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70)
- 2023(7167)
- 2022(5966)
- 2021(6061)
- 2020(5039)
- 2019(11909)
- 2018(12176)
- 2017(22153)
- 2016(12809)
- 2015(15170)
- 2014(15354)
- 2013(14162)
- 2012(12758)
- 2011(11493)
- 2010(11909)
- 2009(10390)
- 2008(10186)
- 2007(9121)
- 2006(7970)
- 2005(7027)
- 学科
- 济(42707)
- 经济(42662)
- 管理(31217)
- 业(27549)
- 企(22708)
- 企业(22708)
- 方法(20265)
- 数学(18009)
- 数学方法(17411)
- 农(13097)
- 中国(13039)
- 理论(12301)
- 教育(11538)
- 教学(10934)
- 地方(10249)
- 业经(9802)
- 财(9021)
- 农业(8595)
- 学(8276)
- 制(8020)
- 学法(6836)
- 教学法(6836)
- 和(6723)
- 贸(6709)
- 贸易(6702)
- 技术(6620)
- 易(6420)
- 银(5968)
- 银行(5956)
- 环境(5720)
- 机构
- 大学(164650)
- 学院(164561)
- 管理(59295)
- 济(53515)
- 经济(51787)
- 理学(50572)
- 研究(50252)
- 理学院(49887)
- 管理学(48289)
- 管理学院(47989)
- 中国(37181)
- 京(36153)
- 科学(32440)
- 江(27388)
- 范(27056)
- 师范(26855)
- 财(25664)
- 所(24516)
- 中心(24235)
- 农(24098)
- 业大(23886)
- 北京(23094)
- 州(22641)
- 技术(22361)
- 研究所(21967)
- 师范大学(21045)
- 财经(19881)
- 教育(19775)
- 职业(19187)
- 院(18866)
- 基金
- 项目(106677)
- 研究(83414)
- 科学(82290)
- 基金(71128)
- 家(60494)
- 国家(59879)
- 科学基金(51446)
- 社会(47398)
- 省(45609)
- 社会科(44517)
- 社会科学(44503)
- 教育(43525)
- 编号(38282)
- 划(37807)
- 基金项目(37342)
- 自然(33291)
- 成果(32545)
- 自然科(32493)
- 自然科学(32489)
- 自然科学基金(31836)
- 资助(30331)
- 课题(28221)
- 重点(24355)
- 年(24144)
- 项目编号(22828)
- 大学(22665)
- 发(22614)
- 创(22558)
- 部(22438)
- 规划(21401)
共检索到255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田琳 杨金雪
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体、生源地区差异明显、多民族学生共校同班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民族中学需要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个环节将校地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诸多差异等看似"不利"的因素,转化为涵育包容和欣赏差异、增强多元文化适应性品质的有利因素,从而培养出适应开放和多元社会的人才。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混和式"人才培养模式正是适应这一时代要求的有益探索。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田琳 周利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前提。促进教育公平首先应当走出将共同善原理与公平性原理对立起来的认识误区。民族中学的创设是中国政府努力缩小教育的民族和地区间差距、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政策措施。承认和包容差异,同时努力促进共性增长的"混和式"人才培养模式,不失为民族中学体现和践行教育公平理念的有益尝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前身为蒙藏学校,创建于1913年。学校培养了前国家副主席乌兰夫、著名诗人郭小川等众多各民族杰出人才,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对学校给予了亲切关怀并亲自接见了学生代表。温家宝总理曾为学校95周年校庆亲笔题词。乌兰夫、薄一波、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段威 张文香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藏语基地班"是在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兼顾通识教育与专(职)业教育、理论素养与实务技能,而又有所侧重的功能定位下,民族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新的探索。量身定制的法学专业课、藏族历史文化课、藏汉语言课三大课程群,将有效解决"学分爆炸"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精通民族语言、掌握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民族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
民族法律人才 高等法学教育 培养模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首都北京有这样一所学校,上世纪峥嵘岁月中,学校因为少数民族学子的革命热情而为人们所熟知。今日和谐盛世荣光里,学校又以骄人的办学成绩而备受关注。这所学校就是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3年,是学校建校100周年。百年风雨沧桑,弦歌不辍;百年薪火相承,代代不息。历史悠久革命摇篮100年前,在孙中山"五族共和"思想的指导下,蒙古族王公中的改革人物贡桑诺尔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焰
中央民族大学在5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高等教育规律与民族工作规律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积极探索与优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优化 民族 人才培养 创新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邓建鹏
中央民族大学法律专业硕士生的培养在民族院校的同类教育中具有引领与示范作用。问卷调查及相应分析表明,法律专业硕士生培养模式在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改进之处,比如,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存在差距、图书馆藏书不够丰富、对外学术交流的机会较少,等等。为此,提出如下相应改进思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为目的,引入研究型授课方式,并通过具体方案落实这些目标。这些思路为提升法律专业硕士生的学术水平及实践能力提出可供操作的途径,并对其他民族院校法律专业硕士生培养模式的改进具有示范意义。
关键词:
法律硕士生 培养模式 改进 民族院校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宋敏 张焰 京生 闫建敏 王军杰
中央民族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近年来学校直面新挑战和新任务,通过实施"招生-培养-就业三维联动"机制,将探索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与人才培养具体改革实践有机结合,将学校传统特色长线学科与社会急需应用型学科有机结合,立体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形成了"民族语零起点人才培养模式""民族语+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带一路’建设需求+传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四类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新模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覃筱燕 周宜君
中央民族大学采用现代医学与传统藏医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对藏医学本科生进行培养是成功的,培养了既了解现代医学又掌握了传统藏医学的高级人才。同时为民族院校培养少数民族医学高级人才、弘扬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
藏医学 本科专业 人才培养 探索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徐晓鹃 黄泰博 黄基鑫 马宏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民族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提供了平台,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指出了最高目标。根据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提出的要求,遵循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结合民族高校学生干部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以中央民族大学为研究对象,总结民族高校"青马"工程建设中学生干部培养的经验和挑战,从而进一步探索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的民族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喜饶尼玛
中央民族大学60年的办学进程中,藏学研究人才的培养取得了丰硕成果:构建了一个层次完整、质量突出的藏学研究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一支功底深厚、学风严谨的师资队伍,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藏学研究专家和服务藏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人才。
关键词:
中央民族大学 藏学 人才培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郭英剑
民族院校的大学生组成有其多民族、多语言和多文化的特殊之处,因而,对他们的大学英语教学也必然与其他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有所不同。作为"民族院校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研究"这一课题的总括与概述,本文在已经取得的相应成果的基础上,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主要说明如何针对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在发现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学生所出现的不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民族院校 大学生 英语 应用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月刚 班红娟
民族院校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有与普通高校共性的问题,也有其特殊的问题。民族院校应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博""专"结合的博士。
关键词:
民族院校 博士生培养 问题 对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巴特尔 Peter ENGLERT
中国和加拿大同属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都存在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如何对待少数民族,如何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与教育是双方面临的共同课题。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中国中央民族大学和加拿大第一民族大学为个案,在回顾两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历史的基础上,从这两所民族大学的建立来比较中加两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异同,在鉴别这些类同和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背景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新世纪世界土著民及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比较研究开辟新的领域。
关键词:
土著民 少数民族 高等教育 民族大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