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8)
- 2023(12338)
- 2022(10891)
- 2021(10076)
- 2020(8218)
- 2019(19055)
- 2018(18897)
- 2017(36208)
- 2016(19928)
- 2015(22262)
- 2014(22370)
- 2013(22197)
- 2012(20231)
- 2011(18134)
- 2010(17972)
- 2009(16171)
- 2008(15597)
- 2007(13158)
- 2006(11593)
- 2005(9995)
- 学科
- 济(78307)
- 经济(78222)
- 管理(55851)
- 业(50742)
- 企(41632)
- 企业(41632)
- 方法(36403)
- 数学(31668)
- 数学方法(31266)
- 中国(21840)
- 农(20606)
- 学(19049)
- 地方(18051)
- 财(17135)
- 业经(16883)
- 环境(15346)
- 农业(13952)
- 理论(13719)
- 和(12805)
- 贸(12406)
- 贸易(12398)
- 划(12114)
- 技术(12083)
- 易(11947)
- 制(11922)
- 务(10947)
- 财务(10883)
- 财务管理(10861)
- 教育(10594)
- 企业财务(10273)
- 机构
- 大学(280848)
- 学院(278959)
- 管理(112759)
- 济(104500)
- 经济(101908)
- 理学(98526)
- 理学院(97343)
- 管理学(95558)
- 管理学院(95065)
- 研究(93533)
- 中国(66424)
- 科学(61468)
- 京(60801)
- 农(47515)
- 所(46515)
- 业大(45995)
- 财(44673)
- 研究所(42966)
- 中心(41887)
- 江(39677)
- 范(38522)
- 师范(38129)
- 北京(38012)
- 农业(37519)
- 财经(36789)
- 院(34843)
- 经(33500)
- 州(32413)
- 师范大学(31166)
- 技术(30084)
- 基金
- 项目(200826)
- 科学(157391)
- 基金(145047)
- 研究(143691)
- 家(127462)
- 国家(126434)
- 科学基金(108759)
- 社会(88970)
- 社会科(84321)
- 社会科学(84294)
- 省(78917)
- 基金项目(78705)
- 自然(72975)
- 自然科(71244)
- 自然科学(71228)
- 自然科学基金(69914)
- 划(67141)
- 教育(65725)
- 资助(58810)
- 编号(58333)
- 成果(46015)
- 重点(44789)
- 部(43137)
- 发(42588)
- 创(41408)
- 课题(40160)
- 创新(38622)
- 科研(38380)
- 计划(37205)
- 大学(37147)
- 期刊
- 济(110336)
- 经济(110336)
- 研究(79020)
- 中国(51111)
- 学报(46810)
- 科学(43237)
- 农(41901)
- 管理(39976)
- 大学(34885)
- 学学(32810)
- 财(31827)
- 教育(31480)
- 农业(29602)
- 技术(24925)
- 融(18298)
- 金融(18298)
- 业经(18081)
- 经济研究(16514)
- 财经(16514)
- 问题(15905)
- 图书(15770)
- 业(15182)
- 科技(14832)
- 资源(14616)
- 经(13976)
- 理论(13360)
- 版(13172)
- 技术经济(13013)
- 现代(13003)
- 业大(12703)
共检索到392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青 刘晓文 孙艺
为科学指导"海绵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从城市水文循环问题的起因和雨洪管理技术的需要出发并综述相关文献,提出海绵城市绿地规划设计"植物、土壤和透水铺装"三要素。同时从构建体系的微观方面综述了植物降雨截留的生态作用及影响因素、土壤入渗能力及影响因素和透水铺装结构、透水能力等,进而表明这三要素在城市雨水调蓄、滞渗效应中的潜力和作用。最后从提升雨水调蓄能力角度,分别针对三要素提出今后应用和基础研究应注重的方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方正 胡楠 李雄 戈晓宇
海绵城市建设是当前中国应对城市多种水生态安全问题的重点研究工作之一。城市绿地作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重要载体逐渐成为我国海绵城市体系构建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但现阶段尚缺少针对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和规划全过程的研究来响应海绵城市建设。在海绵城市建设视角下城市绿地应强化其作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重要载体、呼应海绵城市体系结构布局的有机网络和承担处理城市雨洪问题的辅助角色的发展特征。提出在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程序与编制内容的响应思路,重点针对基于水安全敏感性的城市绿地适宜性分析和城市绿地规划布局优化、基于海绵城市指引的集雨型绿地分类和集雨型绿地空间优化路径及实施策略三个层面提出城市绿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涛
本研究根据绿地与城市空间耦合功能,即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为导向,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特色城市理论、系统学理论、城市开发策略理论等绿地与城市空间耦合理论,构造满足生态功能的生态安全格局、营造满足社会功能的宜人特色场所、布置满足经济功能的过渡提升空间,并由此构建出绿地与城市空间耦合理论基础上,自下而上满足耦合功能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模型。并以宜兴环科新城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为实践案例,探讨了新城区园林绿地系统的建设运营,以期进一步完善绿地与城市空间耦合理论,为新城区园林绿地系统健康良好地建设运营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园林绿地 城市空间 耦合 模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薛立尧 张沛 王瓅晨 陈恺悦
风环境研究作为城市"气候—空间"耦合规划的基础,在新时代生态语境下愈加具有"尺度弹性"。以我国西安为例,梳理规划建设中"风因素"的影响,总结城乡下垫面类型与基础通风潜力的对应关系。选取气候问题较为凸显及通风需求较大的夏、冬季做为时间范畴,在都市区尺度下对各季中相邻月份地表温度、冷热岛分布进行提取与叠加,并根据叠加结果反映的热辐射变化差异,得到地面空气流动潜力。结合下垫面通风潜力,得到城市综合通风潜力等级分布,并在叠加现状绿地格局及各频率主导风向后总结出"通风特征分区"。最后提出城市通风优化的绿地协同规划策略,并选取一处关键通风分区(风口与风道衔接地带)尝试绿地与景区的概念规划设计,在保证城市通风顺畅的同时,能够达到人们游憩活动与风环境感知的和谐效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波 赵锋
作为北京林业大学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园林学院规划教研室从1995~1998年进行了风景园林专业规划系列课程的研究与实践。这一项目的主要内容是以"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景观设计"三门课程为主建立系列课程,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程安排衔接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通过四年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已通过校方的验收,在教学中受到学生的欢迎,取得较为突出的效果。同时,参与项目研究的教师也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孔繁花 尹海伟 刘金勇 闫伟姣 孙常峰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不可能完全被阻止。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结构中的自然生产力主体,在缓解城市热岛、调节城市气候和协助城市应对未来气候变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何优化城市绿地空间布局,从而实现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的最大化,更有效地应对城市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城市绿地布局规划与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论文从城市绿地降温效应实地观测、城市尺度城市绿地与城市热岛关系、城市绿地降温效应模型模拟和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的心理和社会意义4个角度,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深入研究城市绿地的降温效应、更好地规划和设计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利华 张京昆 黄宝荣
城市绿地评价指标在监测城市绿地建设质量,引导城市绿地建设重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城市绿地数量、质量、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特征指标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类城市绿地评价文献中主要绿地指标的使用频度。研究结果显示:绿地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绿量、三维绿量、多样性指数、破碎化指数、均匀度指数、可达性指数、优势度指数、滞尘能力、降温增湿和固碳效应等绿地评价指标是近年来的热点指标。在此基础上,论文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城市绿地单项指标和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文试图通过对城市绿地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为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更加适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志强 洪亘伟
我国城市绿地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绿地功能亟需科学的评价。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绿地功能评价的研究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并成为风景园林学科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问题。通过梳理国内城市绿地功能评价的研究进展,归纳我国城市绿地功能评价的研究历程,从评价理论基础、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三个方面综述国内研究动态,指出研究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评价理论框架、建立标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客观的评价机制三个层面提出今后研究的建议,以期为推动我国城市绿地功能评价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钰清 戴菲
我国西北干旱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限制了绿地的成片建设,许多城市目前未形成功能完整的绿地系统。本文提出将绿洲地区用于灌溉的渠网纳入城市绿地系统中,强调林网水网一体化设计,并以新疆建设兵团农三师河东新镇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
干旱区 绿地系统规划 林网化水网化 绿道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昌浩 朱晓东 潘涛 包志先
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发展过程的研究,认为面向生态城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关键在于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斑块一廊道—基质模式和生态城市建设要求,研究了面向生态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方法。最后,以常州市市区为例,对生态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了分析,这对当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千庆兰 陈颖彪
对改革开放以来 ,吉林市绿地发展历程和问题进行剖析 ,指出公园绿地数量少且分布不均、防护绿地缺乏、生产绿地不足、绿地布局和网络体系不完善是吉林市绿地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 ,①确定了城市绿地规划总体控制指标 ,即到 2 0 10年吉林市城市绿地率为 5 1 31% ,人均绿地 4 2 6 2m2 ,人均公共绿地 5 6 7m2 .②给出了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的一般模式 ,该模式强调波状和辐射状分布态势相结合 ;环状绿地与楔型绿地相结合 ;各类分级绿地与游憩系统相结合 ,使城市形成整体的绿地网络系统 .③提出了 4条规划措施 :其一 ,增加公园绿地数量 ,促使均衡分布 ;其二 ,加强生...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漫 陈东田 王洪涛 范雯雯 韩鑫
针对当前公园绿地海绵化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普适性的海绵化改造策略,即构建弹性的海绵绿地体系和创造宜人的景观感受两个方面内容,建立绿地海绵体系模型,并详细阐述海绵化改造的技术要素。以青岛李沧文化公园海绵化改造为例,按照"汇集下渗、截污转输、滞留蓄存、循环回用"的改造思路构建公园绿地海绵体系。通过优化设计公园改造应用的海绵设施组合,进一步丰富公园绿地海绵化改造的研究内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云路 李雄 邵明 汤林子
绿地作为城市空间中调蓄雨洪的重要载体,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当前海绵绿地建设多是宏观概念提出或微观局部技术改造,缺少城市绿地系统角度对于城市绿地雨洪管理功能的体系研究。在基于城市绿地系统优化下开展城市绿地雨洪管理功能的专项探索,以通辽市为例提出绿地雨洪管理规划原则、内容和方法,从城市绿地系统角度探索城市雨洪管理功能指引。既能够科学理性地呼应当前海绵城市建设的热潮,也为优化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应对城市新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姜周
通过对普兰店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案例的分析总结,探讨了当前县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发展方向,并从城市绿地系统布局、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原有环境、完善法规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继龙 张玉坤
城市农业是当前国际上多学科参与研究的热点,其规划设计思想由来已久。以欧美地区为主要关注范围,从20世纪上半叶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及1970年代重建住区农业思想中寻找城市农业规划设计的思想渊源,并结合社会背景分析,对当代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城市农业 规划设计 思想渊源 研究进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