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58)
- 2023(15210)
- 2022(13314)
- 2021(12456)
- 2020(10478)
- 2019(24197)
- 2018(23965)
- 2017(46609)
- 2016(25131)
- 2015(28012)
- 2014(27800)
- 2013(27178)
- 2012(24665)
- 2011(21893)
- 2010(21463)
- 2009(19368)
- 2008(18749)
- 2007(16027)
- 2006(13675)
- 2005(11631)
- 学科
- 济(95257)
- 经济(95151)
- 管理(75490)
- 业(73104)
- 企(62983)
- 企业(62983)
- 方法(48848)
- 数学(42660)
- 数学方法(42075)
- 财(28865)
- 农(23812)
- 中国(23022)
- 学(22515)
- 业经(21669)
- 务(20888)
- 财务(20815)
- 财务管理(20781)
- 企业财务(19900)
- 地方(18049)
- 理论(16878)
- 制(16707)
- 农业(16126)
- 贸(16043)
- 贸易(16036)
- 技术(15929)
- 和(15533)
- 易(15505)
- 环境(14435)
- 划(13475)
- 银(13437)
- 机构
- 大学(349163)
- 学院(346140)
- 管理(141940)
- 济(132202)
- 经济(129405)
- 理学(124263)
- 理学院(122898)
- 管理学(120614)
- 管理学院(119964)
- 研究(110152)
- 中国(80681)
- 京(72655)
- 科学(70634)
- 财(61571)
- 农(54512)
- 所(54104)
- 业大(53261)
- 中心(51258)
- 财经(50712)
- 研究所(49828)
- 江(47958)
- 经(46430)
- 范(45060)
- 北京(44884)
- 师范(44576)
- 农业(42933)
- 院(40801)
- 州(39735)
- 经济学(39391)
- 财经大学(38425)
- 基金
- 项目(249059)
- 科学(196648)
- 基金(182876)
- 研究(178389)
- 家(160253)
- 国家(158985)
- 科学基金(137747)
- 社会(111685)
- 社会科(105889)
- 社会科学(105862)
- 基金项目(98074)
- 省(96527)
- 自然(92751)
- 自然科(90655)
- 自然科学(90631)
- 自然科学基金(88991)
- 教育(82439)
- 划(81988)
- 资助(75014)
- 编号(72365)
- 成果(57349)
- 重点(55649)
- 部(54778)
- 创(51711)
- 发(51515)
- 科研(48798)
- 课题(48290)
- 创新(48252)
- 教育部(47043)
- 大学(46565)
- 期刊
- 济(132764)
- 经济(132764)
- 研究(94505)
- 学报(58072)
- 中国(57582)
- 科学(51969)
- 管理(50077)
- 财(48580)
- 农(47265)
- 大学(43606)
- 学学(41031)
- 教育(35510)
- 农业(33053)
- 技术(29536)
- 融(25756)
- 金融(25756)
- 财经(24111)
- 业经(22092)
- 经济研究(21511)
- 图书(20466)
- 经(20432)
- 业(17407)
- 理论(17175)
- 问题(17096)
- 科技(16769)
- 版(16502)
- 实践(15921)
- 践(15921)
- 技术经济(15752)
- 财会(15552)
共检索到480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俊瑞 仇萌 张志超 马晨
基于“深港通”互联互通制度的准自然实验场景,本文通过Word2Vec机器学习和文本分析方法获取上市公司年报中描述未来发展的词频,构建上市公司前瞻性信息披露指标,进而使用双重差分法检验资本市场开放对上市公司前瞻性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深港通”有助于上市公司披露更多的前瞻性信息,其年报中将来时态的词频显著提高;企业国际化程度越高,资本市场开放对前瞻性信息披露的正向影响越强。此外,“深港通”是通过增加前瞻性描述内容与描述语气这两条机制,增加年报中对未来展望的描述。进一步发现,“深港通”对前瞻性的正向效应存在于信息透明度较高、有效内部控制的公司。研究结论表明,坚持资本市场持续全面开放对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与改善会计信息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亚超 罗昆 王玉法
以沪深证券交易所2014-2022年发放的财务报告问询函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实证检验上市公司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对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会减少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当问询函内容越详细、问题数量越多时,对减少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的作用便越显著;第二,问询函涉及现金、负债、会计政策、估值、利润调整、合规、担保和诉讼类等事项的词汇比例越高,其对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的影响便越显著;第三,上市公司收到问询函后减少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会损害公司的短期和长期经营业绩;第四,上市公司收到问询函将降低同地区其他公司的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这种震慑效应在非核心城市更加显著。上述研究结论为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问询函制度的治理有效性提供了经验证据,监管部门和证券交易所有必要进一步优化问询函的制度设计和监管实践,充分发挥其对上市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效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常青 钟娟 王毅辉
文章选取上证A股97家上市公司2005年、2006年年报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自行设计的前瞻性信息披露调查表及前瞻性信息披露指数对我国上市公司前瞻性信息披露动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管理层主要根据公司的当前业绩和对产品市场竞争的考虑等实际状况选择一个最有利的前瞻性信息披露政策,资本市场压力并不是其披露政策的主要决定因素。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汐若 王彬 孙光国
本文利用2016—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证监会随机抽查如何影响上市公司前瞻性信息披露。研究发现,证监会随机抽查降低了上市公司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进一步考察发现,在非国有企业和盈余管理程度较强的公司中,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降低更明显;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和外部监管力度会削弱随机抽查对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的降低作用。随机抽查抑制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后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越 林淑萍 张鹏东 戴亦一
近年来,学术界开始关注语言影响个体决策的认知效应。本文研究语法结构中的将来时态标记(FTR)是否影响股东对未来收益时间的感知,进而影响公司的股利政策。研究发现:首先,在不强制要求区分现在和将来时态(弱FTR)的语言环境中,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率较低。其次,控制长期价值导向这一文化维度并未改变本文结论,而较高的股东受教育水平和机构持股比例通过提升股东整体理性程度、缓解时间信息的认知差异,削弱了FTR与股利支付的关系,说明FTR可以通过认知机制影响决策。再者,通过研究在美国发行ADRs的其他国家(地区)样本表明,使用强FTR语言的股东比例上升会使企业提高股利支付率。最后,当企业的研发支出和无形资产越多、代理问题越严重,使得企业收益不确定性更高时,使用弱FTR语言的股东会增加对股利的诉求。本文结论在控制其他语言特征与交互固定效应、选取公元前1500年的粮食产量作为工具变量和以1997年香港回归事件构建DID模型等内生性检验下仍然成立。本文实证检验了语言的认知效应,为单一制度背景下语言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语言特征 将来时态 认知效应 股利支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晓艳 梁日新 李英
本文基于2009—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探讨了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准确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提高了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准确度。其作用机制在于,共同机构所有权通过降低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进而提升了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准确度,发挥了监督治理效应和协同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准确度的治理作用在国有产权与非“四大”审计的样本中更为显著。本文研究为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公司治理效应和完善业绩预告监管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田高良 薛宇婷 李星
基于债权人视角研究企业前瞻性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即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披露的前瞻性信息是否会影响企业的债务契约。文章以2007—2020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企业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获得的债务期限越长、债务资本成本越低以及债务规模越大,即债权人愿意为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更高的企业提供更为有利的债务契约。这一研究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均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文本可读性较高、文本相似度较低和披露战略信息含量较高的企业中,前瞻性信息披露对债务契约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通过渠道分析发现,前瞻性信息披露通过向市场提供增量信息从而改善了债务契约。研究结果对认可前瞻性信息在资本市场上的价值与功能具有一定意义,也为防范和化解资本市场债务风险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宋林 王建玲 姚树洁
本文以合法性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年报社会责任信息的内容特征,以及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的合法性因素。结果表明,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以及媒体曝光度的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显著增长。与现有研究结论不同,本文认为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与公司上市年龄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一结论与中国特殊的资本市场发展模式密切相关。本文的贡献在于提供了合法性理论在中国新兴市场中有效的经验证据,对于公司管理层以及监管部门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春燕 郑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批上市公司通过披露前瞻性环境信息来释放绿色信号,但“傍绿”现象时有发生。本文以2001~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考察前瞻性环境信息披露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披露前瞻性环境信息后,支付的审计费用显著上升。机制检验表明,前瞻性环境信息披露使得审计风险和成本增加导致审计费用上升。异质性检验发现,产权性质、是否为重污染行业、是否为国内“十大”审计、董事会规模在企业披露前瞻性环境信息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中存在差异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阮伟锋 张少军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前瞻性信息,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证券分析师作为资本市场的信息中介,对缓解信息不对称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厘清上市公司前瞻性信息披露能否影响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度,以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前瞻性信息披露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前瞻性信息能够显著提高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约束低、机构持股比例高、年报可读性高和股价同步性高的上市公司,前瞻性信息披露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从前瞻性信息的信息含量视角丰富了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的相关研究,为全面注册制背景下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政策参考。
关键词:
前瞻性信息披露 盈余预测质量 半强制披露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党红
本文在对上市公司年报进行直接打分的基础上,运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关注股改前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的变化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改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水平确实有所提高,但并非由股改本身所致;股改并未使绩优上市公司迸发出通过提高自愿信息披露水平而向市场传递信号的冲动;在现阶段,上市公司年报强制披露水平的提高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明显大于自愿披露水平提高所产生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俊瑞 刘婷婷
当前资本市场活动以及企业经营环境日趋复杂,不确定性因素逐渐增加。传统的企业历史信息披露已无法完整反映其经营状况,尤其是难以有效整合风险、机遇等相关信息,但前瞻性信息的引入可以有效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前瞻性信息提供了信息使用者评估公司未来财务业绩的当前计划和未来预测的信息,不仅包括财务预测,还涉及风险和不确定性等非财务信息,有利于提高投资者决策的准确性。本文全面、系统地对企业前瞻性信息披露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与评述:首先,借助文献计量工具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了梳理;第二,从内涵界定与信息含量两方面刻画了上市公司前瞻性信息披露的现状;第三,对企业前瞻性信息披露的科学测度进行了分析比较,第四,总结了其对资本市场各利益相关者产生的影响,最后,展望了四个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问题,以期丰富和深化前瞻性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研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肖华芳 袁建国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年报为样本,对样本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进行度量,通过多元回归检验了公司特征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与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大股东持股比例正相关,而与公司成长性负相关;医药、生物制药及计算机等高科技行业的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相对较高;异地上市能促进公司提高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自愿性信息披露 公司特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常京萍 郭淑娟 齐洪花
文章采用抽样方法,对沪市上市公司2009年年报中进行了自愿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特征作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该类公司经营业绩较好、国有股持股比例较高、独立董事比例较高、内部控制鉴证或自评报告意见全部为内部控制有效、审计意见全部为标准无保留意见,并分析了形成该特征的原因,得出对证券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和外部审计机构的启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慧云 郭晓萍 张林 黄奕松
本文以2011年上市的396家深市和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主要研究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高的公司的治理特征,研究表明其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在公司基本特征方面,公司规模较大,财务杠杆水平也相对偏高,且盈利水平表现一般;②在股权特征方面,实际控制人属于国有控股的居多,且股权相对比较集中;③在董事会特征方面,公司董事的薪酬较高,并且,董事会规模的设置较合理,但是董事会会议次数略显不足;④在高管特征方面,大部分公司董事和CEO两职不合一;⑤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高的公司与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低的公司比较,可以体现其不同治理特征的主要有财务杠杆水平、实际控制人类别、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及其金额最高的前三名高管薪酬总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