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330)
- 2023(21967)
- 2022(18927)
- 2021(17457)
- 2020(14653)
- 2019(33083)
- 2018(32641)
- 2017(62631)
- 2016(33617)
- 2015(37688)
- 2014(37364)
- 2013(36880)
- 2012(33743)
- 2011(30671)
- 2010(30991)
- 2009(28931)
- 2008(27918)
- 2007(24955)
- 2006(22207)
- 2005(19637)
- 学科
- 济(151497)
- 经济(151309)
- 管理(97640)
- 业(96964)
- 企(74587)
- 企业(74587)
- 方法(61342)
- 数学(53682)
- 农(53406)
- 数学方法(53022)
- 财(37373)
- 中国(37334)
- 农业(35495)
- 业经(34570)
- 地方(32657)
- 学(30416)
- 制(29638)
- 贸(23939)
- 贸易(23924)
- 易(23133)
- 银(22038)
- 务(22012)
- 银行(21991)
- 财务(21928)
- 融(21926)
- 金融(21921)
- 财务管理(21878)
- 环境(21654)
- 理论(21652)
- 体(21307)
- 机构
- 学院(482752)
- 大学(481123)
- 济(202239)
- 经济(198108)
- 管理(186555)
- 研究(164498)
- 理学(161436)
- 理学院(159654)
- 管理学(156728)
- 管理学院(155845)
- 中国(123614)
- 京(100821)
- 科学(99771)
- 财(93269)
- 农(88057)
- 所(82451)
- 中心(75073)
- 研究所(74644)
- 财经(73944)
- 业大(73075)
- 江(71784)
- 农业(67738)
- 经(67225)
- 北京(63105)
- 范(63099)
- 师范(62510)
- 经济学(61859)
- 院(59188)
- 州(57255)
- 经济学院(55433)
- 基金
- 项目(326304)
- 科学(257526)
- 研究(238992)
- 基金(237843)
- 家(207248)
- 国家(205358)
- 科学基金(176609)
- 社会(153039)
- 社会科(144870)
- 社会科学(144832)
- 省(127151)
- 基金项目(125163)
- 自然(113551)
- 自然科(110872)
- 自然科学(110844)
- 教育(109570)
- 自然科学基金(108843)
- 划(106130)
- 资助(97705)
- 编号(97026)
- 成果(78704)
- 重点(73090)
- 部(72385)
- 发(70165)
- 创(67280)
- 课题(66717)
- 国家社会(63548)
- 创新(62875)
- 教育部(62223)
- 科研(62089)
- 期刊
- 济(230221)
- 经济(230221)
- 研究(143633)
- 中国(94177)
- 农(85674)
- 学报(76308)
- 财(71651)
- 科学(70616)
- 管理(68172)
- 大学(59064)
- 农业(57835)
- 学学(56159)
- 教育(49882)
- 融(45850)
- 金融(45850)
- 技术(41875)
- 业经(39498)
- 财经(36878)
- 经济研究(36353)
- 经(31679)
- 问题(29878)
- 业(28445)
- 版(24352)
- 技术经济(23667)
- 统计(22741)
- 世界(22405)
- 科技(22122)
- 理论(21813)
- 商业(21311)
- 现代(21256)
共检索到719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裴健华
流量经济的发展为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和优化农村消费结构提供了切入口和着力点。宽带作为流量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不仅是流量经济有利的发力点,而且也吸纳了大量投资。然而,“流量经济”视域下宽带基础设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农村消费及其机制机理仍存在诸多未知。本文旨在利用我国“宽带下乡”试点引入的外生政策冲击,分析“流量经济”视域下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跟踪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宽带下乡”的外生政策冲击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宽带建设使得农村家庭消费增加了16.70%,而这种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手机上网来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宽带建设增加了农村家庭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消费,且有利于促进农村家庭消费升级。本文将消费内容拓展到农村家庭,不仅为进一步挖掘农村市场消费潜力提供了可能,而且也有助于理解宽带基础设施在流量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地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奥百宁 张帆
[目的]全面分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村家庭各项消费支出现状的影响,就进一步完善该项政策和稳定农村消费市场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方法]文章以消费和储蓄生命周期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选取合理的样本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回归分析方法探究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村家庭消费支出水平的影响。[结果]财产性收入是影响农民参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因素以及投保档次的制约因素,作以存量财富为基础的财产性收入要比流量形式存在的财富具有更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即财产性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加农村家庭对养老保险的依赖程度。另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村家庭消费能力表现出异质性影响。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食品性等日常性支出、文体消费支出水平明显要高于对医疗消费支出水平。[结论]国家要加大宣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积极和辐射作用,让广大农村家庭能够真正了解这项政策的意图。同时,要逐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等制度性障碍,让更多农村家庭能够享受到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养老待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承蕾
扩大农村地区消费规模、促进农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乡村振兴、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中国县域统计年鉴》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2015、2017和2019年的匹配数据,选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作为准自然实验,从微观家庭层面探讨了电商下乡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于立新 许越 董红梅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农村消费动力不足成为制约消费经济的重要原因,同时农村老龄化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了农村消费不足的情况。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对农村老年家庭消费结构与驱动因素展开研究,并针对有老家庭和纯老家庭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我国农村老年家庭而言,纯老家庭的整体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远低于有老家庭,但两类家庭的消费结构具备相似性。从消费结构的角度来看,我国农村纯老家庭和有老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在观测期内明显下降,非食品消费比重显著上升。从农村老年家庭的消费水平驱动因素实证来看,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家庭总资产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核心因素,家庭平均受教育程度、家庭就业人口比例、家庭参与养老保险比例、家庭参与医疗保险比例等要素与消费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联,户主性别与消费水平之间存在显著负向关联。因此,为农村老年家庭提供更加切实的就业和制度保障,切实提高农村老年家庭收入和资产储备,才是解决农村老年家庭消费不足的核心方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婷婷 温雪 潘明清
数字经济是激活和挖掘农村消费潜力的重要引擎,在电商平台的带动下,提升了农村家庭的消费能力。将数字经济影响农村家庭消费的理论机制归纳为两个:一是互联网的“知识溢出效应”刺激农村家庭的消费动机;二是电商平台的“消费释放效应”促使消费潜力转化为现实消费。基于CFPS微观数据,以互联网参与度衡量数字经济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参与度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提升互联网参与度是提升农村家庭消费水平的重要动力;互联网能够通过影响家庭的认知和观念,进而影响农村家庭的消费;互联网参与度增强有助于提升农村家庭对网络消费模式的偏好程度,提高家庭消费额。为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农村家庭消费能力的提升作用,应加大对农村居民的网络知识培训力度、完善农村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互联网参与度 农村家庭消费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品一
本文依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CHNS)2004年和2009年的微观数据,建立带有家庭异质性的二次几乎理想需求模型(QUAIDS)并结合补偿变量,分析食品价格上涨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农村家庭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2004-2009年食品价格上涨没有对农村家庭总体福利造成负面影响,农村家庭福利略微上升了0.38%。不同地区和不同收入的农村家庭受到价格冲击的影响不同,经济发达地区和农业大省的农村家庭,受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小于其他地区。东北部地区的高收入者是这次食品价格上涨最大的受益者,中西部和南部地区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品一
本文依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CHNS)2004年和2009年的微观数据,建立带有家庭异质性的二次几乎理想需求模型(QUAIDS)并结合补偿变量,分析食品价格上涨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农村家庭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2004-2009年食品价格上涨没有对农村家庭总体福利造成负面影响,农村家庭福利略微上升了0.38%。不同地区和不同收入的农村家庭受到价格冲击的影响不同,经济发达地区和农业大省的农村家庭,受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小于其他地区。东北部地区的高收入者是这次食品价格上涨最大的受益者,中西部和南部地区的低收入阶层是这次食品价格上涨受影响最严重的群体。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奇 谢凯 秦芳 牛耕
农村物流是连接城乡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是全面促进乡村振兴、畅通国内大循环以及促进农村消费的重要措施。本文利用2017年中国城乡治理调查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将最近快递点到村委会的实际距离数据与家庭微观数据进行匹配,基于“快递下乡”工程这一政策背景,研究了农村快递基础设施建设对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最近快递点到村委会平均距离每缩短1公里,家庭年消费平均提升约270.54元。机制分析发现,“快递下乡”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农村居民网络消费增长,而且可以通过改善农村流通体系、创新农产品销售方式增加农民收入,间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进一步分析发现,“快递下乡”显著促进了农村家庭享受型消费,有助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快递下乡”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家庭的消费提升效应更大。本文研究表明,农村快递工程建设不仅释放了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也降低了区域间消费不平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杰 蔡志坚 吉星
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农村创业成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研究生计资本对农村家庭非农创业和农业创业的影响,并就改进的家庭生命周期模型,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下生计资本对家庭创业行为的异质性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生计资本对农村家庭非农创业、农业创业和多行业创业行为都有促进作用,其中人力资本对非农创业和多行业创业行为的边际贡献最大,物质资本对农业创业行为边际贡献最大。(2)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村家庭非农创业和农业创业行为都有影响,其中相比较其他家庭,抚养期和负担期的家庭开展非农创业活动的可能性最高,抚养期和稳定期的家庭从事农业创业活动的可能性最高。(3)处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非农创业和农业创业行为影响因素有较大差异。(4)生计资本对农村家庭非农创业和农业创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为了更好地应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可从农村家庭生计资本改善上实施政策,建议把握各类家庭的规律和特点,使政策更为精准地定位到家庭需求,从而使得政策更有效率。
关键词:
生计资本 家庭结构 非农创业 农业创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成明 孙博文 董志勇
农地流转收入分配效应研究较为丰富,但既有文献大都关注其平均效应,忽视了农户个体异质性结果。基于2010年和2014两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微观数据,利用贝叶斯估计方法下的"反事实"检验思想,实证检验了农地流转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农户异质性。进一步,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对相关结论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农地流转显著提高了农户的收入,无论是转入户还是转出户,农地流转的收入效应都比较显著;但是,农地流转对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效应高于低收入群体,农地流转市场的出现扩大了农村收入差距,这意味着农地流转政策面临着"效率"与"平等"两者的权衡。政策启示是重点关注并帮扶低收入农户,在乡村振兴中做好精准扶贫,发挥好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上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户异质性 农村收入差距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阙祥才 舒黎
基于武汉市J乡564户农村贫困家庭的调查数据,从人力资本的视角系统检视了农村贫困家庭人力资本由父辈传递给子辈的具体而微过程。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是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贫困家庭中,父辈的人力资本存量对子辈的人力资本存量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这表明,贫困家庭的子辈通过复制父辈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而复制父辈贫困,导致贫困代际传递。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大斌 凡华农 邓大才
为了分析"建材下乡"政策下不同补贴方案的效应,测算农村家庭住房的消费需求,本文结合微观调查截面数据与宏观统计时间序列数据,采用两阶段模型对是否建房的逆米尔斯比率和住房消费需求量进行联合建模,估计农村家庭建房消费意愿支出额。在此基础上,构造住房消费意愿指数和支付能力指数。重点分析农村家庭住房消费需求决策的影响因素、消费意愿以及支付能力的变化,为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建材下乡"政策方案和细则提供参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白雪飞 郭瑜
结合家电出口和内销统计数据以及农村家电市场潜力,本文从政策目标群体的视角考察了该政策的具体执行情况及其社会意义。通过对19个省176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和Logit分析,研究发现"家电下乡"政策已逐渐为农民所接受,中央对于产品覆盖范围的扩大和支付程序的简化起到了良好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工失业或非稳定就业导致家庭收入减少,而且农民为自身的医疗、养老等问题担忧,因此上述问题的解决,将为其消费信心和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家电下乡” 农民工 国内消费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胡振 王春燕 臧日宏
针对家庭异质性特征对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问题,利用Probit模型、Tobit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家庭异质性对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发现:家庭异质性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制定家庭金融政策应该充分考虑家庭异质性特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耿亚新 刘栩含 饶品样
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因素对其生计水平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基于农户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生计资本和区域特征下对生计策略选择影响的分析框架,使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5143个农户家庭数据,扩大研究对象范围,估算出我国农户生计资本储量;细化五大生计资本指标,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从生计资本和区域异质性两个维度考察其对影响生计策略选择的因素进行扩展研究,丰富了研究视角。结果表明:(1)我国农户生计资本指标值为2.169,储量较低,人力、自然、物质、金融和社会资本指标值分别为0.474、0.434、0.256、0.325和0.680,各项生计资本分布不均衡,存在较大差异。(2)从生计资本角度来看,家庭劳动能力、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家庭人均年收入和人情往来支出与务工主导型、农兼型和兼农型生计策略的选择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地拥有情况、农副产品收入水平、土地资产水平和农用机械价值与务工主导型、农兼型和兼农型生计策略的选择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3)从区域特征角度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比东北部地区更倾向于选择务工主导型、农兼型和兼农型的生计策略;相较于平原地区,丘陵地区会显著降低农户选择务工主导型和兼农型生计策略的可能;基础设施水平越高,越会增加农户选择农兼型生计策略的可能。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提出要加大农户教育培训、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和条件、继续引导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等差异化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