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60)
2023(7140)
2022(6231)
2021(5453)
2020(4842)
2019(11299)
2018(11081)
2017(21877)
2016(11840)
2015(13685)
2014(14120)
2013(14366)
2012(13785)
2011(12936)
2010(13223)
2009(12540)
2008(12400)
2007(11471)
2006(10142)
2005(9284)
作者
(37123)
(31629)
(31407)
(30195)
(20036)
(15019)
(14460)
(12329)
(11722)
(11157)
(10933)
(10329)
(10083)
(9994)
(9897)
(9871)
(9523)
(9304)
(9090)
(9014)
(7932)
(7880)
(7649)
(7283)
(7224)
(7113)
(6830)
(6827)
(6388)
(6224)
学科
(77339)
经济(77289)
管理(32147)
(29297)
方法(29097)
数学(26125)
数学方法(25962)
(22729)
企业(22729)
地方(18586)
中国(15238)
(15217)
(14167)
(13081)
地方经济(12949)
业经(12711)
(10542)
贸易(10539)
(10299)
农业(10173)
(10114)
(9457)
环境(9257)
(8999)
金融(8997)
(8490)
银行(8470)
(8102)
经济学(8100)
(7768)
机构
大学(189615)
学院(188754)
(91341)
经济(89624)
管理(69467)
研究(68227)
理学(59282)
理学院(58588)
管理学(57681)
管理学院(57318)
中国(50910)
科学(40339)
(39375)
(38601)
(35822)
(32477)
研究所(32421)
财经(30924)
中心(30537)
经济学(29929)
(29046)
(27785)
业大(27263)
经济学院(26809)
农业(25651)
北京(25027)
(23968)
师范(23760)
(23318)
财经大学(22560)
基金
项目(117033)
科学(91265)
研究(84854)
基金(84655)
(73257)
国家(72681)
科学基金(61229)
社会(55131)
社会科(52265)
社会科学(52247)
(45601)
基金项目(44666)
教育(38326)
自然(37929)
(37923)
自然科(36986)
自然科学(36972)
自然科学基金(36309)
资助(35310)
编号(34012)
成果(28084)
(26937)
重点(26555)
(26461)
课题(23481)
(23460)
国家社会(22994)
教育部(22631)
科研(22285)
创新(22075)
期刊
(106996)
经济(106996)
研究(58561)
中国(33728)
(30390)
(29284)
学报(28729)
科学(26245)
管理(24593)
大学(21324)
学学(20336)
农业(19299)
经济研究(18158)
(17192)
金融(17192)
技术(16788)
财经(16568)
业经(14972)
(14401)
问题(14242)
教育(14009)
技术经济(12114)
统计(11043)
(10904)
(10177)
世界(9876)
商业(9664)
(9433)
理论(9342)
经济问题(9243)
共检索到286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江生  
八九十年代日本经济经历了“泡沫经济”的巨大波动,一时间,对日本泡沫经济的分析文章纷纷出台,但这些分析大多囿于日本泡沫这个范围,本文力图突破这个框子,从更一般的意义上对泡沫经济的生成提出一些看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凌星光  
一、造成泡沫经济的原因和 “资产膨胀机制” 1.金融自由化造就了制度上的泡沫条件。日本在80年代后半期开始大力推行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出现了许多新的金融商品,为企业和个人进行虚拟资本创收活动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在1984年后,
[期刊] 改革  [作者] 岸本重陈  马韩增  
就象穿过国境的隧道就来到了雪国一样,"泡沫"一旦破裂,就意味着萧条的来临,这就是当今日本经济正在经历的一切。"泡沫破裂""泡沫崩溃"等词语,就是反映1991年、1992年日本经济的惯用词语。仔细想想,那究竟是指什么?因为泡沫的形成和破裂是和金融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对特殊的专门术语作一详细了解是十分必要的。这里仅就基本的术语作一详尽的解释。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新  
本文主要探讨泡沫经济的形成机制,认为过度的经济投机活动是原动力,股票及房地产是主要载体,投机资本市场价格剧烈波动是必然后果,金融机构的支持是助推器。适度的泡沫尤其是在早期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繁荣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实体经济增长,但当泡沫过度膨胀时,宏观金融风险就开始显现,此时如果泡沫破裂,则金融风险就转化为金融危机。目前,我国经济正在转型期,防范泡沫经济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熊名奇  米运生  
近几年中国经济的某些现象与日本当年的泡沫经济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如货币升值、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这使得人们担心中国经济能否如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陷入长期低迷。但是,当前的中国经济与日本泡沫经济有许多的不同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金融自由化的程度不同、政府的重视程度及宏观调控措施不同、经济泡沫化的程度不同和经济增长的潜力不同,这种种的不同可以确保中国经济能够长期稳定的增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敏  
日本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的衰退在表面上是源于泡沫经济的破灭,但实际上与日本政府错误的经济政策有着很大关系。在泡沫经济膨胀和破灭过程中政府的失策以及泡沫经济破灭后政府对国内经济发展的误导以及种种政策的失效,最终导致了日本经济的全面衰退。日本政府的经验对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冯校明  吴星南  
泡沫经济、泡沫金融与泡沫政绩冯校明,吴星南自80年代以来,控制信贷规模和调整信贷结构,几乎成了每年金融方针的主要内容,也成了各行社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其原因在于投资规模膨胀、资金需求猛增,拉动剧烈的通货膨胀这种恶性循环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理。但是,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建伟  
尽管人们对泡沫经济这一现象尚存争议,但作为一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恶性经济强波,它已经困扰了人类三百多年。从本世纪30年代的“郁金香疯狂”到目前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及世界金融投机狂潮,人类已多次领教了它对经济机体的巨大冲击。1987年“黑色星期一”股市大动荡之后,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对这一经济现象进行实证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而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与中国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经济泡沫现象和过度投机的现实极不相称。本文试图运用制度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泡沫经济作一理论探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伯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日本经历了一次堪称现代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泡沫经济过程。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进入了长达十多年的经济衰退和通货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志文  刘卫江  彭洁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随着资产价格泡沫的出现、扩张与崩溃,日本的经济经历了一场极为罕见的起伏。考察日本泡沫经济出现与崩溃的货币政策管理,发现在出现资产价格大幅偏离的情形下,一般价格水平的稳定是不足以作为货币政策的指导目标,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的时候应该要更多地考虑资产价格的波动。这些经验教训可以为我国目前的房地产价格高速增长下的货币政策提供一个借鉴。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孙明贵  
泡沫经济破灭对日本经济和日本企业产生了深刻影响,至今许多企业仍无法摆脱这一影响。但是,日本企业既是泡沫经济的受害者,也是泡沫经济的制造者。泡沫经济时期日本企业对外投资很多都以失败告终,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分析其日本企业对外投资失败的原因发现,日本企业在经济高速成长时期树立起来的投资体制和投资风气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童适平  
虽然经济企画厅的官员在1991年10月22日的内阁例会上信心十足地称日本经济正处于景气的进一步扩大之中,但是话音刚落,企业破产件数却急剧上升,该年达到10,723件,比上年增长65.8%,负债总额近8万亿日元,创历史最高纪录。从破产的部门性质来看,最高是房地产,占破产总件数的十分之一,总额的40%;其次是“财务资产运用”(或称财技术)型破产,约占总额的22%;股价指数继续猛烈下跌,1992年8月18日东证股价指数跌至14,309.41点,而1989年12月29日最高曾达到38,915.87点;在日本最为稀缺、也最为刚性的上地价格开始下跌,据日本不动产研究所调查,以1990年为100,1...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非  
台湾是一个资源短缺而开放性高的经济结构,经济成长有赖对外贸易的扩张,尤其是出口的扩张推动。60~70年代的经济高速成长全赖加工出口经济每年维持2位数的增长来支撑;但是,至80年代中期起,根基脆弱的轻型加工出口产业因失去比较利益优势而大量出走,导致台湾出口成长下降至1位数,并逐步趋向衰退,经济成长也随之调低。一方面,加工实体经济日益陷入困境,另一方面,经济表面却继续呈现“繁荣”景象。这就是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出现的所谓“泡沫经济”现象,其滋生原因主要是,伴随着加工出口产业竞争力的减弱,经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扈文秀  席酉民  
本文在对经济泡沫和泡沫经济界定的基础上 ,借助于IS—LM模型 ,分析了非理性经济泡沫对IS曲线、LM曲线、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的影响以及经济泡沫向泡沫经济的演变机理。作者认为 ,泡沫经济虽然不能脱离局部的经济泡沫而孤立地存在 ,但如果没有货币管理当局货币政策上的失误 ,泡沫经济是不大可能出现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