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84)
- 2023(11348)
- 2022(9296)
- 2021(8652)
- 2020(6347)
- 2019(14374)
- 2018(13914)
- 2017(26025)
- 2016(13751)
- 2015(15354)
- 2014(15474)
- 2013(15539)
- 2012(15043)
- 2011(14089)
- 2010(14355)
- 2009(13385)
- 2008(13005)
- 2007(11538)
- 2006(10756)
- 2005(10311)
- 学科
- 济(84339)
- 经济(84285)
- 管理(31704)
- 业(28701)
- 地方(26359)
- 方法(23934)
- 中国(23735)
- 贸(21888)
- 贸易(21872)
- 易(21109)
- 企(20650)
- 企业(20650)
- 数学(20424)
- 数学方法(20289)
- 农(19202)
- 业经(17407)
- 地方经济(15776)
- 学(13600)
- 融(13129)
- 金融(13128)
- 农业(12990)
- 银(12764)
- 银行(12754)
- 行(12512)
- 发(12389)
- 制(12336)
- 环境(11176)
- 财(10538)
- 理论(10064)
- 产业(9640)
- 机构
- 学院(207270)
- 大学(204246)
- 济(101035)
- 经济(99142)
- 研究(81238)
- 管理(69769)
- 中国(63326)
- 理学(57550)
- 理学院(56819)
- 管理学(56067)
- 管理学院(55675)
- 科学(44285)
- 财(43625)
- 京(43333)
- 所(41222)
- 研究所(36685)
- 中心(35362)
- 财经(33657)
- 经济学(33116)
- 江(32961)
- 经(30406)
- 农(29933)
- 经济学院(29557)
- 范(29408)
- 州(29346)
- 师范(29177)
- 院(29047)
- 北京(28432)
- 财经大学(24583)
- 科学院(24284)
- 基金
- 项目(123611)
- 科学(96547)
- 研究(95842)
- 基金(87209)
- 家(74290)
- 国家(73633)
- 社会(62885)
- 科学基金(61746)
- 社会科(59751)
- 社会科学(59742)
- 省(48461)
- 基金项目(44344)
- 教育(42808)
- 划(40054)
- 编号(38743)
- 资助(35869)
- 自然(34608)
- 发(34282)
- 自然科(33710)
- 自然科学(33704)
- 自然科学基金(33065)
- 成果(32562)
- 课题(28783)
- 发展(28718)
- 重点(28525)
- 展(28251)
- 部(27332)
- 国家社会(26358)
- 创(25464)
- 性(24805)
- 期刊
- 济(128087)
- 经济(128087)
- 研究(75402)
- 中国(46677)
- 财(31136)
- 农(30191)
- 管理(29822)
- 融(29044)
- 金融(29044)
- 学报(27179)
- 科学(25961)
- 教育(24284)
- 经济研究(22523)
- 大学(21471)
- 农业(20676)
- 学学(20120)
- 业经(19730)
- 技术(19045)
- 贸(18261)
- 财经(17648)
- 问题(17535)
- 国际(17043)
- 经(15504)
- 世界(13488)
- 技术经济(11365)
- 商业(11300)
- 业(10597)
- 经济问题(10324)
- 现代(9807)
- 发(9557)
共检索到350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化敏
“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贸易往来,创建友好文化互动、交流关系的重要渠道,从古至今都深刻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发展的今天,全方位思考“海上丝绸之路”促进社会贸易经济发展的意义,更是有力提升国家整体贸易经济水平的基础思想保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付子晴 康灿华
中国—东盟航线的开通是践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2004~2013年中国—东盟的贸易数据,运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BVAR),对中国与东盟间的贸易结构关系、发展空间、优势互补等进行了深度分析,并对中国—东盟未来贸易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研究结论认为,中国—东盟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未来的增长潜力巨大。"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助推了双方贸易的快速发展,为中国—东盟航线持续、健康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宝 李剑 江晓霞
"互联互通"建设是促进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发展的重要措施。文章从规模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及投资对贸易的创造效应三方面分析"互联互通"促进经贸发展的作用机理,建立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互联互通"对于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互通"的五个方面都能够显著提高贸易效率、促进双边贸易潜力的实现,但政策沟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的影响作用存在地区差异。因此,"互联互通"建设应当制定有国别有选择的差异化战略。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樊秀峰 程文先
在世界各国关税已大幅度削减的情况下,如何利用贸易便利化来促进贸易双方的经济发展,这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理论问题。本文从贸易便利化的角度来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研究发现,当关税已经降到很低的程度时,贸易便利化的价值是不断提升的。在实证部分,我们引入了贸易便利化综合指标和其分指标,结果发现贸易便利化指标的系数较大,并且各个国家贸易便利化指标的作用和影响不同。本文的结尾部分提出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贸易便利化 东盟国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汪洁 全毅
近年来,中国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稳步增长,但是口岸效率低下、通关程序繁琐、规章制度不透明的"贸易的非效率"等隐形贸易壁垒阻碍了贸易增长,提高贸易的便利化水平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本文利用全球竞争力报告数据,选取口岸效率、海关环境、规制环境和电子商务四个指标对中国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测算,利用2013年的截面数据,通过引力模型分析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对外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对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超过了GDP对出口的影响。最后,本文模拟沿线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50%后,中国对沿线各国出口贸易增加额,结果进一步证明贸易便利化对中国的出口贸...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姜宝 李剑 宫春霞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落地不仅将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开放,也将给我国的航运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文章选取2010~2014年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国家(地区)的贸易月度数据,基于VAR模型的估计结果,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SCFI的综合运价指数与出口额存在负相关关系;波斯湾航线和欧洲航线上的出口贸易显著影响了航运运价;东南亚地区航线和台湾航线上的航运运价对出口贸易影响显著,而香港航线上此类影响不显著。文章进而对我国航运业提出建议:应充分发挥运价指数的"晴雨表"功能,更加科学合理地分配运力和调整营销策略,推动"21...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武丹
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经海路与外部世界各个国家重要的航海路线,是带动经济、文化、政治多方面发展的运输贸易渠道。但经明清时期海禁制度的影响,海上丝绸之路逐渐衰退。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建立的重要贸易港口,研究它的历史对今天振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泉州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渤 胡麦秀
根据地理区位,将沿线国家划分为海湾六国、南亚四国和东盟十国,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将政府采购(G)、投资(I)和消费(C)作为控制变量,并通过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回归分析,对1993-2015年间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海湾国家的出口和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为0.142%和0.06%;我国对南亚国家的出口和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1044%和0.0499%;我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为0.119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晓丽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对外贸易总额不断上升,其中与海上丝路沿线各经济体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比最大,充分凸显了海上丝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性。目前,我国与海上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贸易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且双边贸易的地域结构比较稳定;但贸易的区域和国别集中度很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差异大、贸易效率差异大、贸易方式比较单一。未来应加强政府间的沟通协调,不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创新贸易合作模式,加强贸易合作的产业链协作基础建设,以及完善风险预警和评估平台建设。
关键词:
海上丝路经济带 贸易合作 贸易便利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岩 陈淑梅
本文从关税结构、比较优势、边界和边界内措施四个维度,并运用GTAP模型预测了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对沿线国家经济福利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有利于沿线国家形成比较优势互补、产业结构优化的贸易新格局,对各国经济增长和福利水平提高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针对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冬梅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具有包容互惠的交融性、联接海陆的通达性、资源要素整合的枢纽性、海洋事务与服务的公共性等特点。当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面临与沿线国家战略对接、地方治理延伸为区域治理、优势集聚与发展动能脱节等问题,必须加快建"核心区"构动力体系,进一步拓展蓝色合作空间。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马广奇 陈雯敏
货币流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实现互联互通的基础和核心问题。为了实现人民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货币流通中的主导地位,本文通过对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货币互换、货币区域一体化进行现状分析、可行性研究,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货币流通的主要路径和策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智库概述海上丝绸之路与广西区域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海丝院")系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厅与复旦大学合作共建的新型财经智库,落户广西财经学院,并作为其独立建制的专门研究机构。海丝院是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广西重点建设的特色新型智库。目标定位海丝院以服务国家、广西重大战略需求为目标,定位为打造开放性、国际化高端智库和学术高地。充分发挥复旦大学、广西财经学院学科综合优势,整合、协同两校内外战略和政策研究的队伍与资源,联合相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和广西区域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重点,着力在科学研究、咨政服务、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推进基地建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景峰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旅游资源,为保证其可持续利用,开展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意义重大。首先,在文献分析结合专家意见基础上,利用灰色统计方法,构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其次,利用二元比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然后,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可变模糊集理论及二元语义方法,建立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集对分析-可变模糊模型,提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集对分析-可变模糊方法;最后,以开元寺、九日山及洛阳桥为例,对其旅游开发适宜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开元寺开发等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