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87)
- 2023(7041)
- 2022(5981)
- 2021(5267)
- 2020(4345)
- 2019(9329)
- 2018(9194)
- 2017(16833)
- 2016(8922)
- 2015(9752)
- 2014(9431)
- 2013(9277)
- 2012(8519)
- 2011(8018)
- 2010(8258)
- 2009(8029)
- 2008(7214)
- 2007(6232)
- 2006(5870)
- 2005(5259)
- 学科
- 济(59288)
- 经济(59257)
- 管理(21817)
- 地方(19185)
- 业(17313)
- 方法(15124)
- 数学(13415)
- 数学方法(13327)
- 地方经济(12965)
- 企(12919)
- 企业(12919)
- 中国(11781)
- 农(11576)
- 学(11402)
- 业经(10537)
- 环境(8142)
- 农业(8047)
- 财(7090)
- 经济学(7049)
- 制(6787)
- 发(6569)
- 贸(6475)
- 贸易(6470)
- 资源(6373)
- 融(6370)
- 金融(6367)
- 易(6126)
- 和(6104)
- 产业(6030)
- 体(5914)
- 机构
- 学院(129924)
- 大学(125045)
- 济(61066)
- 经济(60017)
- 研究(49036)
- 管理(43725)
- 理学(37023)
- 理学院(36549)
- 管理学(35847)
- 管理学院(35615)
- 中国(35177)
- 科学(29871)
- 江(25642)
- 京(25311)
- 所(25277)
- 财(25112)
- 研究所(22977)
- 中心(21592)
- 农(21149)
- 经济学(19900)
- 财经(19697)
- 业大(18143)
- 经(17563)
- 经济学院(17531)
- 院(17438)
- 范(17343)
- 省(17248)
- 师范(17163)
- 农业(16613)
- 州(16445)
- 基金
- 项目(84260)
- 科学(65693)
- 研究(62018)
- 基金(59348)
- 家(51552)
- 国家(51155)
- 科学基金(43283)
- 社会(40716)
- 社会科(38545)
- 社会科学(38532)
- 省(36622)
- 基金项目(30899)
- 划(28013)
- 教育(27631)
- 自然(26413)
- 自然科(25701)
- 自然科学(25692)
- 自然科学基金(25161)
- 编号(24856)
- 资助(24060)
- 发(20794)
- 重点(19941)
- 成果(19483)
- 课题(18339)
- 部(17449)
- 创(17238)
- 发展(16980)
- 展(16742)
- 国家社会(16672)
- 创新(16243)
共检索到204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曲金良 朱雄
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勃兴与江南地区经济结构的"向海型"亦即"海洋性"变迁是双向互动的历史进程。明代江南地区作为与海洋密切接触的前沿地带,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海洋性特征愈发凸显,逐渐发展成为"海陆一体"的向海型的"海洋江南",以其大规模面向全球市场的商品货源的主要、集中产地,在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兴盛和早期贸易全球化进程中担当了历史舞台的主角。将海洋史视角引入明代江南社会、经济转型研究,进而提出"海洋江南"这一概念,重新探讨海洋与江南地区的关联性以及海洋在江南地区社会、经济转型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与影响,对于丰富明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拓展江南地域研究的范围,从整体上认知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面貌以及江南地区如何通过"内外联动"与"中西互动"参与构建了早期贸易全球化的过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复原与当代启示意义。
关键词:
海洋江南 海陆一体 海洋贸易 全球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源起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学校坚持"选择性卓越"的学科建设理念,建立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设有18个学院(部),涵盖理、工、农、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学科门类10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6个,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6个硕士专
关键词:
江南大学 一级学科 无锡轻工大学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剑光
隋炀帝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江南运河进行了开阔、疏浚,同时对江南运河沿岸的驿站、码头、桥梁等交通运输体系进行了建设。唐代前期,运河沿线各州继续完善运河的功能,确保了运河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运河的畅通,沟通了长江和钱塘江水系,将江南和淮南、中原连成一体,江南对全国的意义逐渐显现出来。运河在唐前期,对粮食和各种物资的运输、对各种人员的往来、对农业灌溉和水稻种植、对沿河城市的发育成长,其作用越来越直接。运河对江南经济发展的推动,直接导致了唐前期江南经济已建立起稳定的发展基础,江南经济的发展已达到一定的水准。安史之乱后,中央政府把财赋中心移到了江南,南方大量粮食运向北方局面的形成,与江南运河的促进作用是密...
关键词:
江南运河 唐前期 修整 作用 经济面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邹如愿
音乐经济是围绕音乐文化而产生的一系列商业化运作活动,包括音乐商品的生产、包装、传播、消费过程。在我国的历史记录中,从先秦两汉一直到宋元明清,音乐经济活动的记录并不鲜见。在商业性和非商业性的两大分类中,音乐的经济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生产与消费特征。为进一步追溯我国江南地区音乐经济活动的发展状况及其内在原因,我重点研读了《江南音乐经济史》(韩启超著,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一书,它是中国音乐专业研究与江南地域文化研究的跨学科研究成果,它以系统化和专业化的记录方式详细展现了我国江南地区音乐及其产业经济的发展演变历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常建华
明代江南常州、苏州等府苦于赋役征收过程中的重赋“虚粮”,设置役田应对。无锡顾氏、华氏的事例说明,设置义田与役田不仅是为了完役,也是为救济族人。义田与宗法关系的讨论集中于江南地区,唐顺之提出了义田起于大宗之废的观点,王樵特别强调义田统理族人的作用,王世贞认为义田使得社会公平。明代士大夫设置义田,也源于儒家宗法观念中余财归宗、不给资宗与“博施济众”仁政思想。明代士大夫设置义田也是效仿范仲淹,正统时杨荣与成化弘治时期徐溥、陈宗鲁、华守吉义庄较早设置,模仿者不少,士大夫对此互相激励。徐溥义田事例,导致明廷给予义田明确的政策,影响深远。明代江南义庄是作为宗族建设一环出现的,成为宗族制度的重要有机部分。
关键词:
义庄 范仲淹 宗法 宜兴徐氏 无锡华氏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胡克诚
明代镇江府的"江南"归属,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变迁过程,其间交织着复杂的政治和经济背景。元朝末年,镇江作为朱元璋的"兴王之地"之一,与原张士诚统治下的苏州、松江、常州、杭州、嘉兴、湖州等"江南"核心区分属不同阵营,使其从自古以来与后者多处同一行政区划的"江南"或"浙西"中被人为割裂出来,并在入明后获得了远优于后者的政治地位和财政待遇。从财政视角看,有明一代的镇江府在赋税科则与蠲免政策上同代表"重赋之地"和"逋赋之乡"的"江南"泾渭分明。永乐以降,因治水等项统一管理和缓解国都北迁造成的经济重心同政治中心再度分离
关键词:
江南 明代 镇江府 归属性 变迁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冰
《苏州地区社会经济史》及《江南绸丝史研究》评介刘冰自唐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后,江南地区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它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都走在其他地区的前面,一直是国家的重赋地区,所以长期以来始终为中外史学工作者所瞩目,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也可谓...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丁贤勇
明清至今,江南是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核心区域。关于"江南"的概念,学界讨论颇多,几达"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江南"之程度。日常生活中的江南,应是思索这一概念的出发点,并需基于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和多元的基础之上。据此,其空间范围主要是指长江以南的江浙沪地区,及与江浙相邻的皖赣闽的毗连地区;大致上与现行气象区划中的"江南东部地区"相吻合;是一个处湖口东向南京、宁德,面向东海的一个扇形区域。这与江南地区特定的自然环境与交通条件较相吻合。在江南,水是其最核心的地理元素,也是江南传统交通之魂;它构成为江南交通线路的基本骨架。以水为据,江南可划分为太湖-运河流域(吴文化区)、长江下游沿江区域(长江文化区)、钱塘江流域(越文化区)、东部沿海及东海海域(海洋文化区)四大区域,分别是江南的核心区及江南的北翼、南翼与东翼,共构形成一个山地、平原、河湖、近海的生态相嵌体。1840年,西力东侵,江南也出现"千年未有之巨变",交通即为巨变之一。交通(行)作为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最基本内容之一,它在近代经历了从以自然力为特征的传统交通向以机械力为特征的新式交通转变。在近代交通史视野中,作为一种可触可摸的物质力量,轮船、汽车、火车、飞机的传入,江南地区终于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近代新江南。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曼 王紫璇 王夕倩
文士作为一个文化群体,是我国古代统治阶级知识分子的统称,也是江南古典园林精神文化内核的缔造者,研究中国园林的文化属性离不开这一群体。文章从文士群体的休闲文化视角出发,探究其对明清江南古典园林的营造影响及设计体现,并为当下园林景观设计提供思想借鉴。
关键词:
文士 休闲文化 古典园林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永斌
明清时期,江南发达的商品经济以及世人尤其是徽商雄厚财力和对艺术产品的青睐为文艺市场的发育和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在江南地区的一些文士参与文艺市场并从事治生活动,他们凭借着一些艺术才能,将其作品化为商品,参与其制作或贩卖活动以达其治生之目的。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广泛,尤其是在书画市场,文士的治生活动十分活跃,许多职业书画家和兼职书画家渐渐将书画商品化,将书画艺术推向市场,他们不再遮遮掩掩,甚至将书画作品明码标价出售,名家书画作品的热销,助长了书画赝品的盛行;一些文士还时常涉足古玩、戏曲小说、园林建筑等市场。这成为
关键词:
江南文士 文艺市场 发育 物质条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任智勇
江南制造局开办之初主要依靠淮军饷需等处拨款,此后江海关拨付一成\二成洋税,经历一波三折最终成为支撑其发展的主要经费来源,曾国藩、马新贻、张之洞、刘坤一等人于其间贡献很大。但江南制造局内部账目管理较为混乱,二成洋税的数额在江海关奏销折、制造局奏销折和制造局内部账册三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一一梳理才能得出较为接近的数目。
关键词:
江南制造局 二成洋税 奏销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安功
在中国文化史中,具有读书、治学、入世传统并传之久远的书香门第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明代江南书香门第形成的社会氛围有两个方面:发达的编纂刊刻事业和普遍存在的图书藏抄风尚,书香门第的形成以修齐治平理念为内生动力。梳理书香门第的发展经验,使书香规避空洞的社会价值观引导,让书香融化功利的家庭教育的缺失。
关键词:
书香门第 藏书文化 江南 明代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胡德华 屈湘南 谢凯 任晓磊
以家族群体为基本单位的书香门第是明代江南地区重要的社会群体。明代江南书香门第普遍具有崇尚登第入仕、重视家庭教育、注重家族文化传承等特点。文章阐述了书香门第在科举应试教育、蒙学教育、女子教育以及家族刻书活动等方面的信息行为。
关键词:
明代 江南 书香门第 信息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