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25)
2023(4575)
2022(3843)
2021(3799)
2020(3124)
2019(7385)
2018(7779)
2017(13773)
2016(8022)
2015(9093)
2014(9531)
2013(8667)
2012(7911)
2011(7189)
2010(7230)
2009(6744)
2008(6858)
2007(6128)
2006(5762)
2005(5466)
作者
(22118)
(18204)
(17970)
(17602)
(11485)
(8646)
(8527)
(7225)
(6977)
(6699)
(6263)
(6223)
(6174)
(6024)
(6022)
(5584)
(5344)
(5336)
(5267)
(5209)
(4939)
(4654)
(4433)
(4273)
(4267)
(4181)
(4166)
(4054)
(3804)
(3744)
学科
(22311)
经济(22266)
(17786)
(17272)
银行(17127)
管理(16183)
(15937)
(12769)
(11301)
企业(11301)
(10676)
制度(10675)
(10652)
(9883)
金融(9876)
业务(9342)
中国(8855)
银行制(8121)
体制(7499)
理论(7328)
(6814)
方法(6629)
(6383)
教学(6306)
(5989)
教育(5838)
业经(5510)
数学(5437)
数学方法(5356)
地方(4846)
机构
学院(98400)
大学(97396)
研究(38255)
中国(36197)
(35892)
经济(34777)
管理(31353)
理学(24715)
理学院(24371)
管理学(23805)
管理学院(23597)
(22435)
科学(22300)
(21992)
(21085)
(20076)
(20057)
银行(19253)
(18380)
中心(18053)
研究所(17919)
(17909)
农业(16482)
财经(15427)
(14671)
(14625)
北京(14623)
师范(14415)
技术(14125)
(13947)
基金
项目(58563)
研究(46075)
科学(44066)
基金(38626)
(33900)
国家(33558)
科学基金(27411)
社会(25505)
(24466)
社会科(23908)
社会科学(23903)
教育(23697)
编号(20490)
(20472)
基金项目(19518)
成果(18519)
自然(16793)
资助(16442)
自然科(16376)
自然科学(16368)
课题(16153)
自然科学基金(16058)
重点(13965)
(13535)
(12857)
(12805)
(12744)
(12144)
项目编号(12086)
(12018)
期刊
(45610)
经济(45610)
研究(38325)
中国(30634)
(27132)
金融(27132)
教育(23100)
(19532)
(17901)
学报(16836)
科学(13806)
管理(12872)
大学(12826)
学学(11743)
农业(10871)
技术(10475)
财经(8320)
职业(8039)
(7119)
经济研究(7055)
业经(7044)
农村(6042)
(6042)
(6028)
论坛(6028)
理论(5624)
问题(5419)
(5403)
技术教育(5344)
职业技术(5344)
共检索到180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亦春  朱孟楠  
“母体”裂变:专业银行改革新思路张亦春,朱孟楠一、“母体”裂变的动因金融体制改革已历经多个年头,也取得了一项预期的效果,但是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方面却未有突破性或实质性的进展。而推动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又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在这方面主要的改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静梅  
一、专业银行商业化的现实难点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促进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国民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加快我国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进程,已刻不容缓。专业银行商业化,涉及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以及银行经营机制的根本转变。改革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通过国有专业银行的“改制”,实现自主经营,市场取向,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及资产负债比例合理化,风险责任明确化,经营效益最大化。 然而,时至今日,这场改革举步维艰,更谈不上有什么突破性进展,难点在哪里?或者说,最大障碍是什么? 笔者认为,专业银行商业化陷入了一个怪圈,而形成这个怪圈的根本原因,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杜鑫  李志刚  乔宝刚  贾建锋  
近年来,从微观视角解读商业生态系统构建成为理论界的热点问题。鉴于构建商业生态系统对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特殊要求,现有研究或者重视在位企业安排多样主体,或者强调新企业颠覆在位企业的统治地位,但是忽视了新企业构建与在位企业协同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情境。母体支持型裂变创业是指受到母体企业正式支持并从母体内部裂变形成独立企业的创业形式,其蕴含的资源禀赋与嵌入的关系特征为补足当下的研究缺憾创造了条件。本研究以资源编排理论为透镜,对由海尔裂变产生的两家新企业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全过程进行探究,归纳出“母体裂变情境”“生态基石结构化”“生态协同能力化”“生态联动杠杆化”四个核心构念,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出“探索式”和“利用式”两条不同的商业生态系统构建路径。其中,新企业裂变时面临的母体企业情境是引发不同路径的直接原因。这些发现为商业生态系统动态研究、资源编排理论以及裂变创业双元创新做出了理论贡献,也为试图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在位企业和裂变创业企业提供了实践启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杜鑫  李志刚  乔宝刚  贾建锋  
近年来,从微观视角解读商业生态系统构建成为理论界的热点问题。鉴于构建商业生态系统对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特殊要求,现有研究或者重视在位企业安排多样主体,或者强调新企业颠覆在位企业的统治地位,但是忽视了新企业构建与在位企业协同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情境。母体支持型裂变创业是指受到母体企业正式支持并从母体内部裂变形成独立企业的创业形式,其蕴含的资源禀赋与嵌入的关系特征为补足当下的研究缺憾创造了条件。本研究以资源编排理论为透镜,对由海尔裂变产生的两家新企业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全过程进行探究,归纳出“母体裂变情境”“生态基石结构化”“生态协同能力化”“生态联动杠杆化”四个核心构念,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出“探索式”和“利用式”两条不同的商业生态系统构建路径。其中,新企业裂变时面临的母体企业情境是引发不同路径的直接原因。这些发现为商业生态系统动态研究、资源编排理论以及裂变创业双元创新做出了理论贡献,也为试图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在位企业和裂变创业企业提供了实践启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贵涤  
应该肯定,十年金融体制改革已取得了无可否认的成就。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受私有化和民营化思潮的影响,金融理论界也提出过一些不合国情,受私有化和民营化思潮影响的理论和设想。比较典型的就是要把专业银行改革成为国有、集体(实际也是私有)、私有多种经济成份的股份制银行。这一改革思路的提出,曾风靡一时,在金融战线上已经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培新  
专业银行改革的方向杨培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我1949年进入人民银行总行,亲自经历了按苏联银行经验,建立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金融体制的过程。1978年建议中央进行金融体制改革,1983年和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王府井办事处挂钩,对金融体制改革进行调整研究。现简...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姜再勇  王耀庭  
我国专业银行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转换经营机制。这种机制转换必须从改变总行一级法人制度,建立多级法人体制入手,变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软约束为硬约束,使资产经营活动与经营者的利益、责任、风险相联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许玉龙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领域广泛、时间较长,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发展战略或模式选择,原有体系同新兴产业,都在沿着一条提出、争论、试验和实践的过程发展,这是由中国社会经济基础和国情决定的。银行业的兴起,如何发挥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其基本理论与思想体系,跟随社会主_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似乎成为热点之一。可喜的是,人们提出不同观点,只是争论研讨再实践而没有出现第三次“打击”,诸如,大银行独家垄断刺激国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雷  
在金融体制改革中,专业银行的改革是一个核心问题。本文以论述专业银行的体制改革为主,旁及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有关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家鑫  
一、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中专业银行模式之争十年来,我国金融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很大成果。其中之一是改革了单一的、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其它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新体制(简称中央银行——专业银行体制)。这种金融结构多元化的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丁非皆  
一、两种不同的机制模式根据社会、经济的运转形式,客观上存在两种不同的机制模式。一种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机制,一种是自下而上的市场机制。机制的对象是适应客观情况变化的自主单位,国家、企业、家庭以及个人。自上而下的行政体制模式是:客观需要—一领导决策——下属机构贯彻执行。这种从属性机制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下级机构的活动必须服从上级机构的决定、指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建松  
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思路之我见周建松中国的专业银行商业化大思路如何选择?专业银行商业比单纯依靠内在动力行吗?如何创造压力通过竞争进行推动?专业银行商业化非股份制不可吗?专业银行商业化又要四大专业银行齐步并进吗?解决好这些问题,是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成功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刁守研  
抓住产权管理体制核心,加快国有专业银行改革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银通公司刁守研现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商业信用混乱,企业间的债务链不断加长加重,金融资产质量不高,国有专业银行效益低下,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无不与国有企业、国有专业银行和政府职能没有转换有关。反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少毅  
(一)金融体制改革关键是要在专业银行企业化方面有新的突破金融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七五”期间的改革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任务:加强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和独立性;各专业银行坚持企业化的改革方向;积极发展横向经济联系、促进资金市场的逐步形成。如果对这三个方面的任务进行系统的理解,就可以看出其中以各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最关重要,可说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