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39)
2023(11626)
2022(9569)
2021(8585)
2020(6543)
2019(14806)
2018(14397)
2017(26947)
2016(14342)
2015(15938)
2014(16071)
2013(15883)
2012(15246)
2011(14193)
2010(14613)
2009(13542)
2008(13178)
2007(11979)
2006(11131)
2005(10518)
作者
(42796)
(35841)
(35640)
(33808)
(23003)
(17069)
(15939)
(13768)
(13752)
(13007)
(12390)
(11934)
(11757)
(11605)
(11260)
(11049)
(10560)
(10469)
(10231)
(9999)
(9331)
(8831)
(8718)
(8392)
(8228)
(8126)
(8031)
(7865)
(7268)
(7011)
学科
(84422)
经济(84362)
管理(39067)
(37929)
(28887)
企业(28887)
地方(28048)
中国(24424)
(21231)
方法(21208)
业经(19140)
数学(17798)
数学方法(17651)
地方经济(16663)
农业(15037)
(14924)
(13151)
(12880)
(12792)
金融(12791)
环境(12490)
(12308)
银行(12298)
(12260)
贸易(12247)
(12086)
(11711)
(11601)
技术(10617)
(10326)
机构
学院(213783)
大学(208205)
(97430)
经济(95460)
研究(82813)
管理(76687)
理学(63876)
理学院(63054)
中国(62995)
管理学(62233)
管理学院(61798)
科学(48149)
(45457)
(42479)
(42224)
(39221)
研究所(38089)
中心(35966)
(33304)
财经(32171)
(30775)
师范(30472)
(30067)
经济学(29892)
北京(28823)
(28792)
(28525)
业大(27456)
(26674)
经济学院(26359)
基金
项目(133476)
科学(105642)
研究(102159)
基金(93823)
(80803)
国家(80064)
科学基金(68187)
社会(66181)
社会科(62745)
社会科学(62730)
(55448)
基金项目(48714)
教育(45363)
(44863)
编号(41794)
自然(40500)
自然科(39445)
自然科学(39440)
自然科学基金(38700)
资助(37398)
(36547)
成果(34087)
课题(31307)
重点(31023)
发展(30213)
(29704)
(28386)
(28013)
国家社会(26882)
创新(26147)
期刊
(127961)
经济(127961)
研究(71976)
中国(51968)
管理(32738)
(32673)
(30358)
科学(28669)
学报(28294)
教育(26236)
(24177)
金融(24177)
农业(22262)
大学(21753)
业经(21322)
经济研究(20819)
技术(20591)
学学(20428)
财经(16467)
问题(15870)
(14426)
(12843)
技术经济(12046)
世界(11859)
国际(11767)
(11469)
商业(11296)
资源(11295)
现代(10843)
(10329)
共检索到355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肃昌  何眉  范巧  
重塑区域发展新格局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大战略行动,也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江""河"两大战略联动成为服务全国一盘棋发展大局、顺应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新特征新趋势、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弥合南北方经济发展差距的迫切需要。为塑造南北互济、城乡联动、功能互补的"江""河"战略新优势,应统筹构建资源要素共享机制、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支点跨域联动机制、基建设施联通机制、重要平台引领机制、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充分发挥"江""河"战略联动的重要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任保平  巩羽浩  
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区域协调发展带来了新契机。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区域经济产生的显著影响,包括扩大内需、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有利于深入挖掘国内需求,缓解问题区域症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区域产业布局;赋能城乡融合发展,加速区域协调发展进程。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重点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强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条件建设、建立全国范围内适配数字经济发展的网络体系和培育数据要素统一大市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邹永红  蒋志华  
本文基于调查区域企业人力资源现状与近期需求的数据,通过分层分析、对比分析和交叉分析,找出了全区企业人员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区情,对未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如何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提升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海楠  王德起  周霞  
土地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对于土地整治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索势必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给城乡建设用地的整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该文立足于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通过改进的土地市场存量——流量模型,研究了土地整治如何对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土地市场产生影响,探索了土地整治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并详细阐述了土地整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得出了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结论。该文最后针对目前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点建议,分别是...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霍祎黎  宋玉祥  刘亭杉  
21世纪以来,粤港澳大湾区逐渐成长为以广州、深港为两大发展极核,以佛山、东莞、中山为区域副中心的多中心城市群,积极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体系,产业布局不断发生变化。大湾区核心城市和外围城市间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面临产业关联不强、城市间深度融合不够、第三梯队城市定位不清晰和人口及外贸红利逐渐消退等问题。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协调发展,应加强区域产业关联,提高经济溢出效应;建立区域发展协同机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明确第三梯队城市发展定位,加强外围地区与核心城市联动;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机遇,激发新经济增长点。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霍祎黎  宋玉祥  刘亭杉  
21世纪以来,粤港澳大湾区逐渐成长为以广州、深港为两大发展极核,以佛山、东莞、中山为区域副中心的多中心城市群,积极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体系,产业布局不断发生变化。大湾区核心城市和外围城市间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面临产业关联不强、城市间深度融合不够、第三梯队城市定位不清晰和人口及外贸红利逐渐消退等问题。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协调发展,应加强区域产业关联,提高经济溢出效应;建立区域发展协同机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明确第三梯队城市发展定位,加强外围地区与核心城市联动;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机遇,激发新经济增长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宏亮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重视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矛盾,充分认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用“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东生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严峻。目前,我国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目的之一就是要促进就业。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要深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菅瑞亭  
“九五”以来,秦皇岛市委、市政府根据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秦皇岛市要在本世纪末建成外向型、高科技、大规模现代化工业港口城市,同时要成为生活质量最好的花园式城市这一目标,结合本市实际情况,深入实施“科教兴秦”主体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魏后凯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但比较而言,目前中国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区域发展不协调呈现新的特征和表现形式。从空间角度看,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是城乡区域都要富裕,也即全域共富。在新形势下,应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作为主基调,加大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统筹力度,寻求面向全域共富的战略新举措。要按照政策精细化、措施精准化的要求,重构国家区域政策的基本框架,研究制定欠发达地区发展政策,构建全国统一规范、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体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石康  齐援军  
发挥地区优势 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石康,齐援军今后十五年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在不牺牲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各地区经济互相促进,协调发展。要作到这一点,关键是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一、加快中西部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陶学荣  
本文在对江苏省苏中、苏北、苏南三大区域的经济差异状况作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和造成这种差异的区域财税政策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财税对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推进浙江城市化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  
The paper valuates the citifying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Zhejiang Province. It also makes researches on the reciprocal relation between them and further presents a few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南客  
现代大文化建设 ,需要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保障性并且具有积极导向性的文化发展公共政策。本文就此从文化法规政策、文化管理政策、文化产业政策、文化区域政策、文化人才政策、文化科技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建霞  程书华  李进英  
近十年来,河北经济快速增长,出现了曹妃甸、沧州渤海新区、秦皇岛港口等经济发达区,冀中、冀南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省内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