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63)
2023(17381)
2022(14885)
2021(13767)
2020(11392)
2019(26203)
2018(25857)
2017(49452)
2016(26969)
2015(29901)
2014(29761)
2013(29748)
2012(27668)
2011(25274)
2010(25305)
2009(22967)
2008(22400)
2007(19738)
2006(17542)
2005(15740)
作者
(79631)
(66116)
(65900)
(62496)
(42311)
(31808)
(29936)
(25892)
(25260)
(23797)
(22772)
(22616)
(21220)
(20929)
(20600)
(20483)
(19621)
(19600)
(18976)
(18975)
(16493)
(16433)
(16070)
(15112)
(14885)
(14795)
(14628)
(14590)
(13504)
(13197)
学科
(115074)
经济(114955)
管理(73629)
(72588)
(58402)
企业(58402)
方法(50472)
数学(43809)
数学方法(43338)
中国(32560)
(30798)
地方(28282)
(26644)
业经(25658)
(24921)
农业(21228)
(20095)
(19932)
贸易(19917)
(19208)
理论(18234)
(18093)
(18036)
金融(18035)
银行(18026)
技术(17753)
环境(17720)
(17307)
(17127)
(16490)
机构
大学(385386)
学院(382911)
(153879)
经济(150586)
管理(148065)
研究(134905)
理学(128167)
理学院(126605)
管理学(124393)
管理学院(123681)
中国(99266)
科学(84437)
(83114)
(70367)
(68626)
(67486)
研究所(62540)
中心(60526)
业大(59469)
(56787)
财经(56287)
农业(52968)
北京(52707)
(52611)
师范(52053)
(51332)
(48877)
经济学(46470)
(46096)
师范大学(42211)
基金
项目(262572)
科学(206501)
基金(190120)
研究(189785)
(167282)
国家(165848)
科学基金(141617)
社会(119619)
社会科(113476)
社会科学(113449)
(103072)
基金项目(100707)
自然(92595)
自然科(90464)
自然科学(90441)
自然科学基金(88829)
教育(87516)
(87272)
资助(78677)
编号(76250)
成果(62058)
重点(59305)
(59003)
(57830)
(54361)
课题(53766)
创新(50725)
科研(50454)
国家社会(49339)
教育部(49300)
期刊
(169512)
经济(169512)
研究(115301)
中国(77066)
学报(64880)
(61122)
科学(58687)
管理(54736)
(51379)
大学(48738)
教育(46102)
学学(45764)
农业(42447)
(35116)
金融(35116)
技术(32860)
业经(28016)
经济研究(27423)
财经(27399)
(23428)
(22264)
问题(22014)
图书(20420)
科技(18793)
技术经济(18392)
理论(18036)
(18028)
商业(17025)
现代(16678)
资源(16670)
共检索到569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罗海平  
深圳经济特区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奇迹,为我国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圳奇迹的产生并不是历史的偶然,具有多方面的因素。从理论上主要有特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独特的对外发展的区位优势,而最重要的是转型时期的改革家和改革家精神的作用。基于深圳数据和其它特区比较的实证研究发现,"深圳奇迹"的产生根源于制度的创新和技术进步。而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差异的背后是改革家与改革家精神、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的禀赋差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晓明  田澎  
本文首先从个体层面探讨了综合性门户网站用户满意形成机理,指出经验标准、规范标准和网站形象在个体满意感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而分析了影响门户网站用户满意度的因素。研究结果说明,提供及时的信息、内容真实可信、符合用户使用习惯、提供多种有益的互动方式、为网上用户之间的交流提供渠道、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网上体验是提高用户满意的重要因素。而不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不能为用户提供便利的沟通渠道、网站布局欠美观、外观不够吸引人、广告太多、页面打开(下载)速度慢以及不能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网上体验是造成用户不满意的主要因素。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孝有  
本文以深圳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中有关数字电视企业办证时所登记的注册信息为基础,按时间序列对深圳数字电视有关企业从增长趋势、经济类型、企业规模和行政区划等诸多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产业链理论和经济模型对深圳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剖析,据此提出一些问题及解决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陆善勇  云倩  
近十年来,关于一国或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应该选择何种经济发展战略的问题,在我国经济学界中出现了赶超战略论与比较优势战略论之争。本文提出了"综合优势战略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施赶超战略容易造成"赶超困境",而实施比较优势战略则容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只有实施综合考虑比较优势、分工优势和交易效率优势的"综合优势发展战略",才能够使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东亚奇迹"既非比较优势战略之功劳,也不是赶超战略之成就,而是实施综合优势战略的结果。偏离综合优势的经济更易于出现金融危机:赶超战略式的过度创新导致了源自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而比较优势战略则引发了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春学   杨新铭  
本文以“共同发展”概括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相对成熟状态的基础事实,并力求提炼在相关问题的争论中学术界所形成的某些成果和共识,旨在为“两个毫不动摇”国策提供一种学术上的综合性注解,增强对“两个毫不动摇”国策的理论自信。在思想上,这种理论自信是在伴随着所有制改革而产生的一系列争论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共识。在实践中,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具体形态至少表现为国民经济中分工互补的共容关系、产业链上的竞争共存关系,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内部的共生发展关系。在理论上,以这类关系所包含的机制为基础,基于效率与公平、增长与社会福利最大化之间的权衡,以“最优所有制结构”概念探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逻辑上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的空间分布,是学术上的一种追求。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实践呼唤着一种综合性的所有制理论,但其间所涉及的某些争论尚未结束,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性质、各种所有制经济与社会公平之间的确切关系等问题尤为突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长顺  范士平  
零售商店形象是影响消费者光顾的一个重要因素,本论文系统研究了零售商店形象的构成因素,对百货商店和综合超市这两种零售业态的形象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结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曲彬  
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极"观点认为:一国经济的发展可以首先通过发展增长"极",将有限的金融资源配置于效益较高的地域,通过"极化效应",逐步带动其他区域形成全面发展。基于上述理论的基本思想,本文以当代我国三大经济增长级作为研究内容,立足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的外向型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共生性特点,通过构建VAR模型基础上的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技术直观刻画和定量分解三区金融相关指标与投资、消费、出口和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关系与规律。试图从"质"、"量"两个研究角度揭示出作为中国三大增长极的经济、金融之间的内在关联关系,对比区域以信贷为主的金融作用经济拉动力的冲击效果,并就金融对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石岩  毛志宏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我国的服务业。当前,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整体有所提高,但基于各地区发展的空间差异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着较明显的非均衡性。正确评估服务业对我国各省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差异,对推动我国服务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性,考虑了省域的临近性,选择相关影响变量,构建相应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等因素对我国服务业产出的影响程度,并结合我国服务业发展,深入阐述了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问题及原因,认为我国服务业发展应从注重区域差别、提升经济发展等着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思斌  
我国迫切需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改善基本民生、服务弱势群体、促进乡村社区发展是其基本任务。农村社会工作面对的问题具有综合性,社会工作的服务和干预也相应地具有综合特征。农村问题和社会工作的综合性呼唤"大农村社会工作",即坚持专业理念、灵活运用专业方法,对社会工作任务进行综合考虑和界定,直接服务与增强权能相结合,专业方法与本土方法相结合,协同多方资源服务农村居民和社区发展。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政府切实实施相关制度和政策,也需要社会工作者能力的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思斌  
我国迫切需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改善基本民生、服务弱势群体、促进乡村社区发展是其基本任务。农村社会工作面对的问题具有综合性,社会工作的服务和干预也相应地具有综合特征。农村问题和社会工作的综合性呼唤"大农村社会工作",即坚持专业理念、灵活运用专业方法,对社会工作任务进行综合考虑和界定,直接服务与增强权能相结合,专业方法与本土方法相结合,协同多方资源服务农村居民和社区发展。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政府切实实施相关制度和政策,也需要社会工作者能力的提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东  胡宏伟  
基于规模化、法制化、精细化三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度中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利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检验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表现为“东>东北>中>西”的差异化分布格局。分维度来看,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规模化水平呈剧烈波动上升趋势,法制化水平上升态势相对平稳;精细化水平则表现为快速上升趋向。从影响因素来看,政府干预程度、经济增长水平、服务人员质量、网络信息环境发挥正向作用;城乡收入差距和服务人员数量发挥负向作用。据此,应从健全法制、应用数智、深化改革三维发力,提高社会保障治理与服务效能,为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思平  
经过十年的建设,深圳已由一个边陲小镇变成初具规模的新兴城市,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兼营商贸、农业、旅游的综合性经济特区。深圳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最重要的是由于党中央、国务院改革开放的正确方针,是全国的支持和特区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同时,深圳的发展也受惠于其毗邻香港这一有利条件,香港因素起了特殊的作用。当前,深圳特区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离“九七”香港回归已为期不远。“九七”越接近,香港因素对深圳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越大,深圳与香港在社会经济方面的联系越密切。认真研究、充分利用香港因素,不仅对深圳未来十年发展有重大作用,而且也有利于维持香港经济的繁荣稳定和“九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熊勇清  冯韵雯  
对近年来我国区域产业环境变化的总体态势以及区域间的差异性进行研究,是实施"十二五"区域发展战略的前提。在充分分析区域产业发展环境的基础上,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产业"、"产业组织结构"和"政府行为"五个维度构建了测度区域产业发展环境差异性及变动性的指标体系,根据"十一五"期间31个省(市、区)的产业发展数据,运用熵值法确定了相应指标权重,通过聚类分析法分析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区域产业发展环境的差异性及变动性。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区域经济不平衡的格局并没有明显改善,"需求条件"和"产业组织结构"是区域产业发展环境特征变动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曾纪芬  
一、"十二五"时期以来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总体情况"十二五"以来,广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深入贯彻各项工作部署,服务大局,开拓创新,扎实工作,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曾纪芬  
一、"十二五"时期以来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总体情况"十二五"以来,广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深入贯彻各项工作部署,服务大局,开拓创新,扎实工作,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