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6)
- 2023(8547)
- 2022(6952)
- 2021(6570)
- 2020(5511)
- 2019(12245)
- 2018(11555)
- 2017(22240)
- 2016(11914)
- 2015(13216)
- 2014(12999)
- 2013(12736)
- 2012(12155)
- 2011(10923)
- 2010(11189)
- 2009(10955)
- 2008(10151)
- 2007(9458)
- 2006(8386)
- 2005(7896)
- 学科
- 济(44076)
- 经济(44011)
- 业(35191)
- 管理(34126)
- 企(29881)
- 企业(29881)
- 融(26484)
- 金融(26484)
- 银(23708)
- 银行(23675)
- 行(22985)
- 中国(20086)
- 方法(19183)
- 数学(16456)
- 数学方法(16177)
- 财(15912)
- 制(13834)
- 学(12395)
- 农(11572)
- 中国金融(11258)
- 务(11147)
- 财务(11122)
- 财务管理(11097)
- 企业财务(10741)
- 业经(10514)
- 地方(10046)
- 理论(8884)
- 体(8826)
- 贸(8410)
- 贸易(8399)
- 机构
- 大学(171476)
- 学院(169313)
- 济(66928)
- 经济(65344)
- 研究(62893)
- 管理(57677)
- 中国(54547)
- 理学(49024)
- 理学院(48375)
- 管理学(47180)
- 管理学院(46894)
- 科学(40557)
- 京(37066)
- 农(35956)
- 财(34026)
- 所(33792)
- 中心(30873)
- 研究所(30789)
- 农业(28808)
- 业大(27986)
- 财经(26700)
- 江(26229)
- 经(24324)
- 北京(23440)
- 院(22494)
- 经济学(21968)
- 州(21835)
- 范(20861)
- 师范(20439)
- 融(20379)
- 基金
- 项目(112170)
- 科学(86913)
- 基金(82259)
- 研究(75322)
- 家(74745)
- 国家(74120)
- 科学基金(61730)
- 社会(47624)
- 社会科(45174)
- 社会科学(45159)
- 省(43575)
- 基金项目(42446)
- 自然(42083)
- 自然科(41232)
- 自然科学(41213)
- 自然科学基金(40504)
- 划(37589)
- 资助(35239)
- 教育(34530)
- 编号(27940)
- 重点(26378)
- 部(24386)
- 发(23944)
- 成果(23782)
- 创(23637)
- 计划(22658)
- 创新(22210)
- 科研(22201)
- 性(21314)
- 课题(20671)
共检索到268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林晶 吕梦菲
本文通过建立包含房地产价格、金融摩擦以及货币政策的新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研究了非基础面的预期冲击对"流动性陷阱"驱动的动态特征。研究表明,当宏观经济陷入悲观预期驱动的流动性陷阱后,抵押品效应收缩所引起的信贷约束将成为预期冲击影响实际产出的主要传导渠道。杠杆率越高,冲击所引起的经济衰退越严重,流动性陷阱的持续期也更为持久。因此,政府应加大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力度,并积极实施宏观审慎政策,以避免杠杆率水平过高引发"流动性陷阱"。
关键词:
流动性陷阱 金融加速器 DSGE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湛匀
从理论上来说 ,一国利率水平的高低与该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近几年来 ,利率杠杆在调控宏观经济中似乎没有起到预期的效应。本文试图通过对凯恩斯和克鲁格曼提出的“流动性陷阱”的研究来解析我国近阶段利率杠杆运用的有效性。并根据当前的经济现状 ,分析利率杠杆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有限性 ,以及对今后的货币政策取向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流动性陷阱 利率杠杆 宏观调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又称凯恩斯陷阱,是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玉龙 万建军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金融加速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企业杠杆率通过金融加速器机制与减税政策的相互作用,分析了“金融让利实体经济”的货币金融政策对减税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数值模拟表明,首先,金融加速器机制的存在会放大减税政策对宏观经济主要变量的影响,减税政策的实施增加了企业利润和净值,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及对外部债务的依赖,刺激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使得企业杠杆率、债务违约风险和金融风险下降。其次,中央政府通过实施“金融业让利实体经济”的金融政策会进一步放大减税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提振作用。最后,企业杠杆率水平的高低反过来也会影响减税的实施效果,企业初始杠杆率水平越高,减税政策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和提振宏观经济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关键词:
减税政策 企业杠杆率 金融加速器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超 张家瑞
我国经济经历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以后,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为了防止经济下滑过快,政府和央行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刺激手段。从2009年"后金融危机时代"开始,财政支出额都处于高位,赤字占GDP的比重至少也维持在1.4%以上,在2010年甚至达到了2.4%。同期,我国货币供给量M2的同比增速也维持在13%以上。也许是雷曼的故事过于惨痛,经历次贷危机以后,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子航 张玉玲
流动性陷阱初现"流动性陷阱"这一假说,最早由凯恩斯提出,是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将要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由于此时的利息收入过低,以至于无论增加多少货币,人们都愿意持有,不会拿去进行投资,这种流动性偏好使得利率失去弹性,货币需求弹性变得无限大。此后,希克斯在其IS-LM模型中提出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骆玉鼎
在货币经济框架下得出的“流动性陷阱”及经济危机理论要运用于今天的信用经济现实,必须作相应改变。本文从凯恩斯关于“信心状态”的表述出发,提出信用经济中存在三种“陷阱”,宏观政策要有相应的措施与之对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骆祚炎 陈博杰
基于金融加速器效应视角,通过外部融资的风险补偿(EFP)机制和现金流机制,从理论上证明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效应,在高杠杆率的状态下比在低杠杆率的状态下要大。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一个包括居民、厂商、零售商、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等部门在内的DSGE模型,实证检验发现,货币政策在高杠杆率下对经济变量的冲击效应要大于在低杠杆率下的冲击效应,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也大于其他因素对相同经济变量的冲击效应。实证分析结论和理论分析取得一致。这说明,在当前去杠杆的过程中,保持货币政策的平稳对于抑制经济的波动和保持对经济增长的预期非常关键。货币政策要通过促进有效率的投资,从而实现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达成去杠杆的目的。货币政策要加强对影子银行的规范监管,促进和引导其平稳运行,防止其对经济活动产生大的冲击。
关键词:
杠杆率 金融加速器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曹永琴
在金融市场缺陷普遍存在的条件下,外部冲击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金融加速论认为金融市场缺陷会通过乘数效应放大和加速冲击在实体经济中的传导,金融减速论认为金融市场缺陷是冲击的减震器,约束型公司的融资条件呈现亲周期变化和法律对银行清算权的限制减缓了冲击造成的经济波动。金融减速器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严格限制,信心的维持是金融减速器生效的关键。总的来说,金融加速器效应普遍存在。制度的完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可弥补金融市场缺陷,降低金融摩擦,减小冲击的乘子效应,增强市场抵御和化解冲击的能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韧 李志伟
金融资源错配和高金融摩擦效应制约着传统制造业部门的转型升级和结构性去杠杆,也诱发了总量调控的“杠杆率悖论”问题。借鉴“金融加速器”理论,选取五个典型传统制造业部门的微观企业数据,对制造企业的杠杆响应机制和具体影响因素进行了多维度诊断。发现:(1)制造企业的杠杆水平对宏观景气和货币环境变化均呈现明显负向反馈,这不仅验证了“金融加速器”效应,也构成“杠杆率悖论”现象的微观基础;(2)传统制造业部门的“僵尸企业贷款”现象和金融资源错配问题不仅进一步放大了金融加速器效应,也在政策实践中引发了去杠杆和保增长的两难。由此,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性去杠杆,既需要依据宏观货币环境变化进行循序渐进的产业调整,避免自由放任和“一刀切”紧缩;也需同步推进金融资源配置模式改革,整治“僵尸企业贷款”,规范政府行为并优化政策扶持体系。
关键词:
金融加速器 杠杆率悖论 金融资源错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磊 刘学
我国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在发挥"稳增长"作用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企业部门杠杆水平快速上升,但与此同时,不良贷款率并没有随企业部门杠杆的上升而显著增加。为了解释企业部门违约与杠杆的周期特征,本文在金融加速器模型(Bernanke et al.,1999)基础上,引入政府对企业部门的违约救助机制,建立DSGE模型进行讨论。进一步地,本文还通过一个不合意的去杠杆政策试验表明,忽略资产价格稳定(或者说金融稳定)前提下的去杠杆政策,反而会使企业部门的杠杆和违约率同时上升到一个较高水平。最后,引入一个盯住预期资产价格的动态救助规则能够发挥稳定经济的作用,并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韧 李志伟
制造业部门的杠杆率调控受制于金融加速器效应和金融资源配置结构。文章从金融加速器的理论框架出发,围绕金融资源配置结构与企业杠杆响应机制两个基本问题,以煤炭、钢铁、水泥、玻璃、电解铝五个典型制造业部门的微观调查数据为样本,对实际债务负担和资产负债率两个微观企业杠杆率指标的宏微观响应机制进行了综合探讨。研究发现:(1)微观制造企业的杠杆率演变对于宏观货币环境变化的敏感度远高于微观因素;(2)宏观景气和货币调控对微观企业杠杆都呈现显著负向冲击,说明其产值(收入)弹性显著高于利息弹性,资产端弹性远高于负债端弹性,金融加速器效应现实存在,这是"杠杆率悖论"的基础;(3)制造业部门内部存在明显的金融资源错配问题,并在经济上行期或货币宽松阶段驱动低效率企业的投资潮涌,而在经济下行期或货币紧缩阶段放大金融加速器效应。因此,对制造业部门而言,经济转型期的结构性去杠杆应当在相对稳定的货币环境下进行,同时应强化宏观调控与行业管理,并立足于打造"优胜劣汰"的产业政策体系,重点推进金融资源配置的结构优化。
关键词:
制造企业 杠杆率悖论 金融加速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马尧
资产价格泡沫的存在会影响经济的稳定运行,并可能导致严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危机发生时,传统的货币政策在应对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陷阱问题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本文对资产价格泡沫、流动性陷阱情况下的货币政策应对进行了研究,讨论传统货币政策局限及其对的调整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