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62)
- 2023(5607)
- 2022(4887)
- 2021(4650)
- 2020(3946)
- 2019(8970)
- 2018(8791)
- 2017(17489)
- 2016(9951)
- 2015(11208)
- 2014(11194)
- 2013(11023)
- 2012(10781)
- 2011(9800)
- 2010(10226)
- 2009(9713)
- 2008(9720)
- 2007(9070)
- 2006(8556)
- 2005(8115)
- 学科
- 济(34349)
- 经济(34290)
- 管理(28456)
- 业(28100)
- 企(21272)
- 企业(21272)
- 农(14159)
- 中国(12296)
- 财(11814)
- 方法(11671)
- 制(9850)
- 数学(9838)
- 数学方法(9547)
- 学(9312)
- 策(9304)
- 农业(9296)
- 贸(8212)
- 贸易(8208)
- 易(8003)
- 业经(7897)
- 银(7619)
- 银行(7596)
- 地方(7498)
- 及其(7312)
- 行(7289)
- 税(6959)
- 融(6633)
- 金融(6632)
- 税收(6589)
- 收(6537)
- 机构
- 学院(142876)
- 大学(142453)
- 济(57645)
- 研究(56779)
- 经济(56105)
- 管理(50446)
- 中国(44570)
- 理学(41447)
- 理学院(40936)
- 管理学(40082)
- 管理学院(39828)
- 科学(34981)
- 京(31962)
- 所(31457)
- 财(30191)
- 农(30123)
- 研究所(27991)
- 中心(25632)
- 江(24980)
- 农业(23673)
- 业大(21976)
- 财经(21881)
- 北京(21114)
- 院(20364)
- 省(19987)
- 经(19683)
- 范(19619)
- 州(19434)
- 师范(19354)
- 科学院(16871)
- 基金
- 项目(86194)
- 科学(66233)
- 研究(62840)
- 基金(60185)
- 家(53952)
- 国家(53427)
- 科学基金(43534)
- 社会(37142)
- 社会科(34893)
- 社会科学(34881)
- 省(33970)
- 基金项目(30017)
- 划(29847)
- 教育(29094)
- 自然(28987)
- 自然科(28280)
- 自然科学(28266)
- 自然科学基金(27777)
- 资助(26946)
- 编号(26081)
- 成果(23825)
- 重点(20061)
- 课题(19837)
- 部(19328)
- 发(19323)
- 创(17317)
- 性(16986)
- 计划(16592)
- 科研(16461)
- 创新(16108)
共检索到240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谋求职业,从而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尤其是每年春节过后,大批农民工滚滚而来,全国铁路干线列车严重超员,大中城市车站旅客暴满,形成了难以遏制的“民工潮”。“民工潮”产生于80年代后期,进入90年代后规模急剧扩大,势头有增无减。目前,全国常年流动着的农民工约有5000~6000万人,其中四川、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安徽6省就有2400万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余欣荣
“民工潮”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的一种历史进步现象。从当前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看,“民工潮”是广大农民受市场经济规律支配,对现行经济格局中二元结构差异拉大、城乡和工农比较利益悬殊的不合理状况的反映。总体而言,“民工潮”体现了通过市场规律合理配置包括劳力资源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原则,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和完善,这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正芳
民工潮根源在于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利益比较 ;它的出现与发展不仅对农村与农业经济具有正面影响 ,而且对城市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应制定合理的政策 ,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流动 ,因势利导 ,创造条件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实现城乡各方共赢。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仁强
近来年,每到春节前后和农闲季节,都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外出务工为目的进行跨地区流动,形成了一股声势浩大的“民工潮” 。如何看待这一社会经济现象?如何解决这一现象引发的种种社会经济问题?最近,我们对安徽“民工潮”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菁 皇黎
亦喜亦忧“民工潮何菁,皇黎“民工潮”,打工农民矣。翻开80年代初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专家们是这样注释“民工”一词的:在政府的动员或号召下,参加修筑公路、堤坝或帮助军队运输等工作的人。然而,今天芸芸打工仔,打工妹们,无论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辛仁周
疏解“民工潮”的政策取向辛仁周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是改革开放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对活跃城乡经济和增加农民收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每逢春节后出现的百万民工大流动,其数量之大和时间之集中被形象地称之为“民工潮”,不仅超过了城市社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成都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课题组
我国“三农”问题由来已久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该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就成都市“三农”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认为成都市“三农”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人均收入有所增长 ,但城乡差距大 ,农民进一步增收难 ;失地农民和准失地农民越来越多 ;城镇化建设严重滞后等5个方面 ,进而指出造成成都市“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是重工轻农政策的影响、城乡二元结构的阻滞、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严重不足等 ,并根据成都市实际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城镇化进程等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三农”问题 现状成因 对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俞肖云 肖炎舜
收入分配属于国民经济中的重大比例关系问题,关系经济发展的后劲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领域取得的成效和现状入手,分析主要问题存在的原因,发现其客观、合理、积极的因素,指出不合理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增进公平、兼顾效率的改进原则以及长短结合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公共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兴华
近年来,农民工在城市的境况尽管有了很多的改善,但其绝对状况还是很差。农民工尽管在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制度变革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给城市带来了诸如资源整合、社会融合及管理调适等方面的问题。为此,城市政府应从管理理念转变、政策法规调整及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着手解决农民工问题。
关键词:
城市 农民工 政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建平
本文通过对“民工潮”的成因、趋势和积极意义与消极作用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民工潮”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国家工业化,社会城市化。要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必须革除形成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制度障碍,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加快城市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并使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关键词:
民工潮,城市化,劳动力市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凤山
80年代中期开始的我国农民的分化流动,突变为近年的“民工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成为明显的社会问题。因此,研究、疏导和化解“民工潮”,就成了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 “民工潮”与“正常的农民分化流动”这两者虽然都是一种移位的现象,但后者是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民在地域、职业、身份等方面出现的渐变现象,规模适度,比较有序,带来的社会问题较小;前者则是超越生产力状况、超越现实需要出现的盲目无序、规模过大的骤变现象,易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较多的社会问题。列宁早就指出:“农民的分化过程同时也是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过程。”(《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第137页)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自铎
“民工潮”的理论透视孙自铎(合肥230053,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民工潮"是继农业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又一次对国民经济形成巨大冲击的社会现象,引起了全国上下的普遍关注。近年人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民工潮"的现状、特点等作了直观描述,提出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巨文武
"民工潮"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跨世纪的潮流,造成中国"民工潮"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土地资源缺乏,政府政策向城市倾斜,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文章对此进行了探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兴杰 王骝
民工潮最大的积极作用是宣告了中国农民的第三次解放。,其积极作用包括 :使一部分农民既“挣了票子” ,也“换了脑子” ;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 ;为民工流入地区和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有利于民工流出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民工潮也带来了不少消极影响 ,如滋生了人口问题、犯罪问题 ,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等。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民工潮”问题 ,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引导 ,促使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
民工潮 积极作用 消极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光强
利用行为效用理论建立相关模型,解释"民工潮"与"民工荒"现象。由于外出务工效用大于在家务工效用,因而"民工潮"得以产生和存在。随着在家务工效用较外出务工效用的更快增长,"民工潮"现象逐步退化,并在一定时期演变成"民工荒"问题。"80后"农民工仍然是当前中国外出务工的主要群体,潜在的外出务工者对劳动收益效用以外的效用具有更多的偏好。因此,解决当前农民工问题,增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性必须重点改善农民工的劳动收益效用、劳动感觉效用和家庭休闲效用,并鼓励全社会更多偏好于劳动效用。
关键词:
民工潮 民工荒 劳动效用 休闲效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