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00)
- 2023(6732)
- 2022(5711)
- 2021(5567)
- 2020(4889)
- 2019(11193)
- 2018(11270)
- 2017(20955)
- 2016(12333)
- 2015(14464)
- 2014(14699)
- 2013(13661)
- 2012(12619)
- 2011(11447)
- 2010(12121)
- 2009(10915)
- 2008(10887)
- 2007(10056)
- 2006(9002)
- 2005(8264)
- 学科
- 济(43761)
- 经济(43708)
- 管理(33172)
- 业(28274)
- 企(24494)
- 企业(24494)
- 方法(21302)
- 数学(18555)
- 数学方法(17947)
- 中国(15858)
- 理论(11844)
- 农(11762)
- 财(9660)
- 学(9623)
- 制(9534)
- 业经(9145)
- 教育(9048)
- 教学(9016)
- 地方(8620)
- 技术(7480)
- 银(7462)
- 银行(7455)
- 贸(7363)
- 贸易(7352)
- 易(7133)
- 农业(7110)
- 行(7082)
- 和(6937)
- 策(6755)
- 融(6413)
- 机构
- 学院(166239)
- 大学(160410)
- 管理(59352)
- 济(56613)
- 经济(54925)
- 研究(51603)
- 理学(49984)
- 理学院(49428)
- 管理学(47923)
- 管理学院(47645)
- 中国(39876)
- 京(34924)
- 科学(32286)
- 江(28432)
- 财(28408)
- 技术(26452)
- 所(26237)
- 中心(25350)
- 范(24949)
- 师范(24735)
- 农(24527)
- 职业(24117)
- 研究所(23385)
- 业大(22877)
- 州(22866)
- 北京(22248)
- 财经(21550)
- 教育(19555)
- 经(19251)
- 师范大学(19063)
- 基金
- 项目(103026)
- 科学(80838)
- 研究(79662)
- 基金(70021)
- 家(59791)
- 国家(59197)
- 科学基金(50950)
- 社会(46004)
- 省(43686)
- 教育(43380)
- 社会科(43336)
- 社会科学(43321)
- 划(36975)
- 编号(36417)
- 基金项目(35518)
- 自然(32954)
- 自然科(32258)
- 自然科学(32252)
- 自然科学基金(31602)
- 资助(30848)
- 成果(30414)
- 课题(27724)
- 重点(24059)
- 年(23598)
- 部(22658)
- 项目编号(21754)
- 发(21726)
- 创(21054)
- 规划(21007)
- 教育部(19835)
- 期刊
- 济(67383)
- 经济(67383)
- 研究(47631)
- 中国(42360)
- 教育(38242)
- 技术(24329)
- 管理(24168)
- 学报(24122)
- 财(23006)
- 农(22995)
- 科学(21661)
- 大学(18941)
- 职业(17523)
- 学学(17210)
- 融(15427)
- 金融(15427)
- 农业(15240)
- 技术教育(11976)
- 职业技术(11976)
- 职业技术教育(11976)
- 图书(11192)
- 业经(10977)
- 财经(10678)
- 坛(10313)
- 论坛(10313)
- 统计(10226)
- 经济研究(9778)
- 经(9239)
- 策(9145)
- 决策(8430)
共检索到262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江赟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文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楚调唐音"歌吟作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融入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探索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新路径,为优秀传统文化借助职业院校这一学校平台实现保护和传承,提供系统和规范的操作模式。让活态的"楚调唐音"歌吟尽早摆脱"绝学"困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提供范式。
关键词:
楚调唐音歌吟 职业院校 传承模式 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星
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八一精神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蕴,对促进职业院校文化传承、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目标引领、思想认知、专业学习、实践锻炼等途径实现八一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以此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关键词:
八一精神 职业院校 文化传承 价值 思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树国
胡锦涛总书记立足中国深厚的教育文化传统,明察世界多样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趋势,在今年4月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新职能,明确了文化传承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任务,拓展和丰富了大学的功能,体现了对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重大贡献。刚刚闭幕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范生东 董述欣
本文阐述职业院校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发挥现代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同时,锻炼团队协作、创新能力,以提高学习质量。
关键词:
理实一体化 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 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炜杰
当前疫情下职业院校所构建的在线教学往往是在线上实施线下教学,难以发挥在线教学的优势。特殊情形下职业院校在线教学既有着诸多限制,也存在优势与可能。应当通过教学目标的微格化设计、教学内容的颗粒化设计和教学方式的智能化设计来进行特殊情形下职业院校在线教学模式的架构。特殊情形下职业院校在线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师资、资源和机制的保障。
关键词:
特殊情形 职业院校 在线教学 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玉臣
本文从分析当前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核心问题入手,对构建校企合作项目教学模式的内容与实施等方面进行研究,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索校企深度融合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构建 校企合作 项目教学模式 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晓红
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在创业教育理念、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教育师资、创业教育管理机构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快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评价机制、实行创业教育的弹性学习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训练,构建职业院校创业教育模式。并通过成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建设创新创业基地、设立创业基金,开展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与组织工作、加强创业教育文化建设等方面,确保创业教育模式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创业教育 模式 构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紫星 巩力溪
文章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刚性要求、大学生意识形态多元化与需求的多样化、解决职业院校教育管理现实矛盾的内在需要、教育管理的主客观条件倒逼学生工作精准化四个方面论述了职业院校教育管理置于精准语境下研究的必要性。尝试探索以精准定位为先导,适时更新教育管理理念;以精准服务为引领,不断创新教育管理制度;以精准育人为手段,扎实推进教育管理工作;以精准管理为目标,整合优化教育管理团队等优化路径,以有效提升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水平。
关键词:
精准语境 职业院校 教育管理 精准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旭
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在立德树人背景下,"人才兴国"已经被确定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战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依靠众多高技术、高技能、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文章论述了我国职业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发展瓶颈,并以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无锡机电)为例,基于国家德育工作的顶层设计,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实践路径:完善德育管理制度、构建德育管理体系、抓好德育队伍建设、建设自治管理制度、更新德育管理理念、科学建立评价体系等,不断创新德育模式,力求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全面、和谐和持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德育模式 实践思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美玲 袁凤琴
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是多元参与主体互动与合作的产物,表现出利益趋同与合力构建的鲜明特征,其中,利益趋同是职业院校传承民族文化多元参与的内生动力,合力构建是职业院校传承民族文化多元参与的保障。为更好地发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文化功能,应以政府政策文件精神为指引,以学校为主体进行统筹规划,通过校企合作、社会协同、对外交流等举措积极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重视文化型与技能型的结合,专业建设上坚持文化传承与产业需求并重,课程设置上注重项目推进与学生发展并举,教学方式上实现专业教授与技能岗位对接,培养出符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融文化型与技能型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宗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翟艳辉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其中,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统一的办学实体是职业院校共同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了如何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形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孟
人工智能具有改变社会生产劳动的"奇点"意义,推动劳动方式、内容、过程、观念、价值与目的发生巨变。劳动巨变内在驱动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变革,教育方式需要走向智能,教育内容需要突出社会性、情感性的非物质性劳动内容,教育过程需要侧重创造与愉悦,教育观念提倡热爱劳动,教育价值强调创造,教育目的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结合人工智能背景下劳动教育改革的理路,职业院校可以从教学模式、学习模式、环境创设模式、评价模式、管理模式等多个方面,贯通"教、学、育、评、管"等教育各环节,构建以智能、个性、创造、多元为特征的劳动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职业院校 劳动教育 教育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飞
新时代职业教育已经踏上高质量发展列车。课堂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职业院校却正遭受着"课堂教学"改革危机。理想课堂,学生表现与教师期待并驾齐驱,课堂教学"秩序有效"水到渠成。现实课堂,学生表现与教师期待背道而驰,课堂教学"失序低效"现象上演。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加快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从自组织和归因动机双重视域出发,检视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的症疾问题,重建课堂教学的时代价值,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的价值重建必须实现四个"转向":学生学习从"被动学"转向"主动学";教师从"低效教"转向"轻松教";师生关系从"割裂态"转向"信任态";改革重心从"偏形式"转向"重质量"。汲取自组织、最近发展区、成就理论等跨学科智慧,构建课堂教学"归因—自组织"模式。设计课堂教学实操"工具箱",助力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的"秩序与有效并轨"走向,助推职业教育"课堂革命"成功,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华 陈衍
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如何参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今年4月,首批100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由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三部门共同向社会公布。一个月后,三部委又出台了《关于推进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