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24)
2023(17476)
2022(14366)
2021(13486)
2020(11196)
2019(25157)
2018(25190)
2017(46632)
2016(26137)
2015(29805)
2014(29019)
2013(27198)
2012(24291)
2011(21829)
2010(22149)
2009(20306)
2008(19481)
2007(17376)
2006(15201)
2005(13691)
作者
(73840)
(61151)
(61015)
(57880)
(38797)
(29616)
(27789)
(23891)
(23562)
(21908)
(20726)
(20722)
(19770)
(19211)
(18908)
(18784)
(18756)
(18167)
(17859)
(17527)
(15509)
(15179)
(15069)
(14228)
(13940)
(13903)
(13485)
(13466)
(12584)
(12345)
学科
(91410)
经济(91291)
管理(66379)
(61556)
(48291)
企业(48291)
方法(38319)
数学(33616)
数学方法(32839)
(30329)
中国(28597)
业经(21823)
(21725)
(21364)
农业(20245)
理论(19377)
地方(18741)
(18684)
(17530)
贸易(17520)
(17002)
教育(16938)
教学(15748)
(14946)
(14410)
银行(14351)
技术(13891)
(13819)
金融(13810)
(13700)
机构
大学(350758)
学院(347869)
(127300)
经济(124293)
管理(124153)
研究(119072)
理学(107153)
理学院(105819)
管理学(102900)
管理学院(102333)
中国(86988)
科学(77629)
(75217)
(67352)
(60641)
(58328)
业大(57754)
研究所(55491)
中心(54475)
(54156)
农业(53232)
(51623)
师范(50933)
北京(46995)
财经(45841)
(43625)
(43349)
技术(42417)
(41545)
师范大学(40285)
基金
项目(238087)
科学(184959)
研究(172271)
基金(167603)
(148747)
国家(147438)
科学基金(124765)
社会(105083)
社会科(99191)
社会科学(99161)
(96472)
基金项目(87872)
教育(83912)
自然(82301)
(81567)
自然科(80468)
自然科学(80442)
自然科学基金(78943)
编号(71740)
资助(68355)
成果(59676)
重点(54510)
课题(52407)
(51026)
(50668)
(49836)
创新(46280)
大学(45972)
科研(45904)
计划(44429)
期刊
(140968)
经济(140968)
研究(102664)
中国(80618)
学报(63877)
教育(62444)
(62309)
科学(54533)
大学(49007)
管理(46936)
(45452)
学学(44298)
农业(42248)
技术(32255)
(27898)
金融(27898)
业经(25460)
经济研究(23619)
(22751)
财经(21884)
图书(20837)
(19348)
(18981)
问题(18456)
业大(17217)
科技(17191)
职业(16861)
统计(15986)
(15254)
书馆(15005)
共检索到525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阳  闻素霞  于海涛  
本研究考察在"民汉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群际接触数量和质量对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群际内隐态度的影响。研究采用情感错误归因程序(AMP范式)测量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对彼此的内隐态度,采用社会接触问卷和个性化经验问卷测量被试接纳异族的质和量。结果显示,蒙古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对本族的积极态度显著高于对异族的态度,表现出稳定的内群体偏好;群际接触对改善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的群际内隐态度均有效,但改善两族大学生群际内隐态度的接触模式不同:群际接触的数量和质量均能改善汉族大学生的群际内隐态度,且接触质量的改善效果更佳;接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阳  孙秀玲  龙长权  张庆林  
研究采用AMP范式,考察"民汉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接触程度对148名基础教育背景不同的维吾尔族大学生群际内隐态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维吾尔族大学生普遍表现出了显著的内群体偏好;与汉族低、中、高接触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对其偏见水平依次降低;群际接触仅对高接触者的启动效应幅度的回归系数显著。结论:大学前不同的受教育经历使得维吾尔族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对汉族持有不同的群际态度,在"民汉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群际接触仅对高接触维吾尔族大学生的群际态度有效。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英兰  
在清代,白山黑水之间形成了多个民族(满、汉、蒙、朝等)三种经济文化(渔猎、游牧、农耕)并存且互动的格局。这一民族格局并非是静态,各个民族在保持自身传统的民族地域、文化的同时,又不断碰撞、交融,大致经历了满化、汉化,最后形成了东北地区民族多元一体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江民  华锦木  
不同的语言关系要求不同的汉语教学模式,按照一定的语言关系调适汉语教学结构成为一种必然。面对语言接触影响下的语言关系现状和发展规模,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应作出调整:利用语言借用成分、剖析语言结构混合现象、消除语言中介的影响、提高语言简化程度和语言转换速度,以此促进汉语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心  阿丽娅·卡的尔  周仁来  
为探索维吾尔族与汉族大学生的工作记忆能力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采用空间位置延迟匹配任务、字母延迟匹配任务、数字Stroop任务、活动记忆任务、数字大小-奇偶转换任务分别对维吾尔族和汉族大学生的工作记忆视空间模板、语音环、抑制、刷新、转换能力进行了系统考察。结果显示,在测查语音环路功能的字母延迟匹配任务和测查中央执行系统刷新功能的活动记忆任务中,维族大学生的反应时均长于汉族大学生,在其他任务中两组被试的表现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粉梅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蒙古族大学生公共英语课堂的应用表明,教师需要具备多模态教学意识和多模态选择应用的能力,同时大学生也要有多模态学习意识和多模态识读及展示能力。多模态的选择和运用要以增加正效应为原则,坚持勿求多、勿求同和大胆尝试原则,并以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课堂活动和使学习效果持久有效为目标。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凤  
本研究以请求言语行为为主体,通过"话语补全测试"(DCT)问卷获得数据,对以藏族大学生(三语学习者)、汉族大学生(二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请求策略的使用进行调查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来自三语学习者母语的负迁移成为阻碍其语用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此外,影响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课堂语用输入的方式(包括教材、课堂教学方式等)。因此,语用知识输入在二语和三语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语用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用习得及语用能力的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桂兰  崔丽霞  蔺继红  
[目的/意义]蒙古族大学生是蒙古民族文化继承、发展、创新的生力军。全面掌握其阅读状况,能够为有效开展阅读推广、阅读教育等提供基础数据,进而促进蒙古族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从阅读动机、阅读方法、阅读效能、阅读材料、阅读环境、阅读评价等6个方面收集数据,并利用问卷网自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论]蒙古族大学生由于语言、文化、民族特点等方面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阅读焦虑和阅读障碍,高校及其图书馆要在充分重视其民族文化背景、性格特点和语言习惯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更强的阅读教育、阅读指导和阅读推广工作。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哈琴  
蒙古族汉语课程从无到有、由初级到高级,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汉语课程与教学研究也随之兴起,呈现出勃勃生机;对汉语教师的研究初见端倪。对蒙古族学校汉语课程与教学研究总体态势进行尽可能详细的梳理,总结其中的经验与不足,可为今后的有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方菁,温益群,邓永进,赵捷,张建萍  
在我国由于传统生育观的影响,公婆往往十分关注其儿媳的生育问题,而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公婆与儿媳在生育问题上的矛盾。以往的研究和报道提示,在农村地区公婆对儿媳的计划生育具有一定的负性干预和影响。例如媳妇要采取计生措施但遭到公婆的反对或生了女孩受到公婆的歧视责骂等。为了弥补以往研究中缺少定量分析的不足,进一步考察农村社区中公婆对年轻媳妇计划生育的影响及其变化,考察不同民族间的差异,我们选取了居住在云南省的汉族、蒙古族、傣族作为研究民族,在四个农村社区中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进行调查的四个农村社区分别位于云南省的罗平县(汉族、经济较落后),通海县(蒙古族),西双版纳州(傣族)和宜良县(汉族,经济较发达)。考虑到在生育问题上,公婆中多由婆婆出面过问和干预,故选取婆婆和40岁以下的年轻媳妇作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除用问卷对婆媳分别进行调查外,还采用了key informants interview和focus group discussion的方法收集有关信息。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金阳荪,苏俐,梅长华  
本文利用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民族人口的原始数据,通过民族生育水平分类,对中国蒙古族的生育模式作了比较与评价。1981~1989年8年间.蒙古族育龄妇女生育率下降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进入了人口稳定增长的阶段。在影响生育率水平的诸多因素中,育龄妇女文化素质的提高、妇女职业构成中科技人员和干部的比重增加以及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对生育率的降低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海鹏  
采取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蒙古族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选项课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x2值检验蒙古族大学生对选项课的目的、喜爱项目、喜爱程度、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表明: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蒙古族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求、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娱乐性、趣味性较强的新兴、传统或民族体育项目深受不同性别蒙古族大学生的青睐,而且对体育选项课的开设满意度极高。至于选项课存在着的一些问题,也给予了理论与实践上的相应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钟志勇  
本文采用TIMSS 2007年的测试题和问卷对内蒙古地区13所汉语授课和蒙语授课学校的871名蒙古族初二学生进行了数学课程学业成绩的测评与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语言是影响民族地区学生数学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蒙语授课学校和汉语授课学校学生数学成绩有极其显著的差异,以蒙语为家庭语言的学生的数学成绩与以汉语为家庭语言学生数学成绩有显著性差异。应从改善教学材料、师资储备及克服学生语言转换的不利因素等方面提高蒙古族学生数学学业成绩。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石桥  王建军  
新疆地区的多民族和多宗教可能会形成不同的管理控制偏好,但是,多民族之间的融合又会形成管理控制偏好的相互渗透。本文以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和回族为对象,研究这四个民族的管理控制偏好的内部一致性和外部差异性。根据1347份有效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各民族内部的管理控制偏好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各民族之间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这个发现告诉我们,在管理实践中要重视这种差异的存在,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应对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