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08)
2023(4603)
2022(3818)
2021(3542)
2020(2866)
2019(6060)
2018(6038)
2017(10807)
2016(5463)
2015(5863)
2014(5110)
2013(4820)
2012(4464)
2011(3952)
2010(4153)
2009(3831)
2008(3621)
2007(3559)
2006(2921)
2005(2535)
作者
(13950)
(11866)
(11775)
(10849)
(7483)
(5560)
(5020)
(4426)
(4360)
(4121)
(3960)
(3887)
(3825)
(3685)
(3581)
(3490)
(3440)
(3376)
(3329)
(3236)
(2811)
(2800)
(2722)
(2686)
(2639)
(2623)
(2565)
(2535)
(2369)
(2264)
学科
(25040)
管理(24189)
(23198)
企业(23198)
(18109)
经济(18090)
技术(14030)
技术管理(11443)
中国(6802)
业经(6388)
方法(5841)
(5490)
(5143)
(4517)
(4395)
数学(4292)
数学方法(4238)
(4221)
理论(4193)
地方(4079)
(4045)
银行(4034)
(3910)
产业(3884)
人事(3865)
人事管理(3864)
农业(3689)
(3585)
金融(3585)
(3232)
机构
学院(71354)
大学(70313)
管理(31663)
(30350)
经济(29814)
理学(27507)
理学院(27258)
管理学(26969)
管理学院(26808)
研究(22076)
中国(16932)
(14109)
(14072)
科学(12377)
(11538)
财经(10695)
中心(10395)
(9739)
(9731)
商学(9185)
业大(9130)
商学院(9082)
(9062)
(8730)
经济学(8705)
北京(8675)
研究所(8673)
(8485)
(8372)
师范(8285)
基金
项目(49513)
科学(41367)
研究(38498)
基金(36083)
(30959)
国家(30686)
科学基金(28003)
社会(25762)
社会科(24509)
社会科学(24505)
(21437)
基金项目(19287)
(18104)
教育(17583)
自然(17269)
(17057)
自然科(16987)
自然科学(16985)
自然科学基金(16742)
创新(15657)
编号(14418)
资助(12502)
(11839)
成果(11476)
(11459)
(11154)
重点(11085)
(10816)
国家社会(10793)
课题(10752)
期刊
(34162)
经济(34162)
研究(22529)
中国(19454)
管理(15980)
教育(11444)
(11233)
科学(9517)
学报(8373)
(8003)
技术(8003)
科技(7537)
大学(6998)
(6796)
金融(6796)
学学(6455)
业经(6091)
经济研究(5667)
农业(5423)
财经(5260)
技术经济(5158)
(4624)
(4454)
论坛(4454)
(3826)
(3573)
现代(3567)
商业(3523)
问题(3502)
经济管理(3476)
共检索到111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劲  杨玉强  吴善磊  张喆  于飞  
当前,国有企业存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转化不力、不畅的现象。国有企业职工技术创新工作"重创新、轻应用、难开放、缺激励",科技创新转化与扩散链条上的体制机制关卡等问题导致创新成果转化率低,众多优秀成果被束之高阁,职工创新动力不足。为修正国有企业创新激励制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卜亚  张敏  
当前,互联网金融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2013年甚至被称为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元年"。如何在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监管,是一个兼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文章首先从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发展模式、风险及监管等多方面对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及述评,并提出了激励相容视角下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的主要思想,即如何达到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的安全和效率之间的平衡。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提出了从"内部风险管控→市场约束→政府监管"的激励相容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机制设计路线,构建了互联网金融安全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企业级的中长期激励是以企业经营效益(盈余)、股权或期权为分配标的实施的中长期激励,代表性的激励方式包括岗位分红、员工持股、限制性股票及期权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科)主要从事国家重要军民用大型电子信息系统、重大装备、通信与电子装备、软件和关键元器件的研发、制造和生产。现有47家事业单位、16家高新企业、8家上市公司、职工16万余人,科研人员占比超过6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新军  
通过构建一个异质性双边随机边界技术创新模型,将代理冲突和激励相容同时纳入到模型中,对我国上市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度量,结果表明:(1)代理冲突和激励相容对企业创新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其中,代理冲突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程度要强于激励相容。(2)几乎所有的上市企业都面临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代理冲突效应导致企业的实际研发投入要低于最优研发投入水平约55%,而激励相容效应能够提升企业研发投入水平约27%,二者的净效应表明,企业的研发投入要低于最优水平约27.7%。(3)年度效应分析发现,2006-2010年,代理冲突效应和激励相容效应之间的净差额呈现逐年递减趋势,使得上市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逐年提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卜亚  
对于本次危机的根源,国内外学者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创新过度、监管不足,而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创新不足、监管过度。本文首先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然后总结了激励相容理论的主要思想,并着重分析了银行监管领域中的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金融创新和银行监管问题置于信息不对称的委托代理分析框架内,从监管者激励约束、资本监管、监督检查、信息披露、存款保险等五个方面进行文献回顾,系统分析了银行金融创新监管机制的激励相容问题,这对于中国银行业在全面开放创新的背景下,如何借鉴危机前后国外银行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鲍步云  刘朝臣  
已有的激励理论主要是为员工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而设计的,因而对激励员工创新精神的作用日渐衰弱。在企业日益强调创新精神的今天,需要进行激励的变革,即实现从工作激励到创新激励的转换。从人的行为理论出发,企业进行创新激励变革,包括组织环境激励、制度环境激励、员工群体激励和员工个体激励等四个方面。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阿兰·阿舒勒  陈雪莲  
本文以美国的政府创新项目为案例依据,分析了在选举体制下,由选举出的官员进行创新的可能性,存在的困难以及可能的选择。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卫红   刘颖   张爱美  
本文从激励对象和激励模式异质性双重视角,以2010—2020年上市高科技企业为样本,探究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和激励效果。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会增大管理层权力,使其更有动力追求个人利益,对创新产出有不利影响,而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产出;基于二者共同作用,股权激励与创新产出呈非线性关系,具体表现随着高管股权激励占比的增加,企业创新产出水平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相比于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模式有更好的创新激励效应,二者组合模式的创新激励效应存在拐点,当限制性股票激励数量占比大于0.59时,组合模式才发挥正向激励效应。机制分析表明高管股权激励通过研发投入对创新产出有影响,核心员工股权激励通过研发投入转化影响创新产出;管理层风险偏好这一情境因素对股权激励促进创新产出的效应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包健  
税收激励政策是推进科技创新的工具,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我国当前实施的促进科技创新的税收激励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分析了我国科技创新税收激励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加科技创新投资的前端税收激励政策、强化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环节的税收激励、优化对科技创新的税收激励形式等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杰  毕钰  金岳  
国家高新区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制度设计,具有重大研究价值。而判断中国国家高新区制度是否有效的关键依据,就在于科学验证国家高新区政策能否有效促进微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基于2009年"加快审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出台的准自然实验条件,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国各城市地区的国家高新区"以升促建"政策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效应。稳健性的经验发现,高新区升级政策对城市层面企业创新水平产生了显著的促进效应,而这种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本土企业方面以及东部地区企业方面。从高新区的政府创新扶持政策角度来看,其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新区内本土企业的创新活动造成了扭曲效应,削弱了高新区升级政策对中国本土企业创新水平的正向激励作用。从高新区的溢出效应角度来看,其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新区外的本土企业创新活动产生了正向促进效应。本文的一系列经验发现,对中国特色的高新区制度及其政策体系调整和改革方向,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和东   王燕  
剖析政府创新补贴、所得税优惠、研发加计扣除三项创新激励政策对数字企业研发的影响机制,构建双向固定效应、系统GMM模型,收集2014—2021年创新激励政策、数字企业上市公司研发相关数据,测度并比较不同创新激励政策对研发的效应大小。结果发现:对于研究投入,单项政策“研发加计扣除”效应最大,双项政策“政府创新补贴+研发加计扣除”效应最大,三项政策效应小于双项政策的最大效应;对于开发投入,单项政策“政府创新补贴”效应最大,双项政策“所得税优惠+研发加计扣除”效应最大,三项政策效应大于双项政策的最大效应;对于研发产出,单项政策“研发加计扣除”效应最大,双项政策“所得税优惠+研发加计扣除”效应最大,三项政策效应大于双项政策的最大效应。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田轩  孟清扬  
已有文献对于股权激励计划的实际影响颇有争议,文章从企业创新的视角验证股权激励计划的实际影响。为了克服选择性偏误,文章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模型,并选取2008年证监会发布的股权激励计划备忘录作为准自然实验验证稳健性。文章发现股权激励计划对于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从不同激励方式看,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都对企业创新有显著的激励作用,然而在股价距离行权价(授予价)较近时,限制性股票对高管的惩罚性会影响创新的动力,而股票期权能对高管形成保护并激励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显示,股权激励对于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在民营企业、股价信息含量高的企业以及激励对象包含核心技术人员的企业中效果更大。本研究不仅有助于在理论上澄清关于股权激励计划实际影响的争议,而且对采用何种创新激励方式以及如何让激励产生更好效果提出了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彦明  
"十二五"以来,山东创新创业环境和科技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一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实现突破,促进了传统产业升级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但与广东、江苏等省份相比,成果的转化应用还存在一些明显短板。促进山东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转型,必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成果转化运行体系,推进协同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创新平台,优化科技要素服务供给。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庄旭东  王仁曾  
基于市场参与者视角,探索数字金融对产业创新成果转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产业创新成果转化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其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数字金融有助于拓宽服务边界、丰富交易形式、优化供需衔接与引导创新方向,通过金融部门与实体部门对产业创新成果转化产生影响。进一步检验影响机制后发现,市场创新主体的创新意愿与创新能力在数字金融与产业创新成果转化之间存在着部分中介效应,数字金融有助于推动企业创新与改善供需交互,有助于夯实创新基础与促进创新投入,进而通过提升创新主体的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间接影响产业创新成果转化。文章拓展了数字金融相关理论,丰富了关于产业创新成果转化的相关文献,有助于从理论上给予市场创新主体信心,加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为推动中国数字金融发展、引导产业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来自市场参与者视角的经验证据,也为增强数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能力、促成产业持续高质量创新的良性循环提供了有益思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远燕  刘斯佳  宋振瑜  
对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机构的科技成果,只有当其转化成可为市场所用的新技术、新成果时才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激励政策及其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部分发达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财税激励政策,并从对公共研究机构实行竞争性资助、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大风险投资的持有阶段与退出阶段的税收优惠力度、扩大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的科技人员范围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财税激励政策的相应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