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3)
2023(10990)
2022(9238)
2021(8685)
2020(7354)
2019(16759)
2018(16252)
2017(30766)
2016(16873)
2015(19088)
2014(18566)
2013(18781)
2012(17504)
2011(16023)
2010(15712)
2009(14968)
2008(14974)
2007(13117)
2006(11780)
2005(11102)
作者
(49111)
(41278)
(41107)
(39305)
(26195)
(19828)
(18441)
(15993)
(15951)
(14692)
(14654)
(14032)
(13551)
(13518)
(13511)
(12975)
(12281)
(11997)
(11937)
(11761)
(10496)
(10194)
(10025)
(9566)
(9332)
(9319)
(9272)
(8826)
(8311)
(8239)
学科
(70623)
经济(70516)
管理(50152)
(42464)
(34541)
企业(34541)
方法(27285)
数学(24351)
数学方法(24124)
(22594)
(21864)
中国(21540)
税收(20395)
(20221)
(17765)
(17327)
(16806)
(14130)
贸易(14122)
(13868)
业经(13257)
(12389)
(11870)
财务(11847)
财务管理(11817)
(11817)
银行(11784)
(11356)
企业财务(11264)
(11168)
机构
大学(243581)
学院(238034)
(105089)
经济(103232)
研究(92630)
管理(85032)
中国(73300)
理学(72152)
理学院(71228)
管理学(70036)
管理学院(69599)
(55587)
科学(55120)
(53633)
(47960)
研究所(43191)
财经(42303)
(42297)
中心(40894)
(38672)
(36297)
经济学(34753)
业大(34702)
北京(34580)
(34045)
农业(33494)
财经大学(31606)
经济学院(31177)
(29485)
师范(29096)
基金
项目(157538)
科学(124668)
基金(118926)
研究(110977)
(106966)
国家(106241)
科学基金(88807)
社会(73339)
社会科(69662)
社会科学(69644)
基金项目(61501)
自然(57601)
自然科(56216)
自然科学(56195)
(55883)
自然科学基金(55224)
(50351)
教育(49924)
资助(49551)
编号(41321)
(37232)
重点(36895)
成果(35295)
(33346)
(33273)
国家社会(32585)
(32173)
中国(32005)
教育部(31518)
科研(30792)
期刊
(115130)
经济(115130)
研究(80584)
中国(53901)
(43553)
学报(41924)
科学(39021)
(37967)
管理(32628)
大学(31402)
学学(29856)
农业(25471)
(23434)
金融(23434)
财经(21724)
教育(20954)
经济研究(19932)
(18702)
(16800)
技术(16652)
(15891)
问题(15447)
(14937)
业经(14481)
(14438)
国际(14276)
税务(14111)
世界(13624)
(11577)
资源(11031)
共检索到378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熊金武  王昉  
"涨价归公"是孙中山先生提出来解决中国近代土地问题的思路,对近代中国土地税收制度改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今日中国关于城市土地升值分配问题的争论中,"涨价归公"也一再被提出来。然而,当前中国土地征收制度和房产税制度不仅不符合"涨价归公"本义,反而导致了对"涨价归公"思想的种种误解和扭曲。"涨价归公"本质上是一种资产增值分配价值取向,并且以尊重土地私人产权和土地市场机制为前提,其相应的土地增值税和土地原价税制度对今日中国扭转土地财政困局亦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昉  熊金武  
如何使土地的利用和分配从基于农耕的需要转变为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需要,是中国近代社会能否实现顺利转型的重要基础性条件之一。从孙中山的"涨价归公"思想到土地增值税制度的施行展示了一个完整的经济思想形成及其制度化的过程,具有典型的转型时期的特质。文章试图透过这一微观视角,考察中国近代转型时期经济思想对经济制度构建的动态影响,进而讨论传统经济思想在近代社会转型中的作用以及近代经济思想转型与经济制度转型二者之间的关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东  张仕廉  
现行土地批租制度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尽管在运行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但这些问题是现行土地批租制度以外的原因造成的。现行土地批租制度的真正问题在于,非基于原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的劳动或对土地的投资改良,导致土地增值收益未真正完全实现"涨价归公、地利共享"。应基于"涨价归公、地利共享"的目标取向,对其重构和重构后的运行进行科学设计。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瑞庆  
孙中山的"涨价归公"理论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征地补偿制度的形成及运行有重要影响。根据此理论,国民政府创设了按照"申报地价"进行地价补偿的征地补偿制度。尽管制度设计是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前提,但结果却往往成为掠夺民众财富的手段。其问题的症结在于在中国传统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中,补偿地价无法客观公正地给予评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凤珍  张艺凡  
现行房产税条例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从发达国家的一般经验做法、我国居民住房市场发展的实际状况和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需要看,有必要对居民住房保有环节征收房产税。深入探讨居民住房保有环节房产税的税率、课税范围与优惠政策等关键税制要素的设计思路、方法及改革配套措施,对于完善改革方案及房产税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勇  
回顾了历史上涨价归公的各种政策主张,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涨价归公的理论依据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规律。涨价归公是开征土地增值税的主要目的,而后者是前者的手段。作为政府实施涨价归公的政策工具,我国土地增值税存在可控性低、有效性差和独立性不强等问题。我国土地增值税的出路在于将其重点作为一种调节收益分配的税种加以完善,而不是取消。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毅  
美国房地产税收体系是由房地产保有税、房地产取得税、房地产所得税三部分组成的。房产税,也称不动产税,是对土地和房屋直接征收财产税,属于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永刚  刘伟  
基于房产税税率对房产税收入影响理论,运用数理模型,依据沪渝两市自然数据,考量房产税税率变化对房产税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房产税税率对房产税收入具有重要影响。若提高上海市房产税税率,房产税增收效果更明显;若下调重庆市房产税税率,房产税增收效应更显著。鉴于此,未来房地产税立法改革思路:一是坚持房地产税税负不增加;二是平衡好房地产税立法与其他收费制度的关系;三是统筹税制改革的协同推进;四是兼顾房地产税的地方财政属性;五是谨慎推进。同时,应遵循税收法定原则、地方财政原则、公平原则、确实原则、渐进原则和结构性调整原则。此外,在制度设计方面,纳税人的设计要体现财产税性质,征税范围要涵盖农村,课税对象要包括存量住房,税率要体现差异性,计税依据要由市场价格评估值确定,税收优惠要兼顾免税面积和特殊人群。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任寿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郝乐  姚涛  
房产税作为房屋保有环节征收的一种直接税,能够起到调节财富公平分配的作用。本文依据广义的税收公平说,提出了衡量房产税财富公平的六个维度,并且在分析六个维度对房产税财富公平的作用机理上,提出了促进财富公平分配的房产税制度。首先对我国房地产税制进行了调整,其次对税基范围、税率结构、税收优惠和计税依据等税收要素进行了设计,最后对房地产产权登记制度、房产价值评估制度和征管方式等房产税配套制度提出了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甘泉  
随着上海、重庆房产税改革试点的推进,房产税改革将进入到深水区域。文章从我国房产税制度体系入手,从房产税在我国税收体系的地位分析中探寻房产税改革问题,从地方税体系角度就组织地方政府收入、调节房地产市场以及房产税制度体系本身的角度探究房产税制度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吉尔克  
当前,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征收房产税存在征税对象比较单一、税率的设置没有考虑本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计税依据不合理以及对房屋租赁市场的征税监管不完善等问题。我国要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健全房产税制度,实行差别税率,界定房产税征收范围,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并以房地产的市场价值作为计税依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永刚  
文章从稳定房价、抑制房价增速,调控房产市场、抑制房产投机,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完善分税制、增强地方财力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开征个人住房房产税的原因。随后,提出了个人住房房产税还面临着个人财产公开制度缺位、房产评估体系不完善、纳税人税费负担较重和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等问题。最后,文章提出应借鉴国际经验,从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中国个人住房房产税制度设计构想,从而为个人住房房产税制度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