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46)
- 2023(6010)
- 2022(4427)
- 2021(3956)
- 2020(3163)
- 2019(7110)
- 2018(7450)
- 2017(14253)
- 2016(7931)
- 2015(8963)
- 2014(8801)
- 2013(8277)
- 2012(7377)
- 2011(6424)
- 2010(6182)
- 2009(5617)
- 2008(5418)
- 2007(4637)
- 2006(4165)
- 2005(3823)
- 学科
- 济(29632)
- 经济(29600)
- 管理(19614)
- 业(19479)
- 企(14701)
- 企业(14701)
- 农(11348)
- 中国(9732)
- 地方(9234)
- 方法(8927)
- 业经(8583)
- 农业(7881)
- 数学(7532)
- 数学方法(7450)
- 财(6990)
- 制(5920)
- 学(5786)
- 发(5582)
- 体(5061)
- 务(4683)
- 产业(4675)
- 财务(4668)
- 财务管理(4664)
- 发展(4561)
- 展(4553)
- 环境(4435)
- 企业财务(4400)
- 理论(4394)
- 土地(4283)
- 技术(4041)
- 机构
- 学院(102367)
- 大学(101479)
- 济(37160)
- 管理(36460)
- 经济(36223)
- 研究(34536)
- 理学(31306)
- 理学院(30885)
- 管理学(30120)
- 管理学院(29935)
- 中国(26473)
- 科学(22194)
- 京(22150)
- 农(18099)
- 财(17244)
- 所(16919)
- 中心(16439)
- 江(16400)
- 范(15781)
- 师范(15652)
- 业大(15585)
- 研究所(15353)
- 农业(13976)
- 财经(13705)
- 北京(13590)
- 州(13197)
- 院(13007)
- 师范大学(12645)
- 经(12342)
- 经济学(11069)
- 基金
- 项目(70868)
- 科学(55654)
- 研究(53375)
- 基金(50285)
- 家(43859)
- 国家(43453)
- 科学基金(37218)
- 社会(33517)
- 社会科(31553)
- 社会科学(31544)
- 省(28487)
- 基金项目(27292)
- 教育(23787)
- 划(23782)
- 自然(23539)
- 自然科(22931)
- 自然科学(22927)
- 编号(22860)
- 自然科学基金(22484)
- 资助(18776)
- 成果(18374)
- 重点(16116)
- 发(16048)
- 课题(15461)
- 部(14618)
- 创(14268)
- 国家社会(13825)
- 创新(13335)
- 科研(13211)
- 项目编号(13199)
共检索到153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田宓
有清一代,朝廷律例对蒙古地区水资源的产权没有做相应规定。在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大青山沟水的产权源自户口地的权属。在水分交易和用水纠纷中,无论是民间还是官府,都是通过户口地的权属来证明水分的归属。单独的水契缺乏充足的法律效力,必须与户口地档册相互配合,才能证明沟水产权。民国时期各种水利法规的制定、公布和实施,使现代水权观念进入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水利法规的厘定意味着水权从地权中析分出来,获得了单独的法律地位。水契、租水执照和水权状也相应地具备了独立的法律效力。在实际生活中,这些水利法规和文字契据为土默特民众竞逐沟水产权提供了契机,从而引发了地方水利秩序的重新盘整。
关键词:
沟水 水分 水权 契约 租水执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梁潇文
清朝统治者否认归化城土默特蒙古是"带地投诚",并将土地恩赏于土默特众人"以资赡养",而大范围开垦致使该地区形成了性质不同的官属地与土默特户口地。本文通过分析相关满、汉文档案和土地租典契约,认为尽管土默特蒙古户口地的所有权归清朝统治者所有,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土默特蒙古能够支配其土地,以致相关禁垦、禁典政策成为一纸空文。与此同时,随着大量内地民人进入蒙古地区,带动了土默特蒙古人土地私有观念的产生和发展。
关键词:
清代 归化城土默特 户口地 地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士玲 杨保国 卢立华 张培 雷丽群 何远 郑路
利用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自动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分析了广西大青山地区土壤水热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温度的年内变化特征与气温一致,呈"单峰型",最低值出现在1月,最高值在7月,但存在滞后期,滞后时间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2)土壤水分年内变化复杂,受各月气温、降水的影响而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1—4月份土壤含水率较高,4月下旬土壤含水率迅速降低,至7月底处于全年较低值,变化幅度随土层深度加深而减小。(3)影响土壤温度的主要气象要素为大气温度,土壤水分主要受降水和饱和水汽压影响。月尺度上这些气象要素对土壤水热的影响更加显著。(4)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论为土壤水热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参考资料,也为本区域森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气象要素 大青山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许檀
归化城是清代蒙古草原最重要的商业城市之一,是漠北、漠西蒙古和新疆地区与中原贸易的重要转运枢纽。乾隆二十六年清政府在归化城设关榷税,随着汉蒙贸易、边疆贸易的发展,该关税额有较大的增长。经由归化城输出的商品以茶叶、布匹和杂货为大宗,输入则以牲畜、皮毛、粮食为主。归化城的商业构成以金融业、批发业、贩运业以及皮毛加工、餐饮旅店等业为主。
关键词:
归化城 雁门关 税关 捐款 商业 商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琛琛 乌恩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养生旅游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新热点。自然保护区凭借其优质的生态环境基底,为开发养生旅游产品提供了优势条件,而处理好养生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则成为自然保护区开展养生旅游的难点。本文以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养生森林资源,推出养生文化产品、健康医疗产品、户外健身游憩产品三大养生产品体系,并提出区内养生,区外居住的模式,为养生旅游在自然保护区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养生旅游 自然保护区 旅游产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钢
[目的]试图结合青山沟镇的自然环境和满族文化,在解决现有问题的基础上设计满族特色小城镇旅游景观规划。[方法]针对满族特色小城镇建设采用文献法列举国内学者既有研究成果,鉴于其未能从满族特色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建立满族特色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系统,文章以青山沟镇为例,在分析青山沟镇发展现状、景观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找出该地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制定规划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具体解决策略。[结果]研究发现,创造满族特色的旅游景观规划必须将满族文化贯穿到城镇的整体景观规划当中;注重文化的时代性;注重文化和自然资源的结合
关键词:
满族特色 小城镇 旅游景观规划 青山沟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钢
[目的]试图结合青山沟镇的自然环境和满族文化,在解决现有问题的基础上设计满族特色小城镇旅游景观规划。[方法]针对满族特色小城镇建设采用文献法列举国内学者既有研究成果,鉴于其未能从满族特色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建立满族特色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系统,文章以青山沟镇为例,在分析青山沟镇发展现状、景观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找出该地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制定规划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具体解决策略。[结果]研究发现,创造满族特色的旅游景观规划必须将满族文化贯穿到城镇的整体景观规划当中;注重文化的时代性;注重文化和自然资源的结合;注重公众参与,只有通过各方面的配合才能达到全面的、真正的满族特色。[结论]通过民族特色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可以将青山沟镇的旅游模式由地区资源导向性转变为产品导向性,可以科学有效地建构满族特色旅游景观品牌,为促进具有满族特色的旅游景观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满族特色 小城镇 旅游景观规划 青山沟镇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曾冀
在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原则指导下,以桂西南地区14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针叶纯林为对象,设置系列采伐强度和林下多树种套种开展近自然化改造研究。马尾松采伐强度设置为I(80%)、II(73%)、III(66%)和IV(59%);杉木为I(69%)、II(60%)、III(51%)、IV(40%),均以不采伐不套种处理为对照,套种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灰木莲(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希菲
本课题是林业部“七五”重点项目,由中国林科院组织,资源信息所、热林中心、林研所、热林所部分同志共同完成,1992年12月在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广西凭祥)通过了林业部科技司主持的专家鉴定。鉴定意见认为:本项研究系统分析了森林资源与营林生产、经营决策三者的关系,提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由信息反馈、实施反馈和决策反馈三个反馈环构成。并根据这一理论设计了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可不断进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卢立华 汪炳根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我国主要用材树种之一,苗期施肥作为马尾松培育壮苗的措施,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与研究。但是,据以往报道,施肥试验仅停留在苗床,对苗木造林后的表现则不做深究。而苗木造林后生长的好坏,正是育苗工作者最为关切的问题,亦是衡量苗木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为此,进行此项试验,可供科研和生产单位参考。
关键词:
马尾松 苗期施肥 苗木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贾宏炎
[目的]研究柚木人工林生长过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柚木抚育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优良、中等和差3种生长类型的30余年生柚木人工林为对象,基于样地调查,选取优势木、平均木、被压木进行树干解析,对比分析其生长过程,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揭示气象因子对柚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生长类型林分柚木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过程基本一致,各分级木的生长过程亦相似,其胸径平均和连年生长量随年龄的增大呈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树高生长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材积生长则呈递增趋势。各优良林分的林木及各类型林分的优势木,其胸径、材积平均和连年生长量较大,速生期持续时间长,生长衰减慢,而其树高生长量的优势相对不明显;30余年生时柚木尚未达数量成熟龄。各类型林分间柚木生长与气象因子关系的差异仅体现在胸径,优良林分胸径连年生长量主要受极端低温影响,而中等和差林分则与年均降水量相关性最大;各分级木间柚木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无明显差异;影响树高和材积连年生长量的最主要气象因子分别为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气温。[结论]柚木各生长类型及分级木的生长过程整体趋势基本一致,其差异主要体现在生长量大小和快速生长期长短。约30年生柚木人工林仍未达到数量成熟,后期抚育经营对于其优质大径材高效培育仍不可忽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唐诚 王春胜 庞圣江 贾宏炎 曾杰 雷渊才
立地指数表是评价林木生长状况以及林分生产力的重要工具。为了编制西南桦Betula alnoides人工林立地指数表,于广西大青山林区各种立地设置49块西南桦人工林样地进行生长调查,选取平均优势木1株·样地-1进行树干解析,选用Richards, Weibull, Korf等9个常用方程拟合816对优势高-年龄数据,通过统计指标决定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E_(AMR))、平均相对误差(E_(RMR))和均方根误差(E_(RMSE))的对比分析筛选导向曲线,依据49株优势木的生长过程确定基准年龄和指数级距,应用标准差调整法编制立地指数表,并对其进行落点、拟合显著性和预报精度检验。结果表明:9个模型中, Richards方程的拟合效果最优,其R2最大, E_(AMR), E_(RMR)和E_(RMSE)最小,因而作为导向曲线;西南桦优势高连年生长量和优势高变异系数在15 a后基本稳定,因此确定15 a为基准年龄;基准年龄时优势高变动范围为15.2~25.8 m,考虑到西南桦较为速生,确定2.0 m为指数级距,据此编制了西南桦人工林立地指数表。落点检验表明所编表能解释93.8%的优势木生长状况;χ~2检验表明立地指数表所反映的优势高生长过程与实际生长过程无显著差异;立地指数级和林龄2个方面的误差分析得出,此表预报精度较高。本研究编制的西南桦人工林立地指数表,可应用于广西大青山及类似地区西南桦人工林的立地质量评价、生长潜力预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汪炳根 卢立华
通过对5个固定苗圃、2个临时苗圃留床苗木的调查,及圃地土壤养分和苗木养分分析,结果表明:经营6a的苗圃,其土壤有机质和矿质养分比相邻撩荒地低2~3倍;苗圃地的立地条件与苗木生长优劣关系密切,砚木、金丝李宜于低海拔石灰性土圃地培育,柚木、火力楠、石梓宜在低海拔偏中性土苗圃培育,合果木、母生、八角、米老排、红椎、马尾松等苗木宜培育在高海拔酸性土苗圃上。圃地施肥结果显示,阔叶树种施用N24P0K20组合肥为优,与对照比,树高、地径、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观光木分别增加56.8%、38.7%、107.4%、108.6%;格木亦分别增加了7.2%、10.3%、12.3%、12.1%。针叶树种施用N24P3...
关键词:
苗圃地养分,育苗,施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瑞龙 温恒辉
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速生丰产技术研究中,提出了林地施肥问题。然而施什么肥?施多少?施肥对林木生长有何影响?为此,1987~1989年进行了马尾松林地施肥试验,经过3年研究,取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
马尾松 林地施肥 过磷酸钙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汪炳根 卢立华
广西大青山实验基地森林立地划分是以地貌、土层厚度和林木生长状况为依据,把实验基地范围内的土壤划分成34个立地类型;森林立地质量的评价是把所调查200个标准地的土壤水分、养分分级,结合基地20年生马尾松、杉木相应地位指数的平均值作为评价立地类型质量优劣的指标;据此,将基地的森林立地质量分为5个等级。基地范围造林树种的选择则以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立地质量优劣来确定,从而实现适地适树和地尽其力;这对于南方人工林,特别是营造多树种和集约经营作业的人工林,较为直观、实用。
关键词:
广西大青山,立地评价,树种选择,适地适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清代北部边疆榷关税收分配考察——以杀虎口、张家口和归化城为中心
从声言和情义角度分析诗歌归化翻译效果——以劳陇译华兹华斯《咏水仙》一诗为例
黄土丘陵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对降水的响应——以康沟小流域为例
水权交易与政府创新——以东阳义乌水权交易案为例
公司控制权转移的财富效应研究——以嘉凯城为例
基于水-土要素匹配视角的农业碳排放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基于水费承受能力的水权交易价格管制区间——以灌溉用水户水权交易为例
中国特大城市人口多元化进程分析——以北京和上海市为例
三峡库区“山——水—城”空间格局的生长模式与形成机理研究——以万州为例
构建乡土教育课程 促进乡村文明回归——以贵州长顺县乡土教育实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