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9)
2023(8490)
2022(7199)
2021(6670)
2020(5816)
2019(13497)
2018(13282)
2017(25759)
2016(13950)
2015(15765)
2014(15773)
2013(15813)
2012(14849)
2011(13313)
2010(13271)
2009(12291)
2008(12372)
2007(11219)
2006(9426)
2005(8369)
作者
(41422)
(35183)
(35069)
(33482)
(22155)
(17031)
(15963)
(13877)
(13158)
(12328)
(11869)
(11813)
(11097)
(11045)
(11024)
(10939)
(10834)
(10355)
(10150)
(10128)
(8702)
(8578)
(8523)
(7987)
(7933)
(7870)
(7773)
(7682)
(7104)
(7010)
学科
(58184)
经济(58126)
管理(38749)
(37749)
(30055)
企业(30055)
方法(27887)
数学(24573)
数学方法(24372)
(17059)
(15321)
中国(14670)
(13439)
地方(12872)
业经(12261)
农业(11364)
(11087)
贸易(11084)
(10702)
(10442)
(9566)
财务(9551)
财务管理(9524)
(9065)
企业财务(8995)
环境(8505)
(8400)
银行(8374)
技术(8267)
(8207)
机构
大学(203352)
学院(202085)
(81493)
经济(79740)
管理(77886)
研究(68149)
理学(67716)
理学院(66863)
管理学(65619)
管理学院(65242)
中国(51348)
科学(44072)
(42936)
(37717)
(37411)
(34905)
中心(32873)
业大(32627)
研究所(32006)
(30585)
财经(30231)
农业(30034)
(27503)
(27172)
师范(26897)
北京(26692)
经济学(25299)
(24523)
(24381)
经济学院(23140)
基金
项目(138906)
科学(109649)
基金(101609)
研究(98946)
(89400)
国家(88657)
科学基金(75647)
社会(62737)
社会科(59342)
社会科学(59321)
基金项目(55131)
(53813)
自然(50133)
自然科(48957)
自然科学(48940)
自然科学基金(48063)
(46537)
教育(45539)
资助(40178)
编号(39916)
成果(32028)
重点(31813)
(31152)
(30306)
(29088)
课题(27299)
科研(27233)
创新(27125)
教育部(26338)
计划(26140)
期刊
(87395)
经济(87395)
研究(56337)
中国(37166)
学报(34021)
(33328)
科学(31252)
(29255)
管理(25215)
大学(25178)
学学(23838)
农业(22270)
教育(18896)
(16793)
金融(16793)
技术(16176)
业经(15116)
财经(14611)
经济研究(13996)
(12520)
问题(12190)
(12109)
资源(10331)
(10303)
技术经济(10199)
商业(9835)
理论(9647)
科技(9475)
(9102)
统计(8879)
共检索到289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平军  修春亮  王颖  
各种"流"是城市内在空间结构组织的微观主体,为城市蔓延特征及其作用机理的分析提供了一个更为动态、微观和系统的分析视角。据此,基于"流"视角,以长春市为例,运用弹性系数测度其蔓延程度,用紧凑度、破碎度和轴带扩展度分析其蔓延扩展方式,并从产业、空间结构、体制环境和地理区位的演变等方面透视了"流"之于长春市蔓延的作用机理。最后从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征地制度、分税制、财政转移支付等视角提出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一曼  修春亮  魏冶  孙平军  
目前,我国城市化正处于加速阶段,多数大城市存在建设用地无序蔓延,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问题。根据长春历年遥感影像资料,运用GIS和RS技术从紧凑度、破碎化度、轴带扩展度、几何重心等方面分析长春城市蔓延时空演变特征与规律,同时结合城市相关统计资料,分析城市蔓延与社会经济的协调性问题。研究表明:长春城市蔓延主要是由于政府主导的大型项目建设、城市边缘区房地产开发、机动化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规划失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所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平军  何为  
经济核心区中心城市作为经济增长和人口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呈现出明显的用地蔓延、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据此,选取长吉一体化经济核心区的中心城市——长春市为代表,进行区域层面的用地蔓延效应、蔓延态势及其蔓延调控路径的研究,以期实现我国城市蔓延研究的区域化,并为长春市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长春市用地蔓延中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且蔓延态势将加剧,据此,从区际分工、职能转变、结构调整、制度创新等层面提出调控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和涛  田玲玲  田野  罗静  朱丽霞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研究城市蔓延问题对科学认识与引导城市发展至关重要。利用RS和GIS技术,从蔓延指数、紧凑度、蛙跳指数、分形维度、SBC指数、几何重心、雷达图等方面分析1990—2010年间武汉市建成区时空演变特征,同时借助于人口密度梯度和船头波方法分析武汉市城市建成区与人口蔓延的空间协调性。研究发现:武汉市存在严重的城市蔓延,在蔓延形态上表现为土地利用破碎度整体较高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蔓延方向上以西南方为主。与此同时武汉市人口增长仍然集中在主城区而非城市边缘地区,人口增长与建成区增长在空间上互相分离。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管治措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范建红  莫悠  朱雪梅  谢涤湘  
在全球化、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背景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改变引发资本积累的时间加速和空间范域的缩短,使得城市资本生产与再生产呈现出以横向扩张与纵向积累为主的空间蔓延状态,如何进行蔓延治理是有待解决的发展问题。因应空间正义发展的诉求,提出以时间转换和空间重组进行蔓延控制的理论探索、蔓延调整的规划措施及蔓延治理的政策保障分析,认为从时空修复角度调整空间秩序是进行蔓延治理的有效途径。指出在我国城乡转型发展和多种矛盾并存的社会状况下,以空间正义引领城市空间生产、优化资源的空间配置和完善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等,是治理城市无序蔓延和引导城市走向公平发展的措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晓军  李诚固  黄馨  
城市蔓延是当今世界许多大城市普遍面临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春城市蔓延特征逐渐凸显并日趋严重,随之产生许多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的负面效应。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增长与空间扩散、开发区建设、机动化与交通设施建设、住宅扩散与郊区房地产开发以及城市规划的宏观导向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长春的城市蔓延。为遏制长春"摊大饼"式的空间扩张和进一步的城市蔓延,借鉴国内外有效控制城市蔓延的相关理念和应对策略,从城市增长模式、空间优化布局、房地产开发控制与引导、快速交通体系建设、耕地与生态系统保护等五个方面提出了长春城市发展过程中消减城市蔓延的调控路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景奇  娄成武  
城市蔓延是全球性难题,它在多个方面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阻碍。尽管城市蔓延具备一些共同特质,但中美城市由于在土地制度、政府管理模式等多方面的差异,使得城市蔓延特征也有所不同,表现在城市蔓延的产生原因、影响范围和蔓延发展过程等几个不同方面。通过中美城市蔓延特征差异对比发现,中国的城市蔓延是夹杂在正常城市发展之中的非理性蔓延,与空间形态的无序外扩相比,它倾向于破坏城市成长时的社会生活品质。对比两者特征差异,对进一步研究中国城市蔓延内涵和成因,选择性吸纳国外蔓延治理经验有所帮助。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平军  封小平  孙弘  修春亮  
经济核心区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空间,也是城市蔓延最为严峻的区域。长(春)吉(林)一体化地区是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开放的先导区和东北地区的粮食主产区,肩负着"经济增长"、"人口城镇化"和"粮食安全"等多重责任。基于2000、2005、2009年的遥感图像和相关年份的统计年鉴,结合GIS和SPSS统计工具,对长、吉城市蔓延的程度、方式、效应与驱动力因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用地扩展水平上长春市明显强于吉林市,且吉林市还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蔓延程度上,两市都表现出集约度低下、蔓延程度大的特性;蔓延方式上,长春市以"近域推进"式蔓延为主,吉林市以"轴带扩展"式蔓延为主;蔓延效应上,都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但长春市程度要重;在蔓延驱动力上,工业化和投资拉动是两者共同的主导影响因子,带有明显的政府导向性特征。文中提倡城市内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区际培育城市群以形成合理的城市规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德力格尔  袁家冬  李媛媛  
依据1995、2003、2008年长春市土地利用现状图和2013年卫星影像图,借助Arc GIS技术,综合运用分布重心方法和空间关联分析法,对长春市工业空间格局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长春市工业空间整体经历了"东南方向—西南方向—东北方向"大规模开发过程;2工业用地整体分布具有空间正相关特征,在部分近邻区域具有集聚性,但集聚程度呈现出先降低后逐渐增加的趋势;3工业用地空间集聚情况呈现相对稳定的状态;工业空间变化呈现出"主导地域集中—交通轴向扩展—轴间指状填充"的特点;4工业空间扩展模式遵循"扇形结构模式—圈层结构模式—扇形+圈层结构模式"的规律。研究认为自然条件、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作用、政府调控作用以及交通机制是长春市工业空间时空演化特征的驱动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董会和  李诚固  
通过历史数据资料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实证分析与归纳总了结法,对长春市城市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的响应特征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制定城市化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建华  
我国城市蔓延问题,表现为大规模无序扩张。它具有不同于发达国家的成因,中国二元化经济增长模式是其内在驱动力,公共财政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以及土地制度改革滞后是其制度性成因。因此需要深入到城市空间结构内部找到一种合理的布局,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提高制度供给作为解决城市蔓延问题的根本出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雪  焦利民  董婷  
对比研究高密度城市和低密度城市的蔓延特征有助于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以人口超过100万的12个中国城市、9个美国城市为样本城市,采用圈层分析法和反S方程,对比分析1990、2000和2014年以中国为代表的高密度城市和以美国为代表的低密度城市的蔓延特征。结果表明:①同等人口规模下,中国城市的建设用地面积较小,但土地扩张速度快。中国和美国城市的土地扩张分别主要发生在郊区和城市内部。②中国城市相对更为紧凑。高密度松散的城市土地扩张趋于紧凑,低密度城市蔓延程度在降低。③高、低密度城市的总体人口密度都呈下降趋势。高密度的中国城市尽管空间形态更紧凑,人口密度下降得较快,有必要遏制中国的城市蔓延趋势。④空间紧凑的城市人口密度下降得较慢;蔓延和紧凑的空间增长使高密度城市的人口密度下降变快和变慢,而对低密度城市没有表现出显著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曾晨  刘艳芳  周鹏  崔家兴  
城市蔓延是城市边界向外扩张、城市用地更为分散的现象,往往是人口增长、经济收入提高、交通便捷、土地利用变化等引起的。采用集成3S技术综合测度城市蔓延的程度,将城市蔓延的综合指数分解为人口指数(Ips)、社会经济指数(Ies)、交通指数(Its)和土地利用指数(Ils),并融合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分析技术进行多因素多因子评价,对武汉市1984—2013年城市蔓延程度进行度量。研究结果表明:Ips总体呈直线上升,Ies、Its和Ils总体呈指数型上升,Ils和Its近5年的增幅较大;路网密度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值最低,分布最为分散,Its权重值最高,建设用地比例权重值最低;城市蔓延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进  赵定涛  
近些年来,中国城市空间扩张迅速,城市的人口密度持续下降,呈现出蔓延的发展态势。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为了揭示中国城市蔓延的原因,本文在Brueckner的城市空间扩张经典理论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城市蔓延理论模型,并以1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经典的城市扩张理论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中国城市蔓延的原因,中国的城市蔓延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数量和私人汽车拥有量正相关。但本文实证结果还显示,中国的城市蔓延与城市地租也呈正相关关系,这与经典理论不完全一致,对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的解释。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提出了中国城市蔓延的治理方式,应运用城市理性增长的理念,提高城市的紧凑性,实现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秦蒙  刘修岩  李松林  
城市蔓延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现有文献大多运用单中心城市模型来分析城市蔓延的成因,但中国的城市蔓延有其特殊性,难以简单套用国外理论加以解释。本文重点从土地财政和区域竞争这两个维度,分析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行为影响城市蔓延的深层机制,并利用夜间灯光数据和人口分布数据,设计了蔓延指数,然后使用面板数据的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城市蔓延的决定因素。实证分析中,我们分别用空间权重矩阵和地级市所辖区县数量来反映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的政府竞争,发现它们是推动中国城市蔓延的主要因素,而地方财政缺口并不是城市蔓延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