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56)
2023(7756)
2022(6215)
2021(5539)
2020(4733)
2019(10481)
2018(10499)
2017(20050)
2016(10307)
2015(11081)
2014(10774)
2013(10835)
2012(9602)
2011(8219)
2010(8442)
2009(8162)
2008(8385)
2007(7875)
2006(6877)
2005(6323)
作者
(27577)
(23426)
(23318)
(21547)
(14772)
(10827)
(10314)
(8873)
(8671)
(8425)
(7784)
(7736)
(7604)
(7239)
(6994)
(6988)
(6929)
(6708)
(6667)
(6582)
(5645)
(5600)
(5444)
(5391)
(5277)
(5194)
(5149)
(5021)
(4786)
(4409)
学科
(72624)
(67035)
企业(67035)
管理(52008)
(47889)
经济(47824)
业经(23675)
(20647)
方法(19619)
(19589)
技术(18442)
农业(16348)
(15960)
财务(15956)
财务管理(15948)
企业财务(15076)
技术管理(13266)
数学(12293)
数学方法(12242)
中国(11819)
(11494)
(11164)
(10885)
(10749)
理论(10710)
企业经济(10659)
经营(10419)
(9185)
体制(8325)
决策(8047)
机构
学院(152216)
大学(145006)
管理(69668)
(69022)
经济(68008)
理学(60027)
理学院(59584)
管理学(59150)
管理学院(58849)
研究(41814)
中国(35551)
(31784)
(28886)
财经(25024)
(24032)
(23262)
(22649)
科学(22258)
商学(20915)
商学院(20729)
经济学(19857)
业大(19670)
中心(19622)
(19377)
经济管理(19068)
(18677)
财经大学(18085)
农业(18030)
经济学院(17952)
北京(17662)
基金
项目(97114)
科学(80500)
研究(75425)
基金(72389)
(60545)
国家(59902)
科学基金(55203)
社会(51599)
社会科(49058)
社会科学(49047)
(40281)
基金项目(38983)
自然(34123)
自然科(33457)
自然科学(33451)
自然科学基金(32981)
教育(32623)
(31075)
编号(29597)
(29058)
(28187)
资助(27020)
创新(25035)
成果(22307)
(21697)
(21503)
(21357)
国家社会(21341)
重点(20703)
人文(19869)
期刊
(81893)
经济(81893)
研究(44216)
管理(33153)
中国(29697)
(28507)
(23837)
科学(18148)
业经(16977)
农业(16523)
技术(16435)
学报(14437)
(13537)
金融(13537)
财经(12940)
大学(12589)
经济研究(12162)
学学(12067)
技术经济(11557)
(11391)
教育(11382)
(11315)
问题(10164)
科技(9535)
现代(9334)
财会(9206)
商业(8967)
世界(8307)
经济管理(8080)
会计(7480)
共检索到229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邓祖善  
80年代以来,成群结队的农民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急剧发展的态势,走出大山,挤进城镇,奔向沿海,形成浩浩荡荡的"民工潮"。这一新事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国农民大规模的从贫困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产物,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对我国实现工业化和农村的脱贫致富将越来越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菁  皇黎  
亦喜亦忧“民工潮何菁,皇黎“民工潮”,打工农民矣。翻开80年代初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专家们是这样注释“民工”一词的:在政府的动员或号召下,参加修筑公路、堤坝或帮助军队运输等工作的人。然而,今天芸芸打工仔,打工妹们,无论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余欣荣  
“民工潮”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的一种历史进步现象。从当前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看,“民工潮”是广大农民受市场经济规律支配,对现行经济格局中二元结构差异拉大、城乡和工农比较利益悬殊的不合理状况的反映。总体而言,“民工潮”体现了通过市场规律合理配置包括劳力资源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原则,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和完善,这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建平  
本文通过对“民工潮”的成因、趋势和积极意义与消极作用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民工潮”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国家工业化,社会城市化。要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必须革除形成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制度障碍,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加快城市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并使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凤山  
80年代中期开始的我国农民的分化流动,突变为近年的“民工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成为明显的社会问题。因此,研究、疏导和化解“民工潮”,就成了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 “民工潮”与“正常的农民分化流动”这两者虽然都是一种移位的现象,但后者是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民在地域、职业、身份等方面出现的渐变现象,规模适度,比较有序,带来的社会问题较小;前者则是超越生产力状况、超越现实需要出现的盲目无序、规模过大的骤变现象,易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较多的社会问题。列宁早就指出:“农民的分化过程同时也是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过程。”(《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第137页)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自铎  
“民工潮”的理论透视孙自铎(合肥230053,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民工潮"是继农业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又一次对国民经济形成巨大冲击的社会现象,引起了全国上下的普遍关注。近年人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民工潮"的现状、特点等作了直观描述,提出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巨文武  
"民工潮"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跨世纪的潮流,造成中国"民工潮"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土地资源缺乏,政府政策向城市倾斜,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文章对此进行了探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简新华,张建伟  
“民工潮”和“民工荒”是中国农民非农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非持久性的特殊现象 ,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顺畅、不合理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各种制度上的缺陷 ,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制度 ,扫清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度障碍 ,使大多数农民顺利有效、持久稳定地实现非农化和城镇化 ,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民工潮”和“民工荒”这两种延长转移过程、增加转移成本、损害农民利益、不利于“三农”问题解决的非正常现象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景和  
黑土地上涌起民工潮──吉林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调查王景和(一)在汹涌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一向热恋土地的关东农民也纷纷跳出黑土地,进厂进城,出省出国,开始了一次历史性的大转移。从长白山区到松辽平原,农民离土离乡、异地转移,尽管比南方稍显滞后,但其来势之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金荣  
民工潮是在我国经济和社会改革深化的过程发展起来的农民和农村人口的临时性的机械迁移 ,是我国农村乃至整个社会新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机制运行引发的一个社会经济现象。从另一种视觉来看 ,民工潮包含的两个社会流动过程 :涨潮 (农民从农村向城市流动 )是一个下降的社会流动过程 ,而落潮 (民工回乡 )是一个向上的社会流动过程。民工潮是增强我国农村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因素 ,对我国城乡的稳定发展也有特殊的积极意义。对民工潮的疏导是长期性工作 ,除了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和乡镇经济发展 ,让农业剩余劳动力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谋求职业,从而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尤其是每年春节过后,大批农民工滚滚而来,全国铁路干线列车严重超员,大中城市车站旅客暴满,形成了难以遏制的“民工潮”。“民工潮”产生于80年代后期,进入90年代后规模急剧扩大,势头有增无减。目前,全国常年流动着的农民工约有5000~6000万人,其中四川、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安徽6省就有2400万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鹏森  
“民工潮”形成原因的社会结构分析吴鹏森大规模“民工潮”的突然出现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学术界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推力”与“拉力”理论上。所谓“推力”是指由于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大批剩余农业劳动力的存在在客观上需要寻找出路,形成巨大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德魁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自南向北出现了大批进城务工的农民,俗称“农民工”。由于其“候鸟式”的生活方式,导致了每年春节前后为期近两个月的运力高紧张,从而形成了所谓的“民工潮”,这种现象堪称当今中国社会社会的一大奇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辛仁周  
疏解“民工潮”的政策取向辛仁周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是改革开放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对活跃城乡经济和增加农民收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每逢春节后出现的百万民工大流动,其数量之大和时间之集中被形象地称之为“民工潮”,不仅超过了城市社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正芳  
民工潮根源在于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利益比较 ;它的出现与发展不仅对农村与农业经济具有正面影响 ,而且对城市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应制定合理的政策 ,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流动 ,因势利导 ,创造条件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实现城乡各方共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