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16)
- 2023(9054)
- 2022(7914)
- 2021(7506)
- 2020(6332)
- 2019(14559)
- 2018(14544)
- 2017(27781)
- 2016(14874)
- 2015(16618)
- 2014(16752)
- 2013(15971)
- 2012(14282)
- 2011(12588)
- 2010(12118)
- 2009(10562)
- 2008(9972)
- 2007(8391)
- 2006(6817)
- 2005(5638)
- 学科
- 济(58989)
- 经济(58923)
- 管理(43860)
- 业(41234)
- 企(35139)
- 企业(35139)
- 方法(31135)
- 数学(27891)
- 数学方法(27491)
- 财(16728)
- 中国(14910)
- 农(14744)
- 业经(12672)
- 地方(11487)
- 务(11416)
- 财务(11378)
- 财务管理(11344)
- 企业财务(10739)
- 贸(10330)
- 贸易(10324)
- 学(10293)
- 理论(10040)
- 易(10002)
- 农业(9927)
- 制(9699)
- 技术(9035)
- 和(8668)
- 银(8538)
- 银行(8522)
- 环境(8505)
- 机构
- 学院(195676)
- 大学(194281)
- 管理(79113)
- 济(78259)
- 经济(76666)
- 理学(69420)
- 理学院(68697)
- 管理学(67344)
- 管理学院(66987)
- 研究(56951)
- 中国(43470)
- 京(38612)
- 财(36212)
- 科学(34177)
- 财经(29684)
- 江(28758)
- 中心(28342)
- 业大(27374)
- 经(27146)
- 农(26812)
- 所(26237)
- 范(25677)
- 师范(25422)
- 经济学(24541)
- 研究所(23802)
- 北京(23169)
- 州(23138)
- 财经大学(22372)
- 经济学院(22329)
- 院(21526)
- 基金
- 项目(138167)
- 科学(110301)
- 研究(102637)
- 基金(101387)
- 家(87247)
- 国家(86495)
- 科学基金(76202)
- 社会(65710)
- 社会科(62293)
- 社会科学(62281)
- 省(54269)
- 基金项目(54123)
- 自然(49652)
- 教育(49359)
- 自然科(48581)
- 自然科学(48571)
- 自然科学基金(47700)
- 划(45384)
- 编号(41961)
- 资助(41020)
- 成果(32212)
- 部(31046)
- 重点(31027)
- 创(29630)
- 发(29000)
- 课题(28226)
- 创新(27555)
- 教育部(27503)
- 国家社会(27176)
- 科研(27056)
共检索到274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世伟 司颖华
笔者在对各种类型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利用蔡昉(2004)的方法估计了我国的调查失业率,并通过比较分析选取了恰当的通货膨胀率等数据。基于"三角"菲利普斯曲线,首先,验证我国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是否存在相互替代关系。接着,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并测度了自然失业率。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存在此消彼长关系。影响我国通货膨胀变动的因素,首先是通货膨胀自身的持续性,其次是我国政府一直实施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引起的供给冲击,最后是短期失业率的变动。我们所测度的自然失业率的变动趋势和政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厉格非 王锦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桑瑜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国政府提出既要守住稳增长与保就业的"下限",同时又要把握防控通胀的"上限"。怎样处理好保就业与控通胀的关系,有学者根据"菲利普斯曲线"主张为了保就业应推高通胀。本文认为,萨缪尔森与索洛提出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上并不成立。本文在梳理"菲利普斯曲线"缘起和流变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重点分析了工资与成本、成本与价格、价格与通胀的传导机理,从三个层面指出了"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失误,并用中美两国的相关数据作了实证。本文指出,中国要达到扩大就业与防范通胀的双重目标,应在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重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
菲利普斯曲线 工资变动率 通胀率 失业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桑瑜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国政府提出既要守住稳增长与保就业的"下限",同时又要把握防控通胀的"上限"。怎样处理好保就业与控通胀的关系,有学者根据"菲利普斯曲线"主张为了保就业应推高通胀。本文认为,萨缪尔森与索洛提出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上并不成立。本文在梳理"菲利普斯曲线"缘起和流变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重点分析了工资与成本、成本与价格、价格与通胀的传导机理,从三个层面指出了"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失误,并用中美两国的相关数据作了实证。本文指出,中国要达到扩大就业与防范通胀的双重目标,应在继续实施稳健货币
关键词:
菲利普斯曲线 工资变动率 通胀率 失业率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章上峰 许冰
本文阐释了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经济学机理,说明了中国时间序列菲利普斯曲线不存在的经济背景、模型设定和统计数据原因,提出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菲利普斯曲线进行再估计。1978-2006年的实证研究表明,基于面板数据的菲利普斯曲线是成立的: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的线性影响显著,自发性通货膨胀率为2.8%,上期通货膨胀对本期的影响系数为0.44,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弹性系数为0.18。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菲利普斯曲线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清杰 孙晶晶
作为宏观经济学解释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关系的经典理论,菲利普斯曲线最新的发展出现了理论分流,其中以菲利普斯曲线的后顾模型即三角模型和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为代表。本文研究了两大模型的基本原理,对比了它们对通胀驱动力的解释以及对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的估计和实证效度等。文章还讨论了两大模型的分流和融合的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绍保
本文基于实际GDP增长率并按照从波谷到波谷的经济周期划分原理,对我国的"产出-物价"曲线进行了阶段性划分。研究表明,尽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产出-物价"曲线符合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形态特征,但今后政府能否继续在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及就业之间进行适当平衡,还要取决于其是否能够很好地处理经济结构调整与产能过剩之间的矛盾关系。此外研究还表明,通胀预期与通胀惯性也在实际发挥作用,政府应给以适当关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树成
论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刘树成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的关系,是各国政府在实施宏观调控中所必须把握的两大重要经济关系,这涉及到菲利普斯曲线问题。本文旨在探讨:(1)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在中国是否存在(对此,我国学术界有人持否定观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楚永生 刘晓梅 陈莹
菲利普斯曲线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主张的重要分析工具,也是西方经济学流派论争的焦点,构成了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发展的一条重要脉络。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同时,也反映了西方各经济学流派对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前提假设和分析视角的差别。
关键词:
菲利普斯曲线 失业率 通货膨胀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威
菲利普斯曲线研究通货膨胀与失业及产出之间的关系,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其研究经历了传统菲利普斯曲线、包含供给冲击和通胀惯性的菲利普斯曲线、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和开放经济下的菲利普斯曲线四个重要阶段。本文对其理论的发展及其模型改进的动因和成果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分析,研究显示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已成为其基准模型,完善开放经济下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不仅要结合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等特殊性,也要将其纳入到开放经济框架下进行研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彭勇 杨灿
采用马尔可夫体制变化模型 (Markov-SwitchingModel) ,对我国的“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估计。实证分析表明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呈现出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特征 ,所构建的模型比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ADL)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关键词:
马尔可夫体制变化模型 菲利普斯曲线 估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凤良 张海阳
菲利普斯曲线一经发现就很快成为西方宏观经济学关注的热点,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新古典综合、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等经济学派的论争在很大程度上与菲利普斯曲线有关。虽然菲利普斯曲线备受争议,但它对于解释经济波动以及阐述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20世纪8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国晓
从更多的国家和更广泛的时期看 ,菲利普斯曲线所揭示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稳定的非线性负相关关系得不到充分的证实。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是间接的 ,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 ,而是带有不确定性的随机联系。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经济系统中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根据菲利普斯曲线提出通货膨胀替代失业论是错误的。
关键词:
菲利普斯曲线 相关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姜凌 王晓辉
过去十多年来,全球呈现低通胀的长期趋势,而描述通胀和产出短期折衷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在主要工业国家也变得显著的平坦了。众多学者将此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归功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与加速。这其中,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模式的深化、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劳动力的国际迁徙是几种最重要的全球化机制。全球化时代的一国通胀因此不再仅仅取决于国内产出缺口,全球产出缺口的影响力是越来越重要。最小化社会福利损失的最优货币政策因此对通货膨胀问题将给予更多关注,低通胀现象就此成为一种趋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文进
作者认为,传统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价格或工资水平与就业量间的状态,并非力的作用关系。这与人们原有的理解完全相反。若考虑力的作用方向,它反映的就是工资与就业的均衡关系,而不是通胀与就业的正比关系。各种价格变化类型对利润率及投资的影响不同,其对就业的作用也不同。在现实经济中,这些不同的价格变化类型依次并有序地转换,它促使国民经济和就业量围绕均衡点作周期运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