 地方(13015)
- 制(12977)
- 和(12715)
- 划(11671)
- 农业(11290)
- 技术(11009)
- 贸(10926)
- 贸易(10921)
- 易(10570)
- 银(10413)
- 银行(10380)
- 机构
- 大学(252969)
- 学院(250650)
- 管理(107749)
- 济(92132)
- 理学(92128)
- 理学院(91122)
- 经济(89678)
- 管理学(89517)
- 管理学院(89038)
- 研究(77710)
- 中国(59558)
- 京(54754)
- 科学(50001)
- 财(44501)
- 所(38628)
- 业大(37444)
- 农(37197)
- 江(36864)
- 中心(36333)
- 研究所(35163)
- 财经(35049)
- 北京(34730)
- 范(33039)
- 师范(32741)
- 经(31850)
- 州(30515)
- 农业(29033)
- 院(28476)
- 商学(27015)
- 技术(27001)
- 基金
- 项目(172281)
- 科学(134656)
- 研究(126585)
- 基金(123880)
- 家(106964)
- 国家(106037)
- 科学基金(91871)
- 社会(76531)
- 社会科(72353)
- 社会科学(72330)
- 省(67534)
- 基金项目(66801)
- 自然(61646)
- 自然科(60171)
- 自然科学(60161)
- 自然科学基金(59058)
- 教育(58539)
- 划(56566)
- 编号(52893)
- 资助(51535)
- 成果(42796)
- 重点(37547)
- 部(37399)
- 课题(35843)
- 创(35433)
- 发(34946)
- 项目编号(33209)
- 科研(33052)
- 创新(32915)
- 大学(32351)
- 期刊
- 济(102861)
- 经济(102861)
- 研究(71875)
- 中国(48677)
- 管理(41757)
- 学报(38672)
- 财(36036)
- 科学(36001)
- 农(32572)
- 教育(30251)
- 大学(29253)
- 学学(27191)
- 技术(23231)
- 农业(23005)
- 融(20044)
- 金融(20044)
- 业经(16421)
- 财经(16420)
- 图书(16232)
- 经济研究(14517)
- 经(13839)
- 业(13500)
- 理论(13431)
- 技术经济(12787)
- 实践(12595)
- 践(12595)
- 科技(12522)
- 问题(12491)
- 现代(12050)
- 财会(11721)
共检索到366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子余 张天西
文章借鉴McVay(2006)的理论模型,考察了A股公司在新会计准则颁布之后是否会实施"特殊损失项目"与"核心费用"之间的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研究发现,运用全样本和微利公司全样本都不能通过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检验;而某类特殊微利公司却具有将利润表中的部分"核心费用"转移到"营业外支出"项目的归类变更盈余管理行为,该类公司当期的"未预期核心收益"与当期"营业外支出"正相关;下一期的"未预期核心收益变化"与当期"营业外支出"负相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廖楚君 袁春生
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盈余管理是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具体项目的确认和归类变更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在监管日益加强的背景下,公司应计利润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能力和空间越来越小,更有可能采取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进行盈余管理。文章阐述了非经常性损益的制度背景和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原因,归纳了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手段,提出了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监管对策。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盈余管理 归类变更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廖楚君 袁春生
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盈余管理是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具体项目的确认和归类变更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在监管日益加强的背景下,公司应计利润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能力和空间越来越小,更有可能采取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进行盈余管理。文章阐述了非经常性损益的制度背景和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原因,归纳了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手段,提出了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监管对策。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盈余管理 归类变更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喻凯 冯敏
以2009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证明了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存在。当应计盈余管理受到较高审计监管质量和较小会计系统弹性的约束时,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程度更高;当真实盈余管理受到较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管理层持股以及较大市场竞争压力的约束时,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程度更高。此外,归类变更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具有替代关系,与应计盈余管理具有互补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喻凯 冯敏
以2009~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证明了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存在。当应计盈余管理受到较高审计监管质量和较小会计系统弹性的约束时,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程度更高;当真实盈余管理受到较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管理层持股以及较大市场竞争压力的约束时,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程度更高。此外,归类变更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具有替代关系,与应计盈余管理具有互补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东 王爱群
文章将互联互通机制作为资本市场开放的外生改善,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互通机制能够有效抑制管理层利用盈余项目错误分类操纵核心盈余的行为;而且,互联互通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对民营控股、股权集中度较高公司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约束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分析认为,当公司信息环境较差、代理问题更严重时,互联互通机制的治理效应更大。上述研究结论对于理解互联互通机制的实施效果,继续完善资本市场开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许友传 杨继光
贷款损失准备是银行事前计提的用于覆盖预期损失的一种拨备,能降低银行报告盈余的波动性,可被用于满足盈余管理之需要。当商业银行使用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时,其报告盈余将与贷款损失准备正相关,然而对我国42家商业银行2004-2007年,以及主要股份制商业银行1993-2007年的实证研究发现,样本银行却并无此管理动机或管理需要,且城市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动机更弱,这可由我国银行业特定的所有权结构、控股结构及其衍生的管理激励来解释。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可
本文运用中国22家商业银行2004~2011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上市与银行治理。研究发现,银行在上市后其"膨胀利润"的盈余管理大大减弱,上市有利于改进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这一结论为支持银行外部治理环境的强化提供了证据。为了改进银行的公司治理,监管部门应推进银行审慎监管法规体系的建设,强化对银行合规监管、风险监管和资本监管,建立监管的动态跟踪、评价和改进机制,积极推进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的制定和实施,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范围、频率、内容、方式进行规范和引导。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段军山 邹新月 周伟卫
本文利用面板VAR模型及2004~2009年9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研究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与银行贷款行为、盈余管理策略的动态调整。研究发现,从中国代表性上市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来看,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与净利润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和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这证实了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充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商业银行其风险管控能力更强,从而阻碍不良贷款率的提高,但商业银行贷款损失计提对不良贷款率的提高不敏感,这可能与商业银行计提不规范和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不高有关。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邓川
本文以2004—2009年度发生内资审计师之间变更的公司为对象,分析了不同审计师变更方向下的公司盈余管理情况和市场反应,研究发现:由大到小变更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在变更后显著更高,市场对该类公司做出了显著负面的反应。另一方面,由小到大变更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更低,市场对该类公司反应正面但不显著。内资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已形成了一定的声誉,也表明近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实施"做大做强"战略已产生了一定的成效。从提高监管效率出发,监管部门可以将监管重点放在由大到小变更的公司。
关键词:
审计师变更 变更方向 盈余管理 市场反应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汪峰 王佳 王帆
以2001~2016年177家商业银行为样本,采用面板回归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管理层盈余管理动机、贷款损失准备和银行风险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存在盈余管理动机时,银行管理层会显著减少贷款损失准备的规模,而贷款损失准备的减少会导致银行风险增大。进一步检验发现,在银行管理层盈余管理动机与银行风险扩张之间,贷款损失准备的下降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且在地方性银行和非"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的银行中更为明显。因此,商业银行应建立更为有效的内外部监督机制,提高银行治理水平。
关键词:
盈余管理动机 贷款损失准备 银行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叶正虹
会计方法被银行用于进行盈余管理活动,进而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在以我国26家商业银行2005年—2012年数据为对象的研究中发现,银行利用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在当前会计准则下得到抑制。这说明新准则的执行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该结论在进一步对无清偿能力风险较大银行和上市银行的考察中也获得验证。本文为考察当前会计准则在银行业的执行效果提供了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熊翮菲
作为重要的外部信息来源,分析师盈余预测报告能够为投资者提供较为准确的企业未来发展判断,缓解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高低对投资决策制定的合理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合理开展分析师盈余预测影响因素分析,有效提升预测准确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受资产减值损失及会计盈余可比性的影响程度进行探究,发现:资产减值损失与分析师盈余预测之间显著负相关;会计盈余可比性与分析师盈余预测之间显著正相关;资产减值损失能够削弱会计盈余可比性与分析师盈余预测之间的相关性。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林永坚 王志强 李茂良
本文将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纳入分析框架,研究上市公司发生总经理变更后的盈余管理行为。理论分析表明,新任总经理在上任当年利用应计项目负向盈余管理可"一举多得",利用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却可能会"损公不利己";而在后续年度利用真实活动正向盈余管理虽会"损公"却可"利己"。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5-2010年数据为样本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总经理变更当年,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应计项目调减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但不存在利用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行为。在新任总经理上任后第一、二个完整会计年度,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调增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总经理变更当年,如果董事长也发生变更,则上市公司在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龚启辉 吴联生 王亚平
本文研究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替代关系。理论研究发现,一类盈余管理成本的增加会导致这类盈余管理程度的下降,而另一类盈余管理程度随之上升,但上升幅度低于下降幅度,从而使得盈余管理总量下降;相反地,一类盈余管理成本的下降会导致这类盈余管理程度的上升,而另一类盈余管理程度随之下降,但下降幅度低于上升幅度,从而使得盈余管理总量上升;实证分析提供了真实盈余管理对应计盈余管理的部分替代的经验证据,发现我国2007年取消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之后,具有正向盈余管理动机的公司转回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概率和金额显著下降,通过处置长期资产而提高利润的概率和金额显著增加,而最终利用长期资产账面价值变化而提高...
关键词:
盈余管理 会计准则 长期资产减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