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00)
2023(6023)
2022(5005)
2021(4433)
2020(3352)
2019(7699)
2018(7584)
2017(14049)
2016(7611)
2015(8448)
2014(8479)
2013(8513)
2012(8375)
2011(7815)
2010(8077)
2009(7422)
2008(7259)
2007(6690)
2006(6247)
2005(6010)
作者
(23357)
(19405)
(19311)
(18149)
(12454)
(9305)
(8649)
(7584)
(7555)
(7028)
(6734)
(6488)
(6408)
(6388)
(6104)
(5968)
(5719)
(5643)
(5595)
(5545)
(5088)
(4862)
(4745)
(4537)
(4495)
(4417)
(4397)
(4348)
(4039)
(3885)
学科
(40413)
经济(40382)
(19682)
管理(18370)
地方(17146)
中国(15374)
(13710)
企业(13710)
(12443)
业经(10786)
地方经济(9794)
(9017)
方法(8878)
农业(8806)
(7935)
金融(7935)
(7808)
银行(7797)
(7725)
(7421)
贸易(7407)
(7074)
数学(7036)
数学方法(6986)
环境(6931)
发展(6732)
技术(6709)
(6701)
(6699)
(6666)
机构
学院(111975)
大学(108017)
(48206)
经济(47151)
研究(45332)
管理(39195)
中国(34868)
理学(32047)
理学院(31596)
管理学(31128)
管理学院(30913)
科学(27227)
(24937)
(23776)
研究所(21243)
(21065)
(20641)
中心(19844)
(19161)
(17259)
师范(17098)
北京(16635)
(16444)
(15833)
农业(15748)
财经(15479)
业大(15347)
(15326)
科学院(14192)
经济学(14189)
基金
项目(68015)
科学(53245)
研究(52715)
基金(46005)
(39828)
国家(39404)
科学基金(33024)
社会(33002)
社会科(31297)
社会科学(31294)
(28964)
基金项目(23863)
(23542)
教育(23028)
(22229)
编号(21980)
自然(19077)
自然科(18595)
自然科学(18592)
资助(18386)
发展(18297)
成果(18231)
自然科学基金(18228)
(17938)
课题(16743)
重点(15815)
(14686)
(13930)
创新(13715)
(13441)
期刊
(65139)
经济(65139)
研究(38849)
中国(30528)
(21065)
管理(17113)
教育(16704)
科学(15777)
学报(15662)
农业(14725)
(14496)
(14284)
金融(14284)
业经(12759)
大学(11967)
学学(11079)
技术(10869)
经济研究(10279)
问题(8436)
(7885)
财经(7514)
(6602)
商业(6502)
(6318)
世界(6239)
(6131)
(5999)
论坛(5999)
科技(5913)
技术经济(5904)
共检索到192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山   原磊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生产依托,以高质量发展为内在要求的先进生产力,代表生产力的整体性升级与跃迁,对于抓住数字技术发展和变革的机遇,培育新产业,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乃至在全球经济竞争中构筑新的竞争优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当注重“点线面体”四维发力。一是聚焦重“点”,即以加强科技创新、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用好新型劳动工具与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为重点;二是全“线”发力,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彼此牵引,互为支撑;三是提质扩“面”,即根据自身条件在提升新质生产力质量的同时拓宽其应用范围与影响区域;四是全“体”协同,即与世界各国一起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步伐,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原磊   张弛  
<正>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成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深刻把握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正值我国内外部发展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之际——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大国竞争加剧,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一系列新现象新趋势。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北坪  
自参加工作的20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都始终与我相伴,成为提升自我理论素养、指导工作实践的"武功秘籍"。《中国高等教育》之所以被大家所钟爱,我体会有以下三方面:"点"上着力。一是站稳立足点。《中国高等教育》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政治家办刊的宗旨,坚守办刊初心,确保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学术导向。二是找准聚焦点。《中国高等教育》及时解读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东民   张旭  
数字金融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理论逻辑上,数字金融使劳动者素质进一步提升,劳动资料进一步优化配置,劳动对象更精准和个性化。实践逻辑上,数字金融通过提高金融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更好地发挥数字金融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数字金融环境、注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培养专业人才以及加强国际合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盛和泰  
<正>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推动生产力实现质的跃迁,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作为我国唯一的政策性保险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不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聚焦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支持我国外经贸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积极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信保动能。
关键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永志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方法路径。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东电工电气)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践行“三个转变”,发挥“三个作用”,锚定世界一流,服务国家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发挥特高压装备国际领先优势,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志勇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概念和新理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包括:做到传统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的有机结合;处理好产学研关系;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立足各地不同的基础条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科技创新。文章从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政策和教育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财政力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曾天山   陆宇正  
<正>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并提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核心数字技术的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于持续爆发时期,加快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把握新机遇的重大战略选择。
关键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其仔  
新质生产力是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的新提炼和新概括,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和核心要义需要从发展理念、构成要素、产业形态和宏观态势上进行理解和把握。建设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促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应从把握和利用新时代要素禀赋升级、技术创新逻辑、产业分工逻辑、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逻辑以及经济发展规律出发,以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宏任  
<正>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这之后,“新质生产力”成为经济领域热词,以及各界关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冲  
<正>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2024年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创新生产要素配置、统筹新老产业关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数字经济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伟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有哪些突出的特性?为什么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怎样的历史迫切性和客观必然性?怎样才能有效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遵循哪些客观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上述问题是本文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铁成  
<正>2024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新质生产力,而要搞清楚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生产力。从哲学的角度看,生产力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自然界获得生活资料的能力,它有三个构成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生产力是人们制造物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包括资本品、劳动力、土地三个生产要素。研究新质生产力要以哲学的生产力为指导,以经济学的生产力为依托,重在生产要素的形成和积累。不能把新质生产力停留在哲学概念上,也不能把新质生产力混同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等。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辉   唐琦  
<正>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因而需要从理论上总结概括先进生产力质态并指导发展实践。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并在哈尔滨市主持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
关键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阳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经营管理是生产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作为高层次综合要素发挥着特殊作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营管理的改善,标志着生产力水平的质的提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在生产力中的特殊地位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生产力内部结构中所处地位与生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