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4)
2023(4800)
2022(4141)
2021(3456)
2020(2823)
2019(6016)
2018(5934)
2017(11491)
2016(5593)
2015(6354)
2014(6494)
2013(6545)
2012(6441)
2011(6230)
2010(6432)
2009(6180)
2008(5520)
2007(5114)
2006(4893)
2005(4649)
作者
(17757)
(15176)
(14980)
(14397)
(9556)
(7032)
(6832)
(5772)
(5696)
(5386)
(5199)
(4873)
(4815)
(4796)
(4578)
(4577)
(4547)
(4331)
(4271)
(3975)
(3949)
(3582)
(3521)
(3518)
(3475)
(3418)
(3073)
(2997)
(2980)
(2901)
学科
(53704)
经济(53677)
管理(19954)
方法(14957)
地方(14846)
(13393)
数学(13365)
数学方法(13329)
环境(11772)
地方经济(11768)
(10082)
企业(10082)
中国(9129)
(8620)
业经(8173)
(7631)
经济学(6837)
(6573)
(5997)
资源(5992)
(5718)
(5654)
农业(5530)
产业(5428)
(5424)
金融(5424)
(5248)
贸易(5245)
结构(5088)
(5063)
机构
学院(98063)
大学(96515)
(56418)
经济(55622)
研究(36615)
管理(35939)
理学(30699)
理学院(30398)
管理学(30095)
管理学院(29924)
中国(27746)
(22355)
科学(19242)
经济学(19215)
(19040)
(18240)
财经(18104)
经济学院(16961)
研究所(16377)
(16273)
中心(15437)
(14033)
财经大学(13135)
(12718)
北京(12224)
(11705)
师范(11635)
科学院(11618)
(11164)
(11144)
基金
项目(59444)
科学(47660)
基金(44655)
研究(43752)
(37845)
国家(37548)
科学基金(32747)
社会(32208)
社会科(30660)
社会科学(30652)
基金项目(23079)
(22485)
自然(18720)
资助(18337)
教育(18275)
自然科(18217)
自然科学(18213)
自然科学基金(17848)
(17711)
编号(16086)
(14480)
国家社会(14265)
(13903)
经济(13790)
(13286)
重点(13241)
发展(12549)
(12379)
成果(12043)
人文(11874)
期刊
(72580)
经济(72580)
研究(34226)
(16252)
中国(16123)
管理(14690)
经济研究(13976)
科学(11681)
学报(11000)
财经(10171)
业经(9931)
(9756)
(8949)
大学(8859)
(8691)
金融(8691)
学学(8683)
问题(8527)
技术(8266)
技术经济(7032)
商业(6971)
农业(6481)
统计(6480)
世界(6152)
(6102)
(5497)
经济问题(5438)
国际(5282)
经济管理(5277)
决策(5118)
共检索到154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赵成瑜  
本文从企业消费利益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价值的角度,分析了循环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障碍,并提出了完善发展评价指标、调整和完善政策支持措施、促进新技术开发和利用、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倡导绿色消费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邓安球  
建立在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巨大代价的基础上的传统经济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人类社会面临生存、生态危机和威胁。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健康持续的发展模式,既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生产与消费认识的飞跃,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根据我国的国情,必须从消费方面着力,通过运用宣传教育手段、法制手段、经济手段、管理手段构建符合循环经济、循环型社会要求的人们的消费模式,来推动我国的循环经济、循环型社会的建立。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林  
生产消费是指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的耗费,因此生产行为本身也是消费行为,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消费是生产的前提和目的。我国当前面临着由于"生产消费"不当而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问题。因此必须确立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贯彻实施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及其政策措施,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武迎春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审计署提出"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切实发挥审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因此,探索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环境审计,将为我国更好地发展循环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培成  齐振宏  冉春艳  邓昌彦  
当前资源环境成为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瓶颈约束。文章借助"边际损害函数"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养猪场造成的污染程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然后分析了改善环境质量带来的效益,最后基于循环经济视角对生态型养猪场模式进行了探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慧明  刘倩  
本文针对我国循环经济绿色消费实践滞后于生产领域实践的现状,通过考察线型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消费内涵的差异,明确指出以可持续经济规模为基本目标的循环经济对消费的物质规模具有内在限制。笔者认为,现行绿色消费囿于线型经济的运行规律,停留在"浅绿色消费"层面。循环经济的"深绿色消费"是以生态经济大系统整体优化为出发点,追求以最小的自然资源消耗实现最优的效用传递。最后,本文针对如何实现深绿色消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敏旋  
人类由于无限度地生产和消费,破坏了地球的资源与环境,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不可持续性。而循环经济正是为了解决这种矛盾而对传统线性经济的一种扬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之浚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面对当前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能源短缺等问题的严重困扰,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欧阳绪清  傅晓华  
面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负面效应,人们逐步认同可持续发展战略.未来经济发展模式是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内核.以环境生产为前提.以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穆恩怡   贺灿飞  
解析经济活动和环境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是理解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环境经济地理应运而生,主要研究环境要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经济活动对自然条件的选择、适应与改造。论文首先梳理环境经济地理学科演进,构建经济循环视角下的研究框架,发现其经历了从关注外生发展时的成本外化与外部治理,逐渐转变为成本内化,将自然资源考虑为资本的新经济模式的发展历程。论文对1996—2023年国内外经济—环境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总结出环境经济地理研究经历起步期、建构期、腾飞期等重要阶段。结合全球价值链和物料流通理论,论文分析出环境经济地理议题对后发区域“绿色化”转向、生产部门网络重构、演化经济地理需求侧以及全球—地方互动的关注,并提出未来研究为解决生态环境治理,绿色创新与产业转型,能源、韧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贡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军梅  
1998年和2008年的两次金融危机俄罗斯都没能幸免。两次危机中,虽然诱因不同,但俄罗斯均表现出了股市下挫、银行遭遇流动性危机、卢布贬值等特征。就危机前的宏观经济背景而言,两次危机期间都发生了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下挫,但石油价格下降的原因、幅度及其对俄罗斯造成的影响却有所不同;两次危机都使俄罗斯受负债拖累,但1998年以主权债务为主,而2008年以企业债为主。从根本上来讲,两次危机都暴露出了俄罗斯"依靠油气收益和外国低息贷款来发展经济"的致命弱点,并且显示出近十年的经济转型与发展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其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通过两次危机的对比,也再次证明市场经验不足的转型与发展中国家一定要慎重对待金融的开放与自由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董媛香  侯晨静  
近年来,电子货币一度风靡全球,其底层支撑技术区块链再次进入大众视野。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从中衍生出的代币经济凭借交易可靠、隐私保护、高速流通、利益普惠等特点引起极大关注,并与我国信用消费发展契合,为从根本上改善我国信用消费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利用代币经济理念,从信用消费流程的各参与方出发,构建双循环信用消费生态模型,可从信用消费方到信用消费服务提供商全方位地满足需求,实现消费生态模式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