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17)
- 2023(4507)
- 2022(3516)
- 2021(3686)
- 2020(2848)
- 2019(6580)
- 2018(6744)
- 2017(10539)
- 2016(7281)
- 2015(8265)
- 2014(8427)
- 2013(7543)
- 2012(7115)
- 2011(6458)
- 2010(6847)
- 2009(5874)
- 2008(5954)
- 2007(5347)
- 2006(4865)
- 2005(4621)
- 学科
- 教育(19726)
- 济(16465)
- 经济(16428)
- 中国(11557)
- 管理(11392)
- 学(10239)
- 理论(9519)
- 业(9312)
- 教学(8270)
- 企(7624)
- 企业(7624)
- 方法(5991)
- 财(4819)
- 农(4683)
- 学法(4613)
- 教学法(4613)
- 数学(4581)
- 发(4574)
- 数学方法(4447)
- 研究(4259)
- 发展(4164)
- 思想(4149)
- 展(4040)
- 政治(4007)
- 学理(3934)
- 学理论(3934)
- 经济学(3773)
- 革(3601)
- 技术(3405)
- 思想政治(3379)
- 机构
- 大学(92934)
- 学院(86610)
- 研究(34165)
- 教育(28523)
- 济(24818)
- 经济(23865)
- 管理(23783)
- 范(23490)
- 师范(23328)
- 京(21859)
- 科学(19557)
- 中国(19492)
- 理学(19472)
- 师范大学(19398)
- 理学院(19087)
- 管理学(18549)
- 管理学院(18338)
- 所(17136)
- 江(16008)
- 研究所(15433)
- 北京(15181)
- 技术(14940)
- 职业(14889)
- 中心(14372)
- 财(13259)
- 州(12506)
- 院(12195)
- 农(11345)
- 教育学(10937)
- 职业技术(10326)
- 基金
- 项目(50946)
- 研究(46611)
- 科学(39851)
- 教育(31321)
- 基金(31118)
- 家(26109)
- 国家(25688)
- 社会(24984)
- 社会科(23065)
- 社会科学(23061)
- 编号(22523)
- 成果(22446)
- 省(21252)
- 科学基金(20362)
- 划(20152)
- 课题(19573)
- 年(17200)
- 基金项目(14731)
- 规划(13853)
- 项目编号(13356)
- 部(13264)
- 重点(13256)
- 性(13114)
- 资助(13096)
- 度(12312)
- 研究成果(12141)
- 教育部(12101)
- 发(11755)
- 阶(11513)
- 段(11463)
共检索到149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余清臣
教育学研究在当前面临着强烈的实践价值危机,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实践转向是解决这个危机的根本途径。基于历史使命,实践教育学必须建立在一种尊重人性现实、针对个体行为取向、包容个体多样性以及统摄行为情境性的人性假设之上。源于功利主义哲学的"比较利益人"假设满足了这一要求。"比较利益人"是一种在比较和权衡中追求利益满足的人性形象。"比较利益人"假设作为一种直面人性现实的人性假设,为实践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思路,即实践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是利益分析;实践教育学采用复杂性逻辑范式;实践教育学研究的途径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放互动;实践教育学的理论姿态是"建议者"。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冯向东
社会科学的各门学科都提出了各自的人性假设,这些人性假设尽管被作为学科理论的逻辑前提,其自身却未得到严格的证明,只能在实践中接受经验的检验。"人性是可以改变的"这一假设是人类教育活动得以开展的必要前提,"人具有主体性"的假设则是教育活动得以展开的充分依据。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创造的"经验关系"抽象出来的这两条人性假设,可以作为教育学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前提。凡是以某种"应然人性"作为人性假设的,都会在对教育实践的解释中陷入困境;凡是没有提出"应然人性"的,也都不是完整的教育理论。教育学能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而不至于被"终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有自己独立的学科立场和...
关键词:
人性假设 教育科学 理论建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不同于抽象的人性观,马克思主义以实践的观点看待人:人是实践的人,实践性是人的基本属性。实践人是道德生成的内在根基,生活是实践人的基本存在形态。因此,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基于生活,为了生活。生活德育就是要引导人自觉地批判日常生活,创造道德生活,过一种真正的人的生活。
关键词:
人性 实践人 生活德育 道德生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从人性的视角反思生态危机,占有性个人主体性是生态危机的根源。走出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超越占有性个人主体性,走向类主体。从占有性个人主体到类主体,需要从个人哲学到类哲学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转换。教育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本在于培养类主体,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类主体教育超越了以往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生态人教育,全面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统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旭东
哲学化和科学化是自夸美纽斯以来教育学发展的两条路径,由此形成了思辨决定论、自然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三种教育学知识体系。其共同特点是其所试图建立的学科体系与教育活动本身相悖,教育学知识的价值取向迷失。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消解教育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唯我性,把目光投向更为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这个转向是对现有教育学研究中心课题及一系列相应的研究理路、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换。面向实践的教育学要关注生活的价值,由对教育活动及人的成长的外在原因的说明,转为对人的内在的自我批判意识的唤醒和对现实教育的批判和反思。
关键词:
知识的教育学 实践的教育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小微
任何一种教育理论体系总是处于特定处境中的理论主体基于特定的理论视角对特定视域中的实践进行理论建构的产物。从实践中归纳提炼理论才能满足教育学内源式发展的需求。通过发现实践逻辑增长教育学本土知识是当前发展中国教育学的核心任务。研究者要尝试以"移植—改造"、"反思—归纳"、"反向操作"、"批判—重建"等多种方式把握教育实践的多重逻辑,并基于实践逻辑的发现展开教育学分析。同时,教育学者在介入式互动中要有认同度、洞察力和分寸感,"反思—重建"应当成为合作互动双方的自觉意识和习惯行为。
关键词:
教育学研究 实践取向 本土化建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文雪 扈中平
人性假设是依一定的价值取向对人性的现实表现有选择的抽象,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基本理论前提。教育“为人”,不管是其理论建构还是实践活动,必然建立在某种人性假设的基础上。以先验的“伦理人”和“理性人”为取向的预成论人性假设容易导致片面的教育;教育“成人”,关注人性发展的可能性与丰富性,必须从生成论人性假设出发,引导人的人性自觉和精神自由,促进人性的生成与丰富。
关键词:
人性假设 预成论 生成论 教育本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富强
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以早期还原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它仅仅反映了动物性的本能需求而忽视了人类的社会性;因此,它不仅无法揭示"无形的手"来自何处以及如何运作,也无法根本上理解"囚徒困境"与现实相悖的现象。相反"为己利他"行为机理则以新近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它将人类基于动物性的本能目的和基于社会性的实现手段结合起来;因此,它可以更好地挖掘"无形的手"是如何运作而实现社会协调,从而是比经济人假设更合理、有效的人性抽象。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政涛
"生命·实践"教育学是一种以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为根基的教育学重建式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和自主建构中,对教育学重建进行了框架性思考。"新基础教育"是"生命.实践"教育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石,这种奠基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价值取向奠基;核心概念、基本问题与基本观点的奠基;以思维方式为代表的方法论奠基。所有这些奠基都与研究队伍的奠基有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贺卫
试论市场经济中的人性——经济人假设□贺卫人类的经济活动是在资源稀缺的环境中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在人们的相互关系中展开的,人的行为特性对其经济活动有着始发性的影响。因此,作为研究人类经济活动规律的经济学,其实质就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科学。经济学总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现平
本文基于“从教育的视角理解比较教育”的思路,从目的功能、逻辑起点、对象内容等几个主要侧面,对比较教育学与教育学作了比较研究。作者认为,教育之用在于改造人,进而改造社会,比较教育之用在于改造教育自身,进而改造社会;教育以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为逻辑起点,比较教育以教育自身的存在与发展为逻辑起点;教育学的核心内容是教育规律,解决如何育人问题,比较教育学的核心内容是教育发展规律,解决如何认识教育、如何对待教育、如何发展教育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对比较教育学的理解。
关键词:
比较教育学 教育学 比较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凤岐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为教育实践提供积极价值和科学基础,提高科学化水平是教育学完成其任务的基本条件。教育实践是一项跨度很大的工作,相应地,教育学知识也有社会科学形态、心理学形态和哲学形态三种类型。为获得可靠的知识,面对不同性质的问题,应选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教育学知识的使用是一个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活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京安
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人性假设对人类经济行动的目的、行为方式与程度等问题的回答是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根基,为其建立精美严谨的理论体系、赢得“社会科学的皇冠”的美誉奠定了基础,但也面临着来自经济学内外的各种批评。这些批评不仅指向了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本身,更是对其哲学基础、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的挑战。
关键词:
现代主流经济学 人性假设 哲学基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培林
自亚当·斯密以来 ,西方经济学中对“经济人假设”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然而 ,经济人假设不但没有被动摇 ,反而在争论中得到了修正与发展。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以“经济人假设”为发端 ,沿着“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等脉络展开 ,呈现出多维性特征。
关键词:
经济学 管理学 人性假设 经济人 复杂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