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5)
- 2023(9077)
- 2022(7599)
- 2021(7472)
- 2020(6147)
- 2019(14053)
- 2018(13852)
- 2017(26898)
- 2016(14487)
- 2015(16523)
- 2014(16271)
- 2013(16128)
- 2012(15505)
- 2011(14169)
- 2010(14367)
- 2009(13383)
- 2008(13401)
- 2007(12158)
- 2006(10967)
- 2005(10120)
- 学科
- 济(65810)
- 经济(65750)
- 管理(39459)
- 业(37638)
- 企(29331)
- 企业(29331)
- 方法(25928)
- 数学(22808)
- 数学方法(22514)
- 中国(21470)
- 农(18773)
- 贸(16789)
- 贸易(16781)
- 易(16471)
- 财(14755)
- 业经(14092)
- 制(13394)
- 地方(13139)
- 农业(11726)
- 策(11399)
- 银(11177)
- 银行(11168)
- 学(11098)
- 行(10821)
- 产业(10782)
- 融(10041)
- 金融(10040)
- 技术(9503)
- 环境(9262)
- 及其(9115)
- 机构
- 大学(208236)
- 学院(207424)
- 济(98536)
- 经济(96834)
- 管理(78055)
- 研究(77461)
- 理学(65985)
- 理学院(65268)
- 管理学(64292)
- 管理学院(63899)
- 中国(62086)
- 京(45064)
- 财(44537)
- 科学(42974)
- 所(38551)
- 中心(35129)
- 研究所(34542)
- 财经(34308)
- 经济学(31708)
- 江(31368)
- 经(31310)
- 农(30769)
- 北京(29527)
- 经济学院(28512)
- 院(27724)
- 范(27201)
- 师范(26993)
- 业大(25889)
- 财经大学(25125)
- 州(24697)
- 基金
- 项目(130495)
- 科学(104146)
- 研究(98768)
- 基金(96693)
- 家(83368)
- 国家(82740)
- 科学基金(70645)
- 社会(65242)
- 社会科(62103)
- 社会科学(62094)
- 基金项目(49201)
- 省(47455)
- 教育(44517)
- 自然(42674)
- 自然科(41718)
- 自然科学(41709)
- 资助(41265)
- 自然科学基金(41025)
- 划(40689)
- 编号(38889)
- 成果(32976)
- 部(30729)
- 发(30049)
- 重点(29317)
- 国家社会(28119)
- 课题(27448)
- 中国(26965)
- 创(26810)
- 教育部(26766)
- 人文(25601)
共检索到332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国安 夏喜全
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高新科技园区发展策略,使高新科技园区成为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本文以"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例,深入分析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瓶颈,并结合中德激光产业发展中的异同,就下一步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中国光谷 产业集群 瓶颈 对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黎继子 刘春玲 邹德文
集群式供应链组织衍续(即产业集群在同一地域形成完整或近乎完整的供应链)不仅是产业集群升级的主要途径,也是产业集群及其企业技术创新的潜在机理。文章根据产业集群所表现出来的供应链组织衍续特点,来分析产业集中度(MAR外部性)、集群式供应链组织衍续(Jacobs外部性)与集群技术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假设,并以“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产业为例,来实证产业集中度、集群式供应链组织续衍对产业集群及其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梁宏 翟民 杨燕
光电子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发展的迅猛使其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最具魅力的朝阳产业之一。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经济一体化势必使我国光电子产业融入全球竞争与合作的大潮流中。“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产业已基本形成了以光通信、激光加工、消费类光电子等重点领域为核心的现代信息产业雏形,为城市工业的结构性调整夯实了基础。本文深入探讨“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产业的发展状态,提出对策,对促进其发展以及提高城市工业综合竞争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顽强 李华君 李月
本文运用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模型——GEM模型,分别从"资源"、"设施"、"供应商与相关辅助行业"、"企业的结构和战略"、"本地市场"、"外部市场"等六个方面对武汉光电子产业集群竞争力优势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探讨了影响产业集群未来发展的竞争力劣势,最后提出了增强武汉光电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若干条对策,以推动其做大做强,更好地为武汉"两型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家祥,黎志成
为了实证研究产业集群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武汉东湖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竞争力与武汉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灰关联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曹红柳 张延林
数字鸿沟现象是一个全球化的社会问题,它不仅涉及信息技术,还涉及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国情等方面。我国建设电子政务如何有效解决数字鸿沟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数字鸿沟现象和国外建设电子政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对策和办法,提出了一些独创性思路,包括服务观念的转变、中西部共建、开发低成本信息平台、居民档案网络化等措施,以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
关键词:
数字鸿沟 电子政务 国情 中国特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顺利 李银生 吴峰 任雁
分析我国科技报告的建设情况,指出我国科技报告建设面临着发展瓶颈,研究发展瓶颈的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形成原因有政策因素、管理因素、认识因素、智力因素、经费等条件的限制;通过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结合从事科技报告工作的具体实践,从政策、管理、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系统提出了突破科技报告发展瓶颈的办法措施,具体包括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管理与建立科技报告会商机制,建立统一的科技报告系统平台,建立科技报告激励机制,完善科技报告培训机制,建立科技报告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科技报告知识产权保护与开放共享平衡机制等,使我国科技报告工作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关键词:
科技报告 发展瓶颈 建议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调整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现代职业教育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我们需要站在新的高度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以下几方面的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锦英
以我国光电子企业为样本,选择专利申请数、新产品销售比例和产品新颖程度三个指标测度企业的创新绩效,实证分析了企业规模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就光电子产业中的企业规模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而言,既不能简单地说大企业比小企业更创新,也不能说小企业比大企业更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创新绩效衡量指标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状态。研究结果既显示了分产业研究企业规模与创新绩效关系的意义,同时也证实了采用多指标并分别进行创新绩效测度的必要性。
关键词:
企业规模 创新绩效 创新测度 光电子产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兰宏 聂鸣 邹德文
文章提出了战略高技术产业对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创新驱动模型,并建立了创新驱动函数模型,以武汉地区的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做了分析。
关键词:
战略高技术产业 国家创新能力 创新驱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继宏 邹德文
专利标准化日益成为国际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中国家利益的重要实现途径。本文应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具有代表性的9个案例企业的R&D与标准化活动,以识别和揭示促进自主专利标准化的机制。依据该分析,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11个机制的命题框架,并将这些机制与内部或外部集成相联系,拓展了集成创新理论的现有研究。本文发现的这一机制框架在一定范围内解释了影响专利标准化过程的因素,有助于在制定微观和宏观标准化战略时避免战略盲点;同时,该框架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演绎性起点。
关键词:
专利 标准化 集成创新 光电子信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窦红宾 王正斌
本文以企业网络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西安光电子产业集群107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所获数据,运用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协调机制在中心度、联结强度对显性知识资源获取影响中扮演部分中介的作用,协调机制在中心度、联结强度对隐性知识资源获取影响中扮演完全中介的作用。所以,企业应重视创建协调机制,充分利用网络这个知识丰富的平台,获取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
网络结构 协调机制 知识资源获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霞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认为,基于社会资本的网络机制、外部经济机制、竞争合作机制和学习创新机制对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和推动集群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文章引入武汉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案例,对其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并就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云 卢钊
本文将"服务供应链"的内涵及运作模式引入到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中,通过对武汉市不同类型社区中养老服务供应链的现状调研,运用TOC约束理论识别了目前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供应链中的四个瓶颈因素,即:服务集成商定位不明、功能服务商服务计划柔性差、信息化水平低、服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对四个瓶颈因素及其产生节点的分析后,得出其核心瓶颈为"服务集成商定位不明",并围绕此核心瓶颈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社区养老 服务供应链 瓶颈 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鑫 杨树旺
产业集群是基于价值链的企业集合,从全球价值链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区域协作和全球产业分工的必然结果。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普遍特点是以FDI的集聚为主要发展方式。本文从产业集群的升级理论出发,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低成本型产业集群升级进程中的作用,通过对苏州和东莞两个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现状的研究,提出武汉光谷利用FDI进行产业集群升级的建议。
关键词:
电子信息 产业集群 FDI 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