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0)
- 2023(12348)
- 2022(10940)
- 2021(10530)
- 2020(8877)
- 2019(20544)
- 2018(20681)
- 2017(40335)
- 2016(22165)
- 2015(25279)
- 2014(25390)
- 2013(25321)
- 2012(23504)
- 2011(21517)
- 2010(21783)
- 2009(20170)
- 2008(19933)
- 2007(18070)
- 2006(16306)
- 2005(14431)
- 学科
- 济(91491)
- 经济(91372)
- 业(68557)
- 管理(61737)
- 农(48170)
- 企(47816)
- 企业(47816)
- 方法(38216)
- 数学(32118)
- 农业(32002)
- 数学方法(31657)
- 业经(24298)
- 中国(23414)
- 学(21713)
- 财(21668)
- 制(19105)
- 地方(18641)
- 理论(16159)
- 贸(15895)
- 贸易(15887)
- 易(15408)
- 银(14228)
- 银行(14186)
- 和(14112)
- 技术(13917)
- 策(13669)
- 教育(13589)
- 行(13493)
- 体(13384)
- 发(13361)
- 机构
- 大学(328972)
- 学院(328016)
- 管理(129607)
- 济(127995)
- 经济(125085)
- 理学(111871)
- 理学院(110634)
- 研究(110420)
- 管理学(108672)
- 管理学院(108090)
- 中国(83594)
- 京(70686)
- 科学(70224)
- 农(69880)
- 财(58147)
- 所(57221)
- 业大(54372)
- 农业(53620)
- 研究所(51831)
- 中心(50277)
- 江(49827)
- 范(46303)
- 财经(46279)
- 师范(45964)
- 北京(44652)
- 经(41884)
- 州(40558)
- 院(38271)
- 师范大学(36866)
- 经济学(36195)
- 基金
- 项目(217608)
- 科学(170625)
- 研究(161727)
- 基金(156931)
- 家(136313)
- 国家(135051)
- 科学基金(115140)
- 社会(100067)
- 社会科(94186)
- 社会科学(94157)
- 省(85429)
- 基金项目(84201)
- 自然(74764)
- 教育(73319)
- 自然科(72965)
- 自然科学(72945)
- 划(71661)
- 自然科学基金(71630)
- 编号(68365)
- 资助(63934)
- 成果(56882)
- 部(48406)
- 重点(48314)
- 发(46599)
- 课题(46034)
- 创(44462)
- 创新(41335)
- 科研(41110)
- 教育部(40950)
- 人文(40308)
- 期刊
- 济(151101)
- 经济(151101)
- 研究(98940)
- 农(70883)
- 中国(62682)
- 学报(54992)
- 科学(50579)
- 农业(47961)
- 管理(44115)
- 财(42917)
- 大学(41839)
- 学学(39230)
- 教育(38439)
- 融(30894)
- 金融(30894)
- 业经(28859)
- 技术(26758)
- 财经(23243)
- 业(22207)
- 问题(21243)
- 经济研究(20080)
- 经(19664)
- 图书(18968)
- 版(18004)
- 理论(16896)
- 技术经济(16122)
- 科技(15776)
- 实践(15532)
- 践(15532)
- 现代(15301)
共检索到489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光强
利用行为效用理论建立相关模型,解释"民工潮"与"民工荒"现象。由于外出务工效用大于在家务工效用,因而"民工潮"得以产生和存在。随着在家务工效用较外出务工效用的更快增长,"民工潮"现象逐步退化,并在一定时期演变成"民工荒"问题。"80后"农民工仍然是当前中国外出务工的主要群体,潜在的外出务工者对劳动收益效用以外的效用具有更多的偏好。因此,解决当前农民工问题,增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性必须重点改善农民工的劳动收益效用、劳动感觉效用和家庭休闲效用,并鼓励全社会更多偏好于劳动效用。
关键词:
民工潮 民工荒 劳动效用 休闲效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传江 徐建玲
当今中国农民工不再是一个高度同质的群体,而是已经在内部产生了分化。本文主要通过对第一代农民工和第二代农民工的特征及其劳动力供给的经济学分析,揭示世纪之交前后我国出现“民工潮”和“民工荒”的微观层面的原因,认为第二代农民工是最需要市民化也是最容易市民化的群体,但同时需要相应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安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石宏伟 栾文建 周德军
从"民工潮"到"返乡潮",从"民工荒"到"加薪潮",其背后折射的是农民工这一特殊的职业群体就业保障权的缺失。不断完善农民工就业保障机制,实现农民工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社会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民工荒” 农民工 就业保障 加薪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阿根
从"民工潮"到"用工荒"直面地反映了我国的经济形势好转,更彰显了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的农民工诉求在政治、经济和生活的地位不断地提升。他们不再是以前投向城里目光短浅的父辈们身背蛇皮袋,盲目闯荡城市只求一般温饱的状态,而是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脚投票"选择生存发展的途径。所以,社会各界必须理性地看待这一社会现象,还农民工的正式名分和尊严,使之与城里的人们享有同城待遇,共同迈向富裕的小康社会。
关键词:
民工潮 用工荒 新生代农民工 诉求尊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蒯鹏州 王明华 张丽丽
"民工荒"背景下,识别农民工工资决定机制的新特征,将有助于把握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化进程的新趋势。基于"进城务工人员生存状况调查"数据,分析人力资本和社交网络在农民工工资决定机制的作用,探讨其对农村人口转移决策和教育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和社交网络对农民工工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初、中等教育投资回报率明显偏低,初中教育不会对工资产生显著影响,高中教育仅能引起工资落入2 000元以下工资区间的概率减少7.0%;接受初、中等教育给带来的工资增幅低于其通过工作经验增加所带来的增幅,并将促使农村初中等教育适龄人口提前做出转移决策;社交网络则通过提高实现高工资就业的机会,进一步强化上述倾向。研究揭...
关键词:
农民工 工资决定机制 人力资本 社交网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德军 石宏伟
2010年春节后,"民工荒"在珠三角、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城市爆发,并逐步向中西部的部分城市蔓延。在"民工荒"背景下,进一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构建系统的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对缓解目前"民工荒"带来的不良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该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和农民工自身的因素,积极推进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解决"民工荒"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
关键词:
“民工荒” 农民工 职业培训 路径选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忆源
本文试图透过“民工荒”时期的自愿性失业青年民工的个案研究,探讨貌似矛盾的“民工荒”和自愿性失业青年民工两种现象的内在关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自愿性失业青年民工的存在所揭示的深刻主题:部分农民工,尤其是青年农民工,职业观正在发生变化,这是他们城市适应性增强的表现;给青年农民工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和途径,建立合理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加强引导,形成合理的职业观和全面的就业指导服务,十分必要。
关键词:
青年农民工 自愿性失业 “民工荒”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许经勇
“民工潮”和“民工荒”是近年来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概念。这两种经济社会现象的产生,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即允许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自由流动,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延续下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尚未被消除但某些功能正在弱化。农民工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然产物。只要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被消除,以及与此相联系,只要农民工还没有被转化为市民,“民工潮”与“民工荒”将长期存在下去。有农民工就必然有“民工湖”与“民工荒”。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凤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简新华,张建伟
“民工潮”和“民工荒”是中国农民非农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非持久性的特殊现象 ,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顺畅、不合理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各种制度上的缺陷 ,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制度 ,扫清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度障碍 ,使大多数农民顺利有效、持久稳定地实现非农化和城镇化 ,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民工潮”和“民工荒”这两种延长转移过程、增加转移成本、损害农民利益、不利于“三农”问题解决的非正常现象
关键词:
民工潮 民工荒 农村剩余劳动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晶
自2004年春开始,曾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多年的民工潮逐步被以农民工短缺为特征的民工荒所取代。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转变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农民工由富余到短缺,其实是一种使多层次矛盾得以凸显的劳动力市场现象。从劳动力市场管制角度看,民工荒现象凸显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管制中存在的制度缺陷和管制失灵;而要破解民工荒,改善对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农民工市场的管制,无疑是一种必然选择。本文从劳动力市场管制视角对民工荒现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做一分析。
关键词:
民工荒 劳动力市场 制度缺陷 管制失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姚学清
“民工潮”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近期出现的“民工荒”已成为了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民工荒”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减轻农民负担使农村收入增加外,民工薪酬低、工作生活环境差、长期受歧视以及新生代农民自主意识增强等也是重要因素。解决“民工荒”问题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以市场调节为主。尊重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依靠市场的杠杆作用来调节生产要素的价格,让原本扭曲的劳动力价格逐渐趋于合理的水平。第二,以政府调控为辅。政府应该在深刻理解“民工荒”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有效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的作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司增绰 徐康宁 王铮
本文主要研究“民工荒”背景下建筑业农民工群体良性发展问题。本文从农民工群体自然状况、社会状况、生活状况三个方面入手,对建筑业民工群体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筑业民工群体发展路径。
关键词:
“民工荒” 建筑业民工群体 良性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盛来运 孙梅君 侯锐 张明梅
2003年以来,东部地区民工短缺的问题屡见报道,有的媒体甚至宣称“中国遭遇20年来首次‘民工荒’”。面对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尚待转移,这一问题似乎让人费解。为此,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进行了农民工问题专项调查,对有关问题作了初步分析。一、东部地区农民工*就业及收入情况(一)农民工数量2004年前三季度,东部地区的农民工达6080万人,占全部农民工的71.5%,比上年同期增加416万人,增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梁雄军 林云 刘平青 丁守海
在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双转型"过程中,1989年首次出现的"民工潮"问题在短短十几年里突然转变为"民工荒"现象,有其多方面原因。本文以农民工"二次流动"为视角,发展出引发和影响"民工荒"现象的系列变量,应用SPSS11.5对浙、闽、津三省(区)五城市1550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发现导致农民工"换企业流动"和"换地区流动"的8个因素将引发"民工荒",农民工个体的利益诉求、心理品格和企业管理效能以及政府政策行为等因素也对"民工荒"现象产生影响,且企业"用工荒"是区域"民工荒"前兆;在此
关键词:
“民工荒” 引发因素 影响因素 一般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