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82)
- 2023(11879)
- 2022(10084)
- 2021(9287)
- 2020(8044)
- 2019(18596)
- 2018(18310)
- 2017(35426)
- 2016(18963)
- 2015(21551)
- 2014(21656)
- 2013(21496)
- 2012(19976)
- 2011(18102)
- 2010(17905)
- 2009(16690)
- 2008(16177)
- 2007(14393)
- 2006(12457)
- 2005(11058)
- 学科
- 济(100152)
- 经济(100071)
- 管理(52999)
- 业(51233)
- 方法(43105)
- 企(40210)
- 企业(40210)
- 数学(38694)
- 数学方法(38263)
- 农(23086)
- 中国(22573)
- 地方(21228)
- 学(20525)
- 财(20395)
- 业经(17951)
- 农业(16159)
- 贸(14596)
- 贸易(14591)
- 易(14095)
- 制(13858)
- 地方经济(13769)
- 和(12946)
- 环境(12776)
- 务(12747)
- 财务(12704)
- 财务管理(12672)
- 理论(12538)
- 企业财务(12014)
- 融(11643)
- 金融(11640)
- 机构
- 大学(280330)
- 学院(279455)
- 济(125955)
- 经济(123638)
- 管理(109050)
- 理学(94482)
- 理学院(93479)
- 研究(92813)
- 管理学(91887)
- 管理学院(91352)
- 中国(68521)
- 京(56821)
- 科学(55670)
- 财(53727)
- 所(46257)
- 农(44561)
- 财经(43944)
- 中心(43150)
- 研究所(42171)
- 江(41064)
- 业大(40667)
- 经济学(40368)
- 经(39829)
- 经济学院(36230)
- 范(35572)
- 师范(35206)
- 北京(35085)
- 农业(35040)
- 院(32818)
- 财经大学(32519)
- 基金
- 项目(187230)
- 科学(148131)
- 基金(137701)
- 研究(135252)
- 家(119253)
- 国家(118303)
- 科学基金(102287)
- 社会(88345)
- 社会科(83780)
- 社会科学(83757)
- 省(72912)
- 基金项目(72727)
- 自然(65624)
- 自然科(64125)
- 自然科学(64104)
- 自然科学基金(62955)
- 教育(62821)
- 划(60982)
- 资助(56815)
- 编号(53918)
- 成果(42950)
- 部(42205)
- 重点(42192)
- 发(40730)
- 创(38524)
- 国家社会(37087)
- 教育部(36655)
- 课题(36516)
- 科研(36342)
- 创新(36078)
共检索到403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秀江 王浩 龙彦熹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的“民工荒”是有悖于经济学常理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供需双方知觉上存在的偏差,导致劳动力价格上存在太大的差距。要解决“民工荒”问题,就必须从政府、企业及民工三方面着手,尽量缩小劳动力供需双方知觉上存在的偏差。
关键词:
民工荒 劳动力 供需双方 知觉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吴红宇 朱轶
近年来屡屡出现的"民工荒"现象是由于低工资率下向左上方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存在而导致的。随着工资率的上涨,低收入者的劳动供给时间将减少,从而导致"民工荒"现象的出现。"民工荒"现象的微观主体原因是,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迁移者的主体。中国目前仍处于"刘易斯拐点"前期,可以预计,农民工收入将步入快速增长期,从而给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新的约束条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耀
本文联系当前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发生的新变化,结合劳动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供需变动的特征,探究了这种变动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这一影响分别对政府、企业、学校和家庭及个人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
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需求 经济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晶
自2004年春开始,曾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多年的民工潮逐步被以农民工短缺为特征的民工荒所取代。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转变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农民工由富余到短缺,其实是一种使多层次矛盾得以凸显的劳动力市场现象。从劳动力市场管制角度看,民工荒现象凸显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管制中存在的制度缺陷和管制失灵;而要破解民工荒,改善对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农民工市场的管制,无疑是一种必然选择。本文从劳动力市场管制视角对民工荒现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做一分析。
关键词:
民工荒 劳动力市场 制度缺陷 管制失灵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曾湘泉 刘彩凤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淑花
自2004年中国东南沿海出现劳动力短缺后,"民工荒"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阻碍经济增长的一个难题,同时"民工荒"问题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一方面"民工荒"有逐年加大的趋势,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却又能保持持续的高速增长。对于这一问题的解释,传统的观点认为,农民工数量的绝对减少是导致"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即解决"民工荒"难题的方法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之上的,这就导致了"民工荒"难题是无解的,即人口红利和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不相容的。而如果从新兴古典经济学视角出发,将"民工荒"难题看成是古典
关键词:
民工荒 古典经济学 人口红利 农村劳动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鄢平 贺建风
文章从劳动力市场要素变化和劳动者就业惯性着手,建立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分析了"民工荒"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策略。文章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我国东部地区"民工荒"产生的原因,一是中部地区的重新崛起使中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跨行业转移,从而减少就业惯性阻力;二是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加强了就业惯性力量。
关键词:
劳动力 劳动力市场 就业惯性 农业贡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体欣 张琦
我国当前的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传统农业生产部门生产率低于现代非农生产部门,农村劳动力流向非农部门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我国当前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不利于经营者进一步投资从而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制约了土地流转、集中,制约了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流动,造成了社会福利损失。提出了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降低农业生产部门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的成本,促进劳动力在部门间流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土地产权 劳动力转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宾 马九杰
中国1990~2011年劳动力供给保障水平的变化趋势表明,劳动力供给水平下降与劳动力需求水平上升在2003年交汇在一起,从而造成了中国的"民工荒"问题。通过建立影响中国劳动力供给保障水平的宏观经济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证实消费水平和出口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能够显著降低劳动力供给保障水平。从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转向依靠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发展是解决"民工荒"问题的根本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罗冰 石美遐
"民工荒"已成为普遍现象,亦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然而,对其成因的研究见仁见智。运用供求机制和哈里斯—托达罗模型,通过对"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认为在"加薪潮"背景下,农民工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是造成"民工荒"的原因之一;在考虑户籍因素时,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民工的吸引力减弱,是"民工荒"的原因之二。并在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揭示相应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民工荒” 供求机制 哈里斯—托达罗模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传江 徐建玲
当今中国农民工不再是一个高度同质的群体,而是已经在内部产生了分化。本文主要通过对第一代农民工和第二代农民工的特征及其劳动力供给的经济学分析,揭示世纪之交前后我国出现“民工潮”和“民工荒”的微观层面的原因,认为第二代农民工是最需要市民化也是最容易市民化的群体,但同时需要相应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安排。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菊兰 杨俊青 魏鹏程
本文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问题,运用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建立了劳动力价格视角下"民工荒"问题的系统流图,并运用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进行劳动力市场模拟运行,得出"民工荒"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企业长期以来给予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价格相背离,而劳动力市场价格是宏观与微观因素系统作用的结果。在当前条件下,提高农民工的工作稳定性和人力资本投资都能在提高农民工工资的基础上增加农民工数量,但前者更有助于企业在相对较小的人力成本压力下增加农民工数量。解决"民工荒"问题,应综合考虑宏观和微观因素,按照劳动力市场规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菊兰 杨俊青 魏鹏程
本文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问题,运用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建立了劳动力价格视角下"民工荒"问题的系统流图,并运用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进行劳动力市场模拟运行,得出"民工荒"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企业长期以来给予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价格相背离,而劳动力市场价格是宏观与微观因素系统作用的结果。在当前条件下,提高农民工的工作稳定性和人力资本投资都能在提高农民工工资的基础上增加农民工数量,但前者更有助于企业在相对较小的人力成本压力下增加农民工数量。解决"民工荒"问题,应综合考虑宏观和微观因素,按照劳动力市场规律,从企业、政府、农民工个人三个方面协调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司增绰 徐康宁 仇方道
产生苏北地区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经济负面效应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这些因素对经济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妨碍了苏北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苏北地区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对苏北地区经济增长内生力形成的负效应应当受到重视。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的经济负面影响问题可以说是“民工荒”问题的“另一角度”分析。
关键词:
劳动力异地转移 经济负面效应 苏北地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简新华,张建伟
“民工潮”和“民工荒”是中国农民非农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非持久性的特殊现象 ,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顺畅、不合理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各种制度上的缺陷 ,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制度 ,扫清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度障碍 ,使大多数农民顺利有效、持久稳定地实现非农化和城镇化 ,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民工潮”和“民工荒”这两种延长转移过程、增加转移成本、损害农民利益、不利于“三农”问题解决的非正常现象
关键词:
民工潮 民工荒 农村剩余劳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