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8)
- 2023(9514)
- 2022(7812)
- 2021(7113)
- 2020(5877)
- 2019(13191)
- 2018(12474)
- 2017(23880)
- 2016(12703)
- 2015(14358)
- 2014(14420)
- 2013(14520)
- 2012(13941)
- 2011(12552)
- 2010(13264)
- 2009(12848)
- 2008(12089)
- 2007(10865)
- 2006(10134)
- 2005(9153)
- 学科
- 济(74896)
- 经济(74741)
- 管理(38659)
- 业(34984)
- 企(30264)
- 企业(30264)
- 财(28589)
- 融(26141)
- 金融(26139)
- 中国(25293)
- 方法(23668)
- 银(23593)
- 银行(23580)
- 地方(23563)
- 行(22804)
- 数学(19041)
- 数学方法(18908)
- 业经(16372)
- 制(16349)
- 农(15914)
- 学(14678)
- 务(14181)
- 财务(14161)
- 财务管理(14117)
- 企业财务(13567)
- 地方经济(13304)
- 财政(12844)
- 体(11844)
- 理论(11413)
- 中国金融(11144)
- 机构
- 大学(187339)
- 学院(187115)
- 济(89366)
- 经济(87713)
- 研究(69941)
- 管理(65900)
- 中国(59011)
- 理学(55607)
- 理学院(54932)
- 管理学(54091)
- 管理学院(53749)
- 财(49955)
- 科学(39403)
- 京(39101)
- 所(35902)
- 财经(35716)
- 江(35084)
- 中心(32245)
- 经(32045)
- 研究所(31995)
- 经济学(30126)
- 农(27870)
- 经济学院(26890)
- 财经大学(26138)
- 范(24493)
- 师范(24248)
- 院(24244)
- 北京(23934)
- 州(23697)
- 业大(22870)
- 基金
- 项目(115216)
- 科学(91266)
- 研究(86262)
- 基金(84479)
- 家(72093)
- 国家(71473)
- 科学基金(61365)
- 社会(59716)
- 社会科(55637)
- 社会科学(55615)
- 省(45610)
- 基金项目(44056)
- 教育(37901)
- 划(36433)
- 自然(36188)
- 自然科(35312)
- 自然科学(35302)
- 自然科学基金(34688)
- 资助(34632)
- 编号(33565)
- 成果(29052)
- 重点(26613)
- 发(26487)
- 部(25810)
- 国家社会(24766)
- 课题(24047)
- 创(23578)
- 性(23304)
- 教育部(22550)
- 创新(22173)
共检索到311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姚会元 邹进文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姚会元
“江浙财团”形成的经济基础与社会基础姚会元北京政府统治时期,“江浙财团”逐渐形成。”江浙财团”乃是以上海为基地,以江浙籍金融资本为主体的大资本集团的总称。它包括所有以上海为其资本活动基地的资本家集团,既有钱庄银行资本,又有近代工商业资本;它网络着江浙...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陶水木
浙江金融财团是随着辛亥革命以后华资金融业的迅速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形成的标志 :一是浙系金融资本迅速发展 ,在上海居于主导地位 ,且经营趋于集团化 ;二是浙籍金融资产阶级基本掌握了上海金融业同业组织钱业公会和银行公会 ,有了财团的组织形式 ;三是随着金融实力的增强 ,浙籍金融资产阶级步入了要求独立发展的成熟阶段 ;四是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浙籍金融家 ,有了财团的优秀代表和有影响的代言人。
关键词:
浙江金融财团 标志及地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傅巧灵 赵睿 鲍新中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社会基础网民规模扩大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客户基础。中国网民数量在2008年6月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其中手机网民达5.57亿,占全部网民的85.8%;网民又以青年人为主体,10~39岁年龄段网民占全部网民比例的78.1%。考虑到网络普及和代际更迭因素,中国互联网的群众基础将继续
[期刊] 改革
[作者]
吉昱华 蔡跃洲 史仕新
在新增长理论中 ,内生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是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决定技术进步以及影响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的因素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路径。社会基础结构通过影响这些因素影响着经济的长期增长。社会的价值取向体系决定了人们获得社会认同的取向和社会资源的投入方向 ;社会激励结构、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式、社会权力结构决定了个体以何种方式达到其获取社会地位和资源的目的 ;制度和政策通过影响个体和厂商从事不同活动的成本和收益从而影响其行为模式。发展中国家必须改善社会基础结构以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理论 社会基础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健 罗钦涛
外生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在地方实践中面临可持续发展困境,因此,如何激活村庄互助养老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浙江省中部罗村的田野调查,分析内生型互助养老运行机制的构建路径,阐明引导和约束运行机制的社会基础。研究发现,新乡贤、村集体及(新)村民等多元主体构建起组织建设、资金筹措、文化浸润以及行为激励四重运行机制。依托乡村精英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熟人社会的相互信任与面子竞争、地方知识的关联建构与拓展应用等乡村社会基础促进内生型互助养老实践生成,以软性约束方式保障实践长效运行。基于此,加强乡村社会建设、通过农民自组织互助养老应是建设内生型互助养老模式的核心要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启恒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彭绍钧 胡敬新
产融结合型财团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实力非常强大,我国的财团类企业规模很小,在形成路径和模式上都与西方不同。当前我国应当实施制度创新,允许产融双向结合,探索在金融分业体制下的产融结合模式,鼓励财团型企业集团的发展扩张。
关键词:
产融结合 财团 路径 模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白林
2004年6月16日,经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批准,由温州9家民营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的中瑞财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瑞财团)正式挂牌。这一以财团冠名的控股公司,其实质意义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标志着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文强
人的发展经济学必须有其坚实的社会基础,把研究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其学术方向,同时关注和研究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时期经济促进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途径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计划经济,必须着力解决好生产资料社会化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通过调整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来促进人的发展;约束资本、控制收入比例严重失调、发展机会的公平和均等、资源分配使用的合理等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促进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大问题,必须着力加以解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鹏
由于农作参差期、土地细碎化和农作环节的关联性,小农生产关系呈现出强烈的社会性。社会性小农是小农经济运行的真实主体,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以不同的方式合理配置资源和有效安排生产,从而尽可能克服小农家庭生产的局限性。社会性小农的弹性意味着不仅可以降低村社生产体系的治理成本,而且可以有效对接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为资本、技术等要素与土地的结合创造条件。社会性小农奠定了小农经济持续发展和适应性变迁的基础,维持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关键词:
社会性小农 小农经济 发展 适应性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鹏
由于农作参差期、土地细碎化和农作环节的关联性,小农生产关系呈现出强烈的社会性。社会性小农是小农经济运行的真实主体,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以不同的方式合理配置资源和有效安排生产,从而尽可能克服小农家庭生产的局限性。社会性小农的弹性意味着不仅可以降低村社生产体系的治理成本,而且可以有效对接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为资本、技术等要素与土地的结合创造条件。社会性小农奠定了小农经济持续发展和适应性变迁的基础,维持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关键词:
社会性小农 小农经济 发展 适应性变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晓辉
华南财团是中国近代民族金融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银行的创办人及经理人以华侨及侨商为主,有明显的粤闽籍地缘特色。其以港粤系为核心,活动基地在香港和新加坡,辐射范围远及海内外。该资本集团虽无具体组织形式,但各银行在背景及经营的发展途径上颇多一致之处。华南财团资本家中不少人早期同孙中山革命政府有较深的渊缘,并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构成近代华侨金融之枢纽。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民族金融资本 华南财团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童适平
虽然经济企画厅的官员在1991年10月22日的内阁例会上信心十足地称日本经济正处于景气的进一步扩大之中,但是话音刚落,企业破产件数却急剧上升,该年达到10,723件,比上年增长65.8%,负债总额近8万亿日元,创历史最高纪录。从破产的部门性质来看,最高是房地产,占破产总件数的十分之一,总额的40%;其次是“财务资产运用”(或称财技术)型破产,约占总额的22%;股价指数继续猛烈下跌,1992年8月18日东证股价指数跌至14,309.41点,而1989年12月29日最高曾达到38,915.87点;在日本最为稀缺、也最为刚性的上地价格开始下跌,据日本不动产研究所调查,以1990年为100,1...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白呈明
研究目的:探究农村土地纠纷大量产生的社会基础及其治理思路。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资料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当前农村土地纠纷大量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基础.包括政治的、经济的、观念的、行为的、制度的和体制的,只要这些基础和条件存在,农村土地纠纷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因此,解决农村土地纠纷远非事后救济以及救济方式的选择那么简单,而需要深化改革,逐步消解体制性矛盾;完善法律,合理界定利益边界;正视现实,实现制度兼容;尊崇法治,理性选择纠纷解决机制。研究结论:构建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的长效机制应致力于消解纠纷产生的社会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