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88)
2023(6914)
2022(5673)
2021(5696)
2020(4727)
2019(11087)
2018(10959)
2017(19852)
2016(11022)
2015(12956)
2014(12883)
2013(12952)
2012(12291)
2011(11360)
2010(11337)
2009(10977)
2008(11583)
2007(10500)
2006(9487)
2005(8957)
作者
(32112)
(26810)
(26761)
(25521)
(17297)
(12744)
(12058)
(10581)
(10230)
(9573)
(9294)
(9032)
(8786)
(8660)
(8464)
(8210)
(8083)
(7848)
(7602)
(7597)
(7028)
(6537)
(6434)
(6027)
(5944)
(5934)
(5912)
(5911)
(5482)
(5334)
学科
(47578)
经济(47523)
管理(39673)
(31952)
(28705)
企业(28705)
方法(21815)
数学(17685)
数学方法(17482)
中国(15896)
(14294)
(11399)
贸易(11391)
(11186)
(11121)
(10564)
(10468)
业经(9994)
(9445)
银行(9438)
理论(9392)
(9122)
财务(9095)
财务管理(9068)
(8963)
(8749)
企业财务(8594)
(8121)
(8091)
(7829)
机构
大学(168864)
学院(163065)
(73265)
经济(71801)
管理(61922)
研究(59600)
中国(50837)
理学(50802)
理学院(50175)
管理学(49461)
管理学院(49123)
(38274)
(36331)
科学(33958)
(30338)
财经(27734)
研究所(27249)
中心(26806)
(25448)
北京(25182)
(24522)
经济学(24131)
(23067)
经济学院(21436)
(21388)
师范(21203)
(21032)
财经大学(20785)
业大(19651)
(19575)
基金
项目(97539)
科学(76920)
基金(73222)
研究(72019)
(64126)
国家(63636)
科学基金(53802)
社会(47065)
社会科(44587)
社会科学(44576)
基金项目(37100)
教育(33393)
自然(33310)
(32931)
自然科(32568)
自然科学(32559)
自然科学基金(32034)
资助(31606)
(29458)
编号(27546)
成果(24493)
(23636)
重点(22241)
中国(21992)
国家社会(20775)
教育部(20624)
(20010)
课题(19515)
大学(19279)
(19259)
期刊
(85993)
经济(85993)
研究(54315)
中国(38498)
(30578)
管理(27850)
学报(24966)
科学(24281)
(20953)
大学(19659)
教育(19065)
学学(18128)
(17455)
金融(17455)
财经(15521)
农业(14220)
技术(14051)
经济研究(13865)
(13653)
(11821)
问题(11087)
国际(10945)
世界(10827)
(10411)
业经(9781)
图书(8932)
技术经济(8682)
会计(8162)
(7798)
现代(7543)
共检索到268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陆亚东  符正平  
本文提出"水"隐喻及其管理思路,试图在中国古典哲学与当代的管理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对于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涌现出的优秀管理实践进行理论总结与延伸。本文对"水"隐喻的概念与内涵、理论特性、适用企业类型、组织基础以及与西方主流管理学理论的区别进行了探讨。"水"隐喻的提出不仅有助于建立和丰富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体系,而且对中国企业未来的管理实践、战略设计、竞争力培育乃至组织管理与文化建设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铃  李恒  
中国手语中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共有"上-下"、"前-后"和"左-右"三种类型的时间空间隐喻。分析表明,中国手语中的时间空间隐喻发生的理据性和动因与汉语大致相同,均符合认知语言学中提出的"体验性"观点。但也应同时看到,中国手语和汉语对某些时间空间隐喻的理解也存在差异,如前者缺乏"未来在后-过去在前"的隐喻表达,因此在对聋人进行汉语教学时,应当着重厘清两种语言的不同,以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聋人的汉语水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军周  
西方对于隐喻的研究历史可追溯至古希腊时代,隐喻一直是修辞学家和哲学家关注的热点,并且在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学术界掀起了一场隐喻的热潮。到20世纪90年代时,隐喻已是认知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由知名学者Honesto Herrera-Soler和Michael White主编的《隐喻与工厂:商学与经济学中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军周  
西方对于隐喻的研究历史可追溯至古希腊时代,隐喻一直是修辞学家和哲学家关注的热点,并且在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学术界掀起了一场隐喻的热潮。到20世纪90年代时,隐喻已是认知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由知名学者Honesto Herrera-Soler和Michael White主编的《隐喻与工厂:商学与经济学中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志耘  李芳  
从治理发展的历史中抽绎出治理的演变规律、变革动因与逻辑,然后由一般到特殊,开展中国特色科技治理理论研究。研究结果认为:科技治理变革的动力源自科技—产业—社会的相互作用,根本原因是科技与社会的关系的根本性变化,技术的工具化是科技治理调试的逻辑起点;治理的基本目标是趋利避害,表现在科技治理中则是增进人类福祉和促进科技向善,这决定了科技治理推进的3个主要方向,即创新加速、赋能加速以及风险防范;范式变革下,科技发展正处于一个复杂系统中,要求体系化推进科技治理;对应当前亟待解决的5类问题,中国科技治理体系需要至少具备4种功能,对应构建4大治理系统,并通过运行机制和治理工具的设计完善来重塑各主体的利益关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维  徐文彬  
隐喻思维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思维。一直以来,教学隐喻都是教学研究者认识教学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理论"受众"达成教学理解的有效方式。在当前多元教学研究范式并存与融合的趋势下,教学隐喻仍可在教学理论的假设、论证和表述中发挥重要而不可替代的认知功能。但在使用教学隐喻时,我们应将其与事实的、逻辑的言说方式相结合,尽量避免教学隐喻认知的模糊性问题。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涛  张田  
社会网络经历了朴素的隐喻构想阶段,之后多学科融汇促成研究技术上的突破性进展,使其成为一种强有力的社会关系结构分析工具。日益复杂的社会需要更为多元的理论解释,科学研究领域多种范式共存。社会网络也已不再是一些概念集合与结构分析工具,转而发展成为经济与组织领域中的一种解释性理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多年来,我国管理理论界和实践界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可谓不遗余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许多西方管理理论在中国企业的实践中产生了许多脱节乃至水土不服的现象。对此,诸多学者和实践界人士从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发展、中西文化的差异、管理的民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晓红  周艳菊  
本文是2008年11月1日~2日在长沙召开的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的观点综述。文章围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体系展开,主要介绍了这届年会主题报告和部分论文的学术观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盛昭瀚  薛小龙  安实  
重大工程管理基础理论研究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工程管理界公认的一个原创性、前沿性学术问题。近年来,中国学者积极参与了这一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理论问题的自主性和原创性研究,体现了中国工程管理学界在学术研究道路上从"照着讲"到"接着讲"的重要转变。我国学者提炼出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基础性科学问题以及新的方法体系构成了理论体系完整的学理链,率先在国际工程管理界提出了关于重大工程管理基础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的学术创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愚顽  
管理学中有两种关于"船"的隐喻,标示着管理学的两种取向。最著名的一个关于"船"的隐喻是赛尼加的"当一条船不知道将驶向那个港湾的时候,什么风也不是顺风。"这个隐喻标示的是"目标导向"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袁征  
许多文章说隐喻是重要的教育研究方法。本文分析它们提出的主要证据,并探讨隐喻的逻辑原理,试图回答:隐喻导致的认知是谁的认知,怎样判断隐喻的真伪,隐喻在教育理论的发展中有什么实际作用。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沈丽君  
隐喻是政治话语中表达思想和建构概念的重要工具,合理利用隐喻可以唤起受众的内心情感,达到说服受众的目的。文章用习近平主席在一系列场合的讲话稿建立小型语料库,分析关于"中国梦"的概念隐喻类型的建构模式,并探讨不同概念隐喻的凸显功能。分析表明:旅途隐喻是使用最频繁的概念隐喻类型,其目的是为了传递一种思想,即"中国梦"的实现是和平崛起的进程,是全国人民团结一心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毛毛  宋改敏  
隐喻性实践性知识是实践性知识的一类表现,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采用隐喻辅助教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技巧的知识。本研究通过对职业院校Z老师进行课堂跟踪和采访,深描在教学过程中有关教学信念、课堂管理以及教学策略的隐喻性实践性知识,发现教师的个人生活经历、个人爱好、教学经验以及同行观摩学习,是影响教师隐喻性实践性知识形成的重要因素。教师对隐喻性实践性知识的运用是教育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教师在运用隐喻过程中,需要把握隐喻的"源域"和"目标域"的相似度,要丰富教师自我的知识库,要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和生长环境,才能更有效地传达教学内容,使学生更能理解和吸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茂庆  陈时见  
隐喻从语言现象、修辞手法发展为一种思维方式,在社会科学诸领域中有着自己的独特地位和作用。"移植"隐喻贯穿于比较教育学发展的各阶段,成为其范式转换的助产士。将概念隐喻引入比较教育学,分析比较教育学中的"移植"隐喻现象,无疑为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