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98)
2023(7099)
2022(5922)
2021(5401)
2020(4617)
2019(10329)
2018(10362)
2017(18528)
2016(10633)
2015(12090)
2014(12252)
2013(11862)
2012(11529)
2011(10373)
2010(10437)
2009(9586)
2008(9322)
2007(8644)
2006(7756)
2005(7079)
作者
(37164)
(31070)
(30697)
(29155)
(20143)
(15270)
(13795)
(12186)
(12175)
(11401)
(10891)
(10859)
(10538)
(10338)
(10134)
(9616)
(9534)
(9322)
(9291)
(9200)
(8153)
(8092)
(7911)
(7314)
(7127)
(7070)
(6996)
(6756)
(6658)
(6648)
学科
(39480)
经济(39430)
管理(28073)
(27541)
(20930)
企业(20930)
(14303)
方法(14105)
(14068)
地方(13261)
技术(13076)
数学(11979)
数学方法(11798)
中国(11081)
农业(9869)
(9316)
业经(8635)
(8315)
(7765)
理论(7001)
环境(6790)
技术管理(6664)
(6575)
金融(6568)
地方经济(6397)
(6186)
银行(6126)
(5940)
教育(5938)
(5809)
机构
学院(152730)
大学(152141)
研究(64515)
(54033)
经济(52571)
管理(50616)
科学(46393)
中国(45540)
(43912)
理学(42252)
理学院(41616)
管理学(40546)
管理学院(40292)
(37184)
(35157)
农业(35083)
研究所(34362)
业大(32916)
(32190)
中心(28578)
(28477)
(23918)
(23691)
技术(23232)
农业大学(22234)
(21430)
(21430)
北京(21113)
师范(20973)
(20579)
基金
项目(108477)
科学(81673)
基金(73632)
研究(72378)
(69263)
国家(68675)
科学基金(55032)
(49186)
社会(41620)
(39278)
社会科(39110)
社会科学(39095)
基金项目(38805)
自然(38611)
自然科(37632)
自然科学(37609)
自然科学基金(36881)
教育(32732)
资助(30491)
编号(28452)
重点(26091)
(24876)
计划(24521)
科技(24336)
成果(23212)
(22836)
课题(22736)
(22112)
创新(21605)
科研(21156)
期刊
(66348)
经济(66348)
研究(42906)
中国(41244)
(40107)
学报(39506)
科学(31895)
大学(27512)
农业(27235)
学学(26246)
教育(20668)
管理(20109)
(17818)
技术(16429)
(14654)
(12800)
金融(12800)
业大(12346)
业经(11277)
科技(10750)
农业大学(10233)
(10153)
林业(9781)
经济研究(9442)
财经(8611)
资源(8411)
技术经济(8406)
问题(8177)
图书(8006)
(7666)
共检索到247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锦年  
由浙江省种苗站牵头,组织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浙江省林科所、浙江省林学院、浙江林校和良种基地的科技人员协同攻关。坚持以科研为先导,基地建设为中心,推广为手段,实现造林良种化为目标,建立起一个良种科研、生产、管理和推广四大系统为支柱的完整的林木良种繁育体系。十八年来,推广应用27个树种有关种源选择、种子园、引种、无性繁殖技术和基因资源保存,利用46项科研成果,建立28个林木良种基地17923亩,生产良种43.9万kg,优良穗条1687万根,苗木354万株,在全国17个省(区)、浙江省70个县(市)推广良种造林,面积达405万亩,取得极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种选育技术推广和繁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丽英  李绍平  董志渊  谷安宇  王馨  李林玉  杨斌  严世武  
黄花蒿为异花授粉植物,可采用有性选择与组培相结合的育种方法。对性状稳定的优良种源,可采用种子繁殖扩繁;对具有优良性状,但不稳定的种源,可采用组织培养稳定优良性状进行扩繁。在1500m以下低海拔地区如瑞丽进行良种选育和种子繁殖,在1500m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如昆明和曲靖进行大面积栽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贺端澎  陈淑群  陈世琪  胡迪光  曾新民  黄仕模  
家鱼良种繁育体系研究报告贺端澎,陈淑群,陈世琪,胡迪光,曾新民,黄仕模我国家鱼人工繁殖于1958年获得成功,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我县从1964年开始人工繁殖鱼苗,至今已有28年,以前我县各鱼苗繁殖场的亲鱼均来自自繁自养,没有经过选种和定向培育,存...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杜春华  
2014年4月29日,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杭州举行。浙江农林大学"香榧良种选育及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科研项目获得一等奖。此外,"高性能竹层积材生产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二等奖,"机械零部件产品集成创新设计技术及其应用""西兰花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等项目获得三等奖。此次获得一等奖的科研项目"香榧良种选育及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由戴文圣教授领衔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跃朋  陈盼飞  卜琛皞  轩安然  张德强  
【目的】毛白杨是我国北方人工林营造、景观绿化及木材加工等产业应用的主要树种。近年来,由于林业产业升级,原有的毛白杨多圃配套繁育体系不能满足高质量毛白杨良种的快速繁育需求,因此亟需构建高效的毛白杨良种繁育技术体系以保障毛白杨良种在木材生产以及城市绿化中的广泛应用。【方法】以高产优质毛白杨良种‘毅杨1号’‘毅杨2号’和‘毅杨3号’为研究对象,以其茎段和叶片为试验材料,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构建毛白杨良种组培繁育体系。本研究系统地分析了‘毅杨1号’‘毅杨2号’和‘毅杨3号’外植体的消毒方法及植物激素对其不定芽、生根及叶片增殖诱导过程中的作用。【结果】(1)75%乙醇处理30 s联合2%次氯酸钠处理5 min是3个毛白杨良种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方法。(2)不定芽诱导中0.3 mg/L 6-BA和0.1 mg/L的NAA适用于‘毅杨1号’和‘毅杨2号’‘毅杨3号’则在0.5 mg/L 6-BA和0.1 mg/L NAA的条件下增殖系数达到最大。(3)生根诱导中‘毅杨1号’和‘毅杨3号’的IBA最适质量浓度为0.5 mg/L,‘毅杨2号’则为0.3 mg/L。(4)叶片增殖结果显示,‘毅杨1号’和‘毅杨3号’的植物激素最适质量浓度为1.0 mg/L 6-BA和0.1 mg/L NAA,‘毅杨2号’为0.7 mg/L 6-BA和0.1 mg/L NAA。【结论】本研究构建了‘毅杨1号’‘毅杨2号’‘毅杨3号’的快速繁育体系,可用于毛白杨良种的快速繁殖以及遗传转化研究,并将为毛白杨良种推广应用以及进一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分子水平对现有良种开展精准改良奠定了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乔娟  季柯辛  
本文在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分析生猪良种繁育体系运行机理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的发展困境和路径选择,主要结论是,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是在一定发展环境下产生并持续运行的开放系统,该系统是由生猪良种繁育和推广应用的相关主体及其关系构成的网络结构,其功能发挥需要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有机融合,其有效运行需要良种培育、扩繁、推广应用的有效推进和信息反馈,其目标是提高生猪生产率和猪肉质量;我国生猪良种繁育体系运行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相关主体能力素质不足、行为不规范和相互间关系不协调。为此应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鼓励相关主体创新经营模式,完善政策法规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尽快健全完善以相关主体紧密协调和相互支撑为核心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乔娟  季柯辛  
本文在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分析生猪良种繁育体系运行机理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的发展困境和路径选择,主要结论是,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是在一定发展环境下产生并持续运行的开放系统,该系统是由生猪良种繁育和推广应用的相关主体及其关系构成的网络结构,其功能发挥需要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有机融合,其有效运行需要良种培育、扩繁、推广应用的有效推进和信息反馈,其目标是提高生猪生产率和猪肉质量;我国生猪良种繁育体系运行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相关主体能力素质不足、行为不规范和相互间关系不协调。为此应进一步加大财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帮同  
文章介绍了山西省省直林区的概况,阐述了山西省省直林区林木良种繁育工程内容和现状,针对省直林区林木良种繁育工程存在问题,提出了抓好山西省省直林区林木良种繁育工程对策建议,以期为加快山西省林木良种化进程、提高林木良种使用率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聂淑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邝炳朝研究员主持的“柚木良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课题,由林业部科技司主持于1996年12月7日在广州通过鉴定。该项成果涉及到遗传育种、解剖、生物生态和裁培多个领域。研究工作系统、全面,档案资料齐全,数据翔实可靠,专家们一致认为,该成果在整体上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该研究为“七五”国家科技攻关和“八五”林业部重点课题。经过20多年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在柚木(Tectona grandis Linn.)天然分布与引种栽培的世界范围内(12个国家)收集和集中保存了102个种源,245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由杭州商学院承担的浙江省社会科学“八五”重点课题——《浙江省专业批发市场的效应、问题与发展对策》,经由杭州商学院经济管理与市场研究所李骏阳副教授主持的课题组一年的研究,最近通过鉴定。该课题是浙江省第一个对全省专业批发市场进行对策性研究的课题,研究报告受到专家委员会很高的评价。专家的鉴定意见认为:该研究报告全面、系统地探讨了浙江省专业批发市场的地位、作用、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理论分析有深度,对策建议可操作性强;报告对专业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凌申坤  
过去,人们只知道浙江省的竹类资源是全国较丰富的省份之一,而竹林面积排在倒数第3位,但是这个竹类资源大省究竟蕴藏了多少竹类资源,连竹类专家也不能说出准确的数字。这种状况给浙江省制定竹业发展方针与总体规划及进一步提高竹林经营管理和开发利用水平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切实改变这种不良现状,避免盲目引进竹种等一系列生产实际问题,浙江林学院和富阳、临安、德清、武义、金华5个竹子重点县的林业局共同承担了“浙江省竹类资源调查与应用研究”的科研项目。经过课题组成员近10年的不断努力,已达到预期研究目标,并于1991年12月20日在临安通过了浙江省林业厅主持的技术鉴定。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石   许庆林   覃钦博   陶敏   张纯   周毅   罗凯坤   胡方舟   王余德   刘庆峰   赵如榕   吴昌   刘少军  
目前我国水产业以养殖为主,捕捞为辅。在2022年的水产品产量中,淡水养殖占47.91%,海水养殖占33.15%,捕捞占18.94%。在水产养殖中,鱼类养殖产量占52.16%,呈现出举足轻重的地位。“良种良养良销”是水产业中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良种”是水产业的龙头,“良养”是水产业的保障,加工、销售等“良销”环节是拉动水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水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广大人民提供了丰富的水产品,解决了“吃鱼难”的问题。然而,目前我国水产业中有种无业、有业无种等现象还比较严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吃好鱼”及“吃放心鱼”的问题,为了加快我国水产业的发展,作者认为很有必要建立和实施“良种良养良销”体系,以推动我国水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任建萍  郭清  罗五金  
目的:对浙江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效果开展评价,为今后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使用提供借鉴。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各级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技术推广使用的信息。结果:浙江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结论:加强政府责任,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卫生适宜技术使用中的作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汪士华  凌申坤  赵华新  吴丽君  
政府主导与农民需求相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建立是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在介绍浙江省临安市农业技术推广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思路与对策。主要包括:①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完善服务机制;②以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提高农业技术服务水平,不断扩大服务范围;③组织实施推广项目,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④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自身素质;⑤提高待遇,稳定农业技术推广队伍;⑥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任建萍  吴林荣  蒋健敏  朱炜  
目的:分析浙江省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对策;方法:对浙江省开展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县、乡、村的各级医疗机构进行访谈调查;结果:中医技术推广存在患者接受程度不高和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结论:为更好地使中医技术服务于农村,政府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推广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