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10)
2023(4365)
2022(3758)
2021(3305)
2020(2844)
2019(6214)
2018(6179)
2017(11788)
2016(6551)
2015(7316)
2014(7388)
2013(7182)
2012(6557)
2011(5954)
2010(6021)
2009(5916)
2008(5948)
2007(5469)
2006(4872)
2005(4727)
作者
(18211)
(15358)
(15172)
(14599)
(9891)
(7271)
(6908)
(5759)
(5758)
(5515)
(5253)
(5158)
(5101)
(4958)
(4928)
(4711)
(4650)
(4509)
(4429)
(4395)
(3977)
(3715)
(3650)
(3534)
(3497)
(3450)
(3422)
(3339)
(3062)
(2992)
学科
管理(26305)
(23311)
经济(23248)
(21293)
(19110)
企业(19110)
(11130)
(10416)
方法(7899)
(7733)
体制(6705)
业经(6611)
数学(6493)
数学方法(6431)
中国(6411)
(6318)
(6259)
财务(6242)
财务管理(6224)
企业财务(5871)
(5545)
银行(5538)
(5456)
金融(5454)
(5365)
贸易(5363)
(5328)
(5294)
(5278)
(4786)
机构
大学(95996)
学院(94888)
(40555)
经济(39679)
管理(35382)
研究(31755)
理学(29867)
理学院(29568)
管理学(29218)
管理学院(29029)
中国(25149)
(23002)
(19596)
财经(17245)
科学(17006)
(15504)
(15475)
(15355)
中心(14542)
研究所(13454)
(13010)
经济学(12980)
财经大学(12702)
北京(12261)
(11702)
业大(11699)
经济学院(11561)
(11432)
(10931)
师范(10833)
基金
项目(60428)
科学(48190)
研究(46156)
基金(44803)
(38320)
国家(38020)
科学基金(32858)
社会(30825)
社会科(29229)
社会科学(29225)
基金项目(23183)
(22923)
教育(21177)
自然(19881)
自然科(19365)
自然科学(19361)
(19346)
自然科学基金(19036)
(18411)
编号(18093)
资助(17810)
成果(15880)
(14411)
重点(13842)
国家社会(13119)
课题(12991)
(12935)
(12724)
教育部(12667)
(12499)
期刊
(48618)
经济(48618)
研究(30853)
中国(21731)
(19985)
管理(14896)
学报(13452)
(12718)
科学(12474)
大学(10983)
(10907)
金融(10907)
学学(10405)
教育(9644)
财经(9502)
(8085)
农业(7987)
技术(7528)
业经(7248)
经济研究(7212)
问题(6379)
(5684)
财会(4980)
国际(4902)
会计(4801)
理论(4699)
(4553)
(4506)
改革(4461)
(4461)
共检索到150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范鹏飞  
近年来,"洋垃圾"给我国环境保护带来的问题日趋严重。其原因主要是国家立法不完善和监管乏力。因此,我国应当依法严格准入机制,加强后续监管;与相关国家签订法律文件,扩大信息交流与执法合作;落实新《环保法》等相关规定,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对环保组织和个人予以激励和支持,才能切实打击废物走私,防治废物污染,保护我国生态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浩  
洋垃圾是指我国明令禁止进口的来自于境外的走私废物。随着贸易多元化的发展,洋垃圾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除了固体废物之外,废弃的电子产品、服装、生活用品等,也通过各种非法的渠道进入我国废旧回收市场。这些废弃物尽管具有一定的回收利用价值,但在境外已经被界定为"垃圾",一旦进入我国,其中的有害有毒物质除了污染环境之外,还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对于洋垃圾非法入境问题,我国需要从法律层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浩  
洋垃圾是指我国明令禁止进口的来自于境外的走私废物。随着贸易多元化的发展,洋垃圾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除了固体废物之外,废弃的电子产品、服装、生活用品等,也通过各种非法的渠道进入我国废旧回收市场。这些废弃物尽管具有一定的回收利用价值,但在境外已经被界定为"垃圾",一旦进入我国,其中的有害有毒物质除了污染环境之外,还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对于洋垃圾非法入境问题,我国需要从法律层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贺洋  
从2018年开始,中国正式禁止24种不同类型的"洋垃圾"入境。这项最新严苛禁令意味着,过去40年中国作为全球最主要垃圾接收国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中国实施"洋垃圾"禁令的目的是为了遏制国内污染、保护民众健康以及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中国的"洋垃圾"禁令已在全球引发了剧烈反响,正在重塑全球垃圾回收行业,并引发了世界多国的环保反思。中国进口"洋垃圾"的历程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孔凡宏  沙媛媛  李姗姗  朱伟平  
西北太平洋区域海洋垃圾污染严重,但目前尚未建立合作治理的法律制度体系。通过选取政治体制异质性和经济发展异质性2个维度,对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推介的北海-东北大西洋模式、波罗的海模式和地中海模式等3种典型的区域环境合作制度化模式的特点、生成机理以及西北太平洋区域情境的比较分析后发现,选取地中海模式具有更大的契合性,更容易达成。以“框架公约+议定书”为模板,西北太平洋区域需要制定鼓励性的框架公约,从管理架构、实施机制等方面进行原则性规定,吸纳朝鲜加入。在此基础上再制定《保护西北太平洋防止海洋垃圾污染议定书》,从国内法的衔接、执行与监督、争端处理等方面进行具体规定,并充分发挥现有政府间组织的作用和机制,为最终形成西北太平洋区域一体化的环境合作治理法律体系开辟道路和奠定基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向玉兰  
为了有效发挥反垃圾邮件法的社会效益,在立法时应该综合考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企业利益、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等因素。在保护网络用户免受垃圾信息侵害的同时,不能干涉企业正常的营销手段和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正常的交易关系,也不能增添电子邮件服务提供商的负担。然而,从已有立法的执行效果看,任何单独的立法本身不太可能终止垃圾信息的泛滥,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解源源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垃圾,垃圾处理也成了一个日益重要的问题。中国关于垃圾处理的法律制度不多,因此在处理垃圾方面缺少法律依据。所以,有必要研究国外关于此方面的法律制度,以便进行借鉴和吸收。本文通过对中外关于垃圾处理的法律制度的比较,旨在发现中国法律制度的缺陷,并提出完善的措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胜利  
我国建筑垃圾处理法制初步形成,但在建筑垃圾处理法律规制的目的、义务主体、规制方式和主管部门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无法适应当前建筑垃圾处理法律规制的转型趋势,亟待从法律规制目的、立法体系、主管部门职责配置、规制方式、具体制度以及法律责任优化等方面完善我国建筑垃圾处理的法律规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燕华  
农村生活垃圾引发的环境问题十分严重,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开展农村建设工作的进程。长期以来,思想都局限在城乡二元结构和"重城市轻农村"上面,这导致我国在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法律问题。因此,为了更好的保障农民利益,让社会更加和谐,就应该努力完善法律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对农村的生活垃圾进行治理,让有关部门在治理过程中增强守法意识,从规划、收集、运输和处理开始,直到监督管理各个环节,都能得到健全的法律制度的保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青松  胡佳慧  
通过抽样调研、个案分析和文献研究法,从产业链的视角对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受到市场逻辑和政府规制的共同影响;目前正处于产业发展的幼稚期,产业链的多处关键节点存在瓶颈;该产业隐性的环境效益大于显性的经济效益,而环境效益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目前该产业的经济效益状况对社会资本不具备明显的吸引力,产业内生动力不足,需要政府释放制度红利来弥补。论文研究对决策者制定合适中国国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战略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曼琴  谢丽娟  
对城市生活垃圾实施收费规制,在理论上一直被认为能改变家庭抛投生活垃圾的成本,产生杠杆效应,进而促进"垃圾围城"的解决。从目前来看,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对垃圾处理实施规制的必要性、收费规制的方式、各规制方式的效果。本文在对已有研究做出梳理与述评的基础上,为我国相关理论整理出研究脉络,以期为相关的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海云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问题日益被社会各界关注。本期收录了以下三篇关于完善垃圾处理收费的文章,以飨读者。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涂亦楠  
德国垃圾循环回收体系以高回收率、高资源化率、高无害化率、高环保标准和高物流速率而著称。体系良性运转得益于公民环境意识与法律制度的坚实支撑。德国垃圾处理体系首先树立了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和零废物的法律原则;之后又陆续颁布了垃圾避免、生产者责任、反向物流体系、消费者责任、家庭和社区垃圾分拣等法律规则;以多元化的资金机制和中立公正的司法体制作为内核,辅之以健全的政府规制与公民参与机制。面对日趋严重的垃圾围城问题,我国可以借鉴德国的立法经验,实现我国政策的转型,推动垃圾综合管理、环境资源回收等制度,运行系统化与规模化的垃圾循环体系,培育并增进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志恒   于世捷  
为厘清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观影响因素,基于甘肃省795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在“意识—情境—行为”模型的框架下,通过构建有序Logit模型,探讨亲环境意识各维度及其交互效应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分析约束型规制与引导型规制在“亲环境意识—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关系中存在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1)在亲环境意识的各维度中,环境情感和环境知识对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环境情感与环境知识、环境责任与环境态度的交互项对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有显著正向影响。3)约束型环境规制和引导型环境规制均在“意识—行为”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且调节作用的发挥因具体路径而异。亲环境意识和环境规制是影响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议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手段进行创新,有效提升农户的环境知识和环境情感;丰富宣传活动的形式,充分发挥亲环境意识内部各维度间的“放大器”作用;强化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潜移默化地带动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进一步优化环境规制政策,通过营造宽严相济的环境政策情境来促进农户更广泛和深入地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的实践中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金柱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有一位欧洲的神父到山东传教。他看到当地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动了恻隐之心,每日苦思良策想改善教友们的生活。
关键词: 金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