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95)
- 2023(6481)
- 2022(5485)
- 2021(5062)
- 2020(3975)
- 2019(8460)
- 2018(8464)
- 2017(15307)
- 2016(8233)
- 2015(8748)
- 2014(8009)
- 2013(7590)
- 2012(6639)
- 2011(6073)
- 2010(6207)
- 2009(6042)
- 2008(5501)
- 2007(4614)
- 2006(4142)
- 2005(3666)
- 学科
- 济(30419)
- 经济(30390)
- 管理(22849)
- 业(15219)
- 中国(12202)
- 企(11794)
- 企业(11794)
- 环境(10334)
- 方法(8979)
- 地方(8619)
- 农(8440)
- 学(8340)
- 数学(7313)
- 数学方法(7194)
- 业经(6580)
- 城市(6444)
- 生态(6052)
- 理论(5979)
- 划(5906)
- 发(5695)
- 农业(5685)
- 财(5620)
- 和(5186)
- 资源(4935)
- 城市经济(4712)
- 贸(4626)
- 贸易(4624)
- 易(4419)
- 制(4285)
- 教育(4032)
- 机构
- 学院(108807)
- 大学(104922)
- 济(39480)
- 研究(39378)
- 经济(38385)
- 管理(37903)
- 理学(32375)
- 理学院(31900)
- 管理学(31172)
- 管理学院(30981)
- 中国(27755)
- 科学(26237)
- 京(22939)
- 所(19565)
- 研究所(17988)
- 中心(17426)
- 财(17329)
- 农(17016)
- 范(16972)
- 师范(16837)
- 江(16296)
- 业大(15902)
- 院(15127)
- 北京(14187)
- 财经(13881)
- 州(13525)
- 师范大学(13492)
- 农业(13300)
- 经(12568)
- 技术(12247)
- 基金
- 项目(77668)
- 科学(61394)
- 研究(56752)
- 基金(55268)
- 家(48942)
- 国家(48567)
- 科学基金(41703)
- 社会(36510)
- 社会科(34548)
- 社会科学(34543)
- 省(31427)
- 基金项目(29641)
- 自然(26747)
- 划(26576)
- 自然科(26019)
- 自然科学(26012)
- 教育(25528)
- 自然科学基金(25455)
- 编号(23251)
- 资助(21006)
- 重点(17944)
- 发(17883)
- 成果(17506)
- 课题(16573)
- 创(16108)
- 部(15556)
- 国家社会(15205)
- 创新(15034)
- 科研(14338)
- 年(14307)
共检索到157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朱广杰 韩锐 尹博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在遵循因地制宜、生态优先和多技术协调的设计原则的前提下,针对遗产电厂集水区域的渗、滞、蓄、净、用、排六个水处理措施,提出系统性的电厂海绵性生态景观设施选择方法,以促进绿色建筑技术在工业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国玺
城市生态景观是由斑块、廊道和基质等要素组成的,具有人类主导性、生态脆弱性和破碎性等特点。本文从城市景观异质性出发,论述了城市生态景观的维护。由此,给出了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一般原理。
关键词:
城市 生态景观 生态景观设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永茂 李和平
价值认知是保护行动的基础。城市历史景观作为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最新共识,为遗产认知提供了更加综合全面的视角。基于此,通过对城市历史景观概念内涵的解析,从层积认知、整体认知、多元认知三大认知焦点出发,兼顾历史与当代、本体与背景、专家与公众,探索新时期下更加客观、全面、多元的遗产价值认知框架,以期能对我国遗产价值认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然好 许忠良 陈爱莲 陈利顶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导致了明显的生态问题,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因此得到了政府、专家和公众的重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系统研究了公众对生态景观内涵和特征的理解、生态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以及生态景观的定量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公众对生态景观建设有很高的期望值,但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能源和材料利用等方面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公众的学历和居住地对生态景观的理解有明显的影响,而个人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本研究定量刻画了城市生态景观的公众理解现状,也为进一步更加深入的人类学特征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完善生态景观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城市景观 生态景观 问卷调查 公众理解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爽,王进,詹志勇
早在19世纪末生态思想就开始用于指导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如今景观生态学关于格局与过程的生物空间理论,已成为城市自然景观组织和生态景观建设的主要理论支撑。本文探讨了生态景观的含义及建设途径,以南京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研究城市形态可持续格局,分析高密度开发条件下城市自然或近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环境整合方法,并提出了在大都市区、主城区、街区三个不同尺度上由表及里、由内而外的生态景观与城市形态整合模式:绿楔与星形放射状城市相嵌、绿径网络与街区路网纹理相伴、须状绿色延伸与邻里环境相融。为城市景观生态重建和城市化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参照。
关键词:
生态景观 城市形态 绿色空间 南京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冼丽铧 徐彬瑜 翁殊斐 冯志坚
[目的]城市鸟类及蜂蝶类群落结构多样性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了解城市园林绿地食源树种的应用,探讨食源树种的生态特性及其景观特征。[方法]调查了广州市12处城市绿地食源树种的应用,观察鸟类及蜂蝶类的取食情况,记录绿地中食源树种的种类、应用频次、配置方式及生长状况,归纳分析食源树种群落构成、观赏特性、生态性等。[结果]广州园林绿地常见食源树种有23科33属45种,其中鸟类食源树种25种,蜂蝶类食源树种20种,以桃金娘科、桑科、大戟科为主,并以乡土种为主、外来驯化种为辅;食源树种的观赏与被取食时间主要集中于春夏季(31种),秋冬季的相对较少(16种)。[结论]广州市绿地的食源树种资源丰富,约300种,但常见鸟类及蜂蝶类食源树种仅占18%,结合良好适应性、抗逆性、取食性、观赏性,归纳出20种优势乡土食源树种;同时对食源树种群落组成结构进行分析,在兼顾食源树种的观赏性与生态性的基础上,设计出6组可在广州城市园林绿地推广应用的生态配置群落,采用树种混交与立体复合栽植的形式,乔、灌、草结合,形成丰富的水平与垂直植物群落结构,提高绿地生境异质性,增加食源树种的数量及丰富度,提供丰富稳定的食物来源,为鸟类及蜂蝶类提供多样的稳定栖息地。研究结果将对城市园林绿地食源树种的合理选择与科学配置应用,以及营造鸟类及蜂蝶类昆虫生态景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食源树种 生态景观 城市绿地 植物群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艳 胡继燕 刘传龙
当今中国城乡发展正面临急需解决的水问题,这些因水而引起的系列问题是综合的、系统的,需要一个更为全面的解决方案,在这种背景下,"海绵城市"理念给乡村景观规划提供了依据和指导。通过分析"海绵城市"理念以及与乡村景观规划的内在逻辑,阐述了目前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盲目及其相应的对于生态破坏等问题。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实施乡村景观规划,其核心在于构建跨区域的生态景观安全格局,以建成"斑块—廊道—基质"为内核的生态景观格局,以期解决好中国乡村规划与城市发展的联动问题。
关键词:
海绵城市理念 乡村景观规划 水生态安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晓龙 郭雨
北京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的城市,也是一座从"乡土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的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座城市的生态面貌和文化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快速发展中的北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正在下降。当下的北京城市生态景观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文化与审美日益增长的需求。"场所文脉主义"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探索建立具有生态性、历史性、艺术性、人文性的城市生态景观。通过传统"意境"美学思想的融入,提出了一种缓解社会焦虑、激发人文情怀的生态发展模式,并进一步探究了绿色、美丽和人文的现代化生态城市的发展路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邓毅 龚兆先 蔡凌
城市景观的规模受制于城市系统,对城市景观的生态功能有重要影响。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总结了城市景观元素规模的一般原理和规划原则,定量化研究了针对展示教育、城市栖息地等不同设计目标的景观斑块和景观廊道的适宜规模,以期为在现实条件的制约下提高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可持续性提供科学的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双跃 胡妍妍 黄俊轩 王军伟
文章对城市水域环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利用生态学原理,通过自然河岸保护与整治、水质保护与净化、乡土植物应用与修复、加强亲水设计等方法,着眼于水域生态系统维护与恢复而进行城市水域景观规划的途径。
关键词:
城市水域 生态环境 植物群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淑华
世界经济在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条件的日益恶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空间,而应对环境变化的根本解决途径是建立有效的低碳效能社会。通过低碳的城市景观生态技术的研究,构建生态修复、有机循环、平衡共生等多元的规划设计体系,并通过行为引导及教育,促进城市环境的发展迈向低碳时代。
关键词:
低碳 生态 景观设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宇凡 尹得举
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旧路会出现交通混乱、人口过多、绿地减少、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目前,旧路绿化景观多采用行列式种植,道路绿化景观品种单一,忽视生态系统和植物的自然规律。文章基于生态理念的绿化景观原则,强调"因地制宜"原则、"物种多样性"原则和"生态位"原则,以西安市长鸣路改扩建绿化景观设计为对象,分析现状,提出规划构思,即生态理念的道路绿地景观规划包括生态环境、景观、以人为本等内容,其作用的发挥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应注重规划的整体性、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建设布局科学、配置合理、结构完整的生态型道路绿化景观。
关键词:
生态理念 旧路改造 绿化景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青萍 李晓策 陈逸帆 唐健
海绵城市的提出为系统性解决城市雨洪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海绵城市建设需要从宏观格局规划到具体实施层面统一协调,其中宏观层面构建雨洪景观安全格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指导意义。本文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理论,阐述了雨洪景观安全格局构建的内容与方法,即利用ArcGIS软件模拟区域雨洪生态过程,判别对保障区域洪涝安全、控制径流污染、保护雨水资源等具有战略意义的位置和空间关系。最后,以南京市铁北地区为例具体阐述雨洪景观安全格局的构建方法和流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杜鹃
当下,我国城市居民的慢性疾病问题正不断加剧,城市居民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民生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如何依托城市规划实现生态环境建设并缓解城市居民健康问题,已经是众多城市规划工作者所关注的重要课题。风景园林是城市空间中的"第二自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面对严峻的城市生态问题和城市居民健康问题,城市规划相关工作者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指导下,不断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积极加强风景园林设计,实现风景园林内各景观单元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双重价值。由李玉平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一书,以城市园林规划现实需求为出发点,阐述了多种园林工程设计思路以及具体实践方法,为广大城市园林设计从业者提供了诸多参考,具有高度实用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龚兆先
完善城市生态景观体系是实现生态城市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城市生态景观体系的完善需要首先立足于利用现有的自然景观资源。城中村特别是自然型城中村 ,具有相对较强的自然优势 ,对于城市的生态景观体系是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资源。而在目前的各地城中村改造过程中 ,很少充分利用这种现有的自然景观资源。为此 ,从强调城中村自然优势对城市生态景观系统的重要性出发 ,论述了在城中村改造进程中 ,必须充分利用城中村的自然优势 ,采用生态改造的方式来改造城中村 ;同时讨论了这种改造方式的可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