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4)
- 2023(9463)
- 2022(7820)
- 2021(7245)
- 2020(5547)
- 2019(12656)
- 2018(12422)
- 2017(23616)
- 2016(12672)
- 2015(13937)
- 2014(13897)
- 2013(14104)
- 2012(13540)
- 2011(12513)
- 2010(12955)
- 2009(11976)
- 2008(11725)
- 2007(10807)
- 2006(9959)
- 2005(9271)
- 学科
- 济(63568)
- 经济(63509)
- 农(49544)
- 业(43361)
- 农业(33158)
- 管理(28694)
- 地方(20970)
- 中国(20573)
- 企(20290)
- 企业(20290)
- 业经(19639)
- 制(15081)
- 发(15005)
- 方法(14616)
- 银(12925)
- 银行(12915)
- 农业经济(12713)
- 行(12693)
- 数学(12677)
- 数学方法(12601)
- 融(12388)
- 金融(12388)
- 发展(11801)
- 展(11781)
- 财(11631)
- 土地(11571)
- 学(11239)
- 体(10983)
- 村(9701)
- 地方经济(9700)
- 机构
- 学院(184493)
- 大学(177104)
- 济(79484)
- 经济(77811)
- 管理(68837)
- 研究(68532)
- 理学(57761)
- 理学院(57093)
- 中国(56867)
- 管理学(56331)
- 管理学院(55996)
- 农(52592)
- 科学(40280)
- 农业(39577)
- 京(38785)
- 所(35110)
- 财(35093)
- 业大(33483)
- 中心(32956)
- 研究所(31181)
- 江(30741)
- 财经(26415)
- 范(25819)
- 师范(25614)
- 省(25202)
- 北京(24497)
- 州(24372)
- 农业大学(24294)
- 经(23978)
- 院(23878)
- 基金
- 项目(115965)
- 科学(91277)
- 研究(90288)
- 基金(81964)
- 家(70703)
- 国家(69930)
- 科学基金(59227)
- 社会(58335)
- 社会科(54796)
- 社会科学(54783)
- 省(47872)
- 基金项目(43713)
- 编号(39066)
- 划(38415)
- 教育(38314)
- 自然(34697)
- 自然科(33757)
- 自然科学(33752)
- 自然科学基金(33125)
- 发(32238)
- 成果(31268)
- 资助(31267)
- 农(30400)
- 发展(26682)
- 课题(26649)
- 展(26234)
- 重点(25739)
- 部(25590)
- 创(24019)
- 国家社会(23987)
- 期刊
- 济(105386)
- 经济(105386)
- 农(59649)
- 研究(56655)
- 中国(49978)
- 农业(40376)
- 科学(28270)
- 学报(27823)
- 融(26510)
- 金融(26510)
- 业经(24909)
- 财(24718)
- 大学(22399)
- 管理(22004)
- 学学(21424)
- 教育(19905)
- 业(18291)
- 农业经济(15390)
- 技术(15198)
- 农村(15076)
- 村(15076)
- 问题(14977)
- 经济研究(13498)
- 财经(12563)
- 世界(11831)
- 版(11400)
- 经济问题(11340)
- 资源(11052)
- 经(10769)
- 农村经济(9896)
共检索到304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燕芽 冯义强
农村土地发展权制度是有效保障农民参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之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土地发展权制度源于英国,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通过梳理国外土地发展权制度的历史渊源,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现存关于我国农村土地发展权性质、归属及实现形式的观点进行驳析与补充,提出"民有村管"为我国农村土地发展权的有效实现形式,并建议从法定土地发展权、规范征地权的行使、减少行政干预、重视土地利用合理规划及建立监督机制等环节构建我国农村土地发展权的有效实现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近期,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强调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这份关于"三权分置"的重要文件,无疑将成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又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在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调动广大农民种植与经营农村土地的积极性,我国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曾福生 唐浩 刘辉
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现阶段,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应以家庭为主体,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工商企业不能也不应该成为其主体。实现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应以农户之间自主自由流转土地为主,乡村集体组织提供的中介服务发育不足且存在强迫或半强迫农民流转土地的弊端。
关键词:
土地规模经营 经营主体 实现形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苏东荣 朱治龙 谢柳毅
本文认为,由土地家庭承包制到家庭股份制,再到农业企业股份制,这是我国土公有制实现形式改革的客观必然趋势。作者比较了土地家庭承包制、家庭股份制和农业企业股份制,并对土地股份制的意义作了扼要的说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千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新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描绘了到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农村经济体制既是我国35年改革的起始,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涉及数亿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稳定,尤为引人关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乃安 任杰
我国农村土地家庭经营制度以土地集体所有为前提,坚持生产力标准,从侧重解放、发展、保护和共享生产力等方面深化改革,推动我国农村家庭经营体制和实现形式的不断创新。近年来,在生产力标准的指引下,确保了农村深化改革无论怎么改都始终做到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为深化改革的主线,以实现我国的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追求,贯彻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乃安 任杰
我国农村土地家庭经营制度以土地集体所有为前提,坚持生产力标准,从侧重解放、发展、保护和共享生产力等方面深化改革,推动我国农村家庭经营体制和实现形式的不断创新。近年来,在生产力标准的指引下,确保了农村深化改革无论怎么改都始终做到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为深化改革的主线,以实现我国的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追求,贯彻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崔久富 郭贯成 韩述 陈思媛
研究目的:引入“关系产权”理论,丰富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的理论支撑,优化不同功能产权的实现形式。研究方法:对比研究法、归纳演绎法和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关系产权”理论契合中国逻辑,显化了农村集体地权关系,推动了土地财产功能与保障功能的划分,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统筹。在耦合“权利产权”理论优势的基础上,将承包地与宅基地“三权分置”纳入同一分析框架,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视角出发,与“三农问题”解决相结合,为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分置”的实现形式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结论:“关系产权”理论厘清了农民与集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佐证了产权制度设计的科学性,阐明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实现“三权分置”的重要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曦
提升农村土地发展权实现程度,对合理高效使用有限土地资源意义重大。但相关法律的滞后,阻碍了农村建设用地权益充分实现。农村土地市场缺失,农地承包权退出机制不完善,致使我国农村土地发展权距其目标设置差距明显。应完善相关制度,立法确立农村建设用地"入市",推进农村土地发展权良性运行;优化农户承包地退出机制,探索农地承包经营权更有效实现形式。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发展权 制度 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钟和曦
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的"三权分置",为宅基地制度创新开辟了广阔的空间。相比承包地"三权分置",宅基地的"三权分置"在法理渊源和实践操作上有较大的不同,尤其表现在农房与宅基地"房地一体"原则下"三权分置"实现形式的路径选择。如何合理设置农村住房的房地权利结构,平衡保障集体、农户和经营业主的权益,并将其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中,是当前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的重要突破口。"三权分置"下重塑房地权利结构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磊 刘新 王娜
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给土地资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数量逐年递增。本文从农地发展权的角度分析了土地合理保护和利用的问题。首先对什么是农地发展权进行了界定,然后分析设定农地发展权对保护农地的客观必要性,进而讨论了农地发展权的归属问题,认为农地发展权应设定为国家所有,最后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农地发展权 耕地保护 土地资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莹
农村土地发展权能达到保护耕地、农民利益及生态环境等社会公共利益的作用,但我国对农村土地发展权的法律保护仍然缺失。文章从介绍农村土地发展权的内涵涵义出发,论述了创立农村土地发展权的积极作用并总结了国外的立法经验,同时对我国农村土地发展权的法律保护提出了一些观点。
关键词:
农村土地发展权 农民利益 法律保护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左臣明
农村集体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形式,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中央一直高度重视集体经济发展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各地根据中央有关要求,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并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但从全国来看,大部分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集体经济比较薄弱,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立达 王艳西 韩冬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实质是通过制度创新全面拓展宅基地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形成"增量"权能,依据农村土地开发实践将权能细化并在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生产经营主体之间分配从而形成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农户资格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三权分置"产权格局。本文从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的宅基地"增量"所有权、确立农户资格权法律地位和行权方式、逐渐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实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及开征土地增值税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现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