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17)
- 2023(8847)
- 2022(7733)
- 2021(7045)
- 2020(6196)
- 2019(14505)
- 2018(14531)
- 2017(28388)
- 2016(15778)
- 2015(18077)
- 2014(18323)
- 2013(18406)
- 2012(17191)
- 2011(15790)
- 2010(16032)
- 2009(15119)
- 2008(15216)
- 2007(13887)
- 2006(12025)
- 2005(11074)
- 学科
- 济(64677)
- 经济(64584)
- 管理(48906)
- 业(44849)
- 企(37356)
- 企业(37356)
- 方法(31149)
- 数学(27714)
- 数学方法(27462)
- 财(20531)
- 制(17833)
- 农(17095)
- 中国(15991)
- 业经(13576)
- 学(13010)
- 务(12629)
- 财务(12591)
- 贸(12585)
- 贸易(12581)
- 财务管理(12556)
- 易(12238)
- 银(12085)
- 银行(12055)
- 企业财务(11853)
- 体(11512)
- 行(11417)
- 融(11349)
- 金融(11345)
- 地方(11239)
- 农业(10799)
- 机构
- 大学(233484)
- 学院(230763)
- 济(98499)
- 经济(96381)
- 管理(86926)
- 研究(78411)
- 理学(74149)
- 理学院(73292)
- 管理学(72122)
- 管理学院(71664)
- 中国(62162)
- 财(49125)
- 京(48593)
- 科学(46540)
- 所(40583)
- 农(39799)
- 财经(38172)
- 中心(36953)
- 研究所(36498)
- 江(36128)
- 经(34484)
- 业大(34087)
- 经济学(31362)
- 农业(31351)
- 北京(30558)
- 范(28705)
- 经济学院(28419)
- 师范(28405)
- 财经大学(28277)
- 州(28102)
- 基金
- 项目(148267)
- 科学(116011)
- 基金(108054)
- 研究(107855)
- 家(93797)
- 国家(93056)
- 科学基金(78910)
- 社会(68773)
- 社会科(65210)
- 社会科学(65187)
- 省(57455)
- 基金项目(57216)
- 自然(50396)
- 教育(50159)
- 自然科(49179)
- 自然科学(49162)
- 划(48721)
- 自然科学基金(48319)
- 资助(44763)
- 编号(43605)
- 成果(36766)
- 部(34211)
- 重点(33757)
- 制(31367)
- 发(31118)
- 创(30503)
- 课题(30395)
- 教育部(29398)
- 科研(28786)
- 创新(28704)
- 期刊
- 济(108705)
- 经济(108705)
- 研究(69578)
- 中国(46777)
- 财(40811)
- 学报(36573)
- 农(35918)
- 科学(32925)
- 管理(31016)
- 大学(27619)
- 融(27084)
- 金融(27084)
- 学学(26104)
- 农业(23137)
- 教育(21717)
- 财经(19751)
- 技术(19187)
- 经济研究(17326)
- 经(16885)
- 业经(16424)
- 问题(14825)
- 业(12457)
- 贸(12380)
- 理论(11909)
- 技术经济(11545)
- 版(11498)
- 国际(10787)
- 统计(10756)
- 财会(10730)
- 实践(10682)
共检索到350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彭玉镏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重大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基准汇率一直处于单边升值的态势。从宏观经济特征和模型实证分析中可以得出,虽然"汇改"后人民币货币篮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在逐渐增强,但主要还是参考美元汇率来进行调节,属于"软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制度 货币篮子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孟楠 张雪鹿
本文在Frankel and Wei(2008)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滚动回归等方法解构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首先,货币篮子构成具有时变性。美元占比虽在下降但仍最大;欧元曾占有10%以上份额,近几年却保持较低比例;东亚货币①在篮子中的重要性加大。我们认为国际货币体系格局、人民币国际化与东亚货币合作是决定我国货币篮子构成的最重要因素。第二,对外汇市场压力的反应、人民币升值、货币篮子构成的动态调整均体现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第三,汇改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具有自动稳定的功能。
关键词:
货币篮子 汇率弹性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日东 李文星
本文利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汇改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汇改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若升值1%,22个月后的工业品出厂价格和20个月后消费者价格分别下降0.746%和0.252%;从历史分解的结果看,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期间,人民币升值对降低国内通货膨胀有比较显著的解释力。此外,我国的货币供给增长过快,且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国内的需求过盛,可能是出现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并存现象的重要原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英辉
文章采用GARCH族模型对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人民币兑主要货币汇率的日收益率均具有典型的金融时间序列尖峰厚尾的统计特征,且除人民币/日元汇率外,对其它主要货币的名义汇率均存在波动聚集效应。文章认为,由于我国外汇市场仍然不够完善,具有一定的投机性,人民币汇率变化因此具有一定的群体行为性而表现出波动的聚集效应,中央银行应采取灵活干预的策略,把握汇率制度改革的节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白晓燕 唐晶星
本文综合运用交叉汇率滚动回归、多重结构变动模型和引入外汇市场压力的扩展模型,从两个维度——汇率与货币篮子的关联程度以及汇率机制的灵活程度,实证研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动态演变。研究发现,汇改既取得明显成效又具有显著渐进性,表现为多货币的篮子格局已初步形成,美元仍在其中居于主导,日元、韩元、林吉特和新加坡元曾经或正在发挥影响;经济冲击使篮子货币的权重分布发生多次结构变动;人民币升值中有10%-30%受市场力量推动,汇率机制灵活性相当可观。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巴曙松 吴博 朱元倩
本文以汇率制度改革日为基期,通过选取样本和构造权重,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进行新的测算,并与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的数据进行了比对;通过对结果数据和相关变量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相关系数的计算等,认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贸易顺差之间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实际有效汇率贬值是导致中国贸易顺差加大的原因之一;但仅凭借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改变我国贸易双顺差的局面,贸易结构的变化甚至会对人民币汇率构成一定的先导作用;实证分析还显示汇率弹性的增大会使我国外汇储备受汇率牵制的程度有所缓解。
关键词:
有效汇率 测算 协整检验 因果分析 实证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程海星
<正>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出明显的双向波动特征,汇率决定因素出现新变化。实证结果表明,中美利差可解释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约40%,略超过美元指数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带来的“第三国因素”对汇率冲击有限;互联互通机制的安排有利于汇率等价格变量的基本稳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白晓燕 郭昱
本文通过剥离并分析不同频度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NDF)的数据特征,探寻汇改前后NDF市场所发生的变化,并依据分析结果选取了相对较优的一系列ARCH模型进一步比较汇改前后NDF汇率波动特征。研究表明,不同频度的NDF汇率波动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且在汇改之后,正负相关性、偏度差异等数据特征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虽然汇改的确使得NDF市场的有效性得到了显著增强,但同时该市场仍存在着风险偏好等异象。货币当局必须充分考虑改革对NDF市场产生的冲击及其造成的反作用力,重点关注升值预期可能对国内造成的诸多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娟 杨亚慧
"811汇改"是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文章从汇率市场化的波动性、政策敏感度、流动性影响以及在岸和离岸联动性四个方面探究了"811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的运行特征。实证结果显示:汇改前,汇率波动性低,不受政策和流动性影响,且两地市场联动性较低;而汇改后,汇率长期处于高波动状态,受汇率中间价和资本限制政策以及流动性因素的显著影响,两地汇率联动性明显提升。由此得出几点结论和政策启示:第一,汇率波动相对剧烈时,汇率中间价和资本限制的调节作用更加有效。第二,随着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应将流动性因素纳入报价模型中,参照其变动拟定汇率调节的方向。第三,不可忽视国际市场风险和汇率预期的作用,应加强市场风险监控和汇率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调整期间出现人民币价格暴涨暴跌现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凌云 刘传哲 唐安宝
2005年汇率改革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并没有得到改善。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人民币汇率与贸易差额、外汇储备和外债规模关联性的实证研究发现:"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相关变量变动之所以与理论预期不一致,是因为影响国际收支的其它变量冲销了汇率的调控效果。从整体上看,人民币汇率传导机制仍存在阻滞,必须进行有效疏通,以保证充分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具体措施为:改变人民币汇率僵化的浮动方式,增强其弹性,并力争其汇率保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根据我国实情,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合理的调整;采取有力措施,有针对性的打击各类阻碍、干扰我国外汇市场健康发展的违法违规行为。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国际收支 汇率制度改革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想 张长征 宋国军
研究汇股两市条件波动率和相关系数的动态性与非对称性,分别建立单变量GARCH族模型和非标准非对称动态相关(GADCC)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汇率市场的条件波动率在利空消息冲击时普遍表现出很强的非对称性,而股票市场的非对称性并不显著;汇股两市间条件相关系数表现出显著的动态非对称性,但两个市场新息的冲击对条件相关系数的影响不尽相同,其中汇率市场新息的冲击对市场间条件相关系数的影响要强于股票市场。
关键词:
汇率 股票 非对称 动态相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翰庭
本文使用滚动回归及Chow检验等实证方法探究人民币汇率参考的货币篮子的构成与其在"8.11汇改"后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及人民币加入SDR这一事件是否使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产生结构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汇改"后大多数货币的权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汇改"使得货币篮子结构出现了多次改变,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显著提升,人民币加入SDR这一事件对货币篮子构成造成了结构性冲击。"汇改"也使人民币汇率短期内波动性提高,给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带来挑战,央行应审慎地推进汇率改革进程,预防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志明 郭予锴
汇率传递效应不仅影响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而且还会影响国内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本文以2005年7月为界,对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的传递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传递效应均较低,而且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明显变小,而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略有增大。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传递效应明显变小的原因在于传递路径中成本机制的效应被弱化,对消费者价格指数传递效应略有增大的原因是传递路径中预期机制的效应明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贾男 郑智峰 聂卉芬
本文用日汇率数据对汇改以后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无约束模型和有约束模型都得到了一致的结论:在人民币汇率的货币篮子中主要包括美元、欧元、日元和韩元四种货币;在汇改初期,美元的权重仍然非常大,这时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然是盯住美元的;但在以后的时期中,美元的权重逐步减少,欧元、韩元和日元的权重则一直稳步增加。2008年7月以后,人民币的汇率形成综合考虑了各种主要货币的汇率变动趋势,并且在不同时期灵活地改变篮子货币的权重,有意识地增加相对坚挺、国家经济形势较好的货币的权重。不仅如此,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也考虑了国内通货膨胀率的因素,人民币对内贬值会引起实际利率的上...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权重 形成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姚斌
本文从福利角度,结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应用"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框架对我国中短期内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建立了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结构化模型,以我国1985—2005年的历史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和仿真分析,并得出结论:随着国际实际需求和国际价格指数的不断增长,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居民的福利水平,人民币汇率制度应该继续朝着更具灵活性的战略方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