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10)
- 2023(18117)
- 2022(15672)
- 2021(14571)
- 2020(12269)
- 2019(27585)
- 2018(27430)
- 2017(52686)
- 2016(28963)
- 2015(32351)
- 2014(31741)
- 2013(31241)
- 2012(28529)
- 2011(25880)
- 2010(25793)
- 2009(24165)
- 2008(23563)
- 2007(20844)
- 2006(18519)
- 2005(16090)
- 学科
- 济(110244)
- 经济(110083)
- 业(84931)
- 管理(82258)
- 企(63296)
- 企业(63296)
- 农(49878)
- 方法(46804)
- 数学(40232)
- 数学方法(39763)
- 农业(33050)
- 财(30290)
- 业经(29277)
- 中国(28949)
- 制(25732)
- 学(25129)
- 地方(21376)
- 贸(20993)
- 贸易(20984)
- 易(20421)
- 务(18392)
- 财务(18318)
- 财务管理(18279)
- 体(18211)
- 银(18027)
- 银行(17952)
- 技术(17827)
- 理论(17824)
- 环境(17695)
- 企业财务(17296)
- 机构
- 学院(410208)
- 大学(408960)
- 济(160526)
- 管理(157868)
- 经济(157100)
- 研究(138718)
- 理学(137408)
- 理学院(135859)
- 管理学(133384)
- 管理学院(132661)
- 中国(102982)
- 科学(88952)
- 农(88059)
- 京(86084)
- 财(73936)
- 所(71018)
- 业大(70093)
- 农业(68592)
- 研究所(64953)
- 中心(63035)
- 江(60702)
- 财经(58931)
- 范(53730)
- 经(53667)
- 北京(53256)
- 师范(53114)
- 院(49419)
- 州(48493)
- 经济学(47646)
- 农业大学(43851)
- 基金
- 项目(284107)
- 科学(221979)
- 基金(205240)
- 研究(204928)
- 家(181195)
- 国家(179650)
- 科学基金(152502)
- 社会(128762)
- 社会科(121602)
- 社会科学(121572)
- 省(112181)
- 基金项目(109370)
- 自然(100020)
- 自然科(97639)
- 自然科学(97606)
- 自然科学基金(95849)
- 划(94443)
- 教育(93465)
- 编号(83843)
- 资助(83136)
- 成果(67753)
- 重点(63982)
- 部(62293)
- 发(60780)
- 创(59398)
- 课题(57330)
- 创新(55463)
- 科研(54421)
- 制(53333)
- 国家社会(52731)
- 期刊
- 济(179490)
- 经济(179490)
- 研究(116621)
- 农(86092)
- 中国(78564)
- 学报(73347)
- 科学(64462)
- 农业(58013)
- 财(55656)
- 大学(54935)
- 管理(54185)
- 学学(52308)
- 教育(43310)
- 融(36618)
- 金融(36618)
- 业经(34291)
- 技术(32337)
- 财经(28335)
- 业(28200)
- 经济研究(26887)
- 问题(24452)
- 经(24173)
- 版(22783)
- 科技(20928)
- 业大(20449)
- 理论(18696)
- 图书(18566)
- 技术经济(18468)
- 现代(18248)
- 世界(17738)
共检索到594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蒯鹏州 王明华 张丽丽
"民工荒"背景下,识别农民工工资决定机制的新特征,将有助于把握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化进程的新趋势。基于"进城务工人员生存状况调查"数据,分析人力资本和社交网络在农民工工资决定机制的作用,探讨其对农村人口转移决策和教育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和社交网络对农民工工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初、中等教育投资回报率明显偏低,初中教育不会对工资产生显著影响,高中教育仅能引起工资落入2 000元以下工资区间的概率减少7.0%;接受初、中等教育给带来的工资增幅低于其通过工作经验增加所带来的增幅,并将促使农村初中等教育适龄人口提前做出转移决策;社交网络则通过提高实现高工资就业的机会,进一步强化上述倾向。研究揭...
关键词:
农民工 工资决定机制 人力资本 社交网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建军
刘易斯模型的工资路径是先平直后上折,但根据统计数据制成的农民工工资路径图则是上下波动的。形成这种路径的根本原因是农民收入的差异性。本文首先采用收入排序法生成中国农民工的供给曲线,然后在对比费景汉和拉尼斯的两集合与刘易斯三集合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农业内部产业升级与农村劳动力第四集合的概念,并由此形成四集合分析法。四集合分析法说明了农民工供给曲线的移动特征,进而解释了中国农民工工资路径的特别形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旭青
我国外出务工的农民数量不断增加,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不足200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6336万人。农民收入增加越来越依靠工资性收入增长。本文根据近三十年来农民工工资变动数据,分析农民工工资走势,探索影响农民工工资决定的宏观因素和作用机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二、三产业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外出农民工数量和劳动力市场政策是影响农民工实际工资的重要变量。
关键词:
农民工 工资决定 供求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文婷 张广胜
基于2009年沈阳市农民工的调查数据,从人力资本的视角出发,采用改进的"M incer"模型研究影响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因素,比较分析新老两代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决定的影响因素和程度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是否拥有技术或手艺、是否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受教育程度、性别和职业类型是影响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重要因素。其中,是否拥有技术或手艺成为新老两代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章程
农民工工资的市民化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标志。依据2016年中国城乡移民调查数据,在代际视角下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之间的工资差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和城镇工之间一直存在明显的工资差异,但与传统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与城镇工之间的工资差异明显缩小;工资差异的缩小是由农民工与城镇工间人力资本等个体特征差异缩小和户籍歧视程度降低共同导致的。因此,尽管农民工个体特征的变化和户籍歧视的变动均有利于其市民化进程的推进,但为了使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政府应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减轻户籍歧视,为农民工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另外,应为农民工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促进其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农民工 工资 户籍歧视 人力资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石宏伟 栾文建 周德军
从"民工潮"到"返乡潮",从"民工荒"到"加薪潮",其背后折射的是农民工这一特殊的职业群体就业保障权的缺失。不断完善农民工就业保障机制,实现农民工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社会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民工荒” 农民工 就业保障 加薪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宁 马启民 昝梦莹
采用博弈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价值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在初次分配过程中农民工工资长期被压低的问题,认为我国农民工工资是被严重扭曲的,这必然造成了农民工权益损失;通过分析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农民工之间的不公平博弈,认为企业会一致采取扭曲农民工工资的联盟行动,而农民工在博弈过程中往往是被动、弱势的;另外分析了我国买方垄断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不合理定价机制,认为农民工实际得到的报酬低于企业的边际收益,说明企业存在对农民工的"剥削"问题。因此,我国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是不公平的,需要通过改革措施将农民工工资提高到合理水平。
关键词:
农民工工资 价格扭曲 博弈 买方垄断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易露霞 黄蓉
我国农民工工资在1985-1995年非常平稳,但从1996年开始不断上涨,特别是2004年以后出现加速上涨的态势。农民工工资上涨对工业、农业和城市建设等都产生了影响。农民工工资变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刘易斯拐点、生活成本上升和中央惠农政策等。在不断增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下,政府在制定政策应该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农民工技能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等。
关键词:
农民工工资 影响因素 惠农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红玉
文章结合"民工荒"现象及背景,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特征、影响满意度的因素进行梳理,提出基于满意度的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设计,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借此找出新生代农民工满意度及激励机制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方向。
关键词:
“民工荒” 新生代农民工 满意度 激励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光强
利用行为效用理论建立相关模型,解释"民工潮"与"民工荒"现象。由于外出务工效用大于在家务工效用,因而"民工潮"得以产生和存在。随着在家务工效用较外出务工效用的更快增长,"民工潮"现象逐步退化,并在一定时期演变成"民工荒"问题。"80后"农民工仍然是当前中国外出务工的主要群体,潜在的外出务工者对劳动收益效用以外的效用具有更多的偏好。因此,解决当前农民工问题,增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性必须重点改善农民工的劳动收益效用、劳动感觉效用和家庭休闲效用,并鼓励全社会更多偏好于劳动效用。
关键词:
民工潮 民工荒 劳动效用 休闲效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娟
本文利用我国东部地区1995-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就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上调最低工资会对东部地区农民工的就业产生负面影响,且当期影响大于滞后影响;最低工资的就业负效应在短期主要是以提升劳动生产率的中介效应形式体现,在长期主要是通过缩减员工规模或企业退出市场等直接效应形式表现。考虑到目前最低工资的相对水平仍然偏低、最低工资的上调有利于促进企业提升劳动生产率以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帮助企业摆脱"技工荒"困境等现实原因,东部地区不应暂停对最低工资的调整。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就业影响 农民工 中介效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博文 刘汉辉 展望 魏下海
本文采用2013年和2016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雇主—雇员"匹配数据库,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工具变量等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工会会员身份对农民工工资率的影响及其在两代农民工之间的差异,并进行了影响机制的探索和分析。研究发现,将工会会员身份的工资溢价效应分解为覆盖效应和会员效应后,覆盖效应的影响难以发挥,而会员效应的影响则存在代际差异,其只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显著,而在第一代农民工中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覆盖效应难以发挥主要是由于工会未能有效地开展集体协商,会员效应存在代际差异则是源于两代农民工不同的需求层次所导致的入会行为导向的不同。本文研究,有利于企业工会着力解决农民工的工资问题,建立农民工工资的长效增长机制,同时为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及实施多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等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实 杨修娜
文章利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民工研究"课题组于2008年对我国15个城市的农民工进行调查所得的数据,分析了农民工性别间的工资差异和工资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女性农民工的平均工资、小时工资都低于男性农民工。分解结果表明,男女农民工之间的工资差异、小时工资差异主要是由性别歧视以及其他不可观测因素引起的,而对于那些年轻、低学历、无工作经验的农民工来说,性别歧视的影响更严重。
关键词:
农民工 性别工资差异 分解分析 歧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柯炳生
本文针对农民工工资水平的不断增长对现在和未来可能带来的深刻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测。近年来,我国农民工工资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趋势,在2008—2018年间提高了两倍多,从绝对值看平均每年月工资提高200元以上。农民工工资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有着突出的积极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确保了近年来农民收入的持续高速增长,但同时也拉动了农村劳动力价格水平,拉动了农产品生产成本上涨,农业机械化水平亦同时呈快速提升态势,也使得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明显地下降了,这有利于土地的流转。农民工工资的提高对农村居住状态的影响,现在是潜在的,未来将日益显性化,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的意愿日益强化,越来越多的外出农民工已经开始在老家所在的中小城市尤其是县城和中心镇购买商品房,农村宅基地的两难困境也会迎刃而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德军 石宏伟
2010年春节后,"民工荒"在珠三角、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城市爆发,并逐步向中西部的部分城市蔓延。在"民工荒"背景下,进一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构建系统的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对缓解目前"民工荒"带来的不良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该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和农民工自身的因素,积极推进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解决"民工荒"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
关键词:
“民工荒” 农民工 职业培训 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