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3)
- 2023(1410)
- 2022(1216)
- 2021(1129)
- 2020(989)
- 2019(2238)
- 2018(2225)
- 2017(4329)
- 2016(2361)
- 2015(2801)
- 2014(2749)
- 2013(2866)
- 2012(2819)
- 2011(2566)
- 2010(2842)
- 2009(2603)
- 2008(2508)
- 2007(2122)
- 2006(1766)
- 2005(1713)
- 学科
- 济(9042)
- 经济(9029)
- 管理(6301)
- 业(4571)
- 方法(4071)
- 贸(3954)
- 贸易(3954)
- 易(3906)
- 融(3487)
- 金融(3487)
- 企(3461)
- 企业(3461)
- 数学(3185)
- 法(3158)
- 国际(3139)
- 数学方法(3108)
- 世界(2663)
- 财(2283)
- 学(2193)
- 环境(2169)
- 银(2167)
- 银行(2164)
- 行(2103)
- 中国(2066)
- 出(1911)
- 农(1844)
- 关系(1840)
- 和(1747)
- 理论(1689)
- 业经(1647)
- 机构
- 大学(35219)
- 学院(34362)
- 济(14855)
- 经济(14542)
- 研究(13354)
- 管理(11323)
- 中国(11313)
- 理学(9069)
- 理学院(8933)
- 管理学(8767)
- 管理学院(8703)
- 京(8018)
- 科学(7467)
- 所(7100)
- 财(7082)
- 研究所(6319)
- 中心(6007)
- 北京(5432)
- 财经(5401)
- 农(5217)
- 院(4955)
- 经(4899)
- 江(4864)
- 业大(4651)
- 经济学(4508)
- 国际(4501)
- 范(4458)
- 师范(4432)
- 贸(4193)
- 经济学院(4107)
共检索到58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文君 洪萍
从国际法当前的理论与实践来看,"气候难民"不属于国际难民的范围,不受国际法的保护。文章系统分析了国际法保护"气候难民"的必要性,认为,全球环境危机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尤其是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已经淹没了海拔较低国家的领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由此而导致的"气候难民"如同国际难民一样,不能返回原住地,因此应当受国际法的保护。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措施,预防出现"气候难民"和保护"气候难民"的合法权利。
关键词:
气候难民 保护必要性 保护措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游文亭
药品专利权的国际法保护受到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在公民健康权与药品专利权之间,以巴西和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选择了偏向于公民健康权,而多数发达国家更注重对于药品专利权的保护,两者博弈无休止。世界知识产权保护组织需要在药品的专利保护和公民的健康权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这不仅仅是政府与医药公司对于药品的利润博弈,根本上说,更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博弈。我国药品专利保护程度应当与我国经济开放及发展程度相匹配。一味地寻求专利保护而忽略了发展程度,法律保护往往难以落到实处,同时还可能造成公民健康隐患。因此,我国药品专利保护法在与国际法接轨的同时,应当在药品专利和公民健康之间寻求平衡。
关键词:
TRIPS 知识产权 健康权 仿制药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祥贵 杨洋 杨春娥
少数民族母语是民族认同和民族文化的载体,教育是少数民族母语传承的核心。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是一项基本人权。目前国际法原则性地确认和保障了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利的地位、内容和国家义务。剖析国际立法成就与缺陷,有助于深化我国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的理论认识和现实生活中的立法实践。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母语教育 差别权利 国际立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秦天宝
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带来了气候变化、资源能源短缺等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我国和平发展的种种疑虑。以1992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1997年《京都议定书》为核心的气候变化国际法在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国际法的形式对特定国家的特定污染物排放量作出定量限制。我国虽然暂时不用承担温室气体限排义务,但未来的履约压力日渐增强。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实现和平发展,我国应当在国际层面和国内两个层面上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国际法 气候变化 科学发展观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祥贵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自治权实现的关键是法律保护。国际法确立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地位,建构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体系,设定了国家的尊重、保护、实现义务。国际立法需要进一步从权利主体、内容、国家义务、救济等方面深化与完善。
关键词:
少数民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育自治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宏
国际法已经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国际关系将走向一个丛林法则的世界,还是继续法治之路?自启蒙运动以来,法治的概念从社会契约理论演变而来,起初旨在驾驭全能而强大的王权和主权者,后来才适用于所有人。法治原则已在现代社会中确立,并已成为政治治理以及国内日常生活的核心价值。总体而言,数千年的国家实践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规模的国际规则的制定,使得国际法已成为当前国际秩序的重要支柱。然而,近来单边行动的兴起对国际法治传统构成了威胁。国际关系中的平等,条约必须信守,同意接受所加入条约的约束,以及对条约善意履行等,是国际法治的原则和基础。与国内法治的发展相比,国际法治的建立仍处于早期阶段。将国际法治由理念转变为国际关系的现实是具有挑战性的。它要求国际社会中每个国家行为者具有高度的道德意识和自律性。国际法治为国际社会中的利益相关方提供了他们所要求的可预测性、透明度和确定性。由于国际法治代表着数千年来人类文明的基本共同价值,因此坚持国际法治原则关系到人类文明的根基与本性。这一基本原则失落意味着人类道德与灵魂的失落。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停止在国际法治的保证下向更美好世界进发的征程。
关键词:
国际法 法治 争端解决机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葛辉
在国际法"碎片化"的背景下,气候变化单边措施涉及不同类别的国际法与国际自足体制。在审查欧盟航空指令的有效性时,欧盟法和世贸组织法律制度有明显不同的利益偏好。为消除体制间的冲突,更为现实的态度是,应承认国际自足体制的多样性和独立性。利用体制间的对话和相互适应来缓解贸易与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江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然而,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美国并未真正退出该条约。因为《巴黎协定》的条文规定明显限制了美国的退约行为。对此,国际法形式主义理论认为,正是基于法律形式的存在,国际法对美国的退约行为产生了相应的制度粘性。未来,对中国而言,一方面,应重视《巴黎协定》后续规则构建中的形式要件,积极把握规则设计的剩余权力。另一方面,也应与美国开展富有成效的对话与沟通,以期促成全球温室气体减排。
关键词:
国际法 法律形式主义 《巴黎协定》 美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其林
某甲的产权依法应受保护湖北潜江市土地局胡其林读《中国土地》1994年第12期“地与法”栏目刊载的“谁享产权”的案例后,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某甲的产权依法应受到保护。这是因为:一、某甲与商人夫妇的收养关系是确定的,商人夫妇无其他任何亲人也是事实,这就决...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国华
本文结合作者参与WTO工作,特别是争端解决工作的经历,解释了为什么提出"WTO是模范国际法"这一观点。本文认为,WTO有一套规则体系,而且这套规则得到了有效的实施。此外,中国在WTO中有丰富的法律实践和深远的影响。最后,本文对国际国内普遍存在的对WTO的"误解"、"虚无"和"漠视"现象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WTO 国际法 中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玉国
缔造和平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迁就和适应不同的目标及其轻重缓急次序的过程。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也需要选择适当的方式、遵循法的规范、发挥高超的谈判技巧、提出创造性的方案、保持良好的谈判势头。六方会谈旨在调停美朝冲突、推动多边会谈、遵循协商原则来和平解决朝核危机。它法理上的作用和其政治上的作用一样,都是国际争端解决的关键,都是需要不断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六方会谈 调停 多边谈判 协商一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海凤
国际法与国际政治之间有着非常紧密地联系,从理论层面来看,二者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关联。在实践过程中,国际法与国际政治之间既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又是互相制约的,二者之间的结合与交叉也促进了国际社会的进步。《国际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第四版)》一书由朱文奇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采用了简单易懂的语言,把这些让人们感觉难以读懂的知识形象地呈现在人们眼前。作者介绍了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区别,并分析了国际法的渊源与性质,通过外交保护、国家责任、使用武力等各方面阐释了其中的内容。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威
在国际法总体从碎片化向共进化的发展进程中,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和促进自由贸易的国际法正自成体系地平行发展。同时,这两套国际法体系由于机制原因而产生包括碳贸易机制和单边减排措施在内的规则上的交叉议题。这些议题交叉现象虽非不可调和的冲突,但自2010年以来频繁爆发的气候与贸易争端案件,已使气候与贸易国际法规则的适用面临困境,短期内可通过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经由司法造法进程逐步解决气候与贸易议题交叉的规则适用问题。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龙英锋
气候变化带来的动荡从自然环境到政治社会,席卷了整个人类社会。减排、适应、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系统工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创设了碳排放交易机制,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在有效降低碳排放的作用上和将来的前景方面存在很多争议和不确定性。很多学者认为,与碳交易机制相比较,碳税及其边境调整是一种更有效、更简单,并且具有超出预期效果的减排机制。碳税边境调整措施被认为是解决因碳税导致产业竞争力下降和碳泄露问题最好的办法,并具有一种杠杆功能,能促使其他国家采取相应的减排措施。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碳税 边境调整 贸易规则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郑成思
1992年,当我国国内法学界有人把争论集中在“不正当竞争”与“不公平竞争”有何区别时,当有的实际部门把注意力集中在禁止拿回扣、打破地方封锁等反不正当竞争措施时,当立法部门及法学界的一些同志还在议论反不正当竞争与保护知识产权究竟有没有关系时,两个与我国有关(或即将有关)的国际法领域的文件摆在了我们面前。一个是《中美政府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其中第四条提到“为确保根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十条之二的规定有效地防止不正当竞争”,中国政府将向立法机关提交反不正当竞争法议案。另一个是关贸总协定的“知识产权分协议”(邓克尔文本)。这个文本很难说已是对我国有约束力的国际法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