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28)
- 2023(9072)
- 2022(8142)
- 2021(7823)
- 2020(6542)
- 2019(15137)
- 2018(15222)
- 2017(29522)
- 2016(16070)
- 2015(18105)
- 2014(18059)
- 2013(17868)
- 2012(16197)
- 2011(14445)
- 2010(14192)
- 2009(12689)
- 2008(12160)
- 2007(10334)
- 2006(8934)
- 2005(7523)
- 学科
- 济(61043)
- 经济(60975)
- 管理(46918)
- 业(43843)
- 企(37339)
- 企业(37339)
- 方法(30419)
- 数学(26196)
- 数学方法(25894)
- 农(15782)
- 中国(15016)
- 财(14711)
- 学(14425)
- 业经(13812)
- 地方(12677)
- 理论(11063)
- 和(10686)
- 农业(10645)
- 技术(10566)
- 贸(10519)
- 贸易(10514)
- 易(10194)
- 环境(9956)
- 制(9798)
- 务(9698)
- 财务(9640)
- 财务管理(9622)
- 企业财务(9114)
- 教育(9074)
- 划(8947)
- 机构
- 大学(224498)
- 学院(222147)
- 管理(93850)
- 济(83058)
- 理学(82640)
- 理学院(81707)
- 经济(81105)
- 管理学(80279)
- 管理学院(79894)
- 研究(70984)
- 中国(50700)
- 京(47805)
- 科学(46471)
- 财(36450)
- 所(35143)
- 业大(35040)
- 农(34801)
- 研究所(32441)
- 中心(31809)
- 江(30333)
- 财经(30070)
- 北京(29953)
- 范(29628)
- 师范(29363)
- 经(27410)
- 农业(27389)
- 院(26069)
- 州(25323)
- 师范大学(23898)
- 商学(23879)
- 基金
- 项目(160713)
- 科学(126171)
- 研究(117162)
- 基金(116504)
- 家(101279)
- 国家(100427)
- 科学基金(86787)
- 社会(71979)
- 社会科(68081)
- 社会科学(68062)
- 基金项目(63252)
- 省(62966)
- 自然(58194)
- 自然科(56840)
- 自然科学(56829)
- 自然科学基金(55799)
- 教育(53509)
- 划(53043)
- 编号(48387)
- 资助(47629)
- 成果(38446)
- 重点(35332)
- 部(34958)
- 创(33704)
- 发(33534)
- 课题(32557)
- 创新(31267)
- 科研(30797)
- 项目编号(30251)
- 大学(29951)
共检索到307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谷 翟良安
Ames试验、黄鳝微核试验和白鲢染色体畸变分析三项试验的结果表明,“清塘净”的致突变性不明显。据其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期短预测,清塘净潜在的致癌性也不明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包鸿俊 姜中其 龚国华
用移动平均法测定了氯羟吡啶对大、小鼠的经口 LD_(50),分别为7183mg/kg 和400mg/kg。在小鼠胚胎转移微核试验中,160mg/kg 氯羟吡啶18h 采样组的孕鼠胎肝血嗜多染红细胞平均微核率极显著(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邹礼根 刘超
采用霍恩氏法进行对虾保鲜剂对小白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虾保鲜剂对雌雄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值)>10g/kg体重,毒性分级属实际无毒级。在加与不加代谢活化系统(S-9)的条件下,利用4个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菌株(TA97、TA98、TA100、TA102),采用平板渗入进行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Salmonella typhimurium mammals microsomal enzyme test,Ames),研究对虾保鲜剂的致突变作用,结果表明:对虾保鲜剂对4个菌株诱发的回变菌落数与阴性对照组的回变菌落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均未超过阴性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倪嘉宁 吕英军 鲍恩东
为探讨聚肌胞对实验动物的毒理学效应,本试验通过急性毒性、蓄积毒性、亚慢性毒性和致突变作用等试验研究聚肌胞对昆明系小鼠的一般毒性和特殊毒性。结果表明,聚肌胞注射液对小鼠的LD50为83.5mg·kg-1,95%可信限为66.28~105.32mg·kg-1;聚肌胞注射液对小鼠的蓄积系数(K)大于5,为弱蓄积性,且小鼠对聚肌胞注射液小剂量长期染毒出现耐受现象;亚慢性毒性试验表明,高剂量组死亡小鼠呈现腹泻、肠道臌胀、肠道有水样内容物等消化系统毒性特征的毒性反应,中剂量组呈现微弱毒性反应,而低剂量组无明显毒性;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表明聚肌胞注射液的致突变作用较弱。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秀荣 罗宇良 顾泽茂 闫海燕 石焱
通过统计草鱼(C tenopharyngodon idellus)外周血红细胞的微核率和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胚胎致畸率,研究了氰戊菊酯对鱼类的致突变效应。结果显示:氰戊菊酯对1龄草鱼的96 h半致死浓度(LC50)为60.62μg/L;1.2μg/L以上的氰戊菊酯能显著提高草鱼的微核率、核异常率以及总核异常率,三者的变化趋势均是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先升高,达到峰值后再缓慢下降;微核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表明氰戊菊酯对草鱼染色体畸变有明显影响。在2~32μg/L的氰戊菊酯中,随着浓度的升高,斑马鱼的胚胎死亡率升高、出膜率降低、80%胚胎出膜时间延长,仔鱼畸形率升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进军 聂芳红 林红英 于增杰 梁志烽 徐晓彬 李华
将千里光全草粉用体积分数70%乙醇浸泡,经超声波-微波处理,用乙醚萃取脱色,冷冻真空干燥,制备千里光提取物冻干粉(SCE)。以对乙酰氨基酚为对照,采用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研究不同剂量SCE的镇痛作用;采用骨髓微核试验研究不同剂量SCE的致突变作用。结果发现,122.72 m g/kg SCE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而130.90 m g/kg SCE对雌雄小白鼠均不具有致突变作用。说明122.72-130.90 m g/kg SCE能同时满足无致突变作用和显著镇痛作用的双重条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耀初 周劲风 温琰茂
以珠江三角洲的精养池塘为例,通过对一个养殖周期的水质和生产情况调查,计算了N、P营养盐的平衡收支情况,获得了养殖池塘N、P营养盐的净沉积速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浮游植物对N、P吸收、底泥的吸附沉淀和底泥-水界面营养盐的扩散在池塘自净作用中的贡献。结果表明:养殖池塘N营养盐的自净作用主要来自浮游植物的吸收,强度达到0.35 g/(m2.d),扩散作用也是N营养盐的重要的自净机制,其强度与水体-底泥间隙水中的N营养盐浓度梯度相关,在优质鱼养殖池塘,扩散作用强度达到0.42~0.49 g/(m2.d),而在家鱼养殖池塘,呈现出反向的扩散,强度为0.02~0.10 g/(m2.d)。养殖池塘P营养盐的自...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东兴 蔡春芳 华雪铭 杨超 曾庆飞 谷孝鸿 沈建明 张卫业
为准确估计混养鱼、青虾、河蟹养殖池塘清塘时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实验选取三种类型池塘(混养鱼塘、青虾塘、河蟹塘)各5口。混养鱼塘清塘时一边捕捞一边用潜水泵排水;青虾塘在捕捞完成后即用潜水泵排水;河蟹塘在捕捞完成后1个月左右采用自流装置从表层开始排水并滞留30 cm水于塘内。采集三类池塘清塘前塘内水样及清塘过程中排水口水样,分析总氮、总磷、化学耗氧量和悬浮物等污染物浓度。分别以塘内水质和排水口水质的监测值估算了污染物的表观排放强度和实际排放强度。结果表明,随着塘内水位下降,混养鱼塘和青虾塘排水口的污染物浓度显著提高(P<0.05)。混养鱼塘的实际污染强度显著高于其表观污染强度(P<0.05)。然而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定宣 胡杨 孙光超 高小宁 尹志远 黄丽丽
【目的】筛选苹果树腐烂病菌T-DNA插入表型或致病突变体,为研究该病菌的表型及致病相关基因提供起始材料。【方法】从建立的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随机挑选230株突变体菌株进行表型观察及致病性测定,并对部分致病突变体进行TAIL-PCR侧翼扩增。【结果】大部分的突变体与野生型菌株03-8在表型及致病性方面无明显差异,仅30.87%的突变体表现出了明显的变化;其中16株突变体(占突变体总数的6.95%)致病性发生了明显的增强,而表型与03-8相比无明显的变化;20株突变体(占突变体总数的8.69%)致病性与03-8无显著性差异,但是表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6.1%的突变体则同时表现出表型及致病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汤倩 张淑静 郭蔷薇 王永宏 张兴
【目的】通过同源重组技术敲除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Yl001中cpXr基因,为进一步研究cpXr调节子调控抗菌物质产生的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融合pcr技术,将cpXr基因的上、下游同源片段及质粒pJcV53上的卡那抗性基因Kmr 3个片段连接,克隆到自杀载体pdm4中,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s17-1λpir中,经接合转移导入嗜线虫致病杆菌内,通过同源重组敲除cpXr基因;采用琼脂扩散法和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突变菌株对枯草芽孢杆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从X.nematophila Yl001基因组中成功敲除cpXr基因,得到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林健荣 邓平建 李喜梅 房师松 霍永康
目的试验以草地贪夜蛾细胞sf9作为受体,检测氯化汞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台盼兰染料排斥法测定细胞活力,苏木素-伊红染色法检测细胞中的微核,对经氯化汞处理诱变的病毒AcMNPV的DNA进行PCR扩增,产物经测序后进行分子突变分析。结果sf9细胞在4μg·ml-1的氯化汞浓度作用下,其细胞表面变得粗糙,分裂生长减慢,当剂量增大到7μg·ml-1时,便可观察到一些细胞的细胞膜破裂,在9μg·ml-1时,某些细胞的完整性受到破坏。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检测细胞中的微核现象时,9μg·ml-1氯化汞处理区的微核率高达6.8%,有些细胞出现三核甚至多核的核裂现象,反映部分细胞的完整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