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51)
2023(17136)
2022(14536)
2021(13465)
2020(11256)
2019(25537)
2018(25302)
2017(48459)
2016(26433)
2015(29361)
2014(29052)
2013(28522)
2012(26565)
2011(23939)
2010(24171)
2009(22172)
2008(22111)
2007(19577)
2006(17260)
2005(16063)
作者
(75084)
(62627)
(62415)
(59473)
(40102)
(29930)
(28201)
(24167)
(23890)
(22620)
(21777)
(21307)
(20328)
(20041)
(19883)
(19340)
(18554)
(18411)
(18190)
(18056)
(15840)
(15407)
(15210)
(14564)
(14136)
(14057)
(14040)
(13723)
(12740)
(12390)
学科
(107319)
经济(107172)
管理(78688)
(73423)
(60787)
企业(60787)
方法(43214)
数学(37563)
数学方法(36998)
(32871)
中国(31336)
(29385)
地方(25470)
(25174)
业经(24877)
(22103)
(21990)
税收(20525)
(20344)
(19872)
银行(19839)
农业(19486)
(19427)
财务(19361)
财务管理(19315)
(19029)
(19017)
金融(19013)
(18552)
贸易(18535)
机构
大学(367331)
学院(367100)
(149602)
经济(146459)
管理(137947)
研究(126909)
理学(117719)
理学院(116322)
管理学(114176)
管理学院(113480)
中国(97898)
(78404)
(77985)
科学(76918)
(64094)
(61320)
财经(59756)
中心(58736)
(58350)
研究所(57456)
(54115)
业大(52892)
北京(49126)
(48710)
师范(48161)
农业(47770)
经济学(46390)
(46214)
(45862)
财经大学(44332)
基金
项目(243068)
科学(192731)
基金(177762)
研究(177110)
(155578)
国家(154288)
科学基金(132634)
社会(113569)
社会科(107770)
社会科学(107747)
(94766)
基金项目(93310)
自然(85741)
自然科(83796)
自然科学(83766)
自然科学基金(82269)
教育(81886)
(80361)
资助(72574)
编号(70660)
成果(58588)
重点(55502)
(55240)
(54139)
(50955)
课题(49820)
创新(47802)
(47607)
国家社会(47491)
科研(46914)
期刊
(169702)
经济(169702)
研究(115401)
中国(77852)
(62573)
学报(58227)
(56511)
管理(53595)
科学(53347)
大学(44819)
学学(42138)
教育(41648)
(38997)
金融(38997)
农业(37858)
技术(32041)
财经(29771)
业经(27622)
经济研究(26926)
(25529)
问题(22332)
(19796)
(18387)
(17999)
(17174)
技术经济(16796)
理论(16703)
(16394)
图书(16364)
科技(16242)
共检索到569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余丹  
发票税控功能的制度性失控一方面是纳税主体的制度设计导致的,另一方面是行政性收费权对现有税制安排瓦解导致的。在我国,始终存在着受到宪法规则制约的征税权与不受宪法规则制约的收费权的博弈。收费权作为一种"超权力"特权,不断消解着现有税制的优化安排,现实中表现为:一方面是对中小微企业的结构性减税的制度优化,另一方面却是地方政府大量新设收费项目。特权是权力主体自我设定的,遵循的是自我利益规则,作为一种不受制约的超权力,没有合宪性,因而必须纳入宪政制约的轨道。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冬冬  戴涛  
人权保障使得全球化与宪政发展走到了一起 ,作为最基本人权的思想自由权更为认识二者互动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视角。全球化语境的需求唤起了对思想自由权中国宪政制度保护体系的构建 ,并由此预示着中国宪政制度发展的方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元起  王飞  
本文分析了公共财政和宪政的历史演进过程,指出宪政与公共财政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公共财政既是宪政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宪政也是公共财政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社会,公共财政的发展和完善必须以宪政为基础。宪政以贯彻和实行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规范和代议制度(或代表制度)为基本特征,因此,现代公共财政必须以由宪法规范确认、受议会(或代表大会)决定和监督权为发展完善的基础。从宪政基础角度探讨当今中国公共财政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之路,对完善我国公共财政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何平  
一种社会形态下的赋税政策的优劣及其效率,主要取决于它与经济发展、民众负担和国家财政收入的关系。本文从清代赋税征收着眼,通过对清代财政收支关系的分析,对清代以定额化赋税征收为核心的赋税政策进行了客观评价。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石河  
税权派生于国家主权,受制于法治,是一种宪法性的权力。因此必须把税权放到宪政视野之下进行检视。作为宪政基本原则之一的权力制衡原则,运用在税权问题上必然要求对税权进行制约与平衡,这样才能保障税权的合法行使。如何建立税权制衡机制是我国进一步推进宪政建设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任伍  王宏新  
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密切相关。本文首先界定了经济与宪政相结合的“革命经济”、“改革经济”和“宪政经济”3种形态 ,并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进行了新的判断;而后对宪政经济中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即经济与宪政关系的理论渊源与发展、宪政经济中的公民权利保护以及政府在宪政经济中的作用;最后 ,提出了以“宪政经济”作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的制度选择的观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余丹  
该文认为,我国税收宏观调控概念的泛化使税收宏观调控与税收调节、税收市场规制相混同,以税收宏观调控(政府行为)代替税收调节(市场行为),税收宏观调控则被异化为税收市场规制,从而使其作用被严重扩大化,由此产生了许多严重问题。事实上,税收宏观调控不仅不具有臆想中的那么多功能作用,而且由自身的不确定性、单一性和间接性等局限所决定,具有谦抑性,即政府对其能不用就不用的特性,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存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与以往认识相反的重要结论:税收并不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美均  诸培新  
研究目的:通过诠释地票性质,挖掘地票制度功能,分析地票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为进一步完善地票制度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政策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地票在性质上体现为一种指标象征、一个载体和一种权利代表;地票具有协调土地市场和管理秩序、完善耕地占补平衡、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促进缩差共富和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形成制度供给5大功能;同时在运行中存在供给地票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权权利保障不够、边远地区支撑性发展要素过度流失、地票增值收益分配不合理、地票落地使用制度不完善和地票来源受限及内涵不够丰富5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结论:地票是促进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实现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荣莹  
目前 ,我国股市面临的最大风险是由股票市场制度性缺陷引致的系统性风险。这种风险源于股市产权不明晰、股权结构单一、政府干预过度等制度因素。因此 ,股票市场风险的控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1)渐进式地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的产权制度 ;( 2 )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国有股不能流通的问题 ;( 3)逐步规范政府宏观调控股市的行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晔  
经过长期的理论争鸣,目前我国财政理论界对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间的内在联系已基本取得共识,实践中也早已确立构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共财政改革目标,但在公共财政及其公共性内涵的理解上尚存分歧。囿于西方主流经济学资源配置的视角,主流观点是从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弥补市场失效的角度来定位公共财政。但从制度视角来看,市场交易不是表面上的资源配置而是其背后的权利配置,排他性产权的界定和保护是市场交易的前提与基础,而国家则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都表明,政府既可能有效地保护产权,也可能出于短期财政需要而随意侵犯产权,而只有产权通过立宪层面对政府权力施以硬性约束时才能予以有效克服。因此...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向秋华  
论文基于心理契约的理论和方法,从心理契约破裂与违背的角度对员工流失的根本原因和后果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心理契约和员工流失的关系模型和控制模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益峰  段进  
当前,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过快成为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地方政府主导的土地财政是其主要成因。而地方政府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行土地财政,主要原因:在土地产权制度上,城乡土地产权主体模糊、产权残缺、权力失衡;在土地使用制度上,政府垄断一级市场、土地增值国有;在土地征收制度上,政府征地范围过宽、征地成本低廉、行政强制力主导;在土地财税制度上,税制体系混乱、重流通、轻保有、地方政府缺乏主力税种。最终导致地方政府土地权力过大,且无法通过征收物业税来获取稳定收益,只靠一次性土地出让获益致使用地失控。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土地制度进行针对性的改革。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沈宏文  
自1994年以来,增值税专用发票既成为各级国家税务机关税收管理工作的重点及社合舆论的热点,又成为经济犯罪分子新的作案目标。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其专用发票的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国家利益,同时也关系到企业的自身利益,因此,应加强企业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控制和管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宗涛  
抵扣权是增值税设计及立法的核心,欧盟及主要国家法院强调抵扣权在价值上优先于发票控税,且不能以发票限制这一基本权利。通过分析主要国家的司法判例及其立场转变,本文建议我国增值税立法应引入"抵扣权"概念,并从确立权利行使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引入扩大化的"发票"概念、立法建构类型化的特殊抵扣制度、推动整体税制及征管制度的改革四个方面促进增值税抵扣权行使的制度改进。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赖勤学  
本文对税制改革的研究区别于一般论文之处在于切入点的不同。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作者认为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是西方市场经济成功的根本原因。因此新一轮税制改革应抛弃单纯完善税收机制的改革思路,以财产权的保护为逻辑起点,以市场经济的完善为目标,通过观念、组织、制度的建设来引导新一轮的税制改革,以期达到尽快实现税制改革与宪政转轨的良性互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