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85)
- 2023(3260)
- 2022(2715)
- 2021(2562)
- 2020(2180)
- 2019(4727)
- 2018(4863)
- 2017(8338)
- 2016(4874)
- 2015(5720)
- 2014(5862)
- 2013(5423)
- 2012(4933)
- 2011(4437)
- 2010(4653)
- 2009(3937)
- 2008(4113)
- 2007(3867)
- 2006(3205)
- 2005(2860)
- 学科
- 业(18388)
- 管理(16662)
- 济(14950)
- 经济(14945)
- 企(14064)
- 企业(14064)
- 技术(11412)
- 农(9502)
- 方法(8115)
- 数学(7087)
- 数学方法(6898)
- 教学(6117)
- 技术管理(6012)
- 贸(5874)
- 贸易(5874)
- 易(5813)
- 理论(5671)
- 产品(4892)
- 农业(4092)
- 教育(4088)
- 市场(4025)
- 学法(3966)
- 教学法(3966)
- 农产(3667)
- 农产品(3667)
- 学理(3567)
- 学理论(3567)
- 中国(3538)
- 学(3502)
- 出(3469)
- 机构
- 学院(71111)
- 大学(67087)
- 管理(25503)
- 济(24598)
- 经济(23958)
- 研究(23471)
- 理学(21850)
- 理学院(21637)
- 管理学(21045)
- 管理学院(20930)
- 农(18258)
- 科学(16286)
- 中国(15726)
- 京(15308)
- 农业(15131)
- 业大(14792)
- 技术(13519)
- 所(13288)
- 研究所(12209)
- 江(12103)
- 中心(10906)
- 农业大学(9547)
- 北京(9388)
- 州(9385)
- 职业(9338)
- 范(8979)
- 省(8978)
- 师范(8844)
- 财(8614)
- 业(8404)
- 基金
- 项目(47849)
- 科学(35745)
- 研究(34584)
- 基金(30990)
- 家(28253)
- 国家(28033)
- 科学基金(23013)
- 省(22077)
- 社会(18302)
- 教育(18032)
- 划(17568)
- 社会科(17418)
- 社会科学(17413)
- 基金项目(16063)
- 自然(15890)
- 自然科(15577)
- 自然科学(15574)
- 自然科学基金(15266)
- 编号(15240)
- 资助(13390)
- 重点(11429)
- 创(11419)
- 课题(11400)
- 成果(11238)
- 创新(10710)
- 发(10389)
- 部(10006)
- 业(9910)
- 计划(9908)
- 科技(9765)
共检索到106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伍小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德峰 张玉屏 陈惠哲 向镜 张义凯
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单产最高的粮食作物。文章利用中国农业统计年鉴数据和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了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的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和稻作技术发展趋势。探讨了中国水稻生产经历的4个阶段的特点,良种良法配套对水稻增产的贡献,不同阶段创新的稻作技术;简述了全球水稻栽培技术发展的特点;回顾了中国矮秆品种、杂交稻及超级稻品种更替及其配套栽培技术创新;剖析了水稻高产栽培存在的新问题;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创新与品种生育特性配套的水稻种植制度、生产模式和环境协调的栽培技术,发挥品种产量潜力和应用,可以实现增产增效,促进水稻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关键词:
水稻 高产 株型 栽培 技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筑英 张焕云 赵家禄 虎德元 陈远德
引进黑龙江省方正县的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及原正市创导的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与赤水市近年推广的地膜湿润育秧栽培技术进行育秧方式、栽培密度的比较试验,结果表现出旱育栽培优于湿润育秧。旱育秧抗逆性强,秧苗素质好,分染力强,增产明显,特别是以方正式旱育秧植23.5万窝/ha增产显著。
关键词:
水稻 旱育稀植 栽培技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宋荣华 蒋正琦 陈学良 常运诚 侯茂生
本文研究了黄河背河洼地盐渍土的特性和氮、磷化肥在不同黄河沉积母质上土壤的施用量,施用方法和增产效益,提出了盐渍土种水稻的脱盐措施和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友斌 叶永印 Ibrahim
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旋转设计对水稻旱种的施氮量、基肥施氮比例及播种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产量与施氮量呈正相关、与基肥施氮比例和播种密度呈二次抛物线关系。播种密度一定和施氮水平较低时,氮肥应先满足中、后期群体之需要而作穗肥施用,基肥施氮比例不应超过50%;而在施氮水平较高时,氮肥施用应以基肥深施为主,基肥施氮比例应占总施氮量的72·5%右左,其余视苗情作穗肥施用较佳。选择生育期较短、高抗病、优质、高产的品种是水稻旱种成攻的关键;选用适当的除草剂并进行有效除草是水稻旱种成攻的保证。
关键词:
二次回归旋转设计 播种密度 穗肥 生育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冬林 屠乃美 关广晟 邓小华
水稻少免耕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实用技术,对中国水稻可持续发展作用甚大.综述了稻田免耕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免耕对稻田土壤的物理特性、化学性质、微生物和酶等方面的影响,免耕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分析了免耕的生态、经济效益.
关键词:
免耕 稻田 土壤肥力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粱作为中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主要作物,在谷物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淀粉是高粱子粒的主要成分,高粱子粒的淀粉含量及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例决定着高粱子粒的品质,并对子粒的出米率、适口性及酿造等方面有重要影响。该项目通过分析高粱子粒淀粉积累规律以及与淀粉积累有关的内(品种)、
关键词:
生态区 高产栽培技术 高淀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家国 谭中和
针对四川的生态特点,提出了四川水稻生态适应性栽培对策:抗灾避灾高产稳产的旱育秧技术;避高温伏旱和耐迟栽的栽培技术以及充分利用晚秋光热资源,提高全年生产力的复种技术。同时,本文总结了大面积高产(7.5t/ha)和超高产(9.0t/ha)的基本技术途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广春 孟维韧 全东兴 陈温福
为了明确水稻高产条件下的栽培模式,增加水稻产量,本研究采用规范化设计,以辽优9466为试材,研究了氮、穗肥施用、播量、插秧穴距和苗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杂交稻产量的影响为施氮量>播量>插秧穴距>插秧苗数>穗肥施量。增施氮肥、适当降低栽插密度是实现高产的主要技术措施;在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栽培措施的适宜取值为:施氮量172.4~177.6kg/hm2,穗肥施量14.1~15.9kg/hm2,播量2.2~2.4粒/钵,插秧穴距484.2~515.8cm2,苗数2.9~3.1株/穴,按此栽培方案,可获得9.97t/hm2以上的产量。
关键词:
杂交稻 产量 栽培措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饶鸣钿 蔡龙淼 苏迎平
水稻软盘育秧抛栽的效益及配套栽培技术福建省沙县农业局饶鸣钿蔡龙淼福建省三明市农技站苏迎平水稻利用塑料软盘育秧进行抛栽移植是一项省工、省力、高产、高效的轻型栽培法。沙县1994年开始引进试验、示范,取得成功。1995年在双季早稻、再生稻、单季稻上示范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家国 张大学 张鸿
在四川盆地的春、夏旱常发区,秧苗受旱后不能及时移栽,严重影响水稻生产。通过模拟和实际受旱两种条件,研究了迟栽对秧苗及其本田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了利用旱地培育长龄大苗秧的栽培技术对策,可显著增强秧龄弹性,早插增产,迟栽亦能获得较高产量,减轻灾害损失,变被动受旱减产为主动抗旱减灾增产。
关键词:
水稻,迟栽,秧龄弹性,旱育大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开阳 蔡明历
以汕优 6 3为对照 ,研究了Ⅱ优 5 0 1的生育特点和高产栽培技术 ,结果表明 ,Ⅱ优 5 0 1作中稻栽培 ,具有生育期适中 ,较耐高温、穗大粒多和结实率高 ,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早、大田有效分蘖期短 ,株型较好 ,生物产量、净同化率和经济产量高等特点。生产上宜采用每hm2 2 5 .6万穴 (11.7cm× 33 .3cm)的密度和促蘖保花法 ,培育带蘖壮秧 ,够苗晒田提高成穗率、确保足够穗数是获得高产的关键
关键词:
Ⅱ优501 生育特点 栽培技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冯在根 谢成林 严功林 周长军
应用农业系统工程原理,对影响稻麦机械化高产栽培的几个关键农艺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小麦亩产400公斤以上、水稻亩产550公斤以上,稻麦亩产950公斤以上的优化农艺组合,同时研究了稻麦稳定高产栽培的配套技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吉安 罗望生 任国安
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及效益分析湖南省桃江县农业局肖吉安,罗望生,任国安桃江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有水田面积52万亩,年产稻谷4亿多公斤。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县优质稻发展迅速,年种植面积13-15万亩,并初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会英 韩玉良
一、抚顺县水稻生产现状及其限制因素抚顺县地处辽宁省东部山区,年平均有效积温3192摄氏度,有水稻面积7万亩。由于技术落后,使水稻单产徘徊在450公斤左右浮动。再加上抚顺县不利的自然因素,也增加了技术改进的难度,制约着水稻正常生育质量,主要有两方面不利因素:①受山区冷凉寡照和空气湿度大的影响,导致病害,冷害和有效生产率低的情况十分严重。②受地形地貌影响,稻田分散,农田工程标准低,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