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03)
- 2023(17224)
- 2022(14726)
- 2021(13705)
- 2020(11283)
- 2019(25762)
- 2018(25471)
- 2017(48825)
- 2016(26808)
- 2015(29626)
- 2014(29511)
- 2013(29157)
- 2012(27069)
- 2011(24617)
- 2010(24785)
- 2009(22540)
- 2008(21903)
- 2007(19288)
- 2006(17247)
- 2005(15283)
- 学科
- 济(107136)
- 经济(107028)
- 管理(75272)
- 业(72525)
- 企(57759)
- 企业(57759)
- 方法(43686)
- 数学(37690)
- 数学方法(37229)
- 中国(31770)
- 农(31600)
- 地方(26849)
- 财(25778)
- 业经(24784)
- 学(23980)
- 贸(21461)
- 贸易(21448)
- 农业(21387)
- 易(20800)
- 制(19311)
- 环境(18853)
- 银(17776)
- 银行(17705)
- 技术(17640)
- 行(17005)
- 融(16879)
- 金融(16878)
- 和(16799)
- 理论(16467)
- 策(15819)
- 机构
- 学院(377163)
- 大学(376149)
- 济(149828)
- 管理(146938)
- 经济(146524)
- 研究(133627)
- 理学(126603)
- 理学院(125144)
- 管理学(122961)
- 管理学院(122296)
- 中国(99265)
- 科学(84930)
- 京(81437)
- 农(70270)
- 所(68615)
- 财(67846)
- 研究所(62678)
- 业大(60962)
- 中心(60043)
- 江(56477)
- 农业(55230)
- 财经(53456)
- 北京(51892)
- 范(50749)
- 师范(50154)
- 经(48615)
- 院(48461)
- 州(45831)
- 经济学(43575)
- 省(41182)
- 基金
- 项目(258246)
- 科学(201346)
- 研究(185448)
- 基金(185007)
- 家(163384)
- 国家(161966)
- 科学基金(137453)
- 社会(115304)
- 社会科(109220)
- 社会科学(109193)
- 省(102243)
- 基金项目(98251)
- 自然(90943)
- 自然科(88775)
- 自然科学(88751)
- 自然科学基金(87110)
- 划(86463)
- 教育(84300)
- 资助(76107)
- 编号(75497)
- 成果(60839)
- 发(58663)
- 重点(58071)
- 部(55580)
- 创(53677)
- 课题(52737)
- 创新(50066)
- 科研(49358)
- 计划(47890)
- 教育部(46827)
- 期刊
- 济(168713)
- 经济(168713)
- 研究(112244)
- 中国(75201)
- 学报(65006)
- 农(64341)
- 科学(57980)
- 管理(53837)
- 财(49105)
- 大学(48086)
- 学学(45450)
- 农业(44322)
- 教育(43248)
- 融(35747)
- 金融(35747)
- 技术(31769)
- 业经(29637)
- 经济研究(27082)
- 财经(25071)
- 业(22726)
- 问题(21948)
- 经(21420)
- 科技(19728)
- 图书(19402)
- 版(18001)
- 技术经济(17975)
- 理论(17723)
- 商业(17466)
- 业大(17070)
- 现代(16892)
共检索到563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少林 陈满满
本文选取2003—2015年中国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新闻报道次数转折点来衡量"煤改气""煤改电"政策实施节点,运用DID模型和PSM-DID模型分析"煤改气""煤改电"政策实施前后空气质量、能源效率和居民能源消费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煤改气""煤改电"政策对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对减少工业烟粉尘排放量的影响显著;"煤改气""煤改电"政策对单位GDP能耗的影响不显著;"煤改气""煤改电"政策对居民人工煤气、天然气用气人口数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人工煤气、天然气家庭供气总量的影响不显著,对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的影响不显著。"煤改气""煤改电"政策应避免一刀切式执法,根据各地能源禀赋结构和消费结构特征,循序渐进推进禁煤区范围进一步扩大,逐步实现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的有机统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丹 李少林
京津冀三地于2017年底联合印发《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煤改气、电"是"禁煤区"政策实施的标志性工程,"一刀切"式执法能否承担起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空气质量与促进绿色发展的使命,成为社会与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北京、天津、石家庄为"煤改气、电"政策实施的实验组,河北省其余10个地级市为对照组,基于DID模型与PSM-DID模型对2003—2015年京津冀地区的"煤改气、电"政策实施推动城市群绿色发展的效果进行准自然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城市与农村能源基础设施的差异性,"煤改气、电"政策主要通过作用于城市工业领域及农村"煤改电"消费行为从而推动绿色发展;"煤改气、电"政策显著降低了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对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单位GDP能耗的压减效应虽然为负,但在统计上并未产生显著的影响;"煤改气、电"政策对人工煤气、天然气用气人口数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煤改气、电"政策使得农村用电量显著下降,可能的原因在于"煤改电"式的能源转型政策并未产生需求响应行为,或是相对于燃煤取暖的高成本引发了农村节能行为的产生。"煤改气、电"政策应避免"一刀切"执法,着力降低技术门槛和成本、确保政策执行初期的补贴可持续性,使得化石能源转型驱动能源需求侧响应行为的微观作用机制畅通,最终实现京津冀绿色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 绿色发展 煤改气、电 能源转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岳鸿飞 施川
利用基于松弛变量的方向距离函数(SBM-DDF),综合考虑"煤改气"工程的经济成本与环境减排效益,对京津冀"煤改气"工程的绿色净效益进行评估测算。在考虑煤炭使用结构、能源价格及短期改造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对三地的"煤改气"工程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煤改气"工程在京津冀地区具有明显的正向绿色净效益,可在现有基础上提高绿色综合效率30%~40%,其中散煤改气的绿色净效益最大。受能源结构和价格成本因素影响,河北的"煤改气"工程绿色净效益最大,而天津弱于北京。施工改造成本将在短期造成绿色净效益的下降,但其正向性仍显著存在。从利益均衡的视角出发,动员更多"煤改气"的收益主体参与此项工程,是"煤改气"政策优化的重要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勇 牛惠亭 李谷成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大气污染亟待治理改善的地区之一,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是该区域的主要污染源,加快在京津冀地区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京津冀地区煤改气电政策实施效果明显,但存在过分依赖财政补贴、天然气供应缺口大、政策执行操之过急、农村地区存在设备安全隐患等问题。对此,应科学规划建立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升级;构建完善的中央财政补贴机制;多项措施并行提高供气保障能力;坚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原则;建立农村地区煤改气电建设全过程监管和售后服务保障体系;启动"智慧环保"建设,提升空气质量监管能力。
关键词:
京津冀 煤改气电政策 大气污染治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喜莲 金青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提升到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因此煤炭产业“减煤”“绿色”“脱碳”发展已迫在眉睫,政策推动是促进煤炭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综合考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政策因素构建煤炭产业绿色低碳系统模型,通过设置产业政策、资源政策、技术政策和税收政策调控因子,对陕西省煤炭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进行了单维度和多维度情景模拟,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现行政策下,陕西省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尚未得到有效改善,但近两年来通过煤炭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等方面加强了绿色低碳化程度;就单一政策情景模拟而言,技术政策效果最为明显,税收政策和产业政策对绿色低碳发展尚能发挥较大的效果,资源政策效果相对较弱;单一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煤炭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但相对于政策组合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关键词:
煤炭产业 绿色低碳发展 政策模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喜莲 金青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提升到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因此煤炭产业“减煤”“绿色”“脱碳”发展已迫在眉睫,政策推动是促进煤炭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综合考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政策因素构建煤炭产业绿色低碳系统模型,通过设置产业政策、资源政策、技术政策和税收政策调控因子,对陕西省煤炭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进行了单维度和多维度情景模拟,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现行政策下,陕西省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尚未得到有效改善,但近两年来通过煤炭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等方面加强了绿色低碳化程度;就单一政策情景模拟而言,技术政策效果最为明显,税收政策和产业政策对绿色低碳发展尚能发挥较大的效果,资源政策效果相对较弱;单一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煤炭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但相对于政策组合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关键词:
煤炭产业 绿色低碳发展 政策模拟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冉冉
现有环境政策与治理的研究多集中在失败而非成功的政策案例,将政策失败视为一种政策执行中的有效性问题,但这种研究思路忽视了环境政策与治理中的政策合法性维度。文章尝试通过政策合法性的视角来解释一项环境政策为什么能成功。通过分析雾霾治理中的"煤改气(电)"工程在北京的成功经验发现:该政策成功的原因在于其不但具备很强的有效性,而且还通过"同呼吸,共命运"和"展示首都形象"的"北京蓝"话语获取了多元化的政策合法性。"北京蓝"的话语强调蓝天是来自北京本地老百姓的需求,而非上级政府的任务。政策过程的利益相关者倾向于将权益受损等不公正遭遇视为一种获得"蓝天"的必要代价,起到了争取政策倡议支持的情感动员作用。环境善治的北京样本对于理解河北等地"煤改气(电)"政策遇到的困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加快推动近期出台的《关于做好2017年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文件落地见效,近期,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连维良副主任出席会议,并对统筹做好煤炭去产能、保供应、稳价格等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会议指出,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去产能的攻坚之年,面临许多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加快推动近期出台的《关于做好2017年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文件落地见效,近期,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连维良副主任出席会议,并对统筹做好煤炭去产能、保供应、稳价格等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会议指出,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去产能的攻坚之年,面临许多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健 刘鸿福 姚西龙
在绿色发展的理念下,本文构建了包含经济效率和绿色效率的绿色发展效率模型,并根据DEA-RAM方法对我国煤炭产业绿色发展效率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煤炭产业绿色发展效率较低;在2008年之前,我国煤炭绿色发展效率发展缓慢;2008年之后,煤炭产业绿色发展效率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能源要素配置效率低下和污染控制技术革新速度较慢是影响我国煤炭产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关键原因。
关键词:
煤炭产业 绿色发展效率 DEA-RAM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善才
2017年3月,环保部等四部委联合京津冀豫鲁晋六地政府联合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将"2+26"城市列为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首批实施范围。2017年也是国务院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因此京津冀地区的雾霾治理更是令人关注。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2+26"城市开始了大规模的"煤改气"行动。事实上,"煤改气"并不是一个新政策,在2015年的时候,全国多地就陆续开始实施了"气改"计划,但效果并不理想。客观而言,此次政府主导下的"煤改气"引起了诸多的争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杰芳 田淑英
煤炭产量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效率有显著影响,在中国绿色发展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文章选取中国27个煤炭资源型城市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及图形拟合验证,得出煤炭产量与生态效率间存在U型关系,据此提出CP-EE曲线和临界产量。根据临界产量,结合城市类型分析应选择何种产量策略。结果显示,大部分城市应选取减产策略,验证了当前中国煤炭资源去产能政策的合理性。最后对煤炭产量优化调控的手段提出建议:可通过市场机制作用、调控煤企成本、改革煤炭资源税、建立并完善相关调控机制等途径来实现,为中国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钱广超 李朝阳 洪运福 李娜 周进 马朝 高毅 李东伟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产业,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有利于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煤改电工程即是加快提升清洁供暖比重的重要措施。本文引入年度利润、净现值、单位投资增售电量和户均造价收入比指标,定量分析现有煤改电补贴政策对配套配电网改造工程短期、长期和边际效益影响。并以现行补贴政策为基准,模拟测算不同内外部工程经济性提升情景对工程经济效益提升影响,以期提升配套工程全寿命周期可持续性。结果表明:基于谷段采暖电量市场化交易、征地成本减免和补贴一次性提前发放的外部政策以及挖掘容量盈余价值的内部挖潜组合对工程经济效益提升较大。基于此,本文提出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昕
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绿色发展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山西省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绿色的创新技术来实现山西省煤炭产业的绿色发展。文章以山西煤炭企业为例,分析了山西省煤炭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针对山西省绿色低碳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山西省 煤炭企业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新文 郝永强
政策执行是政策主体与政策目标群体的交互过程,其不仅取决于科层体系内公共政策的上下流转,而且仰赖于科层系统外政策目标群体的行为遵循。不同于城市社会,乡村社会中的政策执行往往内嵌于关系网络之中。因此,本文将“社会关系网络”纳入分析框架,对政策目标群体内在关系结构之于诱致性公共政策执行的潜在机理进行理论解析,以解释二者之间的逻辑关联。在乡村社会,关系网络助力诱致性公共政策执行的内在机理主要表现为:熟人关系网络及建构于此的人际信任在意见领袖的作用下不断向政策信任转化,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信任关系所内含的信息扩散机制与信息补偿效应助推政策目标群体的行为遵循,从而推进政策落实与政策变现。该机理始于对诱致性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建立在政策预期效用与乡村社会熟人关系网络的基础之上,并以乡村精英的治理转型为其运作的关键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