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60)
- 2023(8603)
- 2022(7811)
- 2021(7515)
- 2020(6288)
- 2019(14750)
- 2018(14919)
- 2017(28929)
- 2016(15771)
- 2015(17926)
- 2014(17903)
- 2013(17836)
- 2012(16215)
- 2011(14778)
- 2010(14368)
- 2009(12878)
- 2008(12331)
- 2007(10489)
- 2006(9268)
- 2005(7978)
- 学科
- 济(57974)
- 经济(57910)
- 管理(44858)
- 业(40858)
- 企(34698)
- 企业(34698)
- 方法(29406)
- 数学(25451)
- 数学方法(25140)
- 中国(15250)
- 学(15077)
- 农(14812)
- 财(13741)
- 业经(12898)
- 地方(12461)
- 和(11105)
- 图书(10646)
- 理论(10607)
- 书馆(10068)
- 图书馆(10068)
- 农业(9974)
- 贸(9950)
- 贸易(9946)
- 技术(9656)
- 易(9638)
- 环境(9463)
- 务(9176)
- 财务(9119)
- 财务管理(9105)
- 制(8940)
- 机构
- 大学(222216)
- 学院(215944)
- 管理(92007)
- 理学(80170)
- 理学院(79280)
- 济(78988)
- 管理学(77930)
- 管理学院(77517)
- 经济(77011)
- 研究(67487)
- 中国(48051)
- 京(47234)
- 科学(44210)
- 财(34483)
- 业大(33311)
- 所(32989)
- 农(32010)
- 中心(30595)
- 范(30558)
- 研究所(30488)
- 师范(30328)
- 江(30230)
- 北京(29786)
- 财经(28710)
- 州(26243)
- 经(26124)
- 农业(25067)
- 院(24679)
- 师范大学(24450)
- 图书(23517)
- 基金
- 项目(154769)
- 科学(120711)
- 研究(114832)
- 基金(111344)
- 家(95956)
- 国家(95157)
- 科学基金(82113)
- 社会(69850)
- 社会科(66119)
- 社会科学(66101)
- 基金项目(60594)
- 省(60259)
- 自然(54113)
- 自然科(52822)
- 自然科学(52812)
- 教育(51858)
- 自然科学基金(51837)
- 划(50636)
- 编号(49170)
- 资助(45339)
- 成果(40329)
- 部(33478)
- 重点(33473)
- 发(32025)
- 创(31950)
- 课题(31760)
- 项目编号(31343)
- 创新(29648)
- 科研(29647)
- 大学(29029)
共检索到308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余光
图书馆学学人研究对于图书馆学史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对于民国图书馆学学人研究尚显不足。文章讨论了学人研究亟待厘清的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了学人研究的历史分期依据,并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
图书馆学学人 图书馆学史 图书馆学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赵晓
中国近代图书馆学肇始于民国时期,出现了韦棣华、沈祖荣、戴志骞、袁同礼、刘国钧、杜定友、李小缘、钱亚新、金敏甫等图书馆学学人。他们从海外带回西方图书馆学理论知识并与中国现状加以结合,创造了近现代中国图书馆学理论体系,为中国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因此,针对民国图书馆学学人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梳理图书馆学产生、发展的脉络,了解图书馆学学术思想传承情况。文章以1999年以来民国图书馆学学人研究文献、著作、研讨会、专项课题为研究对象,分析近二十年民国图书馆学学人研究主题、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近二十年民国图书馆学学人的研究特点,冀望以此为依据展望未来图书馆学学人研究趋势。
关键词:
图书馆学史 图书馆学学人 民国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余光
1925年,梁启超先生在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大会上呼吁,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明确指出"须要对于中国的目录学(广义的)和现代的图书馆学都有充分智识"之人,才能将中国的图书馆学建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为"中国的图书馆学"[1]。自此之后,几代图书馆学人共同努力,完成了中国图书馆学从孕育到成熟的发展历程。自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群书起,中国古代藏书文化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藏书经验与整理理论;数千年来,一代代爱书人聚书万卷、丹黄不辍,谱写了世界文化史中关于书的学问最为华彩的篇章。近百年来,数代图书馆学家筚路蓝缕,将中国传统藏书管理、整理的方法和理念,与西方图书馆学思想相结合,完成了中国图书馆学的本土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理论、著作、学术流派,为学科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物,以及学科教育、学术组织、刊物等,都属于中国图书馆学学科史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重视学科史,既为表彰前辈学人开山辟路之功,同时也要在回顾成就的基础上,为中国图书馆学的未来发展厘清思路。自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馆事业日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谢欢
中国图书馆学学人研究肇始于20世纪30年代,总结这80余年来的研究历程,对于推进图书馆学学人研究发展、深化图书馆学学科记忆、弘扬图书馆精神有着重要的价值。中国图书馆学学人研究可分为四个时期:兴起时期(1930年代)、曲折发展时期(1950—1970年代)、恢复与发展时期(1980—1990年代)、深入推进时期(21世纪以来)。80余年的中国图书馆学学人研究呈现出六个特点:(1)个人研究为主,群体研究较少;(2)单篇论文较多,系统研究成果较少;(3)研究对象以第一代学人为主;(4)研究呈现出鲜明的"纪念"特点;(5)研究多遵循"内史"的理路;(6)对学人的认识日趋全面、客观。未来中国图书馆学学人...
关键词:
图书馆学史 图书馆学学人 中国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黎飞 罗雯文
民国时期的女性图书馆学学人是近代中国图书馆学学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图书馆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统计民国时期女性图书馆学学人数量基础上,考察了这一时期女性图书馆学学人群体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研究表明,民国时期的女性图书馆学学人通过图书馆学术研究、图书馆工作实践、图书馆人才培养、图书馆社团活动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女性 图书馆学学人 图书馆事业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曾凡菊
在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学人群体中,徐家麟是为近代中国图书馆学学术转型做出了卓越贡献的杰出代表。他的贡献不仅在于将世界最新的图书馆学理论引入中国,而且还充分体现在他积极尝试将之与中国传统图书馆学理论相结合。他所提出的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的构想,以及对图书馆学是一门什么样科学的思考,是站在世界图书馆学理论发展前沿的突出表现,也反映出近代中国图书馆学学术转型逐渐走向成熟。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朱海燕
文章研究民国留美的部分图书馆学人1912-1949年在国外刊物上发表的四种类型的英文著述:学位毕业论文、图书馆学专业论文、国际会议论文暨发言稿和编读来往信函。通过对这四种类型的英文文章的分析,从中看出这批民国图书馆学人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以及与美国图书馆界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提出了对民国图书馆学人英文著述研究不足的一些问题。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郑丽芬
民国时期留美图书馆学人大多有过在美国各东亚图书馆从事馆藏建设、分类编目及参考咨询工作的经历,他们将中国传统的版本、目录学知识与美国现代图书馆学技术相融合,为美国汉学研究提供了保障和治学门径。民国时期留美图书馆学人与美国汉学家形成了知识共同体,考察二者的关系,对于汉学和图书馆学具有知识史和学术史的意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罗德运
中国图书馆学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一代代中国图书馆学人经过近百年奋斗的结果。认真开展对中国图书馆学人的研究,特别是整体研究,是图书馆学研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文英
本文对我国图书馆学人建立的博客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我国图书馆学人博客建设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对图书馆学人博客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罗德运
以第二代学人为主体,第一二代学人同心戮力,迎来了中国图书馆学发展的新纪元。自上世纪20年代中期起,第二代图书馆学人相继踏入图苑,开始了他们的图书馆生涯(杜定友等少数学人则起步于20年代初),为方兴未艾的中国图书馆事业竭尽心智,这正是中国图书馆学逐步“西化”的时期,诚如刘国钧所言,自1917年“新图书馆运动”发起以迄20年代中期,“七八年来,图书馆学始则规模东瀛,继则进而取法于日本所追逐之美国。今则本新图书馆之原理,以解决中国特有问题之趋势已皎然可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亮 杨玉麟
民国时期是我国近代图书馆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30年来,相对于图书馆学整体研究的繁荣,有关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的研究就显得薄弱一些。本文对30年来有关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的研究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概述,力图全面展现这一时期有关民国图书馆学思想研究的概况和脉络。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郑丽芬
图书馆学的引进和本土化受益于归国留学生的倡导和推动。中国早期职业图书馆员的培养深受美国影响,赴美习图书馆学在民国时期始开风潮。文章以1924年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本土培养的图书馆员裘开明赴美为界,将民国时期赴美的图书馆学人分为前后两代。相较于第一代,第二代赴美的图书馆员数量倍增,且群体性特征更为突出。文章通过对海内外相关史料钩沉,统计出赴美的第二代图书馆学人名单,并结合史实,系统分析了赴美第二代图书馆学人的出洋背景、留美途径、在美经历、影响与贡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沈占云
民国初期,随着中国图书馆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清末出现的对图书馆零星的理性认识也逐渐完善发展为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完成了从图书馆理论向图书馆学理论的转变,并且伴随着"新图书馆运动"掀起和深入,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在公共图书馆基础理论、图书馆管理思想和图书馆技术方法等方面完成了近代图书馆学学术的深刻转型。
关键词:
新图书馆运动 民国时期 图书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