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2)
- 2023(2015)
- 2022(1655)
- 2021(1637)
- 2020(1478)
- 2019(3398)
- 2018(3348)
- 2017(6067)
- 2016(3600)
- 2015(4305)
- 2014(4470)
- 2013(4481)
- 2012(3999)
- 2011(3300)
- 2010(3401)
- 2009(3370)
- 2008(3715)
- 2007(3580)
- 2006(3252)
- 2005(3038)
- 学科
- 管理(20669)
- 企(15880)
- 企业(15880)
- 业(14583)
- 济(8304)
- 经济(8294)
- 财(6791)
- 务(5553)
- 财务(5534)
- 财务管理(5518)
- 企业财务(5220)
- 方法(4510)
- 理论(4405)
- 业经(3878)
- 制(3813)
- 策(3703)
- 文化(3687)
- 经营(3609)
- 划(3567)
- 和(3547)
- 人事(3480)
- 人事管理(3480)
- 决策(3234)
- 计划(3150)
- 银(2889)
- 银行(2889)
- 教育(2781)
- 中国(2754)
- 企业经济(2723)
- 经济理论(2627)
- 机构
- 学院(45752)
- 大学(45724)
- 管理(20887)
- 理学(15454)
- 理学院(15239)
- 管理学(15108)
- 管理学院(14956)
- 济(13352)
- 经济(12701)
- 中国(12402)
- 研究(11773)
- 京(10662)
- 财(10318)
- 江(9058)
- 州(7426)
- 科学(6889)
- 北京(6854)
- 公司(6747)
- 范(6663)
- 师范(6622)
- 财经(6618)
- 中心(6593)
- 省(5949)
- 经(5898)
- 所(5820)
- 技术(5355)
- 商学(5163)
- 商学院(5104)
- 师范大学(5093)
- 职业(5010)
共检索到85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孟爱华
海底捞以其在员工管理、文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使其成为当今中国企业中文化建设的标杆企业之一。作为一家还在迅速发展壮大中的企业,随着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改变,其管理文化也势必需要进行更新和完善。2009年4月,《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刊发《海底捞的管理智慧》一文,一夜之间海底捞红遍大江南北。海底捞的实践和成效堪称国内企业文化建设的标杆和典范之一。2015年2月,海底捞一离职员工因未获得预想中的工作奖励而敲诈公司50万元的"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立新 余来文
员工知识资本是员工个体所拥有或能控制的、能为公司带来竞争优势的一切知识和能力总和。实践中,海底捞依靠"低学历"员工知识资本创造了非凡业绩,给中国服务业带来了很多有意义的启示。在学术研究方面,海底捞模式使得知识资本研究从组织层次延伸到个体层次,扩大和丰富了知识资本的内涵,使学术界特别是知识资本实践者加深了对人力资本的认识。海底捞是中国服务行业运用员工知识资本的典范,海底捞雇佣的不是员工的体力,而是员工的脑力;海底捞对顾客的差异化人性服务是由员工脑力直接完成的;海底捞员工结构资本直接催生了人力资本、直接或间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立新 余来文
员工知识资本是员工个体所拥有或能控制的、能为公司带来竞争优势的一切知识和能力总和。实践中,海底捞依靠"低学历"员工知识资本创造了非凡业绩,给中国服务业带来了很多有意义的启示。在学术研究方面,海底捞模式使得知识资本研究从组织层次延伸到个体层次,扩大和丰富了知识资本的内涵,使学术界特别是知识资本实践者加深了对人力资本的认识。海底捞是中国服务行业运用员工知识资本的典范,海底捞雇佣的不是员工的体力,而是员工的脑力;海底捞对顾客的差异化人性服务是由员工脑力直接完成的;海底捞员工结构资本直接催生了人力资本、直接或间接催生了顾客资本的产生。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斌 辛愿
本文结合激励相容理论和心智模式六步引领法,诠释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在发展中的特定现象,探讨海底捞的管理模式创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胜军 陈东 周丹
让员工"认同公司、快乐工作、微笑服务",经理对领班微笑,领班对员工微笑,员工对顾客微笑,最后顾客对海底捞微笑……海底捞餐饮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集餐饮、火锅底料生产、荣誉连锁加盟、原料配送、技术开发为一体的民营企业。自公司1994年成立以来,以其自然朴实的服务、真诚热情的待客之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春琳 范英杰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要素之一,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激发员工的热情和创造力,为企业创造价值;文章以海底捞为例,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分析其别具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我国餐饮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内部控制 海底捞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红霞
后疫情时代,餐饮企业在不确定情境下提升风险管理与价值管理能力,是其战略财务管理的难题。文章依据“海底捞”财务指标剖析其筹资、投资、运营战略效果。结果显示,公司推行“啄木鸟”计划,主要依靠有息债务筹资,在无常与非常时期企业筹资战略的应变能力不足,加大了公司财务风险;“硬骨头”门店计划,尚缺乏从危机中恢复或反弹的能力。建议公司引入弹性风险管理方法,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弱化评估不确定性事件,强化评估组织的能力差距,在此基础上,应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以弥补差距,比同业竞争者有更高的风险承受能力,塑造其竞争优势,进而提升企业价值。
关键词:
弹性风险管理 财务战略 新冠疫情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倩
"重服务"的海底捞在产品质量危机过后,董事长张勇决定开始大刀阔斧地宣传其"新文化"——以食品安全为核心的内部控制,这到底出于何因?海底捞成立于1994年,曾经使其坐上中国餐饮界"头把交椅"的正是其"以服务为导向"的差异化企业战略。海底捞在成立之初就以细致入微的服务为卖点,从顾客进门等待到就餐结束有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这很快让海底捞受到关注和热捧。然而,这些极致服务很快就被同业竞争者不断模仿与复制。
关键词:
海底捞 内部控制 服务创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倩
"重服务"的海底捞在产品质量危机过后,董事长张勇决定开始大刀阔斧地宣传其"新文化"——以食品安全为核心的内部控制,这到底出于何因?海底捞成立于1994年,曾经使其坐上中国餐饮界"头把交椅"的正是其"以服务为导向"的差异化企业战略。海底捞在成立之初就以细致入微的服务为卖点,从顾客进门等待到就餐结束有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这很快让海底捞受到关注和热捧。然而,这些极致服务很快就被同业竞争者不断模仿与复制。
关键词:
海底捞 内部控制 服务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何瑛 赵映寒 杨琳
在数字科技发展与餐饮行业转型升级的宏观背景下,O2O餐饮模式风靡中国餐饮市场,可餐饮行业的强损耗、高成本问题也接踵而至,如何解决餐饮企业的成本管控问题成为行业痛点。随着资本加速介入与餐饮业融资浪潮的兴起,海底捞凭借独特的文化理念与出色的价值链成本管控举措,以迅猛之势从地方性的火锅餐厅成长为全球领先的火锅龙头,一跃成为中国餐饮界的风向标。究其根源,极具战略眼光的价值链成本管理实践是推动其成为餐饮行业领军企业的关键。为创新成本管理新方法,促使餐饮企业成本管控取得实效,文章基于价值链视角从海底捞内部价值链、行业价值链以及竞争对手价值链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其成本管控举措,为我国餐饮企业的成本管控提供新思路与新范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潘宇
移动互联网的极大便利性,为海底捞与客户建立密切的联系、实现快速精准营销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平台。美国管理大师熊彼特指出,营销创新就是根据营销环境的变化情况,并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经营实力,寻求营销要素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系列的突破或变革的过程。海底捞作为一家典型的传统餐饮企业,在践行"互联网+"战略,借助互联网技术创新营销的过程中,对其网络营销创
关键词:
海底捞 互联网+ 营销创新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乐国林 毛淑珍 李凤兰
本文在分析海底捞火锅店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心理资本嵌入人力资管理的创新价值,提出了嵌入心理资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计对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唐艳 胡桐
近年来,餐饮行业竞争激烈,火锅行业处于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在供应链的上下游话语权较弱,利润空间日趋缩小,火锅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被瓜分,高利润时代渐渐成为过去,火锅市场已由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成为一片红海。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底捞)作为我国火锅龙头企业,当服务差异化战略已经难以吸睛,它能否通过新的市场定位吸引顾客,提升发展水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苏萍 武文静 马姗子
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缩短了企业间的技术差异,增加了企业在技术层面的双元创新难度。现有研究表明,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双元创新能力对管理层面的依赖性将会越来越强。本研究尝试从战略型领导的领导行为理论切入,构建战略型领导对企业双元管理创新的一般研究框架,并通过单案例研究方法深入探索战略型领导的领导行为对企业双元管理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战略型领导的领导行为分别通过不同的整合路径促进企业双元管理创新(理念塑造——理念双元创新;制度规范——制度双元创新、结构双元创新;人情整合——方式双元创新)。本文有效弥补企业双元管理创新所存在的理论不足,同时深刻揭示通过最高管理者帮助企业获取双元管理创新能力的关键路径,为试图构建双元管理创新能力的企业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苏萍 武文静 马姗子
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缩短了企业间的技术差异,增加了企业在技术层面的双元创新难度。现有研究表明,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双元创新能力对管理层面的依赖性将会越来越强。本研究尝试从战略型领导的领导行为理论切入,构建战略型领导对企业双元管理创新的一般研究框架,并通过单案例研究方法深入探索战略型领导的领导行为对企业双元管理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战略型领导的领导行为分别通过不同的整合路径促进企业双元管理创新(理念塑造——理念双元创新;制度规范——制度双元创新、结构双元创新;人情整合——方式双元创新)。本文有效弥补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