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95)
2023(13677)
2022(11681)
2021(11065)
2020(9259)
2019(21341)
2018(20884)
2017(40071)
2016(21776)
2015(24638)
2014(24223)
2013(23853)
2012(22502)
2011(20444)
2010(20599)
2009(19602)
2008(19568)
2007(17681)
2006(15471)
2005(14121)
作者
(61066)
(51248)
(50874)
(48903)
(32737)
(24384)
(23232)
(19787)
(19290)
(18385)
(17449)
(16989)
(16268)
(16253)
(16125)
(15920)
(15346)
(15047)
(14791)
(14756)
(12759)
(12593)
(12317)
(11679)
(11639)
(11587)
(11258)
(11234)
(10192)
(10138)
学科
(91071)
经济(90983)
管理(61361)
(58076)
(46492)
企业(46492)
方法(39458)
数学(34334)
数学方法(33975)
中国(27951)
(26597)
(24258)
(21088)
贸易(21077)
(20590)
业经(19193)
(18628)
(18595)
农业(17104)
地方(16485)
(15917)
银行(15896)
(15290)
(14944)
金融(14940)
(14400)
理论(14138)
(14084)
(14059)
财务(14046)
机构
大学(315927)
学院(315671)
(138100)
经济(135454)
管理(117474)
研究(110669)
理学(100061)
理学院(98919)
管理学(97365)
管理学院(96749)
中国(85486)
(66468)
(65026)
科学(64373)
(55880)
财经(51303)
研究所(50403)
中心(50134)
(49168)
(47246)
(46621)
经济学(44025)
(43547)
师范(43239)
北京(42281)
业大(41978)
经济学院(39664)
(39044)
农业(38651)
财经大学(37817)
基金
项目(200510)
科学(158977)
研究(151494)
基金(146712)
(126547)
国家(125503)
科学基金(107161)
社会(97726)
社会科(92615)
社会科学(92592)
基金项目(76050)
(75928)
教育(70205)
自然(66291)
(65010)
自然科(64754)
自然科学(64732)
自然科学基金(63610)
编号(62106)
资助(60606)
成果(52315)
(46268)
重点(45629)
(44121)
课题(43277)
(41658)
国家社会(40814)
教育部(40224)
(39246)
创新(38965)
期刊
(155612)
经济(155612)
研究(100319)
中国(60145)
(50602)
学报(45843)
(45537)
科学(43247)
管理(42449)
教育(36281)
大学(34867)
学学(32492)
(31893)
金融(31893)
农业(30777)
财经(26807)
经济研究(26366)
技术(25758)
业经(24668)
(23226)
问题(20826)
(19809)
国际(17352)
(16749)
世界(16328)
技术经济(15789)
图书(15073)
(14472)
理论(14457)
统计(14197)
共检索到478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詹德斌   陈俊杰  
2023年时值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并提出正确义利观十周年。过去十年中,习近平在多种场合提及或详细论述正确义利观,基本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科学完备的理论体系。正确义利观的内在逻辑是义利合一、义利转化、义利平衡、以义为质。正确义利观为观察我国对非洲政策变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可以说,我国对非洲政策经历了重义轻利、互惠互利以及义利兼顾三个主要阶段。这种变化是最高决策者理念、国家实力和中非关系结构变化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在正确义利观指导下,中非关系发展处于历史最好时期。这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有力地驳斥了某些西方国家“新殖民主义”“债务陷阱”等诬陷中国的言论,有助于提升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国际影响力,也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外交话语权。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依凭  
由于“信用”本身含义之复杂以及东西方不同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信用问题研究中出现了一些容易产生错误和歧义的问题,包括对信用缺失含义及表现的准确把握、导致信用缺失产生的根源及如何减少其负面影响等诸多方面。因为处于新旧体制转型时期的中国出现了传统道德观念的转化以及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所以有必要对“信用观”与“义利观”等观点进行明确和澄清,否则不利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东日  
李德懋作为秉承中国先秦儒家思想的儒士 ,在四民观、治生观即诚信的商道德等方面与明清实学思想有相同之处。在此基础之上 ,他确立了自己的制欲观及“完全不败”的经营理念 ,其经济伦理与齐家论的特点相当突出。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简建平  
中西方"义利观"的起点基本相同:即都是"重义轻利"、"整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在演进过程中,西方发生了文艺复兴,使"整体主义"转变为"个体主义"、使"重义轻利"转变为"重利"和斯密的"义利统一"。在中国,由于一直没有发生过像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国的"整体主义"一直延续至今,官本论一直压抑着人性论,"重义轻利"一直是主流意识,直到新时期邓小平的"义利观"才打破了这种约束,出现了"义利皆重"的统一观点,使义利关系在动态上达到了统一;与此同时,中国传统的"整体主义"也向"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相结合转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焕  杜莹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韩永学  
浙商在完成了马克思所说的"资本的原始积累都是血淋淋的"阶段之后普遍性的以社会责任感为统领,即"义"字当先。在众多的浙商群体中,传化集团在义利观的认识、理解与把握上更具代表性、典型性。通过研究发现,传化集团"义"字当先的深层理念却蕴含着"义利并举",传化集团在义利关系上坚持了"执两用中"的中庸哲学———"义"与"利"的结合恰到好处。从汉字文化角度看,"义"(义)字本身就包含:我把从善良的、利于人民的象征"羊"高高地举起,为民所用。这表明"义"的根本是善,"义"的核心是利。虽然表面上是"义"字当先,实质上是"义利并举",浙商从根本上坚持的是传统文化中的非主流义利观,用南宋时期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叶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同卫  陈晓阳  
物质主义价值观即重视物质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持这一价值观者注重物质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本文基于儒家"义利观"的分析表明,物质主义价值观对于薪酬满意度有着负向的影响。这一结论对于企业管理者的启示在于,在员工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应引导他们确立更高的价值追求,通过"以义制利"、"义利统一"来淡化物质主义价值观,从而提高薪酬满意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韩振  胡向东  石自忠  
[目的]非洲猪瘟疫情致使生猪生产严重下滑和市场剧烈波动,国家应对疫情出台系列防控政策,猪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目前鲜有文章介绍非洲猪瘟控制的政策措施,文章研究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政策及分析优化策略,对于确保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更好防控动物疫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系统梳理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政策及演变历程,发掘政策实施面临的突出问题,研提政策调整优化思路。[结果]非洲猪瘟疫情历经初发期、蔓延期、高发期和稳定期,不同时期政策目标分别为加强生猪移动监管、加大疫情防控力度、完善疫情防控政策和加快生猪产能恢复。非洲猪瘟疫情防控面临申报检疫环节养殖主体配合度不高阻碍防疫政策有效开展,调运环节多部门参与、跨区域调运使检疫监督存在漏洞,防疫环节基层防疫队伍不健全,复产增养环节基层落实困难等突出问题。[结论]建议进一步合理优化政策内容,有效落实国家防控计划;强化全产业链疫情监测,健全生猪市场预警机制;完善基层防疫队伍,加强基层防疫体系建设;完善财政激励政策,夯实生猪供给安全保障基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余镇邦  
“义利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余镇邦中国传统文化的义利观,千百年来渗透于各行各业,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今天,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义利观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对我们进行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义"、"利"的观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韦苇  
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内外极“左”思潮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寻找与定位,以及关于两个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为我国传统的义利论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邓小平同志的“义利观”是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关于以利驱动、以义框利、义利并重、义利相宜等义利思想的精华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及经济规律高度融合统一的义利观,是我国极富特色的传统义利论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和具体运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邹世允  刘金华  刘世玉  
不同社会有不同的义利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义利观具有了科学的内涵 ;在多种所有制条件下 ,有必要和可能形成一元化的义利观 ;探讨在多种所有制条件下社会主义义利观实现的基本途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守庸  
孟子十分重视物质利益 ,但他认为任何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必须自觉地受到道德规范的制约。当物质利益与道德规范发生矛盾时 ,则应当无条件地坚持道德规范而放弃物质利益。孟子认为 ,只有在遵循道德规范的前提下 ,才有可能真正获致最大的物质利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晓芒   黄起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成全   杨彤彤  
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结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共同富裕以深厚底蕴,共同富裕价值旨趣的人民性、基本内涵的统一性、分配方式的正义性、实现过程的渐进性都能在中华优秀传统义利观中找到原初根柢,共同富裕则赋予中华优秀传统义利观以现代力量。中华优秀传统义利观的现代性转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思想的激活、中国共产党这一先进阶级的传承、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这一先进生产方式的催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有效贯通起来,既要坚定文化自信,让经由“结合”的共同富裕彰显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也要坚持守正创新,在推进共同富裕中赋能传统义利观的现代化升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