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36)
2023(4203)
2022(3479)
2021(3203)
2020(2556)
2019(5890)
2018(5271)
2017(10038)
2016(5232)
2015(5487)
2014(5151)
2013(5000)
2012(4700)
2011(4362)
2010(4305)
2009(3745)
2008(3468)
2007(3217)
2006(2907)
2005(2707)
作者
(13281)
(11203)
(11020)
(10533)
(7057)
(5376)
(5122)
(4374)
(4108)
(3804)
(3790)
(3671)
(3556)
(3497)
(3497)
(3376)
(3299)
(3257)
(3108)
(3100)
(2674)
(2655)
(2578)
(2574)
(2433)
(2373)
(2341)
(2263)
(2235)
(2218)
学科
(26220)
经济(26196)
(11390)
贸易(11389)
(11225)
(10601)
管理(10475)
地方(9811)
(9374)
方法(8413)
数学(7849)
(7812)
出口(7811)
出口贸易(7811)
数学方法(7789)
(7422)
中国(6869)
地方经济(6630)
(5500)
企业(5500)
农业(5270)
(5200)
关系(4581)
业经(4096)
环境(3884)
(3818)
教育(3434)
经济关系(3403)
对外(3374)
财政(3353)
机构
大学(69422)
学院(69230)
(31713)
经济(31119)
研究(25397)
管理(24172)
理学(21095)
理学院(20745)
管理学(20420)
管理学院(20266)
中国(18195)
科学(14919)
(14389)
(13392)
(12264)
师范(12216)
(12139)
中心(11546)
研究所(11125)
经济学(11024)
财经(10808)
(10445)
经济学院(10175)
师范大学(10168)
(9860)
(9630)
(9122)
北京(8906)
(8441)
业大(8317)
基金
项目(50180)
科学(40952)
研究(39343)
基金(36920)
(31881)
国家(31610)
科学基金(27084)
社会(27030)
社会科(25728)
社会科学(25725)
(19490)
基金项目(19193)
教育(18176)
(16652)
编号(15840)
自然(15182)
自然科(14823)
自然科学(14820)
自然科学基金(14526)
资助(14190)
成果(12779)
(12502)
国家社会(11960)
重点(11815)
(11588)
课题(11405)
发展(10651)
(10484)
(10270)
教育部(10151)
期刊
(33505)
经济(33505)
研究(22428)
中国(14114)
教育(11935)
学报(9256)
科学(9133)
(8837)
(8630)
管理(7483)
大学(7404)
(6938)
学学(6739)
经济研究(6154)
技术(6098)
农业(6092)
(5770)
金融(5770)
国际(5634)
业经(5511)
问题(5053)
财经(4978)
(4377)
资源(4031)
(3680)
世界(3484)
统计(3445)
职业(3407)
商业(3305)
(3247)
共检索到105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芳  
从场域的视角审视学校道德生活,将道德置于广阔的学校生活中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学校社会组织理论,构建了学校场域道德生活的基本分析框架,分别从关系、组织、行为、课程四个方面理解"此在"与"彼在",关注作为存在者的学生"此在"的学校场域道德生活困境与探寻"彼在"的学校场域道德生活出路。"此在"的学校场域道德生活困境表现为师生关系场域道德生活疏离、班级组织场域道德生活枯燥乏味、课堂行为场域道德生活功能失调、品德课程场域道德生活欠缺生活质感等。"彼在"的学校场域道德生活出路有关心学校场域中学生的整全生命存在、实现班级组织的道德教育价值、建构课堂行为场域的道德教育意义、传承品德课程场域的道德内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征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已成为经济生活中颇具生机、富有活力、令人刮目相看的新型经济单元,为国民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实力的壮大作出了贡献。——改革十年,乡镇企业不仅平均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其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4,缓解了市场供应长期严重匮乏的局面,促进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1987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4764亿元,占社会总产值的1/5,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1/2。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玉平  
我国农村统计调查体系是适应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模式建立起来的,它的特征是:统计管理体制实行由国家统计系统和部门统计系统共伺承担国家统计调查任务的“双轨制”;调查方式采用全面调查、层层上报为主的全面报表制度;指标体系采取以反映实物量、数量为生的“实物数量型”指标体系。这一农村统计调查体系,在我国三十多年的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潘惠正,李锡林  
煤炭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是1959年建立的老所,同煤炭工业出版社(含印刷厂)和新建的煤炭工业音像出版社属同一机构。全所现有职工700余人,设有18个处室和一个印刷厂。近40年来,我所在为领导服务、为煤炭工业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汤湘希  谭艳艳  
世界上最早的会计职业道德制度起源于美国。1907年,时任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主席的约瑟夫·斯特雷特(Joseph E.Sterrett)就指出,一部成文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是必要的。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各国、各地区的会计组织都先后制定了会计职业道德准则。然而,无论是以安然、世通为代表的会计丑闻案,还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人们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儒国  
教学生活是教师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为了生命发展和完善,以及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与意义所进行的各种生命活动,具有日常与非日常双重属性,因而不同于"日常生活"。然而在现实中,教学生活往往呈现出"日常化"倾向,主要体现在教学思维、教学主体、教学过程、教学时空等方面。为此,只有切实改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教学生活的双重特性、变革生存方式、构建新型学校文化,我们才可能摆脱教学生活的"日常化"束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曾水兵  万文涛  
调查发现,受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向城镇的自然流动、为选择更优质教育而送子女到城镇择校就读以及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农村学校的"小微化"趋势日益明显。目前,农村"小微学校"面临着身份弱势、投入乏力、师资薄弱、教学质量低下等诸多困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公平更多地体现在"高质量"和"高水平"义务教育的普及上。为此,一方面应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大趋势,动态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加大乡镇中心小学的建设力度,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应立足于乡村实际,创新机制体制,做好做强"小微学校",发挥其乡村社会的独特功能。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开华  
民办学校出资人可以取得"合理回报"的法律规定带来了诸多新的法律问题,并面临一系列无法摆脱的困境。立法应取消这一规定,以税收优惠和财政资助取代"合理回报";同时,借鉴国外财团法人制度,完善公益性民办学校法人的治理机构及其财产、财务制度。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修改《教育法》中"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办学的规定,明确区分营利性民办学校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对之适用不同法律进行调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石良平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使传统的统计调查陷入了困境。统计工作在经济体制改革面前陷于被动。认识这些困境并寻找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出路,是当前统计界的一大迫切任务。统计调查的困境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春明 史建玲  
科研与产业结合,形成“科研贡献产业、产业反哺科研”的良性循环,是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但这也是长期困扰我国创新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系统揭示产研结合的内在工作规律,是建立有效工作模式、进而解决其实践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魏新民  蔡宝来  
在新形势下 ,传统教学论已不能适应我国基础教育和教学实践的发展 ,陷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困境之中 ,主要表现是教学价值观陈旧、理论框架封闭保守、学科体系僵化过时、研究方法单一。教学论在由传统向现代转换中的未来走向是建立开放的现代教学论理论体系 ,阐释教学论学科发展与转换中所面临的时代课题 ,实现以学为重心的教学论研究模式的转换 ,加强网络时代的教与学研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春明  史建玲  
科研与产业不能有效结合,是长期困扰我国创新发展的严重障碍。早期推行的产学研联盟,是在社会范围内解决产研结合问题,实践效果不佳。现在,强调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将"结合问题"置于企业范围内去解决——其逻辑是认为企业一体化的组织体系能自然弥合产研之间的距离。但从实践看,"结合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明显解决:面向产业的技术创新不足、创新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立  
中国法学教育面临着四大困境:法学教育大而不强,学科设置全而不专,人才培养缺乏广博的知识基础,理论脱离实践。摆脱这四大困境的出路是:法学教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学科设置由全面型向精专型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理论教育和职业实践并重。要及时转变法学教育理念,使法学教育走上正轨,使法学院培养的人才在国内具有适应性,在国际上具有竞争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梅珍兰  
童年的意义是什么?童年当前面临怎样的困境?为保卫童年我们能做些什么?本文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探索。论文认为,童年的价值并不只是体现在为成人作准备上,童年本身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有证据表明,当前童年正面临消逝的困境;为捍卫童年的价值,成人应当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以明智和审慎的方式对待儿童,对儿童的教育应充分尊重儿童的天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