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38)
2023(5402)
2022(4568)
2021(4359)
2020(3523)
2019(8076)
2018(8055)
2017(16148)
2016(8768)
2015(9731)
2014(9556)
2013(9562)
2012(8956)
2011(8137)
2010(8337)
2009(7678)
2008(7572)
2007(6922)
2006(6459)
2005(5875)
作者
(24296)
(20210)
(20091)
(19507)
(13202)
(9547)
(9235)
(7783)
(7747)
(7454)
(7011)
(6787)
(6642)
(6601)
(6549)
(6367)
(6019)
(6018)
(5936)
(5794)
(5277)
(5042)
(4942)
(4722)
(4638)
(4583)
(4572)
(4427)
(4031)
(4025)
学科
(32703)
经济(32676)
管理(23375)
(22757)
(17972)
企业(17972)
方法(13268)
数学(12072)
数学方法(11896)
(10697)
中国(9808)
(9419)
(8068)
(7821)
(7726)
税收(7483)
(7446)
贸易(7442)
(7425)
(7291)
(6777)
银行(6768)
(6701)
业经(6683)
(6540)
农业(6519)
地方(6352)
(6026)
金融(6026)
及其(5984)
机构
学院(120796)
大学(119597)
(53344)
经济(52149)
管理(45446)
研究(44156)
理学(38245)
理学院(37839)
管理学(37180)
管理学院(36953)
中国(36755)
(27348)
科学(25216)
(24634)
(22283)
中心(21112)
财经(20705)
研究所(20094)
(19730)
(18828)
(18580)
经济学(16478)
(16121)
(16015)
师范(15886)
北京(15833)
业大(15462)
财经大学(15328)
(15233)
经济学院(14796)
基金
项目(76206)
科学(60749)
研究(57085)
基金(55976)
(48530)
国家(48127)
科学基金(41066)
社会(36047)
社会科(34231)
社会科学(34225)
基金项目(28461)
(28448)
自然(26403)
教育(26337)
自然科(25774)
自然科学(25770)
自然科学基金(25312)
(24802)
资助(24288)
编号(23680)
成果(20432)
(17631)
重点(17443)
课题(16700)
(16448)
(15527)
(15273)
教育部(15208)
国家社会(14660)
人文(14558)
期刊
(60337)
经济(60337)
研究(40672)
中国(25509)
(19617)
(19025)
金融(19025)
管理(16813)
(16623)
科学(15971)
学报(15648)
教育(12861)
大学(12293)
学学(11653)
农业(10892)
经济研究(10339)
财经(10005)
技术(9538)
业经(9321)
(8563)
问题(7615)
(7462)
国际(7334)
理论(6123)
世界(5869)
现代(5728)
(5657)
统计(5578)
实践(5441)
(5441)
共检索到193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尧成  
本文运用Beveridge和Nelson提出的对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分解的方法,将2005年7月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分解为确定性趋势成份、随机趋势成份及周期成份。分解结果表明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在升值预期下人民币汇率具有确定性的升值趋势;二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基础已基本确立。面对这种新的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我国有必要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目标,以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白晓燕  郭昱  
本文通过剥离并分析不同频度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NDF)的数据特征,探寻汇改前后NDF市场所发生的变化,并依据分析结果选取了相对较优的一系列ARCH模型进一步比较汇改前后NDF汇率波动特征。研究表明,不同频度的NDF汇率波动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且在汇改之后,正负相关性、偏度差异等数据特征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虽然汇改的确使得NDF市场的有效性得到了显著增强,但同时该市场仍存在着风险偏好等异象。货币当局必须充分考虑改革对NDF市场产生的冲击及其造成的反作用力,重点关注升值预期可能对国内造成的诸多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正新  陈雁南  
准确描述"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行为并预测其未来走势,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至关重要。基于2005—2015年间的月度数据,采用平滑转移自回归(STAR)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ER)波动的非线性机制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1)REER走势呈现非线性和非对称性;(2)LSTAR模型有效刻画了REER短期波动行为,转换位置为0.0525,区制间转换速度高达100;(3)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能快速吸收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冲击,"汇改"成效显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靳晓婷  张晓峒  栾惠德  
文章对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至2008年1月31日的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波动进行了计量研究,通过建立基于不同时间段汇率数据的门限自回归模型(TAR)可以看到,两年多来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存在门限的非线性特征,当升值幅度较大,即大于一定的门限值时,升值的冲击显示出更持久的延续性,体现出了升值预期的作用和升值不断加速的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英辉  
文章采用GARCH族模型对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人民币兑主要货币汇率的日收益率均具有典型的金融时间序列尖峰厚尾的统计特征,且除人民币/日元汇率外,对其它主要货币的名义汇率均存在波动聚集效应。文章认为,由于我国外汇市场仍然不够完善,具有一定的投机性,人民币汇率变化因此具有一定的群体行为性而表现出波动的聚集效应,中央银行应采取灵活干预的策略,把握汇率制度改革的节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远游  刘莉亚  盛世杰  
"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出现异常波动引起了广泛关注。国际经验表明,汇率波幅限制的渐进式放开,会导致汇率波动率变大。本文研究发现,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历次汇率波动率变大都和汇率改革进程同步。汇率波动与汇率制度的改变、波幅限制和弹性空间等均高度相关。自2012年汇改以来,在岸汇率波动的自相关性逐渐增大,导致较小的波动可能被放大从而形成异常波动。因此,在当前条件下,人民币汇率波幅限制不宜被过度放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远游  刘莉亚  盛世杰  
"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出现异常波动引起了广泛关注。国际经验表明,汇率波幅限制的渐进式放开,会导致汇率波动率变大。本文研究发现,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历次汇率波动率变大都和汇率改革进程同步。汇率波动与汇率制度的改变、波幅限制和弹性空间等均高度相关。自2012年汇改以来,在岸汇率波动的自相关性逐渐增大,导致较小的波动可能被放大从而形成异常波动。因此,在当前条件下,人民币汇率波幅限制不宜被过度放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华  燕焦枝  
本文采用单状态和状态转换GARCH模型对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状态转换GARCH模型的拟合和预测效果均优于单状态GARCH模型;人民币汇率波动呈现出阶段性的高、低波动状态,低波动状态表现为同方差特征,高波动状态具有波动聚集性和持续性,低波动状态的持续时间较短,且人民币汇率更易于从低波动转为高波动状态;各时期的不同状态及其转换原因取决于国内外各种经济、政策因素的此消彼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超  刘东  
运用混沌理论和技术方法,选取2005年汇改后与汇改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数据为研究对象,综合集成R/S方法、G-P算法和Wolf方法对汇率波动行为进行了混沌性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汇改后汇率波动具有长期记忆性和非周期循环,而汇改前汇率波动不存在状态持续性和循环周期;汇改前汇率收益率的最大Lyapunov指数小于零,表明汇率波动不具有混沌特征,而汇改后汇率收益率的最大Lyapunov指数大于零,表明汇率波动具有弱混沌现象和长期不可预测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阮青松  杨君轩  
针对人民币离岸在岸汇差持续存在现象,系统研究其波动特征、形成原因及影响。利用GIRBEKK-GARCH模型研究发现离岸市场主导汇差方向;利用DCC-GARCH模型研究发现离岸在岸市场割裂程度还比较严重;构建SVAR模型研究发现目前套利因素是汇差形成的主因、宏观经济波动因素是次因,而市场分割因素对其影响相对较小;鉴于汇差对经济金融秩序的干扰,研究提出增强对离岸市场调控能力、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加强离岸在岸互联互通等促进汇率收敛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阮青松  杨君轩  
针对人民币离岸在岸汇差持续存在现象,系统研究其波动特征、形成原因及影响。利用GIRBEKK-GARCH模型研究发现离岸市场主导汇差方向;利用DCC-GARCH模型研究发现离岸在岸市场割裂程度还比较严重;构建SVAR模型研究发现目前套利因素是汇差形成的主因、宏观经济波动因素是次因,而市场分割因素对其影响相对较小;鉴于汇差对经济金融秩序的干扰,研究提出增强对离岸市场调控能力、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加强离岸在岸互联互通等促进汇率收敛的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有鑫  谢峰  
2015年8月11日人民币新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贬值到升值的完整周期。及时梳理总结汇率管理的有效方式,将为今后完善汇率管理提供经验。人民币汇率管理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管理目标由对美元稳定转为对一篮子货币稳定;管理手段动态演进,从保汇率到保储备,从离岸利率管理到在岸利率管理,从管外汇到人民币和外汇一并管理,从管理证券投资项目和非法资本外流到管理对外直接投资项下的非实需资本外流。总体而言,人民币汇率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仍有提升空间。当前亟需从管理目标、管理工具以及工具搭配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汇率管理框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健,冉茂盛,钱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黎明  王春香  黄伟  胡晋武  
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的波动可能是非线性的,为更好地描绘其特征,文章运用BDS统计量对人民币汇率序列进行非线性检验,构建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单一门限自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该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的历史数据拟合效果较好,人民币汇率波动呈现出显著的非线性门限特征;当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时,升值趋势的持续性水平越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池启水  刘晓雪  
本文建立人民币汇率波动的GARCH模型,对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7月21日至今,人民币汇率波动不服从正态分布;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收益序列具有左厚尾的特征,人民币汇率波动具有集群性;人民币汇率波动具有较强的记忆性,且前期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本期的影响呈衰减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