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83)
- 2023(8582)
- 2022(7142)
- 2021(6766)
- 2020(5270)
- 2019(11928)
- 2018(11773)
- 2017(21384)
- 2016(12018)
- 2015(13278)
- 2014(12904)
- 2013(12499)
- 2012(11521)
- 2011(10339)
- 2010(10581)
- 2009(9499)
- 2008(8917)
- 2007(7703)
- 2006(6944)
- 2005(6297)
- 学科
- 济(41236)
- 经济(41187)
- 管理(28734)
- 业(26329)
- 企(19483)
- 企业(19483)
- 农(17115)
- 地方(14849)
- 方法(13327)
- 中国(12930)
- 数学(11566)
- 农业(11526)
- 数学方法(11302)
- 业经(11124)
- 制(10619)
- 财(10237)
- 学(8118)
- 理论(7831)
- 教育(7540)
- 体(7172)
- 教学(7023)
- 贸(6967)
- 贸易(6957)
- 银(6920)
- 银行(6911)
- 环境(6866)
- 融(6639)
- 金融(6636)
- 行(6603)
- 易(6551)
- 机构
- 学院(152200)
- 大学(148490)
- 管理(53304)
- 济(53076)
- 经济(51430)
- 研究(51176)
- 理学(44547)
- 理学院(43943)
- 管理学(42970)
- 管理学院(42655)
- 中国(39622)
- 科学(32037)
- 京(31720)
- 江(27671)
- 农(27667)
- 财(27107)
- 中心(26154)
- 所(24977)
- 范(24138)
- 师范(23918)
- 业大(23392)
- 研究所(22278)
- 州(22035)
- 农业(21256)
- 省(20968)
- 财经(20149)
- 北京(19634)
- 技术(19466)
- 院(19212)
- 师范大学(18973)
- 基金
- 项目(101673)
- 研究(79207)
- 科学(78267)
- 基金(68459)
- 家(58707)
- 国家(58058)
- 科学基金(49468)
- 社会(47115)
- 省(45102)
- 社会科(44282)
- 社会科学(44267)
- 教育(38067)
- 基金项目(36197)
- 划(35515)
- 编号(34994)
- 自然(30772)
- 自然科(29953)
- 自然科学(29946)
- 自然科学基金(29355)
- 成果(29034)
- 资助(27016)
- 课题(25722)
- 发(23090)
- 重点(22912)
- 年(22525)
- 创(21286)
- 部(21030)
- 项目编号(20236)
- 性(19983)
- 创新(19815)
共检索到245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素敏
刑事在线诉讼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司法实践中刑事在线诉讼主要表现为网络技术与刑事审判融合发展,从整体上提高了司法改革的效能。但其在为司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运用网络技术助推刑事在线诉讼,便成为当下不可回避并亟待解决的课题。刑事在线诉讼实践运行中存在的隐忧是:技术依赖致审判程序畸形与主体异化,偏信诉讼效率导致地位失衡与裁判失正,网络空间虚拟化造成司法场域的弱化。有鉴于此,刑事在线诉讼的路径须进一步优化:理顺刑事在线诉讼工具性与司法能动性的主客之序;确保刑事在线诉讼程序性权利完整供给;规范网络技术与刑事在线诉讼的互助互制,从而推动刑事司法与网络技术发展的深度融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素敏
刑事在线诉讼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司法实践中刑事在线诉讼主要表现为网络技术与刑事审判融合发展,从整体上提高了司法改革的效能。但其在为司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运用网络技术助推刑事在线诉讼,便成为当下不可回避并亟待解决的课题。刑事在线诉讼实践运行中存在的隐忧是:技术依赖致审判程序畸形与主体异化,偏信诉讼效率导致地位失衡与裁判失正,网络空间虚拟化造成司法场域的弱化。有鉴于此,刑事在线诉讼的路径须进一步优化:理顺刑事在线诉讼工具性与司法能动性的主客之序;确保刑事在线诉讼程序性权利完整供给;规范网络技术与刑事在线诉讼的互助互制,从而推动刑事司法与网络技术发展的深度融合。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通
随着科技与司法关系的日益紧密,在线诉讼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大量增加,在线诉讼在刑事诉讼中主要适用于远程讯问、远程作证和在线庭审等场景。在线诉讼在给刑事诉讼程序带来高效与便利的同时,也对实现直接审理原则、控辩双方有效质证以及诉讼参与人权利保护等方面产生潜在不利影响。为实现在线诉讼与刑事诉讼程序的协调发展,应理顺刑事诉讼中在线诉讼与线下诉讼的关系,保障辩方在在线诉讼中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以实现控辩平等原则,并建构完善的个人信息权益保护机制。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邓子滨
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法,目的不尽相同,各有侧重。刑事诉讼,旨在发现真相并将罪犯绳之以法;刑事诉讼法,则旨在减少错案并维护个人尊严。法治文明国家必然珍重刑事诉讼法,只有珍重刑事诉讼法,才能少出错案并维护个人尊严。在刑事诉讼中必须查明案件的真相。所谓案件的真相,就是真实。刑事法是关于犯罪与刑罚的法律,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权利和人的尊严,因此刑事法要求以真实为根据解决案件。刑事诉讼法的目的是确保在遵循程序规则并保障人的尊严与自治的前提下寻求犯罪真相。
关键词:
目的 发现真相 手段限制 减少错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镝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法学课程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必然,而新型的教学模式必要对课程考核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东北林业大学《刑事诉讼法学》课程为例,指出考核内容局限性、考核方式单一性以及考核结果终局性是原有考核模式的弊端,进而提出了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将课程的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并重、线上考核与线下考核融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结合、考试改革与科学研究协同以及课程考核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等改革措施。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推动课程的教学改革,改进课程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学 考试改革 混合式教学模式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闫冀生 钟华友
检察权与法律监督权本是两种性质迥异的权力形态。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与控诉职能根本不能兼容体。以此为思想定位,笔者提出了改革目前刑事诉讼结构以调整和完善刑事诉讼监督的新构想。
关键词:
检察监督 诉讼职能 诉讼主体 机制构想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万胜元
人民法院合议庭在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为核实证据的真实性,对有疑问的证据在休庭后自行调查取证不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为刑事诉讼法没有赋予合议庭休庭后的调查取证权;合议庭不能将休庭后的调查核实简单理解为自行调查取证,合议庭对有疑问的证据可以采取证人重新出庭作证或让控辩双方重新收集相关证据的方式加以解决;人民检察院直接赋予合议庭休庭后自行调查取证的权利,违背了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当加以修改。
关键词:
合议庭 休庭 自行调查取证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次金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特有的职能,这种职能反映了检察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相区别的本质特征。要依据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基本原则,用足用好相关条款,全面加强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刑罚执行监督。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职能与公、检、法三机关"互相制约"原则有着明显的本质区别,不能相互代替和混淆。
关键词:
检察机关 刑事诉讼 法律监督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若瑾 张镝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是新增的诉讼模式,在环境刑事案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保护受损害生态环境。但在实践中出现了诉前公告程序难以履行,诉讼职责定位不清,法律依据不足等问题。破解困境,要简化诉前公告程序,明确法律依据,突出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公益性。
关键词: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检察机关 环境犯罪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曾毅 刘智颖
近年来,随着经济类犯罪数量的上升,刑事诉讼过程中的涉案物品价格鉴定工作日益重要,它直接影响着罪与非罪及量刑程度的认定。目前我国在刑事诉讼价格鉴定方面尚有缺陷,如没有形成统一的、具有资质的机构和相应行业标准,相关配套制度缺乏等等。从我国刑事诉讼中价格鉴定现存问题与新型网络犯罪等现象分析入手,探究了形成这些问题和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洪乐为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在司法实践上发展缓慢,公众的环境权益一直难以得到有效保证,法律的约束和威慑功能也未达到预期效果。结合新《环保法》相关内容,创新性地提出刑事责任引入环境公益诉讼实践的方法设想,并论证其必要性和正当性。以期可以以一种新的诉讼模式来推动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和达到环境立法应有的威慑和预防效果。
关键词:
环境保护 环境公益诉讼 刑事责任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吕冰 邓思贵
我国刑事诉讼羁押期限规定虽经多次修改,有所改进,但仍存在缺陷,需要完善。由于规定的表现方式和羁押期限与办案期限的混为使用,不便于监督与责任分清,致使羁押期限规定不规范,特别是羁押期限中缺乏合理的比例性或区别对待原则,出现了羁押期限的随意性或不确定性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建议,力求完善羁押期限规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羁押期限 不足 完善
[期刊] 改革
[作者]
石晓波
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及其效力问题 ,涉及到保护人权与制裁犯罪的关系问题 ,制约非法证据效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各国的相关立法和理论也不尽一致。我国立法对于非法证据效力的态度不明确 ,必须完善有关立法 ,并建立证据的庭前审查等有关制度
关键词:
非法证据 证据效力 制约 排除 构想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董鹏
新《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仅有3个条文,而随后出台的司法解释亦是差强人意,导致实践中司法机关对该原则理解不一,操作各异。诚实信用原则在司法运行中存在着司法工作人员理解偏差、适用主体定位不清、法官难以直接援引定案、未能有效遏制虚假诉讼等问题,应当通过完善司法解释、逐步推行和推进案例指导制度、有效规制虚假诉讼行为、加强诚信诉讼的法制宣传与教育等方式,将诚实信用原则落实到民事诉讼中来,防止其成为一条"睡眠条款"。
关键词:
民事诉讼 诚信原则 司法适用
[期刊] 求索
[作者]
牛杰
南京国民政府法律规定的妨害投票罪由清末民初的妨害选举罪变迁而来,包括妨害投票自由罪、投票受贿罪等七种罪行。妨害投票案件的刑事追诉启动方式包括受害人的控告、官方人员检举告发及他人告发等三种方式。此类案件由地方法院和县司法处管辖,高等法院不直接审理一审投票罪案。妨害投票罪的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中对妨害投票罪的追诉,既是刑事法律体系内部的完善,也是对民国宪政体制的刑法性维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