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21)
- 2023(4316)
- 2022(3722)
- 2021(3545)
- 2020(2763)
- 2019(6472)
- 2018(6433)
- 2017(11828)
- 2016(6435)
- 2015(7050)
- 2014(7122)
- 2013(6939)
- 2012(6582)
- 2011(6183)
- 2010(6392)
- 2009(5787)
- 2008(5701)
- 2007(5216)
- 2006(4788)
- 2005(4412)
- 学科
- 济(23979)
- 经济(23959)
- 管理(18680)
- 业(17133)
- 企(13697)
- 企业(13697)
- 方法(9508)
- 数学(8644)
- 数学方法(8494)
- 农(8104)
- 中国(7272)
- 贸(7264)
- 贸易(7260)
- 财(7225)
- 策(7197)
- 易(7152)
- 制(5614)
- 业经(5272)
- 及其(5188)
- 银(5174)
- 银行(5174)
- 政策(5125)
- 行(5008)
- 农业(4810)
- 融(4586)
- 金融(4586)
- 地方(4572)
- 方针(4496)
- 税(4460)
- 述(4443)
- 机构
- 学院(90032)
- 大学(88237)
- 济(40797)
- 经济(39849)
- 管理(34224)
- 研究(31648)
- 理学(28433)
- 理学院(28159)
- 管理学(27717)
- 管理学院(27535)
- 中国(27015)
- 财(21315)
- 京(18152)
- 科学(16377)
- 财经(15783)
- 所(15498)
- 中心(14994)
- 江(14455)
- 经(14324)
- 研究所(13552)
- 经济学(12561)
- 北京(11943)
- 范(11890)
- 师范(11835)
- 州(11693)
- 财经大学(11588)
- 农(11499)
- 院(11454)
- 经济学院(11244)
- 银(10990)
- 基金
- 项目(52647)
- 研究(42336)
- 科学(41772)
- 基金(37838)
- 家(31506)
- 国家(31216)
- 科学基金(26884)
- 社会(26359)
- 社会科(25009)
- 社会科学(25006)
- 省(19729)
- 教育(19688)
- 基金项目(18480)
- 编号(18285)
- 划(16957)
- 资助(16810)
- 成果(16263)
- 自然(16128)
- 自然科(15740)
- 自然科学(15735)
- 自然科学基金(15469)
- 课题(13017)
- 部(12194)
- 策(11677)
- 性(11671)
- 重点(11630)
- 发(11586)
- 项目编号(11131)
- 年(11095)
- 创(10795)
共检索到148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宋玉华 江乾坤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卢锋 刘鎏
对美国次贷危机根源的多视角分析中,人们普遍认为格林斯潘主持的本世纪初降息是基本根源之一。本文系统整理有关数据对这一观点进行考察。经验证据显示,美联储货币政策错误并非在于宏观经济走低时降低利息,而在于过度降息造成延续三年多负实际利率,在于从泰勒规则角度看出现半个多世纪中仅次于20世纪70年代的过于宽松货币政策。负利率与房价虚高的显著统计联系,提示货币政策刺激房市泡沫,与金融过度创新构成"次贷—次债—金融危机"关键根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敏强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严维石
在分析美联储信息优势的激励与制度基础上,阐释公众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获得预期信息来利用美联储的信息优势;通过建立一般均衡模型,论证公众为形成合理预期萃取货币政策信息,而央行利用货币政策向公众传递真实利率的信息将促进人均消费上升和福利改善,并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处理来分析二战后美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变迁。格林斯潘主导的美联储货币政策致力于控制通货膨胀,通过货币政策向公众传递经济信息以协助公众形成合理预期,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潜力的发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伯特·L.黑泽尔 曾刚 陈婧
2016年6月/89.00元ISBN 978-7-5097-8003-9本书详细记录了从美联储成立之初到格林斯潘时代终结之时的美国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评析了该过程中学术和政治环境变化的来龙去脉。书中详解了金本位制与信用货币之间的更替过程,也反映出货币政策的实施就像是用于解答货币和价格的基本问题的一系列实验:20世纪周期性的货币动荡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罗伯特·L.黑泽尔 曾刚 陈婧
2016年6月/89.00元ISBN 978-7-5097-8003-9本书详细记录了从美联储成立之初到格林斯潘时代终结之时的美国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评析了该过程中学术和政治环境变化的来龙去脉。书中详解了金本位制与信用货币之间的更替过程,也反映出货币政策的实施就像是用于解答货币和价格的基本问题的一系列实验:20世纪周期性的货币动荡如何引起经济动荡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和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本书,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现代央行的兴起与本质。作者论述丰富,分析到位深刻,并且能够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进行具有一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用货币 环境变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昊
自9月16日开始,联邦基金利率和回购市场利率屡次飙升,美元流动性紧张情绪弥漫美国货币市场。近期美联储在其货币政策"中期降息调整"的过程中重启了隔夜回购和定向回购操作、超调了隔夜准备金利率并宣布国债购买计划等为市场投放流动性,希望通过这些"技术调整"能提高银行系统准备金规模以恢复其对短期利率的控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益言
此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为重振美国经济,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相对于传统政策框架有所扩展和延伸,不仅体现为货币政策目标的微调,更体现为从常规货币政策向非常规货币政策的转型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进。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1978年《充分就业和平衡增长法案》确立了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充分就业和稳定通胀。此后,美联储货币政策一直在追求双重目标的平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湘燕 黄珊
2018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强于预期,美联储领跑其他发达经济体央行进一步推进货币政策的正常化。然而,随着联邦基金利率接近中性利率区间以及2018年经济下行风险加剧,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本文在总结美联储2018年货币政策表现的基础上,对其2019年货币政策走向进行展望。2018年美联储货币政策回顾2018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美联储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口风也几经转变。
关键词:
美联储 货币政策 联邦基金利率 政策走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璐玲 杨谨夫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决策机制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根据《美国联邦储备法》,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有两个: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但是,经验研究尤其是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通胀率和失业率之间长期存在着反向关系,因此实际上美联储的政策目标需要在促进就业和控制通胀之间寻找平衡。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美联储选择联邦基金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银行间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璐玲 杨谨夫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决策机制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根据《美国联邦储备法》,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有两个: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但是,经验研究尤其是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通胀率和失业率之间长期存在着反向关系,因此实际上美联储的政策目标需要在促进就业和控制通胀之间寻找平衡。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美联储选择联邦基金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银行间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财政部国际司课题组
2009年3月,英、美两国央行先后实施了"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操作。3月12日,英格兰银行向机构投资者收购政府债券20亿英镑,将资金直接注入英国实体经济。3月18日,美联储表示将购买不超过3000亿美元(含)的2—10年期美国国债、7500亿美元抵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本·斯泰尔 迪纳·沃克尔 杨盼盼
美联储终于在9月13日推出了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向市场表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工具应当能够影响金融市场的资产价格。经由量化宽松政策,伯南克越来越直接地将投资者推向股票和其他风险较高的金融资产市场,以期通过"金融加速器"带来实体经济的复苏。这一想法并不新颖,早在量化宽松政策之前,美联储已有了超过十年的影响资产价格的经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理 段中元
本文选取美国的国债收益率、商业银行贷款量、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生产总值(GDP)、汇率和贸易共计7类25个非等频的变量序列,首先使用TRA-MO技术识别各序列的结构性变动点,然后利用SEATS技术进行预测并与实际值对比,定量地研究扭曲操作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美联储的扭曲操作对短期国债的收益率有影响而对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并无影响,在增加贷款量、降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等方面效果不显著;对人民币汇率、进口贸易和美国贸易逆差有影响,但对欧元汇率、日元汇率和美国出口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扭曲操作 货币政策 效应分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理 杨嘉懿 段中元
美联储针对美国国债进行的扭曲操作是传统的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政策的一种变异,然而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创新,其运行机理与传导效果尚有待证明。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与企业,涵盖信贷市场、债券市场与商品市场的宏观经济体系,基于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使用非齐次微分方程极限解的方法分析了扭曲操作货币政策的运行机理,并利用美国的数据进行了检验。分析显示,从理论上看,扭曲操作的货币政策可以引导债券价格与债券收益率的变动,也可以导致企业的长期融资成本与长期产出的变化;但是由于受太多变量的影响,扭曲操作的货币政策效果其实并不好控制。目前,由于经济基础与金融环境不同,新兴市场国家尚无必要进行扭曲操作货币政策的...
关键词:
扭曲操作 货币政策 运行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