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36)
2023(20124)
2022(17058)
2021(15845)
2020(13005)
2019(30015)
2018(29681)
2017(56236)
2016(30328)
2015(33825)
2014(33744)
2013(33107)
2012(30764)
2011(27804)
2010(27917)
2009(25177)
2008(24353)
2007(21505)
2006(18965)
2005(16628)
作者
(86249)
(71994)
(71278)
(67667)
(45782)
(34673)
(32364)
(28052)
(27527)
(25701)
(24716)
(24310)
(22988)
(22684)
(22338)
(21888)
(21174)
(20933)
(20671)
(20579)
(17868)
(17572)
(17357)
(16544)
(16157)
(16003)
(15921)
(15911)
(14441)
(14297)
学科
(125523)
经济(125399)
管理(86234)
(82315)
(67252)
企业(67252)
方法(51408)
数学(43606)
数学方法(43021)
中国(36967)
(35761)
地方(34446)
业经(29852)
(28382)
(27369)
农业(24482)
技术(23717)
(21747)
理论(21684)
(21266)
贸易(21246)
环境(20575)
(20459)
(20307)
(19371)
银行(19321)
(19185)
金融(19182)
(18565)
地方经济(17610)
机构
学院(419603)
大学(419056)
(165715)
管理(164509)
经济(161968)
研究(144814)
理学(141553)
理学院(139870)
管理学(137303)
管理学院(136523)
中国(107846)
科学(90442)
(90249)
(75135)
(72143)
(68245)
中心(66338)
(65804)
研究所(65709)
业大(62221)
(59347)
财经(59230)
师范(58761)
北京(56845)
(53951)
(53855)
农业(52793)
(52099)
经济学(49015)
师范大学(47448)
基金
项目(289311)
科学(227771)
研究(213822)
基金(206776)
(180283)
国家(178728)
科学基金(153744)
社会(133657)
社会科(126456)
社会科学(126424)
(115844)
基金项目(109992)
自然(99480)
教育(98961)
自然科(97109)
自然科学(97084)
(96506)
自然科学基金(95278)
编号(87985)
资助(83700)
成果(70841)
重点(65671)
(65279)
(62897)
(62369)
课题(61758)
创新(57738)
科研(54921)
国家社会(54328)
教育部(53693)
期刊
(187695)
经济(187695)
研究(124277)
中国(89448)
学报(65054)
管理(62345)
(62139)
科学(61069)
教育(56288)
(55969)
大学(49792)
学学(46273)
农业(43303)
技术(39927)
(37087)
金融(37087)
业经(32491)
经济研究(28795)
财经(28131)
图书(24447)
(24173)
问题(24060)
(23062)
科技(21684)
资源(20806)
技术经济(20472)
理论(19020)
(18949)
现代(18722)
商业(18696)
共检索到632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奇  张景帅  李中源  
文章通过引力模型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分析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空间联系,并以此为参考深入研究浙江省四大建设的理论依据及其与"三生共赢"之间的内部联系。研究表明,(1)浙江省在区域创新能力方面形成了以环杭州湾大湾区为核心的创新集聚区;(2)2005年、2010年、2015年各区县区域创新能力联系量与浙江省联系总量均增加,但是区域创新联系分布不均现象依据存在,核心—边缘空间结构明显;(3)环杭州湾地区是创新核心区、绿色边缘区,而浙江省西南区域为绿色核心区、创新边缘区,浙江省通过以核心促边缘,改善边缘地区的发展,提升整体发展水平;(4)浙江省四大建设的有机结合有利于边缘区生态、生活、生产分别得到改善,使核心区与边缘区在"三生"上实现共赢。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朴哲范  缪彬彬  张伟恩  
在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型模式转变的时期,有效评价区域的经济创新发展能力,对区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利用企业TFP模型和熵权-AHP模型,构建经济创新发展能力评价体系,分析经济创新发展度、耦合协调度和空间相关性。以浙江为例的计量结果显示,需要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创新发展能力的一级指标水平,并强化一级指标间相互作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消耗产出率,提高企业TFP是促进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立新  
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给我国资本市场指明了发展方向、进行了战略部署,这不仅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和发展将产生重大、积极的影响,也给银行业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阳结南  
深莞惠经济圈正逐步向深莞惠创新型经济圈转变,其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协调机制障碍明显、创新主体薄弱、创新网络亟待完善等问题。为提升深莞惠经济圈创新发展能力,需建立具有实质约束力的协调机制,主动适应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统筹布局产业层级,并顺应产业层级,合理布局创新主体,强化创新核,推进创新网络建设与融合。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阳结南  
深莞惠经济圈正逐步向深莞惠创新型经济圈转变,其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协调机制障碍明显、创新主体薄弱、创新网络亟待完善等问题。为提升深莞惠经济圈创新发展能力,需建立具有实质约束力的协调机制,主动适应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统筹布局产业层级,并顺应产业层级,合理布局创新主体,强化创新核,推进创新网络建设与融合。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武汉大学大湾区创新发展研究课题组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加速推进,中美经贸冲突逐渐向"科技战"演化,中国"化危为机"的根本之道是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粤港澳大湾区科教资源丰富、创新主体活跃、产业体系完备、资本要素充足,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应对"科技战"的"前沿阵地"。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亟需实现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的双轮驱动。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以高效完善的科技金融体系打造大湾区创新发展的引擎,一方面要发展壮大股权投资(VC/PE),引导股权投资阶段前移,并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要深化资本市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步伐,助力大湾区建成全球创新高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书芳  苏平贵  
在回顾国内外绿色发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中国绿色发展的概况,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构建灰熵评价模型,评估2011—2015年浙江省的绿色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浙江省近5年绿色发展水平逐年提高,2013年之前,环境是推动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2013年之后经济发展是推动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指出区域绿色发展不仅需要坚持生态文明为导向,完善法律法规,增加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宣传教育,还要发挥地方特色和地方优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高增安  李肖萌  
基于双重差分法,利用我国200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自贸区设立的区域创新发展及其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自贸区设立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创新发展,创新产出净效应大于创新投入净效应;随着设立时间的增长,创新投入净效应呈"U"型态势,创新产出净效应呈逐步上升趋势;经济增长、FDI和教育水平是自贸区对创新发展的影响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瑶  张光宇  张洪振  
文章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中国30个省份数字创新发展的驱动机制展开研究。结果指出,组织布局下的研发投入促进型和组织布局下的基础知识促进型是高水平数字创新能力的组态类型,而非高水平的组态结果呈现出因果非对称性。此外,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东部地区数字创新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是组织网络的引导力,而中、西部地区数字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在于资源要素的驱动力。故应明辨区域数字创新发展的路径差异,因地制宜实施数字创新的政策战略布局,强化地区发展新动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瑶  张光宇  张洪振  
文章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中国30个省份数字创新发展的驱动机制展开研究。结果指出,组织布局下的研发投入促进型和组织布局下的基础知识促进型是高水平数字创新能力的组态类型,而非高水平的组态结果呈现出因果非对称性。此外,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东部地区数字创新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是组织网络的引导力,而中、西部地区数字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在于资源要素的驱动力。故应明辨区域数字创新发展的路径差异,因地制宜实施数字创新的政策战略布局,强化地区发展新动能。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金山  文丰安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化与国家战略互动的引领性平台,是未来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全球治理的空间载体和经济增长极群落。以智能制造全球生产权引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粤港澳大湾区要率先而为。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需要湾区内部各地区产业链有效连接。全球化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全球化"融智"和全球化"融资",通过全球化"融智"实现全球化"融资",吸引全球的高端要素集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要探索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独立关税区"等条件下如何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协调发展,进而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大东  端木斌  罗斌  
粮食作物是浙江省主要的大宗作物,文章在分析了浙江省粮食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对粮食区域发展进行探讨,将浙江省粮食生产划分为5个区,论述了各区的粮食生产条件和发展重点,并提出发展粮食生产的4条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丽娜  宋慧勇  
文章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背景,对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再到协同发展的政策取向变迁。区域协调是发展目标,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则是手段与路径。在比较优势发生动态变化、区域发展经济联系与空间依赖客观存在的基础上,通过互联互通完善区域协同发展通道网络,完善要素共享市场体系奠定区域协同发展基础,以创新协同促成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为主线,实现生态治理联动形成的外部协同动力,并以此构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创新的基本框架,有效推动不同类型区域共赢式发展的实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丽娜  宋慧勇  
文章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背景,对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再到协同发展的政策取向变迁。区域协调是发展目标,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则是手段与路径。在比较优势发生动态变化、区域发展经济联系与空间依赖客观存在的基础上,通过互联互通完善区域协同发展通道网络,完善要素共享市场体系奠定区域协同发展基础,以创新协同促成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为主线,实现生态治理联动形成的外部协同动力,并以此构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创新的基本框架,有效推动不同类型区域共赢式发展的实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迪威  张颖  卢琰  
通过分析粤港澳三地的科技资源现状并从科技资源特点出发,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资源共享的标准体系结构和技术架构,探讨科技资源支撑科技创新的新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