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61)
2023(11414)
2022(10239)
2021(9471)
2020(7991)
2019(18517)
2018(18427)
2017(36288)
2016(19475)
2015(22037)
2014(22021)
2013(22143)
2012(20214)
2011(18120)
2010(18119)
2009(16249)
2008(15744)
2007(13308)
2006(11514)
2005(9868)
作者
(55919)
(46155)
(45988)
(43561)
(29653)
(22254)
(20974)
(18179)
(17676)
(16585)
(16122)
(15555)
(14649)
(14486)
(14335)
(14001)
(13930)
(13763)
(13185)
(13068)
(11493)
(11224)
(11138)
(10386)
(10272)
(10224)
(10216)
(10166)
(9337)
(9099)
学科
(76909)
经济(76821)
管理(56193)
(55586)
(43980)
企业(43980)
方法(40178)
数学(35554)
数学方法(35212)
(20074)
(19605)
中国(19352)
业经(16306)
地方(15823)
(15794)
(14906)
(14673)
贸易(14666)
(14184)
农业(13490)
(12686)
财务(12616)
理论(12598)
财务管理(12592)
技术(12158)
企业财务(11967)
(11853)
环境(11612)
(11057)
银行(11021)
机构
大学(276778)
学院(273128)
管理(113640)
(107101)
经济(104531)
理学(99374)
理学院(98319)
管理学(96715)
管理学院(96197)
研究(86446)
中国(63270)
(58281)
科学(53423)
(48541)
(42123)
(41624)
业大(41370)
中心(39970)
财经(39837)
(38517)
研究所(38387)
北京(36682)
(36449)
(35359)
师范(35025)
农业(32495)
经济学(31808)
(31779)
(31671)
财经大学(29989)
基金
项目(193888)
科学(151934)
研究(142255)
基金(140871)
(121782)
国家(120799)
科学基金(104608)
社会(88967)
社会科(84270)
社会科学(84245)
基金项目(75517)
(75219)
自然(68667)
自然科(67048)
自然科学(67032)
自然科学基金(65852)
教育(65177)
(62969)
资助(58649)
编号(58166)
成果(46949)
(42951)
重点(42559)
(40249)
(39980)
课题(39231)
科研(37203)
创新(37195)
教育部(37188)
大学(36934)
期刊
(112638)
经济(112638)
研究(77312)
中国(49432)
学报(42974)
管理(40117)
科学(38286)
(36633)
(35235)
大学(32687)
学学(30407)
教育(29127)
农业(25597)
技术(24052)
(21945)
金融(21945)
图书(19280)
财经(18931)
业经(17789)
经济研究(17381)
(15958)
理论(14596)
问题(14281)
实践(13621)
(13621)
科技(13376)
书馆(12963)
图书馆(12963)
技术经济(12792)
(12662)
共检索到387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鲲鹏  陈埙吹  陈曼莉  姚岚  
目的: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后医疗救助(治)服务包的开发进行实证研究,以帮助当地民政部门制定相关灾后医疗救助(治)政策,并希望对今后自然灾害后的医疗救助(治)工作起到借鉴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不同灾区共调查住户6416户(15788人),并在此基线数据基础上,依据相关原理及方法,制定灾后医疗救助服务包。结果:灾后居民卫生服务需求急剧增加,灾区居民疾病谱发生变化,同时由于居住环境的变化引起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精神健康问题严重。结论:增加慢性病的门诊救助服务包;为严重伤残等特殊困难群众制定必要的救助服务包;加强对灾区居民的精神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曼莉  孙菊  陈瑶  李建  王峥  陈埙吹  陈宁姗  姚岚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人员伤亡严重,灾后政府迅速开展了医疗救助工作,包括灾后的紧急救援措施、因灾后续医疗的救助措施和随后常态的医疗救助,这些医疗救助措施帮助灾区人民解决了地震所致疾病的经济负担,保障了灾区居民的健康。同时,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后医疗救助实施工作的经验总结,分析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增加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建立对社会资源的管理机制、增加中央财政对重大自然灾害医疗救助的责任和扩大灾后医疗救助服务包的范围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升  毛咪  刘泽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已基本完成,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总投资1万亿元,灾后重建绩效即各项重建目标完成的究竟如何?哪些政府能力制约重建绩效的提高?研究以上问题,有利于科学评估地震灾后重建绩效,并为之后的灾后重建提供重要借鉴。本文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建立政府重建能力及重建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在六个重灾县市收集的近1 000个受灾家庭样本的问卷数据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就业外,各项重建目标完成情况较好;相对其他能力来说,重建资源运用能力对重建绩效影响最大,其次是重建资源配置能力,重建资源获取能力和重建资源整合能力对重建绩效无显著影响。因此,灾后重建过程中,政府要高度重视重建资源配置能力建设和资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升  罗桂连  
选择何种重建方式(原址重建或异地搬迁等)是灾后重建的首要问题。所谓重建意愿即在原居住地受到地震等自然灾害破坏时,受灾居民对不同重建方式(原址重建还是异地搬迁或者两者之间的状态)的选择倾向。了解灾区群众的重建意愿及其因素影响是受灾县(市)制订灾后重建规划、并推动实施的重要前提。通过对五大极重灾区1243户城乡受灾居民家庭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结果表明:受灾居民所在县(市)、目前安置地、户口类型、受教育程度、适应新环境能力及未来经济预期等因素对其重建意愿有显著影响。研究认为:选择重建方式应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充分论证;在此基础上,应结合目前的临时安置地对城乡布局合理规划;应将灾后重建和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兰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世明  李蔚  
严重自然灾难发生后,灾难地景区虽然采取了诸多措施以重新赢回游客,但是这些策略是否有效,在现有的文献中尚缺乏实证研究。本文在灾后游客流失原因与旅游意愿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安全策略、价格策略、体验策略、情感策略,并实证检验了4种赢回策略对灾后流失原因和旅游意愿关系的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晓燕  
村镇空间布局是灾后重建工作的重点,它可以实现灾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基本思路是村镇合并与易地重建相结合,集约居住与适度分散相结合,生活、生产、生态、安全空间均衡发展,依托大中型城市、交通要道实施"点线布局"。具体措施:一是积极引导移民自发地融入新的环境;二是重视重建过程中利益补偿的问题;三是以市场化手段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四是适当保持农村血缘、亲缘、地缘格局;五是找寻农民参与平台,创新村镇重建规划的编制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  方昕  张春清  王龙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灾区居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灾后恢复重建资金需求在上万亿元以上,资金支持成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分析灾后恢复重建筹资格局的基础上,对金融支持重建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点阐述,同时剖析了金融支持灾后恢复重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灾后恢复重建金融支持决策提供思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舒建平  张林玲  何芝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绵竹旅游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在2008年至今两年多的时间里,绵竹市旅游业进行了积极恢复重建,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后,应着力从平复资金缺口、调整产业结构、突出文化亮点、深化旅游体验、恢复旅游市场人气、完善旅游救援等方面做好工作,实现绵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克俊  张鸣鸣  
汶川地震灾后城乡住房重建在快速推进的同时,一些问题已经凸显,如气候、地质等不确定性因素阻碍重建进程,个别措施不利于民众长远利益,金融贷款方面有潜在的风险,部分援建项目不适合当地的现实需求,而建设成本大幅攀升则是制约重建步伐的重要因素。这些问题在当前或今后给重建进程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应从保障、激励、监督、利益协调、工作推进等多方面深层次探索灾后城乡住房重建的机制建设,在保障各方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提升重建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伟  
汶川"5·12"大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损失最重的一次特大地震,举世震惊。尽快重建家园,恢复和提升发展能力,是今后几年四川省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灾后重建工作浩繁、持久、面广,为了使灾后重建免走弯路,减少甚至避免未来可能的类似灾难,在承受巨大创痛的同时更需要对灾后重建规划进行理性思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荫凯  彭娟  
5·12大地震与以往地震相比,具有震级高、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救灾难度高等特点。当前,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在此,有必要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继瑞  汪锐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震级之高、破坏性之强令全世界震惊。地震和地震所产生的次生灾害对灾区人民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通过全国军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有效地控制灾情之后,灾区正逐步进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新阶段。土地整理作为灾后重建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应得到相当的重视。灾区农村土地整理和城镇土地整理的具体实施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灾后土地整理为契机,化困难为希望,变挑战为机遇,促进灾区在新的平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美好家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岳晓燕  吴殿廷  赵西君  张佳蕾  
复杂和艰巨的灾后重建绝不仅仅是灾区面临的难题,社会各方都应该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文章在总结国外灾后重建案例的基础上,依据国情提出了我国灾后重建的原则、战略、评估体系和重建规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铮  程君凤  顾新  
汶川大地震牵动着每个人的心,灾后重建工作任重而道远。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灾后重建经验,提出了灾后重建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