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20)
2023(16756)
2022(13451)
2021(12321)
2020(10208)
2019(22742)
2018(22189)
2017(43320)
2016(23108)
2015(25618)
2014(25278)
2013(24213)
2012(21571)
2011(18975)
2010(18543)
2009(17165)
2008(16416)
2007(14190)
2006(12284)
2005(11174)
作者
(61066)
(51268)
(50784)
(48417)
(32046)
(24178)
(23129)
(19922)
(19467)
(17817)
(17252)
(17205)
(16069)
(15940)
(15808)
(15683)
(15253)
(14862)
(14570)
(14487)
(12420)
(12325)
(12221)
(11669)
(11486)
(11351)
(11122)
(10991)
(9958)
(9927)
学科
(96111)
经济(95983)
管理(72215)
(64263)
(53851)
企业(53851)
方法(40304)
数学(35535)
数学方法(35133)
(28466)
中国(26257)
(25998)
地方(22982)
业经(22537)
(21913)
农业(17295)
(16262)
(16059)
(16011)
财务(16005)
财务管理(15965)
环境(15411)
(15282)
贸易(15275)
企业财务(15230)
(14845)
(14764)
金融(14760)
(14675)
银行(14651)
机构
学院(314172)
大学(313626)
(133106)
经济(130628)
管理(124152)
理学(108045)
理学院(106967)
管理学(105247)
管理学院(104650)
研究(101379)
中国(76642)
(65095)
(63399)
科学(58517)
财经(51235)
中心(47753)
(47560)
(46755)
(45701)
(43941)
研究所(42952)
经济学(42663)
业大(42345)
(40334)
师范(39975)
经济学院(38593)
北京(38540)
财经大学(38364)
(37605)
(36274)
基金
项目(221109)
科学(178014)
研究(165082)
基金(164022)
(141506)
国家(140387)
科学基金(123218)
社会(109860)
社会科(104383)
社会科学(104360)
基金项目(86548)
(86073)
自然(76923)
教育(76108)
自然科(75189)
自然科学(75175)
自然科学基金(73815)
(71828)
编号(65730)
资助(64487)
成果(52785)
重点(50202)
(49838)
(48131)
国家社会(47025)
(46990)
(46457)
课题(45148)
创新(44105)
教育部(43904)
期刊
(143082)
经济(143082)
研究(91671)
中国(60560)
(51868)
管理(46950)
学报(43707)
科学(41919)
(40599)
大学(35257)
学学(33402)
教育(31901)
(28431)
金融(28431)
技术(27506)
农业(27422)
财经(25555)
经济研究(23659)
业经(23436)
(22021)
问题(19213)
(14579)
(14462)
技术经济(14188)
科技(14174)
理论(14078)
(13857)
现代(13784)
商业(13536)
统计(13506)
共检索到455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徐娟  马佳骏  邵帅  黎娇龙  
“河长制”这一创新政策试图通过河长之间的沟通协调来有效实现水污染治理目标,但该政策能否有效解决因流域治理的跨域特征而导致的碎片化管辖和协同治理困境,现有文献对此尚未予以关注。文章首先利用博弈模型和逻辑推演阐释了碎片化治理本身对水污染治理及对河长制政策实施效果的潜在影响,进而基于2007-2018年中国七大流域覆盖的干流县域数据,结合中国生态环境部实施的国家重点监控点的水质数据,对提出的理论假说进行了系统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的流域治理中确实存在明显的碎片化问题,且主要集中在中上游地区,原因在于中上游地区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占优策略为被动等待,而下游地区主要为经济发达地区,其占优策略为主动治理,导致下游监管较强、中上游监管较弱而出现污染产业“逆流而上”的现象。同时,河长制能产生水污染治理改善的效果,但尚未解决跨区域协同治理困境,这也正是目前实施的河长制政策的主要局限,亟需后续推行过程中的进一步完善。文章揭示了河长制治理过程中的跨区域碎片化导致的协同治理困境问题,并为此问题提供了实证依据,有利于政府在执行过程中重点关注跨区域的协同合作治理,为政府进一步建立跨区域的河长制协同治理制度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吴素雄  吴艳  
温州社区公共服务传递碎片化形成于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下沉及服务购买过程中,既表现为部门业务在社区的分割,也表现为社区合同制治理受治理结构与社区服务生产方的资质、专业工作者素质及评估能力的约束。因此,温州通过政府权力下放、社区服务中心及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进行了机构、人员、业务及信息的重组与集成,但社区居委会与社区服务中心及孵化基地的权力关系需要在治理结构中明确定位,社区工作者专业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绪军  王屹  
职业院校发展规划执行实质是"政策文本"到"政策执行"纵向下移的过程,彰显出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性诉求。从认识论基础出发,深入剖析了职业院校发展规划执行忠实性、本体性、联动性等原则的哲学释义,同时运用协同治理分析方法,提出了职业院校发展规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碎片化的问题。基于此,职业院校发展规划执行碎片化的防治策略包括主动嵌入政府整体发展规划中,增强发展规划的认同度,实现"政—校"执行目标的帕累托最优效应;合理使用教育政策工具,激发发展规划执行主体的内生动能,实现"校—部"多层次公共利益的整体效应;构建"协调—监控"机制,提升发展规划执行的组织效能,实现"部—部"协同创新的内生动能;全面融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程度,实现"校—社"资源供给侧的动态平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思东  
美国地方政府体制的“碎片化”,是地方政府数量庞大、功能重叠、边界不清的形象称谓。多元民主理论认为它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直接政治参与,公共选择理论则将其视为表达公共经济领域中消费者偏好的制度工具。另一方面,碎片化的地方政府体制所产生的整体效益低下、部分地方政府民主程度与效率不够、以及无力应对社会问题等弊端,招致了大量的批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裴俊巍  陈慧荣  
部门本位主义和碎片化权威结构长期束缚国家治理的协同能力。针对碎片化权威主义理论,学界曾提出社会力量参与政策协同的修正版,构建了"共识型决策"的替代模型,也探讨过如何克服协同失灵和构建整体性政府。然而,既有研究都局限于行政部门之间以及行政部门与社会力量之间的互动。文章超越既有视域,探讨法院如何作为社会力量参与政策协同的制度化渠道,指出一条政府协同治理的司法路径。文章以"中国政府采购第一案"为反常案例,考察司法体制如何协调发改委和财政部之间的政府采购管辖权之争。研究发现,司法程序正在成为公民维权的重要渠道,法院力量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逐渐增大,并开始影响核心政府决策,成为"碎片化权威主义"结构中新兴的协调力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许弟伟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治理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核心风险在于隐性债务的显性化关联,以及由此驱动的风险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传导问题。因此,应从金融风险联动视角重新构建债务风险的协同治理防控体系,通过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的二元协同盘活地方政府各类存量资产,结合积极偿还和适度转换渐进化解存量债务问题;通过中央对地方的预算管理、动态预警体系构建及“金融”闸门管控,防控债务新增;通过中央、地方、金融机构的联防联治构建跨区域、跨部门和跨层级的债务风险协同治理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子琪  程铭  
东北地区大气污染呈现采暖期污染严重、省域污染差异较大、污染传导范围较广等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高度重视,各地区积极改善空气质量,但东北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出现了反复发展的严重问题,因此,对东北地区大气污染问题进行地方政府间协同治理困境剖析与长效发展路径探索是对国家生态保护和公民环境需求的双重回应。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增科  
国家和社会的协同治理以社会的存在和壮大为前提条件。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需要有活动空间、权利保障、资源保障和能力保障。研究表明,在上述四大类别的地方政府创新中,目前,能力建设类地方政府创新最为薄弱,空间让渡和资源引导类的地方政府创新也较为薄弱。权利保障方面更重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协同治理迫切需要的结社权、组织内部自治权、意见表达权、社会公共服务行业准入权等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于红  杨林  郑潇  
以七大流域河长制的推行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8—2018年水质监测数据,运用多期倍差法考察河长制对跨省河流边界污染的治理效果。研究发现:(1)七大流域中跨省河流污染治理存在“以邻为壑”现象,相对于省域内部,省域边界河流污染更为严重;(2)与省域内部相比,河长制实施显著降低省域边界地区河流COD、NH_(3)N浓度,能够协调跨省河流污染治理、实现“以邻为壑”到“守望相助”转变,但这一治理效果没有表现出较好的可持续性,表明地方政府在治污与经济政绩考核之间策略性选择的短视行为;(3)河长制对跨省河流边界污染的治理效果存在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领先省域相比,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省域的河长制并未达到预期治理效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骅  陈涵  
地方政府债务存在主体多元、规模庞大、形式隐蔽三大特征。本文针对性地构建包含协同审计机制、审计治理机制和信息互动机制在内的协同治理审计模式,进而采用演化博弈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设计地方政府债务协同治理审计演化博弈模型,对审计方和地方政府策略的演化稳定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置入计算实验方法"情景—应对"思想进行仿真计算,模拟博弈双方采用不同策略的初始概率以及协同治理审计三个子机制的完善程度对演化博弈结果的影响。最后,基于模拟仿真分析结果,从强化协同审计机制、完善审计治理机制和建立信息互动机制三个方面提出通过地方政府债务协同治理审计,更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金福  吴倩  
我国政府引进新公共管理的理念,积极介入大学学科建设,通过政策助推、信息服务和资金支持等方式,无疑推动了大学学科水平的发展。但政府对大学学科建设介入也带来了政府管理"碎片化"问题,表现为政策上的交叉、平台上的重叠和项目上的重复,直接导致非重点学科边缘化、教师价值观与科研行为异化、学科的自主性缺失与主体性缺位和学科投入产出不匹配等乱象呈现。治理政府管理"碎片化"对大学学科建设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树立协同理念,构建整体政府管理模式,构建政府与大学的缓冲组织,改变政府直接管理的现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莹   陶元磊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有效执行,是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目标实现的关键。然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底层逻辑链在制度、经济和操作三个层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缺位或错位,导致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执行陷入碎片化困境,进而影响符合国家治理需求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顺利生成。行动者网络理论为政策执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从系统观念出发,以行动者、网络与转译为主要特征,构建了促进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实施的治理策略框架,形成了能够充分调动行动者积极性的治理闭环,并从逻辑链完善、行动者激励以及配套机制保障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为国家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赋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鲁先锋  
水环境治理是对环境外部性偏差进行干预的一种方式,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承担着区域水环境治理的基本职责,在应对复杂性环境问题与自我创新导向的协同变迁过程中,形成了常规协同与动员协同、专项协同与整体协同、纵横协同与内外协同、结构协同与程序协同等不同类型的协同治理机制。本文结合SX县水环境治理实践,具体研究水环境协同治理机制的生成条件、运行逻辑和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将水环境治理协同机制有效运转的基本条件归纳为价值引导、公众参与、制度统协和技术支持等方面。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耘通  樊雪  
河长制作为水资源管理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涉水资源保护的具体效果。政策跟踪审计能够鉴证、评价河长制政策的具体实施状况,但审计机关需要按照协同治理的要求,与其他部门职责分工、相互合作。目前,河长制政策跟踪审计存在缺少协同制度保障、信息传递共享不足、结果利用程度不够、队伍培养机制欠缺等短板,亟需从搭建协同制度体系、共享信息技术、推动结果利用、培养人才队伍等层面予以完善,以期提升河长制政策跟踪审计的协同治理效率,进而提高河长制政策实施效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鲁圣鹏  杜欢政  李雪芹  
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中国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存在的问题,认为农村垃圾协同治理,是降低垃圾管理成本、实现垃圾资源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从垃圾治理主体、流程、政府职能分工以及政策等方面,系统探讨当前中国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存在的"碎片化"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按照系统管理的思维,运用顶层设计方法,构建农村生活垃圾协同治理总体框架;从主体整合、流程再造、区域协同、机制协调和信息共享5个方面,重点研究农村生活垃圾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本研究对构建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实现美丽乡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